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稻生产地域分布广,生产环境与条件因素差异大,农户年度水稻生产规模、生产投入、生产环境与条件及国家的水稻政策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2015年,对湖南、浙江、黑龙江三省的1 540农户进行了调研,比较了不同年度间各生产因素的变动差异,研究水稻生产环境与条件因子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更好地发现水稻生产内在的影响性质与影响程度。通过比较发现: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动特征;水稻产量与是否种植超级稻品种、水稻生产环境、水稻生产条件等各因素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影响水稻产量因素中,在P0.01水平下,稻农对水稻品种的满意度、农民是否种植超级稻品种、农民对水稻政策与措施的满意度3因素与水稻产量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在P0.  相似文献   

2.
黄磊  徐德胜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48-49,60
直播水稻生产省去了育秧与插秧环节,直接通过规范化流程将稻种播散于生产大田.该文介绍了宣州区直播水稻生产发展现状,针对现阶段该区水稻直播生产中存在的用工成本高、生产水平及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宣州区水稻直播生产发展前景,为解决水稻直播生产难题、促进水稻增产增收及稳定本地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从有机水稻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技术,即分别从水稻选址、水稻的选种、水 稻的移栽、水稻的施肥、水稻的病虫草害、水稻的加工和储存等生产环节等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更好的为长春市有机 水稻种植、生产加工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美国在国际稻米市场具有重要的地位,其生产的水稻主要用于出口.美国的水稻生产具有大面积、高成本、高产量、高补贴、高出口的特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水稻生产的基本情况、生产成本、进出口贸易情况,以及美国政府对水稻生产的补贴与水稻生产保险情况,为中国制定有关的水稻生产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构建中国水稻生产标准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标准化生产是水稻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水稻标准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的探讨,以及对建立水稻标准化的意义进行梳理,并在回顾中国水稻标准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找出现阶段我国水稻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水稻生产产中环节标准体系缺乏、水稻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及水稻标准体系仍不健全.提出构建现代水稻生产标准体系,以实现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宁乡是水稻生产大县,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规模、区位、技术等优势,通过引进新品种、建设生产基地和推广新技术,水稻生产取得了优质、高产和高效的效果。区域化、集团化生产和深加工是宁乡水稻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国稻农生产经济效益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浙江、湖南两个省565户稻农2009年水稻生产实际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当前水稻生产的农户主体特征、水稻生产投入与产出、稻农生产条件与环境、水稻生产政策与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水稻亩产量、生产成本与稻谷价格是影响影响稻农经济收益的3个最主要因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水稻生产技术的培训次数、稻农生产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以及一年种植水稻的次数对水稻生产收益有显著影响;水稻生产面积的大小、户主文化程度、农户田间管理是否及时到位、农技人员现场指导次数与是否是示范田对水稻经济收益影响不显著。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稻农生产规模的选择、国家水稻政策落实、政策补助措施、补贴机制及稻谷收购价格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我国水稻生产及提高稻农的生产经济效益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直播和机插水稻生产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安徽水稻生产情况,分析直播水稻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建议加强适宜地区直播水稻的生产技术研究、直播稻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推广轮耕(作)栽培技术等措施,解决直播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安徽机插秧水稻生产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通过适度增加生产规模、大力建设和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以及强化技术指导和项目示范带动、筛选和选育适宜机械化制种和机械化插秧的水稻新品种、不断改进和完善机插秧技术,以适应安徽省机插秧水稻生产的需求,推动安徽省机插秧水稻生产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安全生产。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以创新原有水稻生产形式,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约农业生产时间,提高水稻产量。本文主要结合山区情况,论述了山区水稻机械化生产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水稻生产机械化既解决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强水稻生产防灾减灾能力,有效争抢农时,又实现了水稻生产节本曾效的作用,改善农民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稳定了水稻种植面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农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水稻生产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目前辽宁省水稻生产现状和水稻增产制约因素,从水稻生产现状、生产制约因素等方面对辽宁省水稻的增产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推广超级稻品种、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民素质、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等增产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装备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农机化发展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而水稻作为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农机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单产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抓好水稻生产,对实现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可以有效争抢农时,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确保和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水稻产量,节约生产成本。推进水稻主产区生产机械化,增强水稻生产的科技应用、节本增效和救灾减灾能力,是加强水稻生产能力建设,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目前,我国水稻机收水平仅有20%左右,机械化栽植水平还不到6%,地区发展也很不平衡,与发展水稻生产的需要差距巨大。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既是增强水稻生产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贵州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机械化生产不仅能有效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水稻生产效率,而且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基于贵州省农机技术推广总站提供的统计数据,从水稻生产机械化总体发展程度,水稻耕作、种植、植保、收获及烘干等各环节的机械化保有量和机械化作业面积的发展变化等方面分析2006—2017年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生产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建议,旨在为深入推进贵州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几内亚比绍水稻生产现状,包括水稻面积与分布、水稻种植方式、水稻品种、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分析了当地水稻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生产机械化是事关国计民生、持续发展水稻生产的大事。水稻生产机械化是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本文重点对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进行分析,并就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全球水稻主产区和主产国水稻生产及贸易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可为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FAO统计数据库,选取1961—2019年的水稻生产及进出口的数据,整理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产区分布、种植面积及进出口情况;并利用优势指数分析我国与其他水稻主产国在水稻生产上的差距。【结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4—2020年长江流域省市有关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引入农业生产托管、人工成本价格因素,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和人工成本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产托管对水稻产量有负向冲击影响,但冲击较小且平稳;人工成本的增加会提高水稻产量,对水稻生产托管的影响短期内不显著;水稻生产托管、人工成本和水稻产量三者之间存在动态交互效应。基于此,提出了完善农业托管体系、降低水稻人工投入、提升水稻规模化水平等建议,以促进水稻等粮食作物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丰市水稻生产坚持增加面积、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种植效益的发展思路,水稻产量和效益实现了"十连增"。为进一步促进大丰市水稻生产,总结分析了2013年大丰市水稻生产情况,并对2014年水稻生产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生产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从南京市城市发展中水稻生产的变化入手,剖析了水稻生产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变化,提出了科学规划、政策扶持、依托科技等实现水稻生产多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有机水稻与常规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系统评估有机水稻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有机水稻生产的持续发展,文中对江苏宜兴、上海崇明岛和贵州黎平县3个不同地区有机水稻生产的产量、成本、价格与利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有机水稻生产投入较常规生产分别高46.28%、24.95%和21.69%,产量则是常规水稻生产的55%、93.78%和81.65%,不同生产基地的变化幅度相差很大.因此,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是决定有机水稻生产经济效益高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有机种植技术、适当的政府补贴与合适的销售价格是确保有机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