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业经营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林复合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加速了农林发展的速度,使得复合系统的收益远远超过单一的农业生产的产出和收益。因此,农林复合经营集生态效益、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大大改善了农业单一的生产模式。基于此,以浙江省临安市太阳镇为研究对象,介绍农林复合经营的优势,详细阐述其生态效益,以期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兰溪市梅江镇果园中进行了果花套种试验,对3种套种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果园套种花卉和套种绿肥的生态效益相近,均能调节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增加土壤孔隙度,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既可培肥地力,促进果、花增产增收,又可实现复合体系内生态资源的多层次利用,改善果园的景观效果,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紫色土壤上进行小麦氮磷钾"3414"肥料效应试验.通过试验获得了黄红紫色土壤种植小麦最高产量的施肥量、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及推荐施肥区间.  相似文献   

4.
紫色土丘陵区日本野漆树幼林地套种农作物效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野漆树是一种高效经济林树种,幼龄期树冠小,郁闭度低;而紫色土富含磷钾,对农作物,尤其是豆科作物生长有利.对紫色土丘陵区日本野漆树幼林地开展了林地套种农作物试验.结果表明:套种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完全控制,野漆树生长加快,漆籽产量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总收入增加,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猪沼粮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能将传统的粮食生产一元结构向粮食种植和畜禽养殖二元结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上海农场大力推进应用了猪沼粮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现对上海农场发展猪沼粮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实践情况、沼液高效利用与稻田施用技术、取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总结介绍,以促进该模式的规模化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6.
潮土、紫色土及黄壤上施钾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0多个田间对比试验和30多上区试验结果表明,施钾可增加小麦产量。土壤类型不同,其施钾效应不同,增产效应依次为:黄壤〉潮土〉紫色土。同一土类不同土属施钾效应有差异,紫色土类棕紫泥上施钾效应不显著。氮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小麦施钾效应,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对钾的需求愈迫切,施钾边际效应增加。高氮施钾增产效应和经济效益好于低氮施钾效应。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测定值与小麦相对产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可以作  相似文献   

7.
稻-稻-蚕豆模式是福鼎市传统的三熟制栽培方法,在2000年之前都是分散种埴,体现不出规模效应、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自从2001年开始,店下镇率先开展稻田蚕豆连片种植,从当初的几百亩发展到目前的上万亩。稻-稻-蚕豆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在我市蓬勃发展,带动了秦屿、硖门、山前等乡镇,促进了全市冬季农业全面发展。店下镇已成为我市优质蚕豆生产和销售中心,  相似文献   

8.
广西紫色土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理论、方法和标准,结合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数据,研究了广西紫色土剖面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系统分类。结果表明,广西紫色土是强烈的物理、化学风化及侵蚀作用于紫色砂岩、砾岩、泥岩和页岩的结果,其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多属块状结构,质地以砂壤为主;其自然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均处于中上水平,但在植被遭到破坏及经开垦后,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均明显下降,pH值变幅较大,呈强酸至弱碱性;广西紫色土可划分为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2个亚纲、紫色湿润雏形土和紫色正常新成土2个土类以及表蚀紫色湿润雏形土、耕淀紫色湿润雏形土、酸性紫色正常新成土等9个亚类。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理论、方法和标准,结合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数据,研究了广西紫色土剖面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系统分类.结果表明,广西紫色土是强烈的物理、化学风化及侵蚀作用于紫色砂岩、砾岩、泥岩和页岩的结果,其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多属块状结构,质地以砂壤为主;其自然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均处于中上水平,但在植被遭到破坏及经开垦后,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均明显下降,pH值变幅较大,呈强酸至弱碱性;广西紫色土可划分为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2个亚纲、紫色湿润雏形土和紫色正常新成土2个土类以及表蚀紫色湿润雏形土、耕淀紫色湿润雏形土、酸性紫色正常新成土等9个亚类.  相似文献   

10.
正湖南省紫色土面积较大,超过145万公顷。4—6月份湖南省降水量较大,能够满足绿豆、玉米等农作物对雨水的需求;但雨量集中同时会加剧水土流失,尤其是紫色土流失。7—9月份高温天气使得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紫色土地表蓄水以及保水能力较差,地下水资源匮乏,易发生土壤侵蚀等现象。紫色土坡耕地作为农业生产主要区域,其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模式,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国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的成因和长期治理却收效不显著的原因,提出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种模式的关键技术、经济效益、生态服务功能和固碳增汇效果。[结果]南方丘陵水土流失区综合防控的基本思路即:将水土流失防治与现代农业生产相结合,构建"果(茶)-草-畜-沼"水土流失综合防控的循环农业模式;应用效果分析表明,在南方丘陵区建立循环农业模式以防控水土流失效果显著,能同时满足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结论]该研究建立了一种适合南方红壤山地水土流失治理与农业保护性开发的有效模式,可带动山区生态恢复与乡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圣水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圣水小流域为主体进行试验与示范,开展了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半山区综合治理模式———低山区模式、丘陵台地区模式和河谷平原区模式,同时提出了半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圣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控制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方面初见成效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半山区小流域开发建设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在半山区及其类似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红壤山地果园开发中存在生态退化,经济效益低等现状,依据红壤山地农业资源开发整体耦合效应理论,提出了以套种优质牧草为纽带的生态果园开发模式,并详细论述了生态果园生产模式以及果园低改技术、牧草套种技术、草牧结合技术、菌草结合技术以及草沼结合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及其实施成效;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和提高果树产量与品质,同时以牧草为纽带发展牧业、渔业、食用菌业和气能源业,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促使丘陵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优化发挥。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基本原理,认为生物质作为循环农业运行模式这一复杂适应系统的适 应性主体,相互之间不断地进行生态、技术和经济交换,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生态流、技术流和经济流在循环 农业运行模式中的流动特征以及三者的联系,建立了循环农业运行模式运行机制下的生物质生态、技术与经济效益 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其进行补充说明,以促进生物质利用在循环农业运行模式中有效 运行。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壤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果、粮食、渔业、牧业生产基地,为筛选出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较好、适合南方红壤区旱地种植的高效模式,根据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开展的红壤旱地作物的田间试验,采用2015—2017年江西省红壤研究所5种旱地3年轮作模式的试验数据,开展红壤地区旱作物不同种植模式的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一致性准则法采用Lingo软件求解,筛选出具有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综合效益较好的不同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经济效益较好的种植模式为花生—冬闲→玉米(鲜食)—芝麻→花生—玉米(鲜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的种植模式均为花生—芝麻—马铃薯→(春玉米—绿豆)—绿肥→花生—芝麻—马铃薯;综合效益评价较好的种植模式为花生—芝麻—马铃薯→(春玉米—绿豆)—绿肥→花生—芝麻—马铃薯。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南农产品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方法和农产品结构优化模型,对海南省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值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蕃薯、土烟、蔬菜、瓜类、水果、禽肉、菠萝、荔枝、柑桔橙、龙眼、芒果、橡胶、咖啡、茶叶、胡椒、腰果的产值足迹最低,其生态经济效益最高;糖蔗、奶类、禽蛋、香蕉的产值足迹较低,其生态经济效益较高;猪肉、淡水产品的产值足迹高,其生态经济效益低;谷物、大豆、海产品、槟榔的产值足迹较高,其生态经济效益较低;油料、牛肉、羊肉、木材的产值足迹最高,其生态经济效益最低。为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应优先发展林业(除木材业外),积极发展农产品种植业,限制发展畜牧业和木材业。  相似文献   

17.
“寿光模式”是蔬菜生产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功典型,其发展过程调动了农业生产链全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系统综合发展,实现了农村产业兴旺、百姓生活富裕的根本目的,取得了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综合效益。从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视阈研究“寿光模式”,分析其形成之因、发展之理和传承创新之处,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积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农村家庭户为单元的循环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用沼气池综合利用为结合点,应用参与式方法评估在种植业与养殖业农事活动中的效益体现,归纳总结提出"百宜乡以农村家庭户为单元循环农业生产管理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村社区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玲  吕广动  王忍  陈灿  黄璜  张印 《现代农业科技》2023,(19):165-167+172
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是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充分挖掘了稻田的生产力,提高了稻米质量,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解决了农田撂荒的问题,保护了粮食安全。当前在湖南省甚至全国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本文介绍了稻—小龙虾模式的种类和田间种养技术流程,分析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讨了农业监测系统在稻—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中的应用,以期为生态农业的现代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有机稻—蛙生产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有机稻—蛙生产模式较传统水稻生产模式尽管稻谷产量略有下降,但每年多收获了一季紫云英种子和有机青蛙;有机稻米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略低于传统模式生产的稻米,但在营养及蒸煮品质上均有显著提高;有机稻—蛙生产技术模式显著提高了农产品产值和经济效益,其经济收益是传统水稻生产模式的10.3倍;同时有机稻—蛙生产模式还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