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i描述山东省1998-1999年小麦高肥甲组区试材料的基本特征。Pi和P′i是品种Vi的丰产性指数,Si是品种的稳定指数,Di是环境或试验的鉴别力指数。结果表明:淄麦12号是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均好的品种,其丰产性指数Pi和P′i均列第一位,分别为86.4%和54.5%,稳定性指数Si在比对照增产的品种中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2.
运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描述2002年国区东北春小麦早熟旱地组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赤94-5号为丰产性和稳定性最佳品种,沈免96085、铁90010、哲麦7号和丰强7号为丰产性和稳定性优良的品种。对品种差异有较高分辨力的试点有7个,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L8,有69.1%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应用秩次变量 nij和 n′ij,非参数统计量 Pi,P′i,Si 和 Dj描述了 2 0 0 1年国家绿豆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 ,并对参试品种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 :绿豆区试品种间丰产性和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 ,92 39- 8和 930 9- 2 2是丰产性和稳定性较好的品种。2 0个试点中有 14个试点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的分辨力 ,其中分辨力最高的试点为山西长治 ,发现 80 .0 %的差数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莫惠栋、曹桂英报告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对 1998年安徽省双季晚粳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1)M114 8表现突出 ,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该品系的品系出现率Pi(% )和P′i 为 78% ,43%。双优 4183、晚粳 8813 19的丰产性表现优良 ,其Pi(% )和P′i 分别为 83 %、6 5 %和 34%、37%。 (2 )参试品系的产量稳定性有极显著差异。M114 8的产量稳定性最好 ,其Si=1.6 2 0 ,双优4183的产量稳定性较好 ,其Si=2 .2 86。 2个对照品系的产量稳定性表现明显不同 ,D90 5 5 (CK2 )的稳产性表现良好 ,其Si=2 .0 47,而 70优 0 4(CK1 )的产量稳定性表现却很差 ,其Si 高达 4.0 95。 (3) 7个试点分辨品种差异的能力大小顺序为 :宣城 >舒城 >旌德>合肥、安庆 >巢湖 >铜陵。铜陵的Dj值最低 ,仅为 11%。笔者还对区试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应用秩次参量nij和nij′ ,非参数统计量Pi、Pi′、Si 和Dj 描述 2 0 0 1~ 2 0 0 2年度黄淮北片冬小麦区试参试品系的基本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 :V8是丰产性最佳品系 ,产量稳定性最好的是V12 、V8、V2 、V3 ,表现丰产、稳产 ,对品系差异有较高分辨率的试点有 8个 ,分辨力最低的是L2 ,仅发现 2 2 2 %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北方甘薯区试资料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秩次变量nij和n′ij非参数统计量PI、P′I、SI和Dj分析全国北方组2004-2005两年的甘暑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V1丰产性和稳定性S1最好,D6点分辨力最高,D10点分辨力最低,仅发现16.4%的差数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品种鉴定、品种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应用非参数统计法对2006年中国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的区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客观评价,结果表明:(1)长农36号和长0301的丰产性较好,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它们的品种出现率Pi,P''i分别为71.4%、71.4%和70.1%、68.8%.(2)品种间的产量稳定性没有显著差异.(3)品种间差数显著的出现率Dj各试点均达到90%以上,部分试点Dj达到了100%,说明所有试点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的分辨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对9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只有郑86036-26-1是丰产性和稳产性均好的品种。该方法中提出的Pi和Pi′是较好的丰产性指数,Si是较好的稳产性指数。该法具有分析简单、直观、实用的特点,适合于评价区域试验中的品种表现。  相似文献   

9.
华北夏谷区域试验的非参数度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非参数统计量Pi、Pi′和Si描述华北夏谷品种区试资料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冀优2号的丰产性和稳定性最佳,其次为济9249和冀优1号,这些品种适宜在华北夏谷区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品种鉴定、品种布局和推广应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应用非参数统计法对2006年中国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的区试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与客观评价,结果表明:(1)长农36号和长0301的丰产性较好,产量低于和显著低于它们的品种出现率P i、P’i分别为71.4%、71.4%和70.1%、68.8%。(2)品种间的产量稳定性没有显著差异。(3)品种间差数显著的出现率Dj各试点均达到90%以上,部分试点Dj达到了100%,说明所有试点对品种差异具有较高的分辨力。  相似文献   

11.
褐稻虱生物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褐稻虱生物型问题使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变得十分复杂。研究生物型形成的规律,用以指导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国际上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根据以前的研究成果,按褐稻虱生物型的发生概况、褐稻虱生物型的特异性、褐稻虱生物型的形成等3个方面进行综合整理。为今后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he conservation of rice plant genetic divers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resource-poor farmers in economically marginal areas of the Philippin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te of rice plant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Philippines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 decrease in diversity witnessed over the last 30 years. A case study describes the in situ management of rice plant genetic diversity by resource-poor farmers from the Philippine island of Bohol, throughout the traditional, green revolution, and post-green revolution periods. This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farmers tend to favor genetically heterogeneous varieties that adapt to varied environments. The case study also reviews an NGO-sponsored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project that demonstrates that rice plant genetic diversity can be increased by empowering farmers – providing them with access to varieties, knowledge of varietal trials, varietal selection, and varietal breeding,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linkages they have with other farmers and institutions. David Carpenter is a PhD candidate in the 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His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organic rice farming, social capital, and agricultural change in the Philippines. He recently published an article in 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20(2) on the transition from high input agriculture to organic agriculture by resource-poor farmers from the Philippine Island of Bohol.  相似文献   

13.
苹果型黄瓜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东地区普遍栽培的黄瓜品种中农13、京翠3号和冀中白黄瓜为对照品种,研究了苹果型黄瓜的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苹果型黄瓜尽管产量较其它品种稍低,但其具有观赏性和食用性为一体的特点,因此可适度发展为城市家庭栽培蔬菜;同时苹果型黄瓜的一些指标特性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这在栽培育种上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耐热大白菜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个大白菜品种,其中6个来自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AVRDC),2个来自天津,在天津市蔬菜研究所进行了品比试验。试验从1997年7月10日开始,9月20日结束。8个品种在耐热性、产量和园艺性状等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62、#85-202和津白45在高产性、早熟性和耐热性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是值得在天津地区夏季推广应用的耐热大白菜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地膜穴播冬小麦品种生态型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1996~1997年,在山西临汾就地膜穴播选用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品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穴播条件下,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旱地型>扩浇型>水地型;中穗型>大穗型>小穗型;冬型冬性>冬型半冬性>冬型强冬性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品种演替过程中氮素吸收和运转分配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42上在不同时期推广的冬小麦品种进行试验,发现各时期品种氮素的吸收累积幼态一致,在开花至成熟期,早期品种(40年代和50年代品种)氮素的吸收量较近期品种少,开花期内氮素在穗中的分配比较早期品种低于近期品种,成熟期内滞留在营养器官中的氮素量高于近期品种,随着品种演替,旗叶,茎秆和中鞘中的氮素输出率增加而输出氮的贡献率则与此相反。  相似文献   

17.
应用昆虫生命表方法及害虫种群趋势控制指数,对新惠占1号等5个水稻品种对褐稻虱的田间抗性进行了研究,并与温室苗期抗性测定结果相印证,确定新惠占1号和“7915”为抗性品种,七桂早25、玻惠占1号为中抗品种,双桂1号为感虫品种。指出害虫种群趋势控制指数是测定和评价水稻品种抗虫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利用外源基因导入手段进行棉花纤维品质改良的相关研究进展,旨为棉花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选择我国3大主产棉区不同年代有代表性的30个陆地棉棉花品种,利用RAPD标记进行棉花品种之间分子标记遗传差异的研究。利用 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计算了 30个品种的RAPD数据的遗传距离矩阵,按UPG-MA方法进行聚类,发现30个棉花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在0.05~1.58之间。聚类分析表明,30个棉花品种可分为3组,品种间的遗传关系与品种自身的系谱有关,大多数品种的遗传基础比较狭窄。同时,1999年的田间试验调查了30个品种的15个农艺性状。并对农艺性状数据和RAPD数据形成的树状图进行了初步比较,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76,达显著水平,并且二者获得的聚类结果是相似的,这一研究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为育种者进行亲本选择和品种遗传变异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两阶段聚类法的荔枝果实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两阶段聚类法,对广西60个荔枝品种的10个果实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分为6个品种类群:果皮片峰毛突平滑、暗红色品种类群Ⅰ;果皮片峰平滑尖刺、果圆形品种类群Ⅱ;果皮片峰平滑毛突、果心形品种类群Ⅲ;果皮片峰尖刺、肉爽脆品种类群Ⅳ;果皮片峰尖刺、果心形品种类群Ⅴ;果皮片峰尖刺、果圆形品种类群Ⅵ。结合果实性状对各类群的重要性分析,明确了各类群的重要性状及品种间的分类特性。分析结果客观、合理、可靠,与品种实际表现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