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GIS技术的重庆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定量地研究分析重庆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和区划,利用重庆1961-200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综合全市各区县的自然、社会经济与防灾抗灾等数据,利用GIS技术和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构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对重庆市暴雨洪涝风险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抗灾能力多个因子定量分析,计算得到重庆市区县级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综合指数,并绘制了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重庆的开县、梁平、合川、北碚、荣昌、永川、渝北及铜梁部分地区的危险性和易损性指数较大,其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最大;南川、丰都与石柱、黔江、涪陵、綦江部分地区由于暴雨洪涝发生频率较低,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较小,灾害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基于山东省1:50000地理数据及2008年统计年鉴资料,对影响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的主要综合评价指标,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及防灾减灾能力进行建模计算,最后综合利用这4个指标对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性指数进行计算,并通过GIS平台得到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显示,山东省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高风险区在鲁南及半岛东部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为了进一步完善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评估工作,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以全省149个气象站1961—2010年逐日降水数据及高程、水系、农业经济等数据为基础,选取对暴雨洪涝灾害具有明显影响的降水强度、地形、河网、农业人口、耕地分布等要素作为区划因子,利用GIS工具分别建立暴雨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及抗灾能力评估模型,计算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指数,最终完成针对农业的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结果显示,农业经济最受关注的四川省盆地区内,盆东北、盆西南大部地区及盆中、盆南和盆西的部分区域灾害风险等级较高,容易发生致害性较强的暴雨洪涝灾害;而盆周高山区及深丘区是盆地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最低的区域,在这些地区暴雨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不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潍坊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提高对暴雨洪涝灾害的抗御能力,为潍坊市的暴雨洪涝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基于潍坊市1:50000的DEM数据和2009年统计年鉴资料以及历史灾情数据,计算得出影响潍坊市洪涝灾害风险的评价指标,即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的综合作用。将洪涝灾害风险性评价技术和GIS技术相结合,对洪涝灾害程度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绘制潍坊地区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诸城全市、高密市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洪涝高风险区,只有极少数地区为较高风险区;安丘偏东南大部分地区、高密北部少数地区、昌乐东南部属于较高风险区;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昌邑北部大部分地区、寿光大部分地区、潍坊北部和中部以及青州西部;其余地区基本为中等风险区。  相似文献   

5.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理论,用统计回归方法,结合GIS技术得出滁州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图。以精细到60个自动站降雨量为暴雨致灾因子,以滁州地势为孕灾环境因子,以乡镇人口、经济、耕地面积为承载体因子,以乡镇经济和农田水利措施为抗灾能力因子,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暴雨洪涝综合风险指数。结果表明: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滁州市区各乡镇街道、沙河镇和腰铺镇,来安县的新安镇、施官镇和三城乡西北部,天长市的天长街道和永丰镇,全椒县的十字镇、襄河镇、六镇镇东南部、武冈镇和二郎口镇的南部,定远县的定成镇,凤阳县的府城镇、临淮关镇和枣巷镇,明光市的中心街道、苏巷镇和女山湖镇。以上地区暴雨洪涝危险系数较高,是滁州全市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6.
基于格网的河北省精细化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PCC最新风险评估理论模型,以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长序列均一化气象资料和2010基准年社会经济数据等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建模方法,从气象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度和脆弱性3个方面对河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与区划,并根据区划结果提出防御措施。结果显示:滦河流域下游以及沿海诸河流域的暴雨洪涝风险最高;平原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遍高于山区,流域下游风险高于上游,河道周边风险高于远离河流的区域。  相似文献   

7.
伴随自然灾害频发、极端气候的不断涌现,暴雨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GIS技术,对德阳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并做了定量化研究。研究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议法相结合,通过建立德阳市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体系,体系包含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孕灾环境敏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四项指标,以保证评估的合理性。[结果]经分析,将德阳市划分为低、较低、中等、较高、高五类风险区域,并就较高和高风险区域存在的潜在灾害易发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结论]针对地形复杂、人口虽稀少地区和人口密度大,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两类,在暴雨洪涝灾害时提出不同对策建议,帮助有效规避暴雨洪涝灾害可能产生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晚熟桃‘秋彤’年生长周期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物候期,不同部位的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及丰度,以期为其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桃萌芽期和幼果期各部位的细菌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低于硬核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各部位,表明后期的细菌多样性较高;花期和幼果期各部位的真菌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硬核期,表明前期的真菌多样性较高。同一部位、不同物候期真菌丰度比较发现,果实膨大期叶片和萌芽期枝条枝孢菌(桃疮痂病病原菌)丰度较高,硬核期枝条和果实链格孢菌(桃黑斑病病原菌)等丰度较高。在现有管理模式下,晚熟桃‘秋彤’果实膨大期和萌芽期受桃疮痂病危害风险较高,硬核期受黑斑病危害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万泉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应用灾害风险形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统计万泉河流域基本气象站1961—2011年的降水资料,实现了对自动站降水数据的估测及历史数据的延长,应用趋势面残差法获取了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空间分布,并选取了适合评价小流域暴雨洪涝灾害敏感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空间指标,对流域的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万泉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分布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以上风险区,西部则多处于次低以下风险区。东部地区以嘉积县为中心的部分区域的风险为最高,北部岭口镇、翰林镇和大路镇也处于风险高值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东北三省农业洪灾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时常会遇到的小样本问题,采用正态信息扩散方法,将单值观测样本点转化为集值样本点,进行了东北三省的区域农业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并利用ArcGIS平台制成了该区域的农业洪灾风险图,直观地展示了东北地区农业洪灾风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变化趋势。该结果为政府的减灾和应急管理以及保险公司的农业灾害保险方案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西南、中、北不同地形地貌代表县份历史典型涝灾年强降水过程的雨量分析,结果表明:涝灾当前日有效雨量与灾前6d有效雨量和的线性关系最为明显,达到95%置信检验。在此基础上,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历史灾情,构建了以涝灾当前日与灾前6d的有效雨量总和为致灾因子的农田涝灾等级指标,并以广西双季稻种植空间分布遥感信息为涝灾承灾体,采用智能格点雨量预报产品、乡镇自动观测站实时雨量的有效雨量值栅格图与之镶嵌、融合方法,实现广西双季稻洪涝灾前的量化评估。这一研究结果对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性开展防灾减灾,以及气象为农智慧化直通式服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淮地区冬小麦渍害指标与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江淮地区冬小麦渍害孕灾环境和渍害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渍害是冬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淮河以南区域冬小麦减产率≥10%的情况有80%是渍害引起的。综合考虑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照的作用,基于灾损率和致灾因子确定了冬小麦渍害灾害分级指标,构建了反映冬小麦渍害程度的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海南岛冬种瓜菜苗期湿涝灾害的发生规律,减少灾害损失,保障农业生产。从影响海南岛冬种瓜菜苗期湿涝的天气和地表环境出发,综合考虑降水强度、次数、雨后乍晴等气象致灾因子和地势、地表覆盖类型、表层土壤质地等孕灾环境因子,进行了湿涝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海南岛冬种瓜菜苗期湿涝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部分地区;西北部地区为湿涝中风险区,主要包括:儋州、临高大部分地区以及澄迈、海口北部地区;中南部以及西部地区发生湿涝灾害的风险相对最低。该区划空间分辨率高,对合理作物布局、提高冬种瓜菜种植的安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小燕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546-548
摘要:涝渍灾害是江淮地区农作物生育期间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江淮地区涝渍灾害发生频繁,危害作物多,受灾范围广,对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困难和损失,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农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江淮地区涝渍灾害的特点和致灾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涝防渍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贵州辣椒渍涝灾害气象指数保险业务的开展,降低农户受渍涝导致的经济损失风险,根据笔者制定出的渍涝等级标准处理贵州省84个国家气象站30年间降水量数据,得出各站点各级渍涝灾害频率,以及各站点的纯保险费率。利用克里金差值绘制出各级渍涝灾害频率分布图以及纯保险费率分布图,可以明显看出受渍涝灾害影响较大的辣椒种植地区主要集中于西南部以及南部部分区域;受渍涝灾害影响较小的辣椒种植地区主要在贵州西部、北部以及东部部分区域。纯保险费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在贵州西南部以及东南部分地区,当免赔额不同时纯保险费率会有较大差距。辣椒渍涝气象指数保险在贵州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不仅可以降低农户受渍涝灾害损失的风险,还能促进贵州辣椒产业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原理,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历史灾情数据,旨在利用青海50个气象站1961—2017年汛期(6—10月)的逐日气温、降水数据,通过对暴雨洪涝致灾因子危险性及孕灾环境易损性的研究,对气候变暖背景下青海省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得出:(1)1961年以来,青海省汛期平均气温升高、降水增加,降水日数及强降水日数增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2)由短时强降水及连续性降水造成的洪水、渍涝灾害及其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呈增多趋势,且7、8月份为青海省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的高发期,占汛期灾害发生次数的77.9%;(3)贵德县、兴海县、贵南县、共和县、同德县、化隆县为青海省汛期暴雨洪涝及次生灾害发生次数最多、风险最为严重的县。本研究通过开展暴雨洪涝及其引发次生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对暴雨洪涝的早期预警以及防灾减灾措施的及时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