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正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地膜马铃薯产业正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但是在地膜马铃薯生长期间,霜冻、"倒春寒"等低温冻(冷)害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膜马铃薯的出苗、生长和产量,进而影响到农户收入。现将低温冻(冷)害对陈仓区地膜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御及减灾对策。一、低温冻(冷)害对地膜马铃薯的影响1.影响出苗据陈仓区气象资料显示,近十年陈仓区12月、1月、2月三个月平均低温分别为-2.4℃、-4.4℃、-1℃,平均极端低温分别为-6.6℃、-8.6℃、-6℃。可以看出,陈仓区冬季平均低温、极端低温均较低。当温度在-1℃以下时,地膜马铃薯容易受冻害,出苗率不高。  相似文献   

2.
以京秀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38℃/10 h热预处理诱导葡萄果实对-2℃低温产生适应性反应过程中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17.6的合成变化。结果表明,热预处理明显减缓了低温引起的电解质渗漏率的增加,同时在转录和翻译两种水平上增强了sHsp17.6的表达。因此认为,sHsp17.6参与了热预处理所诱导的葡萄果实的低温耐性。  相似文献   

3.
<正>宝鸡市陈仓区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陕西省优质苹果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步伐的加快,陈仓区苹果栽植面积突破10万亩,总产达11万吨,苹果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科学高效施肥,不仅可以提高苹果产量、改善品质,而且对降低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陕西省宝鸡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局等协办的"小麦抗旱节水品种中麦36现场考察暨研讨会"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召开。"中麦36"由作科所景蕊莲研究员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潜心选育而成,2018年通过国审,适宜于黄淮冬麦区  相似文献   

5.
正宝鸡市陈仓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西部,是陕西省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县(区)之一。近年来,陈仓区紧抓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地震灾后重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实施的机遇,全区蔬菜尤其是设施蔬菜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2018年底,全区建成设施蔬菜基地16530亩,其中日光  相似文献   

6.
<正>为筛选出防治苹果褐斑病最佳药剂,供广大果农参考,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桑果工作站农技人员于2016年7月12日在宝鸡市陈仓区潘溪镇双基堡村8年生果园用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  相似文献   

7.
宝鸡市陈仓区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是陕西省优质苹果主产区。近年来,随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步伐的加快,陈仓区苹果栽植面积突破10万亩,总产达11万吨.苹果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科学高效施肥,不仅可以提高苹果产量、改善品质,而且对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现就关中西部苹果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效施肥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陇东塬区玉米灌浆期气象因子变化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气象因子的变化对陇东塬区玉米灌浆期生长的影响,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利用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玉米在灌浆前期(开花至乳熟)、灌浆后期(乳熟至成熟)及整个灌浆期(开花至成熟)光、热、水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浆期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温度日较差、光照时数对产量构成因素呈现较高的负效应,平均最低气温、≥10℃积温对产量构成因素呈正效应;降水量在整个灌浆期对百粒重呈现较强的正相关,在灌浆前期和后期对株籽粒重和百粒重呈现较弱正相关,作物耗水量在灌浆后期对产量构成因素呈现较强正效应。同时分析得出玉米灌浆期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温度日较差和光照时数呈现逐年降低趋势,平均最低气温、≥10℃积温和降水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总而言之,在陇东塬区热量和光照基本能满足玉米不同灌浆期的需求,水分是限制产量的关键因素,气候变化有利于陇东塬区玉米灌浆,对提高产量有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庆阳优质特色产品黄花菜越冬期进行地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分析越冬期土壤水分损耗、早春地温变化特征,以及不同覆盖材料水、热资源对黄花菜发育期、生长量、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论认为:在秋季降水充沛、土壤收墒充足、冬季气温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的年型,采取越冬覆盖能最大限度保持土壤水库蓄水。陇东塬区黄花菜越冬田间覆盖应大力提倡秸秆覆盖,由于秸秆覆盖既环保,又保墒,而且能有效调节黄花菜发育进程,使产量形成期避开陇东春旱最严重时期,提高水、肥利用率,增产显著。6月中、下旬和7月上、中旬降水对陇东塬黄花菜产量形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焉耆盆地属干旱荒漠性气候,冬季寒冷干旱,晚秋和早春气温变化剧烈。在葡萄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寒、旱、风、热等不利气象因子影响严重,低温冻害是第一主导因素。采用戈壁地葡萄栽培新模式和相关农艺措施,可有效规避不良气象灾害的影响,为焉耆盆地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利用陇东塬区1981—2013连续33年冬小麦生育期观测资料及气候因子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多项式函数、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33年来,冬小麦生育期内,平均气温显著增加,气候倾向率为0.75℃/10 a;有效积温上升,气候倾向率为45.79℃/10 a;降水总量下降,气候倾向率为-29.17 mm/10 a;日照时数增加,气候倾向率为25.75 h/10 a。气候变化引起陇东塬区冬小麦播种期和越冬开始期推迟,返青、拔节、抽穗、成熟期提前,冬小麦全生育期显著缩短,倾向率为-6.69 d/10 a;植株生长高度下降;植株密度,三叶期增加,其余发育期减少;分蘖数和大蘖数减少;越冬死亡率下降;不孕小穗率减少,籽粒数、千粒重、亩成穗率增加。1981—2013年陇东塬区冬小麦气候产量呈上升趋势,气候产量与生育期内平均气温呈负相关,与降水量、有效积温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水资源短缺是陇东塬区冬小麦生长的制约因素,温度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2.
热害是目前葡萄设施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耐热性的主要调控因子,HSF的分析及其基因序列中分子标记研究对葡萄耐热相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植物基因组数据库Phytozome(http://phyto5.phytozome.net/)下载19条葡萄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factor,HSF)蛋白序列,并对各HSF的氨基酸数目、分子量和等点电进行了预测。以拟南芥HSF为参照,经过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对葡萄HSF进行序列分析和分类,发现葡萄基因组中HSF有10个A类、7个B类和2个C类。同时,分析了19条HSF基因序列中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位点,并设计特异引物,以‘赤霞珠’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对引物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葡萄基因组内包括3类HSF因子编码基因,它们的序列上存在SSR位点,可用于分子标记的开发。研究结果为葡萄耐热相关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1.葡萄的营养成分 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很高。成熟的浆果中葡萄含糖量高达10%~30%,以葡萄糖为主。葡萄中的多种果酸有助于消化,适当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葡萄中含有矿物质钙、钾、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和维生素P等,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正>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位于关中西部,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及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的启动,蔬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因其产量高、效益好而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了优化蔬菜大棚建造技术,结合  相似文献   

15.
葡萄斑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其别名有葡萄 二星叶蝉、葡萄二点叶蝉、葡萄二点浮尘子。九十 年代,麦盖提垦区葡萄品种以马奶子、和田红、无 核白等本地品种为主,外引少量巨蜂葡萄。2000年 以来引进木纳格、红提、黑提。随着葡萄栽培面积 的不断扩大,葡萄斑叶蝉也随之侵入本区,自2002 年开始逐年加重,其危害特点是以成虫或若虫在 葡萄叶片上刺吸汁液,受害叶片先出现失绿小白 点,后连成白斑,致使叶片苍白早期脱落。目前已 发展成为葡萄害虫优势群体,给葡萄产业造成严 重威胁。为此,2002-2004年,笔者对葡萄斑叶蝉 进行系统调查,了解其发生转移消长动态,并掌握 其防治技术。 1 试验与材料  相似文献   

16.
葡萄及其加工的产品(葡萄酒、葡萄汁、葡萄干)是国际性的重要的食品之一。如何防止环境、化肥和农药等对葡萄的污染,科技工作者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努力,并已制定出一系列有关葡萄与葡萄酒生产的规格和标准。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葡萄产品已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生产优质、无污染的葡萄及其加工品将是今后我国葡萄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1.无公害与绿色食品葡萄对产地环境的要求2002年我国已正式颁布了关于无公害葡萄生产的有关标准和规范。无公害与绿色食品葡萄生产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状况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检测标准,大气中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吐鲁番地区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研究,摸清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明确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进行高效低残留农药的筛选试验,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提供技术保障。在定点对葡萄白粉病发病时间、发生规律、筛选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白粉病初期发病为6月开始发病,7月下旬和8月上旬发病达盛期,9—10月停止发病,其中三唑酮和甲基硫菌灵对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加强葡萄防病栽培技术的应用,在葡萄白粉病发生初期采用三唑酮、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多抗霉素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统方统治,喷药3次,间隔7 d/次,可以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  相似文献   

18.
葡萄,又名草龙珠,是一种很古老的藤本植物,至今已有5000年的栽培历史。《神农本草经》记载:“葡萄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葡萄除直接食用外,大多用于酿酒或制做葡萄干等传统食品的生产。依据葡萄果实的特点,采用现代工艺,将葡萄加工成葡萄果脯,不但比葡萄干的成本低,而且口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1.葡萄果脯的食用价值葡萄性平,味甘。据分析,每100g葡萄可食部分含水分87.9g、蛋白质0.4g、脂肪0.6g、糖类8.2g、粗纤维2.6g、钙4mg、磷7mg、铁0.8mg、维生素A0.04mg、维生素B1 0.05mg、维生素B2 0.01mg、尼克酸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葡萄生产蓬勃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新品种不断增加,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葡萄的种质资源,而且也使我国葡萄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国内葡萄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承载悠久历史的古老品种,如龙眼、莎巴珍珠等,也有近年引进、品质优异的品种,如红地球、高妻等。按葡萄用途分类,有鲜食葡萄,如巨峰、无核白鸡心等,也有酿酒品种,如赤霞珠、  相似文献   

20.
葡萄是世界著名四大水果之一,在河南各地广泛种植。葡萄因其风味佳、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等特性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河南葡萄生产中春季霜冻每年均会不同程度发生,严重制约着其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介绍春季霜冻对葡萄生产的影响及补救措施,以期给河南葡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