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龚连成  靳康康  崔晓东 《种子世界》2021,(11):0153-0155
本试验通过对市场上 6 种药剂对纹枯病防治效果的观察发现:小麦返青拔节期施用 250 g/L 丙环唑乳油、75%肟菌·戊唑醇 悬浮剂、240 g/L 噻呋酰胺悬浮剂 SC、2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四种药剂 24d 均能降低小麦纹枯病茎率,对小麦纹枯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药剂施用 49d 时,25%苯甲·丙环唑水乳剂、75%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噻呋酰胺·氟环唑能够降低纹枯病病情指数;三种药剂处理的病情指数病均低于 21%且病指防效在 5%以上。药剂施用 78d 时,各处理的病茎率均 96%以上,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各处理与对照病情指数均在 30%左右,仅有噻呋酰胺·氟环唑处理的病指防效相对较好为 3.32%。各处理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冬小麦种植区的一种重要土传真菌病害,为筛选防治小麦纹枯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缓解和治理生产中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原药对禾谷丝核菌的毒力。结果表明,98%戊唑醇原药、95%氟环唑原药、96%烯唑醇原药、96%三唑醇原药、97%吡唑醚菌酯原药、95%  相似文献   

3.
干腐病是马铃薯窖储期的主要病害,病原菌往往通过薯块表面的机械擦伤入侵块茎并破坏块茎的薄壁细胞而进行侵染,其中病菌的进一步扩展需要降解寄主细胞壁,因此,针对干腐病病原镰孢菌产酶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接骨木镰孢菌(Fusarium sambucinum)、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拟丝孢镰孢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拟枝孢镰孢菌(Fusarium sporotriodides)为试验菌种,以克新1号为寄主材料,对5种镰孢菌体内产细胞壁降解酶特性及温度对这些致病菌的产酶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5种镰孢菌接种在马铃薯薯块上后,均可以产生羧甲基纤维素酶(Cx)、β-葡萄糖苷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其中Cx的活性在侵染后期最高,PMG在侵染前期较高,且Cx活性低于PMG。在温度对镰孢菌活体内产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试验中发现,相对于不接菌对照,Cx、PMG的活性在25℃时较高,β-葡萄糖苷酶在20℃下活性较高,PG在20℃和25℃的活性都较高。以上结果说明:镰孢菌侵染马铃薯时会产生大量的细胞壁降解酶,Cx活性在侵染后期较高,PMG活性在侵染前期较高,且低温不利于真菌细胞壁降解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和玉米茎基腐菌的室内毒力。针对高效药剂,以孙云沛法评价各配比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己唑醇和咯菌腈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0.094 mg/L和0.312 mg/L;咪鲜胺和己唑醇对玉米茎基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0.088 mg/L和0.593 mg/L。己唑醇和咯菌腈按照不同比例复配对小麦纹枯病菌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咪鲜胺和己唑醇按照1:5、1:2和1:1比例复配对玉米茎基腐病菌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效果,其中1:5配比的共毒系数为212.2,增效作用最为显著,生产上可考虑用于上述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镰孢菌种群及其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东北地区小麦赤霉病镰孢菌的种群组成及分布,分别从辽宁省沈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密山市、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呼伦贝尔市和通辽市等地区采集小麦赤霉病病样,经单孢分离纯化共得到118株镰孢菌,传统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采用基因组DNA的EF-1α序列分析技术进行了镰孢菌种类的辅助鉴定,确定属于7个种:禾谷镰孢菌为优势种,分离频率为64.41%,藤仓镰孢菌为次优势种,分离频率为18.64%;燕麦镰孢菌、尖孢镰孢菌、木贼镰孢菌、锐顶镰孢菌和轮枝镰孢菌的分离频率分别为5.08%,3.39%,3.39%,3.39%,1.70%。同时,在玉米成株期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镰孢菌可以侵染玉米,较玉米茎腐镰孢菌的致病力低。  相似文献   

6.
小麦白粉病是兴化市戴南镇小麦种植中的常发性病害,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施用适当的杀菌剂能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为害。本试验选择了5种杀菌剂,设计了7个处理,适期开展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药后病情稳定,30%醚菌酯·氟环唑SC 600 mL/hm2、36%烯肟·氟环唑SC 300 mL/hm2对小麦白粉病防效理想,病叶防效分别达95.61%、93.32%,病指防效分别高达98.22%、96.77%;40%环丙唑醇SC 180 mL/hm2对小麦白粉防效较为理想,病叶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79.66%、85.34%,3种药剂可作为戴南镇防治小麦白粉病主推药剂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防治小麦纹枯病的安全高效种衣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噻呋酰胺和氟硅唑对小麦纹枯病的联合毒力,确定了最优配比,利用砂磨法将药剂加工成种衣剂,并测定了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噻呋酰胺与氟硅唑在1:2比例时显示了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余比例显示了一定的相加作用;正交试验2筛选的配方没有析出,没有挂壁,流动性好底部无沉淀,为可选配方;热贮2周后,稳定性好;自制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显示了很好的防效,不同包衣比例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咯菌腈、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配制的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效,可作为小麦包衣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鞘腐病是玉米上的一种重要鞘部病害,其病原主要为层出镰孢。为筛选该病的有效防治药剂,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合作,选取9种杀菌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对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咪鲜胺、硅唑·咪鲜胺对层出镰孢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丙硫菌唑与抑霉唑混剂对稻恶苗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开发防治稻恶苗病的新药剂,本研究以藤仓镰孢菌为试验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丙硫菌唑、抑霉唑及其7种配比混剂对藤仓镰孢菌的毒力,并进行了最佳配比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与抑霉唑配比为1:1时增效系数为1.9778,增效作用最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5%丙硫菌唑·抑霉唑WS 500倍液在苗期、分蘖期和抽穗期的防效分别为91.08%、92.85%和89.52%,防效均高于4.23%甲霜·种菌唑ME 1000倍液和12%氟啶·戊·杀螟WS 1000倍液的防效,并且各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和成苗安全。5%丙硫菌唑·抑霉唑WS对稻恶苗病防效优良,对水稻生长安全,可开发为稻恶苗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种子发芽试验来评价了英围2003年推荐小麦品种对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nwrum)、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nm)、雪霉镰孢菌(Microdochium nivale varmajus)、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以及早熟禾镰孢菌(F.poae)的抗性,并且采用雪霉镰孢菌和英国推荐的镰孢菌穗瘟病(FHB)抗性标准来阐明了种子发芽时的抗性与以前公布的离体叶片抗性数据间的关系。除了早熟禾镰孢菌菌种以外,用全部真菌种接种后发现了显著的品种差异。用早熟禾镰孢菌种接种后,种子发芽%与对照比较,下降程度小。  相似文献   

11.
李晓航  盛坤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8):134-140
该试验探讨了黄淮地区不同年份之间冬小麦品质指标的波动趋势,分析结论可为该地区小麦品质提升和品种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经过分析2011—2015年中国黄淮地区南、北片国家区试水地组的317个小麦品种的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沉降值和最大拉伸阻力等一系列相关品质指标。结果得出:2013年黄淮地区南、北片的小麦平均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高于其他年份,但是稳定时间却不是最大。综合比较不同年份小麦品质指标的变异大小,以容重最小,稳定时间最大。变异程度较为接近的是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但是稳定时间的变异约为前两者的20倍以上。根据品质指标含量进行分类,强筋、弱筋和中筋品种分别占有比例为3.15%、0%和22.7%,其余未归类品种所占比例高达74.14%。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小麦不同品种的间作、混作,以期用其本身物种的多样性控制麦蚜发生数量。实验通过将5个小麦品种在田间间作和混作组合,以单作小麦品种为对照,在小麦关键期和麦蚜盛发期调查麦蚜发生数量,用蚜量比值法比较不同小麦品种间的抗虫性,用麦蚜发生量比较不同组合间的差异并对比其防治效应。结果表明:各单作品种的感虫程度为高感:石7816>95-108>兰天13,感虫:兰天6>兰天1;在扬花期和灌浆期所有间、混作组合麦蚜发生量至少显著低于其中一种单作品种(P<0.05);在扬花期和灌浆期,除兰天1/石7816、兰天13/95-108、兰天6/95-108和兰天1/95-108这4个组合出现了防治效应负增长外,所有间、混作组合均对麦蚜有防治效果,间作的平均防治效应为12.94%,变化范围为-24.67%~44.33%,混作的平均防治效应为28.92%,变化范围为1.67%~61.33%,防治效应最好的组合均是兰天1/兰天6/兰天13/95-108/石7816,防治效应分别为44.33%和61.33%。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作、混作大部分对麦蚜的发生量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特点,在杏麦间作条件下,以杏树为基点至两行杏树中间位置由近及远将小麦种植带分为3个冠区(冠下区、近冠区、远冠区),对3个冠区的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研究,选用‘新冬20号’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杏麦间作复合群体小麦幼穗分化、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籽粒灌浆、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单作田小麦幼穗分化快于间作田;在间作田内,距杏树越近,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强度越低;单作田小麦叶面积指数高于间作田;单作田平均灌浆速率大于间作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表现为单作田大于间作田,单作田产量最高,间作田平均产量比单作田减产49.72%;在间作田,千粒重与成穗数均表现为远冠区>近冠区>冠下区。结果表明杏麦间作复合群体中小麦生长发育不及单作田,造成小麦产量不同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黄淮麦区冬小麦合理株型结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选用黄淮麦区不同产量水平的小麦品种34个,研究了品种在低产型向高产型转变过程中植株形态及其结构所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品种产量水平的提高,植株形态及其结构也发生了规律的变化,表现为株高显著降低,旗叶和倒二叶宽度增加,长宽比值缩小,旗叶夹角变小。同时,株高构成指数,上部叶面积占总叶面积的比值以及各叶鞘长占相应节间长的比值均表现规律性递增。根据以上结果,初步认为在黄淮麦区今后超高产品的选育中,在得  相似文献   

15.
小麦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源生物活性肽与具有相同氨基酸组成的小麦蛋白质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学活性。目前,从小麦蛋白中已分离出多种纯化小麦生物活性肽,如降血压肽、镇痛多肽、阿片样活性肽等。综述了小麦源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麦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不同施氮水平和条锈病发病条件下的小麦估产模型,设置了不同氮素水平及人工接种小麦条锈病,通过采用将多个关键生育期的光谱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参数与小麦条锈病病情指数、叶片含氮量、产量构成因子、产量进行相关分析,植被指数、一阶微分参数与产量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与产量相关性高的植被指数、微分参数,结果表明分别利用绿光红光比值植被指数(GR)和绿光波段一阶微分值总和(SDg)、蓝光波段一阶微分值总和(SDb)在灌浆期构建的估产模型预测效果较好,2010年预测准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9.87%、99.98%,2011年预测准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7.9%和95%。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氮素和小麦条锈病双重胁迫下也可以较好的预测产量,这对研究多重胁迫、多种栽培措施下的小麦估产模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加麦为材料,采用麸皮回添的方法制备3种不同麸皮比例(10%,20%,30%)的全麦粉,测定3种全麦粉及加麦面粉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流变学指标。在相同条件下,储存3种全麦粉及加麦面粉制成的面包成品,测定不同时间段面包的品质指标,为全麦面包的长期储存提供数据支持,并找到适合做面包的最佳麸皮回添比例。结果表明,回添10%麸皮的全麦粉的各项性质指标较好,做出的面包质量最好;在面包储存过程中,麸皮回添量越大,面包体积、色泽及质构等指标越差,面包越易变质。室温下,全麦面包可储存6 d;冷冻条件下,全麦面包可储存14 d。  相似文献   

18.
矮败小麦及应用途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非矮秆品种与之授粉,后代群体中的矮秆株是雄性不育的,而非矮秆株是雄性可育的。矮败小麦是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第二代产品,多方面优于太谷核不育小麦,在常规育种、轮回选择和基础研究中有远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冬小麦和春小麦产量形成差异,2016年10月-2017年6月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和春小麦品种津强8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和春小麦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结果表明,春小麦出苗比冬小麦延长8d,营养生长期缩短77~78d,灌浆期延长1~2d,全生育期缩短143~144d。拔节期和开花期,春小麦和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差异,但灌浆期春小麦叶面积指数比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增加6.34%~7.67%,不同生育时期春小麦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量无差异。春小麦收获穗数和千粒重比冬小麦分别增加2.35%~5.29%和4.28%~5.13%,但穗粒数比冬小麦少1.4~2.3,春小麦与冬小麦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春小麦可通过增加播量,增加穗数,保持稳定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实现小麦稳产,可为区域变革麦-玉种植制度,实现麦-玉周年双机收子粒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