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针对本地气候条件和仓房条件与大豆主产区的不同,为确保大豆安全储藏,对山东地区储备的黑龙江大豆和美国大豆进行跟踪检测,观察山东地区常规储藏下国产黑龙江大豆和进口美国大豆储存期间品质变化,为山东地区大豆的安全储藏提供指导和帮助。研究结果为:储存期间,黑龙江大豆和美国大豆粗蛋白含量和粗脂肪含量变化均不明显。蛋白质溶解比率下降较多,黑龙江大豆下降幅度大于美国大豆。酸值上升较明显,黑龙江大豆上升幅度大于美国大豆。  相似文献   

2.
以东北三省86份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对其与大豆加工适应性有关的物理性状进行分析评价。为东北三省大豆品质育种及选择适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大豆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发芽率较高,蒸煮大豆硬度低,浸泡大豆的完整率高,破皮和破瓣率较低;吉林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原料大豆的完整率高,障碍率低,黄度值较大,浸泡大豆硬度大,石豆率较低;辽宁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为百粒重大,原料大豆的障碍率高,浸泡和蒸煮大豆的硬度较大,浸泡大豆破皮和破瓣率较高,发芽率、黄度值较低。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大豆自给率不到20%,未来大豆自给率提升是大趋势。作为食用油和饲料原料重要来源的大豆严重依靠进口,成为我国粮食生产上的主要瓶颈。2019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仅为17%,进口依存度达到83%。受益"大豆振兴计划",中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未来将持续增加,大豆自给率有望小幅提升。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为细分品种带来需求增量。由于我国本土种植的大豆为非转基因作物,而进口的海外大豆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大豆主要品质指标与大豆机械力学特性的关系,探讨用于评价大豆机械性能的理化特性指标。以5种大豆为原料,分析了不同大豆品种的水分含量、籽粒大小、化学品质与大豆长轴、短轴挤压力学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大豆籽粒的破裂力均逐渐减小,压缩功则逐渐增大;长轴和短轴的挤压力学特性参数不同,短轴压缩时大豆的总体力学特性参数更大;籽粒的尺寸、形状与大豆的挤压力学特性关系密切,籽粒大小与大豆的挤压力学特性呈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大豆挤压力学特性呈正相关,粗脂肪含量与大豆挤压力学特性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大豆储运、加工设备设计的优化以及大豆的品质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来源大豆种质为材料进行基因组SSR分析,探讨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旨在为科学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当取样比例相同时,湖北大豆的遗传丰富度显著高于湖南大豆,但两省大豆遗传多样性指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当取样量相同时,利用随机取样法比较,湖南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湖北,而利用聚类取样比较,两省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在遗传多样性指数相同情况下,湖北大豆的遗传丰富度显著高于湖南大豆。取样数与三个遗传多样性评价参数(等位变异数、Shannon指数、He)之间均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以湖南大豆为例,估算出在大豆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中,至少需要50~60个样本,即占总体9.0%~10.8%的取样比例,才能代表总体的遗传变异。提出在评价大豆遗传多样性时,应用大豆样本数对其遗传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建议将Shannon指数计算公式改为H=-lnN ∑Pi lnPi (N为样本数)。根据修正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湖北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湖南大豆。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高效的大豆脂肪酸组分检测方法,为大豆脂肪酸的遗传改良和食品质量检测等奠定基础。以1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对大豆脂肪酸甲酯化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并对脂肪酸检测的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大豆脂肪酸的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大豆脂肪酸甲酯化提取的最优处理温度为50℃,最优处理时间为35 min;基于赛默飞气相色谱仪检测平台的内标法和外标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均适用于大豆脂肪酸组分含量的检测,但内标法更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本研究确立的大豆脂肪酸检测方法可以满足检测灵敏度高、处理简单快速、线性范围良好的要求,可应用于大豆脂肪酸含量的快速准确测定及大豆脂肪酸的品质改良。  相似文献   

7.
分子设计育种是将分子遗传学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并培育成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重要方法之一,尽管该方法很大程度上能够缩短育种进程,但在实际育种过程中却应用较少。在大豆的育种过程中,提高产量是主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其中,每荚粒数是决定大豆单株产量的关键性状之一。在大豆中,每荚粒数与叶片形状呈正相关,由一对等位基因Ln/ln控制,宽叶的大豆品种一般为Ln,窄叶的大豆品种一般为突变型ln,且ln伴随着更多的四粒荚。尽管Ln对于大豆单产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但将该位点应用于分子设计育种中,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分析483份来自不同纬度大豆品种的Ln基因型发现,高纬度地区大豆品种一般为ln,而低纬度地区大豆品种一般为Ln。通过调查来自不同纬度的8个大豆品种的叶型和一粒荚至四粒荚个数发现,低纬度大豆品种均为圆叶品种,且几乎没有四粒荚。为将ln应用于低纬度地区大豆育种中,成功开发了Ln的分子标记,并通过连续回交的方法,将ln代换到圆叶型品种Willams 82和华夏3号中,获得了四粒荚较多的大豆新材料。本研究利用大豆分子设计育种的手段,提高了大豆单株产量,为加快大豆高产育种进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基...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品种不仅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内因,也是大豆品质好坏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大豆产业化升级,市场对大豆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突出表现为要求高油或高蛋白专用大豆,而生产者的终级目标为高效益。对此,我们开展了高产、优质、高效大豆品种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优质高产的大豆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从而实现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河南省传统作物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河南省曾经是黄淮海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在黄淮海夏大豆生产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均耕地质量、大豆单产水平、进口转基因大豆冲击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河南省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通过分析河南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专用大豆品种,与企业合作建立优质大豆加工地,调整种植业结构,鼓励政府扶持,制定大豆产业计划,以期为河南省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适合达州地区大豆生产的种植模式,以四川盆地内不同区域主推的大豆种植模式为例,结合达州农作物生产实际,综合筛选适合在达州推广的大豆种植方案。经过对几种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比较发现,从高到低依次为:大豆-再生高粱套作、幼林-鲜食型大豆间作、大豆-高粱套作、马铃薯-大豆两熟制、玉米-大豆套作、油菜-大豆两熟制、小麦-大豆两熟制、幼林-籽粒型大豆间作。建议在达州根据各区域的地理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因地制宜扩大玉米-大豆套作、果林-大豆间作种植,灵活选择推广油菜-大豆或马铃薯-大豆两熟制模式,实现达州大豆振兴扩面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切实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超声酶法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超声酶法共同作用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影响,对不同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水解度对其乳化性影响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最终得出提高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功率300W,处理时间20min,水解度为5%,在此条件下,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分别提高81%和28%。  相似文献   

12.
大豆分离蛋白在猪肉灌肠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大豆分离蛋白在猪肉灌肠加工中的添加方法、添加量以及及食用胶种类的选择。通过试验,筛选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当大豆分离蛋白以水化法添加且添加量为7%,淀粉的添加量为12%,水分的添加量为28%,食用胶选择黄原胶时,制作的灌肠制品各项感官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转谷氨酰胺酶在其最佳的作用浓度、反应温度和作用时间条件下,添加几种非肉蛋白对重组碎羊肉卷的粘合性能。将多组非肉蛋白处理组与空白处理组做比较,利用质构分析仪测定其流变学特性,由此筛选出作用效果比较好的非肉蛋白。结果表明,加入转谷氨酰胺酶可以提高肉块间的粘合性能,而且添加卵清蛋白、蛋黄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和酪蛋白与转谷氨酰胺酶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使碎肉形成致密的凝胶网络结构。其中,酪蛋白的添加对于成品凝胶硬度、凝聚性、粘着性以及咀嚼性的提高都较其他处理显著,即质量分数为0.04%的转谷氨酰胺酶、0.2%的酪蛋白为最优配方。这是一个用鲜肉原料制造重组肉制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浓缩蛋白为原料,研究了酶用量、固液比、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及pH值对氨基酸提取率的影响。最佳酶解条件为:酶用量为5%,固液比为1∶8,水解时间为5h,水解温度为55℃,pH值为6.7。得到了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质的最佳酶解工艺。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的香菇葡萄酒为原料,采用植源型澄清剂琼脂、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对酒液进行澄清试验,对加入澄清剂后香菇葡萄酒的澄清效果、酒样的稳定性及部分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大豆蛋白在下胶效果、保持葡萄酒的透光率和酒液的稳定性及品质方面优于琼脂。海藻酸钠的最适用量为0.4%,大豆蛋白的最适用量为0.25%,澄清后的酒液透光率分别达80%和78%,酒体透明清亮,色泽明快,且较好地保持了香菇葡萄酒原酒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NaCl、麦芽糊精、注射型卡拉胶和海藻酸钠对羊肉持水性能和出成率的影响。采用L16(4)5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配比为(羊肉质量的百分数):大豆分离蛋白2%,麦芽糊精2%,NaCl1.8%,卡拉胶0.3%,海藻酸钠0.2%,反应时间1h,反应温度20℃,羊肉的持水性能和出成率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重点探讨了几种外部因素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的溶解性与pH值、加热温度、离子浓度、多糖和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大豆分离蛋白的提取、加工和应用中应该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18.
微波技术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微波辐照对大豆功能蛋白(FSP)溶解性、乳化性与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改善FSP溶解度、乳化活性、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试验中FSP溶解度可提高343.7%,乳化活性可提高2392.7%,起泡能力可提高196.9%,泡沫稳定性可提高82.76%。  相似文献   

19.
酶法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成膜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成膜主料,在一定条件下与交联剂(TG酶)、增塑剂(甘油)等共同作用,制备出可降解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大豆分离蛋白膜,可部分替代塑料用于食品包装领域,减少环境污染。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实验室制膜工艺参数为:质量分数为5.0%的大豆分离蛋白,2.0%的甘油,0.15%的TG酶、pH值8.0。  相似文献   

20.
大豆基木材胶粘剂耐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回顾了大豆基木材胶粘剂的发展状况,指出耐水性差和抗生物降解能力弱是限制豆胶继续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探索大豆基木材胶粘剂耐水性的形成机理,详细介绍了强化耐水性的几种可能方法。提出在不使蛋白过度水解的条件下,将大豆球蛋白中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官能团最充分地暴露出来,仿效大自然中耐水性蛋白结构形成的化学机理,提出了仿生强化改性法,为提高大豆胶耐水性和胶合强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