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虫棉冀优851在新疆喀什农三师52团试种和示范推广,皮棉产量超出当地主栽品种中棉35和抗虫棉99B,品质达高品质棉指标.通过试种、观察、记载,逐步摸索出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表现早熟性好、纤维品质优良、抗虫性好、丰产性较好,在新疆喀什地区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我国短季棉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我国50多年来选育的短季棉品种,从产量性状、早熟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改良方面概括了我国短季棉的育种成效,总结了短季棉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早熟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介绍了短季棉品种的选育方式,及现代高技术(航天诱变育种、生化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短季棉育种中应用,提出我国短季棉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国棉花育种成就与种植结构调整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香墨  姚金波 《种子》2005,24(6):56-58
我国棉花育种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在:转基因抗虫品种大规模应用,杂交棉面积逐年扩大,抗黄萎病和纤维品质改良进展迅速,不同棉区纤维品质改良目标明确,种子产业化速度加快.随着棉花种植结构战略调整,我国需要发展两熟制种植模式,两熟种植区域适当北移,增粮保棉,一熟棉区向滨海滩涂和旱碱地区适当转移.为此,需要选育生育期较短和耐旱碱的棉花新品种,改进棉花株型,研制和开发主要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评估多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间杂交F_1、F_2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为强优势组合选育以及F_2利用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以10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陆地棉新品种(系)作亲本,组配10个杂交组合,从中筛选出产量竞争优势突出的4个组合,进行F_1、F_2产量与纤维品质性状分析。【结果】棉花品种间杂交F_1表现出较强的产量竞争优势,但年际差异较大,越是在产量水平较低的年份,杂交种产量竞争优势越突出。除个别组合外,F_2产量竞争优势减退明显,铃重降低是其主要原因。F_2纤维品质指标总体上较F_1下降,极差和变异系数增大。各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远低于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异系数,总的趋势是F_1常规对照品种鲁棉研28号(CK)、F_2F_1。不同组合F_1、F_2代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竞争优势差异较大,从中筛选出1个优势组合,其F_1、F_2产量均具竞争优势,且F_2产量竞争优势减退小、纤维品质优良、分离轻。【结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间杂交种抗逆性强、稳产性好。父母本纤维品质好、差异小的组合,F_2纤维品质优良、分离程度较小。选育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F_2优势组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棉花育种技术的创新与成就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6次棉花品种换代,每次更换使单产提高10%左右,纤维品质、抗病性和早熟性持续提高,中棉所10、12、16、19、35、41及鲁棉1号、冀棉8号等代表性品种为我国棉花生产作出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起,抗虫棉育种、生化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现代育种技术逐渐应用于品种改良,使我国棉花育种的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高.讨论了我国棉花品种在纤维品质、抗黄萎病、耐盐碱等方面仍存在的缺陷,并就今后棉花遗传育种的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将长江中下游棉区定位为50 ̄60支纱生产基地的区划要求,分析国内外及湖南棉区高品质棉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并针对限制湖南高品质棉发展的“瓶颈”因素提出了加强纺织技术改造,是当务之急,创造与引进优异新种质新材料、遗传品质改良工程,优异纤维品质的基因工程是根本途径,加速新品种选育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棉花不同圆锥体结铃对纤维及种子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洁 《中国种业》2013,(10):47-46
以不同熟性的转基因抗虫棉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圆锥体棉铃的种子和纤维质量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在以提高种子质量为前提的抗虫棉种子生产中,应以收获第Ⅲ、Ⅳ圆锥体种子为主,其成熟度和发芽率较好;不同圆锥体的棉花纤维品质则因品种熟相而异,熟相偏早的品种以第Ⅰ、Ⅱ圆锥体的纤维成熟好,各项指标合理,熟性略晚的品种以第Ⅱ-Ⅳ品质较好,第Ⅰ、Ⅴ圆锥体则纤维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8.
国抗22号(原名GK22)是由南通创世纪转基因种业有限公司(原江苏省转基因抗虫棉课题组)承担国家"863”计划,从"863”转基因材料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于2000年1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6月通过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转基因常规抗虫棉品种. 勇国家科技部"863”转基因抗虫棉中试项目资助(Z17-07-01)  相似文献   

9.
笔者对3个陆地棉抗虫品种在两年间的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抗虫棉品种的产量性状年份间表现基本一致,而纤维品质性状差异较大。新棉33B在3个抗虫棉品种中产量性状表现最好。品种与年份的互作极为显著,2002年新棉33B在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上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中棉所12号,而在2003年则与对照品种产量相当。JS166在单株籽棉产量和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等性状上两年间表现均较好,2003年还有较低的蕾铃脱落率。99035两年间在产量性状上与对照相比略有提高,但差异并不明显。所有3个抗虫棉品种2002年的纤维品质指标与对照相当,而2003年纤维长度和纤维整齐度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未来油菜品质改良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加拿大的Steefansson和波兰的Krzymanski分别发现低芥酸基因资源Lioh和低硫甙基因资源Bronowski以后,加拿大首先利用这两个种质资源与常规品种杂交,于1964年育成世界上第一个低芥酸油菜新品种"Oro",1974年育成了第一个双低油菜新品种"Tower",并将具有双低品质的油菜定名为"Canola".自此,全世界的油菜育种家开始了双低油菜育种,并育成了一大批优质高产的油菜新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菜籽油的营养品质、加工特性以及工业用途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我国在双低育种、高油酸育种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育成了一批优质、高产的品种.但在营养品质的进一步改良、不同加工特性品种的选育、工业用途品种的选育方面还处在初步阶段.菜籽油是世界五大植物油之一,位于棕榈、大豆和向日葵之后.随着WTO的加入,我国油菜要跻身于国际市场之中,改良品质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转Bt基因抗虫棉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利用河北省审定的棉花品种或新品系与美国抗虫棉新棉 3 3 B及我国自育的 2个抗虫棉品系配制杂交组合 ,分析了转 Bt基因杂交抗虫棉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 ,转 Bt基因杂交棉具有较大的产量优势。在产量构成因素中 ,单铃重的增加较大 ,其次是衣分 ,单株结铃数优势最小。对纤维品质分析表明 ,抗虫杂交棉纤维品质一般具有负优势。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多低于抗虫亲本和对照 ,麦克隆值增大 ,整齐度好于抗虫亲本和对照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面向21世纪棉花纤维品质改良对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棉花纤维品质与纺织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植棉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过近20 年的改良, 我国28~29m m 长度的棉花品种综合纤维品质指标与国外相差不大, 但品种的纤维长度类型单一。随着纺织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需要通过培育不同档次纤维的棉花品种、提高早熟性和抗病虫性多种途径进行改良, 也需要栽培技术的改进。纤维内在品质在流通领域的价值急需考虑。  相似文献   

13.
"九五"与"八五"我国自育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八五"与"九五"刊于<中国棉花>我国自育的163个各种类型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八五"育成的74个品种主体长度平均30.34mm,2.5%跨长29.31mm,"九五"育成的89个品种2.5%跨长平均29.37mm,"九五"与"八五"相比纤维长度没有显著变化.麦克隆值分别为4.28和4.45,"九五"比"八五"提高0.24,即纤维略变粗.比强分别为20.53cN·tex-1(ICC校准)和21.49cN·tex-1,"九五"提高了0.67cN·tex-1.新疆和长江棉区育成品种的纤维品质好于其他棉区.方差分析表明,仅有长江棉区中熟品种比强"九五"较"八五"提高达显著水平.应加强纤维长度在31mm以上,比强在25cN·tex-1.以上品种的高品质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高品质陆地棉复交品系主要经济性状变异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9个F6高品质复交品系主要纤维品质与产量性状的变异及相关性.结果表明,纤维品质基本稳定,6个品系的衣分也基本稳定,而单株籽棉产量、单株皮棉产量具有较大的变异,为最终实现高品质与高产的协调一致提供了可能.衣分与纤维长度、比强度呈负相关,下一步应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同步改良.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转觑和GNA双价基因后代植株,经南繁加代、抗虫检测、自交、单株和株系选择、纤维品质测定和产量比较试验,选育出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种质系BGsm16。该种质系高抗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对蚜虫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抗虫性稳定且不随世代的增加而减弱,衣分高(48.0%左右),配合力好,结铃性强,通风透光,皮棉产量比受体材料苏棉16号增产11.1%,品质两者相当。与其配置的杂交棉组合衣分高,丰产性好,品质高于对照南农8号,有着很强的杂种优势。转&和GNA双价基因抗虫棉种质系BGsm16的成功选育,加强转基因棉花的抗虫能力,拓宽了抗虫谱,并有助于延缓害虫对抗虫棉产生抗(耐)性;同时改变了传统对常规抗虫棉衣分低的认识,丰富了抗虫棉种质资源,对选育高衣分杂交抗虫棉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常规抗虫棉新品种鑫秋 1号是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从品种间杂交后代中用系统育种方法选育的抗虫棉新品种. 2004年引入大荔抗虫棉品种试验,综合性状表现突出. 2005年扩大示范推广表现高产、优质、抗虫、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7.
1新疆兵团杂交棉品种选育现状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产量、改良纤维品质、增强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杂交棉易于聚合和集成多种优良性状于一体,杂交棉选育具有快速、高效、应变力强及便于控制种源等优点。一般杂交一代种,可比同类型的常规种增产10%~25%。杂交棉因产量高、抗性好、纤维品质优良,受到植棉企业和棉农的广泛欢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宛棉10号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利用杂交方法选育出的高产优质抗虫棉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国审棉2007015)。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稳产性好,一般皮棉产量每hmz在1500kg以上。品质测定。在国家区试中17个点2年平均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6mm.断裂比强度30.9cN/Tex,马克隆值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9.纤维洁白有丝光。  相似文献   

19.
就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小麦区试品种品质改良从品质结构和品质状况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当前冬小麦品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我国小麦品种品质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短季棉遗传改良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短季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从早熟种质资源金字棉的引进,早熟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0号的育成,抗枯萎病品种中棉所16、辽棉10号的选育,生化辅助育种技术育成早熟不衰品种中棉所24、27和36,转单价Bt基因抗虫棉中棉所30、中棉所42和鲁棉研19,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中棉所50、中棉所58的培育,到航天诱变特早熟品种中棉所64,综述了中国短季棉品种选育的主要研究进展;提出了短季棉育种应加强抗黄萎病材料创制、克服产量和早熟性负相关和解决特早熟品种早衰等遗传改良重点;指出借助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麦后直播特早短季棉和杂交短季棉是今后短季棉遗传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