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番茄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开展番茄晚疫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对番茄抗病品种选育和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意义重大。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晚疫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现象,且致病性分化变异频繁。2001年,从北京地区采集并获得了一份番茄晚疫病新菌株,以番茄晚疫病菌的5个鉴别寄主品种为材料,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法对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致病性表现初步得出结论,该菌株属于晚疫病生理小种T1.3。同时,利用该菌株对7份番茄一代杂种和10份育种材料接种鉴定表明,7份一代杂种品种均高度感病;而10份番茄育种材料中,7份表现感病或高感病,3份耐病。另外,在2份耐病品系和3份感病材料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抗病单株;而两个感病亲本杂交后,其F1抗性明显增强。可见,番茄晚疫病抗性并非简单的由单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通过将类甜蛋白基因NP24 导入番茄,提高番茄品种的抗病能力。通过对‘京乐502’、‘耐运2000’以及‘Bolgogragsky’3 个番茄品种进行抗病性的鉴定及防御酶活性测定,选取抗病性最弱的番茄品种‘Bolgogragsky’,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类甜蛋白基因NP24 导入番茄。接种晚疫病7 天后测得‘Bolgogragsky’、‘耐运2000’和‘京乐502’病情指数分别为81.7、48.7、16.0。‘Bolgogragsky’POD酶活性在第1 天达到高峰,‘京乐502’、‘耐运2000’在第5 天到达最高峰,但‘京乐502’的酶活性一直较其他2 组高。PAL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京乐502’升得最快降得最慢,‘Bolgogragsky’升得最慢降得最快。‘京乐502’SOD酶活性在0~5 天升高而后降低,‘耐运2000’、‘Bolgogragsky’接种后第1 天SOD酶活性明显降低,后续第3、5、7 天在波动中上升。实验结果表明接种晚疫病菌后3 个品种番茄的POD、PAL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酶活性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而处理组SOD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此外,经PCR验证NP24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Bolgogragsky’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病原生理小种的变化和品种抗性的差异,马铃薯品种抗性监测已成为常态化的工作。为筛选出适合六盘水市水城区种植的高产抗病马铃薯品种,对辖区内8个马铃薯品种开展田间抗性评价试验并对其抗性及产量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8个品种中青薯9号、黔芋8号、凉薯14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为抗病,云薯505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为中抗,威芋5号、希森6号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为中感,米拉、费乌瑞它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差,均表现为高感。经全田测产,参试的8个品种平均产量依次为:黔芋8号>青薯9号>希森6号>费乌瑞它>威芋5号>云薯505>凉薯14号>米拉。  相似文献   

4.
多酚、黄酮及甾醇与番茄抗晚疫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番茄晚疫病抗性较强的番茄品种‘25-1’和易感染番茄晚疫病的品种‘京乐502’为试材,通过人工接种病原的方法,研究多酚、黄酮及甾醇与番茄品种晚疫病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健康叶多酚类和甾醇类含量在2 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黄酮类含量抗病品种‘25-1’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京乐502’。(2)接种后,多酚类和黄酮类含量在2 个品种中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峰值出现时间‘京乐502’晚于‘25-1’。总甾醇含量与番茄晚疫病抗性密切相关。接种晚疫病病原后,2 个品种中总甾醇含量均都呈下降趋势。随着病情的发展,感病品种‘京乐502’的总甾醇含量迅速下降,抗病品种‘25-1’下降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栽培油菜品种菌核病抗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对四川盆地主栽油菜品种抗菌核病性进行监测评价,为品种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于2018、2019连续两年在田间病圃内,对31个油菜市场品种采用人工菌丝块组织接种法接种核盘菌,调查油菜茎秆、分枝角果等组织菌核病发病程度,评价各品种菌核病抗(耐)病性。结果表明:有21个品种抗性稳定,即两年抗病性表现一致。其中‘德虹油1号’高抗(耐)菌核病,‘德名油100’和‘科乐油998’中抗(耐)菌核病;‘科源油2号’、‘宜油17’等10个品种低抗(耐)菌核病。‘油研11’、‘德油5号’等8个品种低感菌核病。‘德油9号’、‘宜油19’等10品种抗(耐)性菌核病性不稳定或丧失。综上,‘德虹油1号’、‘德名油100’和‘科乐油998’3个品种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或利用品种进行病害防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冯明义  王炜  姜府文  阳勇  吴石平 《种子》2016,(12):78-82
为了筛选适合贵州春播一熟区种植的抗病、高产、商品性好的马铃薯品种,于2014-2015年在赫章县对36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对晚疫病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黔芋7号、Z-24和毕薯5号等3个品种(系)为高抗,占参试品种的8.3%;Z-30、威薯002等10个品种为中抗,占参试品种的27.78%;中感和高感品种23个,占参试品种的63.89%;未发现免疫品种.从马铃薯品种(系)对晚疫病的抗性、产量和商品性综合来看,黔芋7号、Z-24、Z-30、BP 50、青薯9号5个品种(系)表现好,审定后可在贵州春播一熟区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不同品种(系)对晚疫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不同马铃薯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水平,采用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对24份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抗性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马铃薯品种(品系)中,高抗品种1份;抗病品种3份;中抗品种9份;感病品种7份;高感品种4份。  相似文献   

8.
抗黄萎病低酚棉品种资源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 5 8份不同来源的低酚棉抗 (耐 )黄萎病品种 (系 )为材料 ,用 RAPD技术研究了该品种资源群体的遗传变异。 1 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1 0 6个RAPD标记 ,其中 5 0个为多态性标记 ,遗传多样性位点占 47.2 %。依据 RAPD标记进行聚类分析 ,5 8个抗、耐黄萎病低酚棉品种可划分为 6个RAPD群 ( RAPD groups,RGs)。其中 RG 包括2 4个品种 ,RG 包括 2 9个品种 ,两者占总数的91 .4%。 RG 由 GP2 0 7gl2 77和 GP2 0 8gl2 1 3两个品种组成 ;冀棉 1 9号、中无 3366和皖无 1号各单独构成 1个 RG,它们都与 RG 和 RG 之间有较大的差异。RG 又可分为 5个亚类 ,其中以RG - 2的品种数最多 (占 68% ) ;RG 可分为 3个亚类 ,其中以 RG - 1中的品种数居多 (占72 .4% )。RAPD分析表明 ,供试的多数品种遗传差异不大 ,仅少数品种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因而应进一步拓宽该抗黄萎病低酚棉资源群体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9.
番茄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遗传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番茄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遗传趋势,以期了解其多样性状况、亲缘关系,为我国番茄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50尖黄,47(A-6t),93-29,A33-1,46(A-10t),93-11,A-17,49(7-1t),48(7t) 9种不同的番茄品种及杂种F1代群体植株为实验材料,对杂交亲本及杂种F1代的株高,叶型指数,开展度等性状进行遗传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株高上杂交组合93-29×A33-1表现出杂种优势,其他的五个杂交组合株高都表现出趋中变异的特性;(2)在开展度这一性状上杂交组合:93-29×A33-1,93-11×48(7t),93-11×49(7-1t),50尖黄×A-17都表现出了杂交优势,说明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增加开展度是可行的;(3)在叶型指数这一性状上组合93-11×48(7t)和组合50尖黄×A-17明显的表现出了杂种优势,其他四个组合表现出了趋中变异的特性;(4)组合93-29×A33-1与93-11×49(7-1t)的杂种F1代植株较抗番茄青枯病。通过杂交育种可以改变番茄的部分形态性状,从而提高番茄的产量、品质及其抗性。  相似文献   

10.
以当地主栽品种"红宝石2号"为对照,引进了20个番茄品种,对其植物学性状、内在品质及产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21号、金辉418和亚蔬花期最短,仅需9 d;除21号、11号、20号为黄色果外,其余品种均为红色果,测定各个品种的风味品质,其中11号、20号、振兴圣女、苹果424-1风味属A级;贮藏试验表明,11号、苹果424-1最耐贮。综合分析结果显示:金辉418、五星、金钻1号、11号、红将军、20号、振兴2号、苹果424-1、苹果424-2、振兴纲石在贵州极具引种价值,3719、金钻3号、金辉468、10号及金钻6号在贵阳市表现不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具有抗马铃薯晚疫病的品种,本研究以100份马铃薯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和室内成株接种法进行晚疫病抗性评价,用高感品种Favorita接种后的症状为对照。室内离体接种鉴定结果为:‘CIP09-2’、‘CIP09-13’、‘DR-6’、‘DR-9’、‘花云’、‘R1R3’、‘云薯501’、‘R2’、‘BE13-3’等9份材料表现为高抗,占供试材料的9%;其它的15份表现中抗、44份表现抗病、23份表现感病和9份表现高感。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聚类分析表明,聚为抗性品种的种质最多,其来源与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没有太大关系。本研究对其中4份材料进行室内成株接种,结果表明:‘青薯10号’的抗病性高于离体叶片接种的抗性,为高抗品种;‘青薯9号’、‘2017ch-6’和‘费乌瑞它’抗性表现与离体叶片接种抗性鉴定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所有供试马铃薯种质资源的抗性材料较丰富,可为抗病育种提供优质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寄主致病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的SSR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来源的60个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番茄致病疫霉菌群体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及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1528、0.2592、1.2170)均高于马铃薯致病疫霉菌(分别为0.1395、0.2447、1.1913),表明番茄致病疫霉菌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马铃薯致病疫霉菌群体;聚类分析结果表明:SSR标记分析的遗传系谱与菌株对甲霜灵敏感性、交配型无相关性,而与MtDNA单倍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治病疫霉寄生适合度和寄主专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采自中国马铃薯主产区18个马铃薯晚疫病菌株及来自番茄产区18个番茄晚疫病菌株对3个马铃薯品种和3个番茄品种的侵染率、病斑面积、产孢能力以及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在马铃薯叶片上的侵染率、病斑面积、产孢能力以及寄生适合度比在番茄叶片上高,而番茄晚疫病菌在番茄叶片上的侵染率、病斑面积、产孢能力以及寄生适合度比在马铃薯叶片上高,说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有很强的寄主专化性。  相似文献   

14.
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在番茄品种综合评价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筛选适宜南通市设施栽培的番茄品种,同时探索综合评价品种的新方法;对8个参试番茄品种的12个性状分别采用DTOPSIS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粉9号等3个品种综合性状最优,可在南通地区推广应用;采用D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的综合评价结果一致;DTOPSIS法中Ci值的最大差异达到80.2%,灰色关联度法中加权关联系数ri的最大差异仅有11.0%;DTOPSIS法是综合评价番茄品种的新方法,且比灰色关联度法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两种常见番茄致病真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筛选能同时有效抑制番茄早疫病菌和番茄晚疫病菌生长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供试病原菌的EC50值,并通过EC50值比较病原菌对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番茄早疫病菌对25%啶菌噁唑EC、25%咪鲜胺EC表现敏感,对50%腐霉利WP、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番茄晚疫病菌仅对25%啶菌噁唑EC表现敏感,对25%咪鲜胺EC、0.3%丁子香酚SL和10%多抗霉素B WP表现中抗,对50%腐霉利WP则表现高抗。2种病原菌对2×108 cfu/g绿色木霉菌WP和8×109 cfu/mL枯草芽孢杆菌AS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108 cfu/L。化学杀菌剂中啶菌噁唑,生物源杀菌剂中丁子香酚、绿色木霉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2种番茄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用量少且毒性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烟草品种抗蚜机制,选用6个不同烟蚜抗性的烟草品种,采用盆栽试验接种蚜虫,研究烟蚜侵袭后第0、3、6、9 h烟草叶片茉莉酸(JA)、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受到蚜虫为害后,叶片JA含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烟蚜取食6 h后叶片JA含量达到峰值,且抗蚜品种JA增量大于感蚜品种。受到蚜虫为害后,抗蚜品种叶片NO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烟蚜取食3 h后NO含量达到峰值,感蚜品种烟蚜取食3 h后的NO含量与取食前差异不显著,但6 h和9 h后显著低于0 h。受到烟蚜侵袭9 h后,参试品种CAT活性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烟蚜取食9 h后,抗蚜品种‘竖把老母鸡2113’的CAT活性增量最多,增幅最大。JA和NO含量以及CAT活性均可以作为烟草品种蚜虫抗性鉴定的生理指标,烟蚜取食5~6 h叶片茉莉酸含量的增幅可以用于鉴定烟草品种抗蚜性。  相似文献   

17.
2003—2011年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近年江西审定的优良早稻品种和指导江西早稻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130个早稻品种的育种方法,不育系和恢复系利用,选育单位,产量、米质及抗性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系杂交早稻品种81个,占62.3%;两系杂交早稻品种30个,占23.1%;常规稻品种19个,占14.6%;杂交早稻是江西早稻选育的主要方向,三系法仍然是当前江西省早稻育种的主要方法,两系法呈现良好前景。111个杂交早稻品种利用了34个不育系,其中,三系不育系23个,两系不育系11个,‘金23A’、‘株1S’、‘优IA’、‘中9A’、‘荣丰A’和‘五丰A’等6个不育系是目前江西杂交早稻选育中应用的主要不育系,利用了87个恢复系,恢复系应用面广、数量多,突出的少,遗传多样性较低。第一选育单位有52家,分为种业(种子)公司、研究所(院)和学院(大学)等5类,其中,种业(种子)公司和研究所(院)审定了115个品种,两者占88.46%,是江西早稻品种选育的主要力量;分布在江西、湖南、浙江和北京等8省市,其中,江西省单位最多,有37家,审定品种94个,育种总体实力强。筛选到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等主要性状的优良品种90个次,其中,高产品种24个,抗性品种42个,优质品种12个,具有综合2个性状的优良品种12个。  相似文献   

18.
桃芽变品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从遗传学基础上对9个桃品种进行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标记,并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桃品种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阈值为2.0~6.0时,聚为两大类,第一大类由‘满园红’、‘中油4号’、‘中油9号’和07-9-6组成,均为油桃;第二大类由97-6-83、NJC83、‘皖83’、NJC19和07-9-19组成,均为黄桃。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阈值为1.0~2.0时,所有品种聚为4类,‘NJC83’和其营养系变异97-6-83、‘皖83’聚为一类,NJC19和其变异07-9-19聚为一类,‘中油4号’和其营养系变异‘满园红’聚为一类,‘中油9号’和其变异09-6-9聚为一类。RAPD分析认为:母本与营养系变异间的遗传距离短,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在DNA水平上产生了一定量的变异性条带,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