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颡鱼不同组织5 种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研究黄颡鱼同工酶系统的组织特异性,分析黄颡鱼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品种改良提供有价值的生化遗传指标。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法,对黄颡鱼的血,腮,脑,肝,心,胃,肾,性腺,肌肉,肠,头肾,脾和膀胱共13种新鲜组织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酯酶(EST)、葡萄糖醛酸酐酶(GD)共5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DH在脑、肾和头肾中分别具有特异性酶带;ME只在肝组织检测到酶带;SOD在肝、肠、脑和肌肉组织分别具有特异性酶带,EST在肌肉组织具有特异性酶带;GD在腮和脑组织中具有特异性酶带。说明黄颡鱼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黄颡鱼DNA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了解黄颡鱼在多种DNA分子标记中的应用研究。详细阐述黄颡鱼多个类型的DNA分子标记的原理,优缺点及其研究进展,对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黄颡鱼的DNA分子标记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黄颡鱼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围隔系统内放养密度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性能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将放养密度设计为0(D0)、40(D1)、50(D2)、60(D3)、70(D4)尾/m3,试验持续24 天,每3 天测定一次水质指标,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黄颡鱼的生长性能指标。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减小。黄颡鱼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D1、D2、D3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黄颡鱼的肥满度D1、D2组大于D3、D4组且差异显著(P<0.05)。放养密度对水体中亚硝态氮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亚硝态氮含量升高,对总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从试验开始到第18 天,水体中氨态氮含量相对稳定,维持在较低水平,第21、24 天水体中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总磷和磷酸盐磷含量在试验期间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放养密度对总磷和磷酸盐磷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不显著。放养密度的增加会降低黄颡鱼的生长速度,水体中亚硝态氮也会增加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黄颡鱼病害早期预警预报,降低鱼病暴发风险,在对2020、2021年湖北黄颡鱼春季病害调查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黄颡鱼病害暴发前及其发生期间天气气候变化特点,提出了病害发病等级标准及鱼病气候胁迫指数的数学计算方法,并对两者统计相关分析;采用秩和检验法、百分位阈值法等方法推算病害等级预测的气候胁迫指标。结果表明:春季降温降水等天气气候急剧变化,造成鱼塘水体低温低氧环境是黄颡鱼病害暴发的催化剂;黄颡鱼病害发生等级DG与气候胁迫指数CS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DG=0.215·e0.0251×CSI,P<0.001);综合分析得到“溃疡综合征”轻、中、重级发生对应的气候胁迫指标CSI分别为60、80、100。为黄颡鱼春季病害的气象预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杂交黄颡鱼是由瓦氏黄颡鱼(江黄颡)的雄鱼与普通黄颡鱼的雌鱼杂交而来,具有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含肉率高等诸多优点。为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增加经济效益,2019年8月,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华高水产养殖场利用一口净水面20亩的养殖池塘,尝试进行池塘单养杂交黄颡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就其养殖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俗称昂丁、黄腊丁、嘎鱼等,具有味鲜美、肉质嫩、少细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但随着养殖技术的逐渐成熟,黄颡鱼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病害也逐步显现。根据繁昌县近年来的养殖实践,特将黄颡鱼主要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荷藕池塘中富含底栖生物、水生昆虫、浮游生物等生物资源,可作为黄颡鱼的天然饵料;藕叶的遮阴挡光作用,满足了黄颡鱼喜欢在弱光下摄食生长的需求;黄颡鱼的粪便、残饵可作为荷藕的肥料,其在塘底层的活动松动了底泥,又可为荷藕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在藕塘内套养黄颡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结合、相互利用、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可实现"一水两用,一塘双收、藕鱼共生、生态高效"的种养效果,是当前  相似文献   

8.
土霉素在大菱鲆体内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首次研究大菱鲆口服土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残留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以80 mg/kg b.w.单剂量口灌土霉素的大菱鲆进行连续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土霉素在大菱鲆血液、肌肉、肝脏中药代动力学特征分别符合带时滞的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带时滞的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和带时滞的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土霉素在大菱鲆体内消除速度较慢,16℃水温的实验条件下,在大菱鲆肌肉、肝脏中的休药期分别为28天和10天。  相似文献   

9.
灵芝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取540尾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灵芝多糖(300,600,900,1 200,1 500mg/kg)的配合饲料8周.而后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与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试剂显色法与MTT法测定头...  相似文献   

10.
唐玉华 《科学种养》2014,(11):44-45
<正>黄颡鱼,又名昂刺鱼、昂公鱼、黄鳍鱼、黄骨鱼等,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小型底栖鱼类,因刺少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黄颡鱼大规格鱼种培育是指将体长2~3厘米的夏花(火片、寸片)培育成体长8~10厘米的鱼种。现将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培育池条件培育池应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周边环境安静,无  相似文献   

11.
乙酰甲喹在鲤鱼肌肉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乙酰甲喹(Mequindox)在鲤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在水温(15±1)℃条件下,给鲤鱼单次口灌乙酰甲喹(10 mg/kg)后,定时取样,采用HPLC法测定肌肉中药物浓度。结果表明:通过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非房室模型统计矩原理计算各项参数,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为:消除半衰期t1/2为0.17 h,达峰时间Tmax为0.50 h;最高药物浓度Cmax为761.75 μg/L;总体消除率CLz/F为42.59 (L?h/kg),1.5 h后几乎检测不到原药。药时曲线出现双峰现象,表示可能存在肝肠循环或胃肠循环。乙酰甲喹在鲤鱼体内吸收良好、代谢快、体内残留少。  相似文献   

12.
青虾transformer-2基因RNA干扰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虾性别调控相关基因transformer-2(tra-2)的RNA干扰规律进行研究,探讨了tra-2 基因RNA干扰的最适注射部位、注射剂量、干扰效果以及干扰规律等。通过对青虾肌肉、心脏、围心腔和眼柄基部注射比较发现,围心腔注射死亡率最低,适宜RNA干扰研究。采用4 μg/g 的dsRNA剂量进行时间依赖性干扰试验,RT-PCR检验注射后第1,7,14 天的卵巢tra-2 表达量,结果显示第7 天基因表达量出现显著降低(P<0.05)。不同剂量水平(0.4 μg/g、4 μg/g 以及12 μg/g)干扰研究发现,0.4 μg/g dsRNA没有干扰结果,4 μg/g 和12 μg/g 剂量的干扰效果均显著。与4 μg/g 的剂量相比,12 μg/g 的dsRNA能在较短时间内起到明显的干扰效果,且能持续较长的时间,表明干扰规律会随着剂量的改变而变化。但两组tra-2的最低表达量分别为正常水平的23%和21%,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研究了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Cyprinus carpio)的急性毒性以及在不同暴露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低剂量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鲤鱼的24 h、48 h、72h和96 h LC50分别为134.12μg?L-1、60.55μg?L-1、45.31μg?L-1和33.50μg?L-1,安全浓度为3.35μg?L-1;长期(20 d)暴露时,在低浓度(3.2~5.6μg?L-1)范围内阿维菌素对雄性鲤鱼血清雌二醇的合成产生了抑制作用,当浓度为5.6μg?L-1时,抑制作用最强,与对照组相比血清雌二醇含量降低了28.8%;在高浓度组10.0μg?L-1和18.0μg?L-1,鲤鱼血清雌二醇浓度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5.6μg?L-1浓度下,各处理组时间的血清雌二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20天时雌二醇含量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浓度降低了28.8%(P<0.01)。在染毒鲤鱼血清雌二醇含量和阿维菌素作用时间或暴露浓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或剂量-效应关系。血液中雌激素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鱼体的生殖功能及性征变化。由此推测,体内因富集阿维菌素所导致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变化的鱼体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生殖缺陷,以致影响到鱼类种族的繁衍[1]。  相似文献   

14.
闽西南黑兔肌纤维特性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闽西南黑兔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相互关系。随机抽取70日龄、90日龄和120日龄的闽西南黑兔各12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测定其背最长肌pH,背最长肌和后大腿肌失水率、剪切力、肌纤维特性等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背最长肌pH 6.30~6.55,背最长肌的失水率、剪切力、肌纤维直径、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分别为38.52%~41.00%、9.10~11.63 N、34.67~42.28 μm、879.15~1322.39 μm2、332.10~419.09根/mm2,后腿肌的分别为37.66%~39.54%、21.66~24.80 N、33.05~35.90 μm、807.39~958.00 μm2、368.60~427.40根/mm2;后腿肌剪切力明显高于背最长肌的剪切力;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面积120日龄明显高于70日龄和90日龄,背最长肌肌纤维密度则随日龄增加而逐渐降低;后腿肌肌纤维直径、面积和密度在不同日龄间无明显变化;肌纤维直径、面积和密度对肌肉失水率、pH和剪切力基本上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平菇、白灵菇和杏鲍菇菌丝多糖对·OH、DPPH·和N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菌丝多糖,Sevag法纯化多糖,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测定对·OH、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NO2-的清除率,利用DPS软件和MicroOrigin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200~2000μg/mL浓度范围内,白灵菇B10、杏鲍菇PL7和平菇P89菌丝多糖对DPPH·的清除率为5.98%~51.96%,EC50值分别为1.98、2.74和3.28mg/mL;对·OH清除率为43.51%~98.09%,PL7的EC50值溢出最小值,B10和P89的EC50值分别为49.6μg/mL和467.3μg/mL;对NO2-的清除率为10.22%~26.75%,P89的EC50值为5.3mg/mL,PL7和B10的菌丝多糖浓度高于500μg/mL时,清除率不再增加,最高值分别为18.53%和17.52%。菌种间抗氧化能力差异明显,同一菌株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存在显著差异。3种供试菌种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OH能力,中等的清除DPPH·能力和较差的清除NO2-能力。杏鲍菇PL7和白灵菇B10菌丝多糖的清除·OH和DPPH·能力较强,而平菇P89具有较强的清除NO2-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奶牛脾脏与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的影响,并揭示大豆异黄酮提高奶牛免疫性能的作用机理。试验采用6×2(浓度×时间)实验设计,各浓度梯度的大豆异黄酮 (100.00、25.00、5.00、1.00、0.25、0.05 μg/mL)与淋巴细胞共育培养48 h和60 h后,用酶标仪在570 nm处测得各孔的OD值。结果表明:(1)添加0.05~25 μg/mL大豆异黄酮能够促进奶牛肠系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在添加量为5 μg/mL时达到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大豆异黄酮添加剂量达100 μg/mL时显著抑制肠系淋巴结淋巴细胞的增殖;(2)100 μg/mL和25 μg/mL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极显著抑制奶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0.01),而1 μg/mL浓度组则显著促进奶牛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其余各浓度组对奶牛脾脏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动态观察了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的增殖及管腔面积的改变,探讨维拉帕米对低温诱发的肉鸡肺血管重塑的影响。150只AA商品代肉仔鸡常规育雏,15日龄随机分为三组:常温(22~24℃)对照组、低温(9~11℃)组、低温维拉帕米组。分别于低温处理后2周(28日龄)、3周(36日龄)、4周(44日龄)从三组随机各抽取10只测定肺动脉压(PAP),并取肺组织做石蜡切片,以Weigert弹力纤维染色,计算机图象分析法测定肺细小动脉外径和内径、管总面积和管腔面积,计算相对中膜厚度(mMTPA)及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结果显示:(1)维拉帕米抑制低温肉鸡肺动脉压的升高, 28日龄、36日龄和44日龄,维拉帕米mPAP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2)28日龄、36日龄和44日龄时,维拉帕米组50μm ~100μm的肺小动脉相对中膜厚度mMTPA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100μm ~200μm肺小动脉的组间差异与此类似,维拉帕米能抑制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3)3个日龄的维拉帕米组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显著低于低温组(P<0.05),维拉帕米能抑制血管壁的增厚。这些结果提示维拉帕米能抑制低温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和以肺小动脉中膜平滑肌增生、管壁增厚为特征的肺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为验证耗氧有机物影响沉积物中生物活性磷的赋存形态的假说。[方法]以葡萄糖代替耗氧有机物,将沉积物暴露于耗氧有机物30天。[结果表明] 不充气时,葡萄糖浓度0、2、4、8 mg/L下的表层沉积物Ex-P含量为0.02±0.01、0.02±0.01、0.03±0.01、0.02±0.01 μmol/g;充气时,相应葡萄糖浓度下的表层沉积物Ex-P含量为0.03±0.00、0.03±0.01、0.03±0.01和0.06±0.02μmol/g,葡萄糖浓度8mg/L下的Ex-P含量高于葡萄糖浓度0mg/L下的(P< 5%)。不充气时,葡萄糖浓度0、2、4和8mg/L 下的表层沉积物IP含量为0.96±0.42、0.74±0.29、0.97±0.78和0.88±0.22μmol/g;充气时,相应葡萄糖浓度下的表层沉积物IP含量为0.37±0.10、0.46±0.16、0.41±0.06和0.69±0.05μmol/g,葡萄糖浓度8mg/L下的IP含量高于葡萄糖浓度0mg/L下的(P< 5%)。[结论]耗氧有机物对沉积物中生物活性磷有双重阈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乳酸菌主要代谢产物乳酸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以及保护肠黏膜屏障的部分机制,分别使用TNF-α(200μg/L)、乳酸(100μL/L)、TNF-α(200μg/L)+乳酸(100μL/L)处理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组,并设空白对照。用MTT法检测各组的细胞活力;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和蛋白活性。结果表明:TNF-α组的细胞存活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乳酸+TNF-α组可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P<0.05)。乳酸+TNF-α组caspase-3蛋白量和活性显著低于TNF-α组(P<0.05)。乳酸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IPEC-J2细胞损伤,抑制TNF-α诱导的caspase-3蛋白表达量和蛋白活性的升高,提示乳酸菌主要代谢产物乳酸可通过抑制上皮细胞凋亡来保护肠上皮细胞,进而保护肠黏膜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