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试验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扶芳藤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设置0 g/株(N1,对照)、6 g/株(N2)、12 g/株(N3)、18 g/株(N4)、24 g/株(N5)5 个处理,3 次重复,旨在为培育优质壮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提高扶芳藤的净光合速率,8 月N4 比对照提高了132.28%,差异显著;气孔导度N4、N5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6.26%、138.95%,差异显著;蒸腾速率N4 比对照提高了102.18%,差异显著,N5 低于N4 处理0.10 μmol/(m2 ·s),无显著差异;胞间CO2浓度N4 比对照降低了56.85%,差异显著;电导率在8月最高,其中N4 比对照降低了28.22%,差异显著,N2 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的MDA含量均低于对照,其中8月N4比对照降低了59.62%,差异显著。综合以上结果,认为N4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根外追肥对新疆杨株高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根外追肥对新疆杨株高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用以确定最佳的氮肥喷施浓度,为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1年生扦插新疆杨幼苗为试材,氮肥喷施浓度分别为0%(T1,对照)、0.70%(T2)、1.40%(T3)、2.10%(T4)、2.80%(T5),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新疆杨株高呈现出随着氮肥喷施浓度增加而增加,T4和T5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POD活性T4处理在7、8、10月处于最高值,比对照提高162.49%、69.59%、302.24%;SOD活性在8—10月T4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21.36%、25.78%、17.29%;PPO酶活性生长期内表现出一直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T4处理在7、8、10月处于最高值,分别比对照提高87.02%、52.55%、124.54%。综合分析认为,新疆杨育苗中氮肥喷施浓度为2.1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564-6573
为提高槟榔树氮肥的利用效率,筛选槟榔树生长过程中偏好的氮肥形态。本试验采用盆栽土培方法,以两叶一心槟榔幼苗为材料,分别用酰胺态氮肥(尿素)、硝态氮肥(硝酸钠)和铵态氮肥(氯化铵) 3种形态氮肥对槟榔幼苗进行处理,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氮肥形态对槟榔幼苗氮素吸收、土壤氮素有效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槟榔植株及各器官全氮含量在不同形态氮肥处理60 d后,铵态氮肥酰胺态氮肥硝态氮肥对照,各器官氮素含量为:叶片茎杆根系;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酰胺态氮肥和铵态氮肥处理下土壤铵态氮含量明显提高;各氮肥形态处理下槟榔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几乎全部高于非根际土壤。以上结果说明,施用氮肥能显著提高槟榔幼苗植株氮素吸收,有利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氮含量和酶活性的提高,但槟榔幼苗更偏好吸收氨态氮肥。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槟榔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氮肥减量控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氮素的经济效益,减少氮素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在子牙河流域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和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优化施肥措施在氮素总量降低30%、磷钾肥用量不变的基础上,冬小麦产量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优化施肥措施的4个处理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其中氮肥利用率比习惯施肥提高了18.95%~51.21%。与习惯施肥相比,冬小麦收获期1.2 m土层硝态氮残留,优化施肥、优化施肥+有机肥、优化施肥-秸秆还田、缓控肥+有机肥分别减少116.25,70.80,63.81,108.95 kg/hm2。综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施氮量减少30%的优化施肥和施氮量减少53%的控释氮肥措施均比农民习惯施肥更合理,是值得推荐的氮肥措施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氮肥运筹对盐碱地水稻籽粒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粳稻品种垦粳8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设置5种氮肥运筹,即不施氮肥(N0)、农民常规施氮(N1,纯N总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6∶3∶1)、平衡施氮(N2,纯N总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4∶3∶3)、平衡减氮(N3,纯N总量135 kg/hm~2,基肥∶蘖肥∶穗肥=4∶3∶3)、氮肥前移(N4,纯N总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5∶3∶2),以N1为对照,分析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盐碱地水稻抽穗期剑叶和籽粒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以及籽粒中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1相比,N2、N3和N4提高了水稻抽穗期剑叶中的NR、GS、GOGAT活性,尤其是N2和N3的NR、GS、GOGAT活性分别显著提高了74. 21%,63. 22%,45. 46%和28. 95%,34. 28%,27. 27%;抽穗后籽粒中NR、GS、GOGAT活性随灌浆进程的推进而降低,且各时期的变化趋势与抽穗期剑叶一致。N2和N3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8. 30%,14. 29%,10. 32%和20. 76%,9. 89%,8. 70%,醇溶蛋白分别显著降低了7. 55%和9. 43%,总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9. 59%,7. 26%,N4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均有所提高,其中,谷蛋白显著提高了7. 08%。N2和N3籽粒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9. 78%,31. 14%,29. 09%和19. 11%,17. 96%,19. 39%,N4显著提高了总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综上,平衡施氮和平衡减氮有利于抽穗期剑叶以及籽粒灌浆过程中的NR、GS、GOGAT活性维持较高水平,调控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以及氨基酸含量,有效改善稻米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6.
追肥对卫矛可溶性蛋白、电导率及叶绿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了确定追肥对改善卫矛营养的基本规律,为卫矛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支持,以4年生卫矛为试材,单株施肥量分别为T1:10.00 g,T2:20.00 g,T3:30.00 g,T4:40.00 g,T5:50.00 g,1个对照,3次重复,小区试验设计。试验结果表明:5-8月T4处理可溶性蛋白含量始终处于最高值,T3、T5处理仅次于T4处理,试验末期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4.75%、53.54%、62.63%,T1、T2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6-8月T4处理电导率处于最低值,T5处理次之,8月份分别比对照降低了33.78%、33.66%,T2处理降低幅度最小,仅为9.38%;4-8月叶片内叶绿素含量随着施肥量增加表现出增加的变化,8月份T4、T5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26.61%、29.03%,显著高于T1~T3处理。综合分析认为,T4(40.00 g/株)施肥量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华北地区山前平原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小麦合理的氮肥运筹。于2013-2015年2个小麦生长季,设置4个滴灌施氮量(N0-不施氮、N1-120 kg/hm~2、N2-240 kg/hm~2、N3-360 kg/hm~2)处理,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积累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N1、N2和N3处理的小麦干质量及产量较处理N0显著增加,N1、N2和N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量对小麦茎秆的氮含量影响较大,但对籽粒氮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处理N3的小麦总吸氮量分别显著高于处理N0、N1和N2,但处理N1和N2之间无显著差异;氮肥收获指数以N2处理最高,氮肥当季回收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均表现出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施氮量超过240 kg/hm~2,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更加明显。采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获得小麦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为238.46~250.78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28~207.18 kg/hm~2。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条件下小麦滴灌经济施氮量以174~207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8.
不同形态氮素对春小麦苗期生理特性及氮代谢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不同类型小麦苗期生理特性及氮代谢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氮对于促进小麦的生长速率、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效果最好,硝态氮次之,铵态氮效果最差。硝态氮显著提高了小麦叶片中硝态氮的含量,而铵态氮则显著提高了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不同形态氮素对不同类型小麦的生长速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而强筋型小麦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中筋高产型小麦。  相似文献   

9.
以烤烟新品系华烟06为供试材料,研究苗期不同剪叶次数对旺长期至成熟期烤烟叶片含氮化合物代谢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剪叶1~4次的频次范围内,J3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叶绿素(Chl)含量,但J4处理叶绿素含量较J1、J2处理降低;J3、J4处理较J1、J2处理显著提高烤烟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烟碱含量;至烤烟生长后期,J4处理的总氮、游离氨基酸(FAA)、蛋白质含量较高,而J3处理却较低。总体看来,J4处理烤烟后期氮素的吸收和合成转化能力提高,而J3处理虽然氮素吸收能力升高(NR活性较强),但合成能力下降(总氮、FAA、蛋白质含量低)。  相似文献   

10.
秸秆还田条件下适量施氮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2011—2012和2012—2013年生长季,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氮效率、土壤硝态氮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与单施氮肥(对照)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冬小麦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总量,降低开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全生育期比例;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25 kg hm–2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分别提高7.5%、6.4%和5.2%。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不同土层硝态氮积累量,尤其是0~30 cm和30~60 cm土层。秸秆还田配施纯氮225 kg hm–2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产幅度最大,因此可作为当地秸秆还田模式下适宜推荐的施氮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比例有机氮对旱柳幼苗生长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旱柳扦插育苗中科学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一年生旱柳扦插苗为试材,设置无肥(T1)、纯无机氮(T2)、30%有机氮(T3)、50%有机氮(T4)、70%有机氮(T5)、100%有机氮(T6)6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T4株高分别比T2、T3、T6提高了26.91%、14.67%、21.02%,地径T4分别高于T2、T5、T6处理42.70%、34.29%、48.41%;叶绿素含量5—6月T4分别低于T2处理0.24、0.11 mg/g,7—8月T4分别比T2提高了9.16%、35.29%;根、皮、枝、叶氮吸收量T4分别比T2提高了27.13%、26.08%、31.32%、43.30%,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32.04%、47.37%、49.63%、37.61%,钾吸收量分别提高了24.14%、18.83%、29.95%、30.51%。综合分析认为,T4对促进旱柳生长和养分吸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稳定氮肥在油菜生产上科学施用问题,2014-2015年于安徽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稳定氮肥用量及施用方式对油菜产量、氮素累积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相比,100%稳定氮肥一次施用、100%稳定氮肥分次施用、85%稳定氮肥一次施用和70%稳定氮肥一次施用分别增产225.6%、232.5%、206.8%和181.2%,植株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309.2%、327.6%、254.0%和202.1%,经济效益分别增加287.9%、273.9%、266.1%和234.0%。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100%稳定氮肥一次施用和分次施用分别增产8.2%和10.5%,植株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分别增加15.2%和20.3%,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6.8%和12.6%。等氮施用稳定氮肥较农民习惯施肥显著促进油菜对氮素的吸收累积。氮肥表观利用率施用稳定氮肥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氮,等氮显著高于减氮处理,以100%稳定氮肥分次施用最高。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施用稳定氮肥高于农民习惯施肥。稳定氮肥施氮量在180 kg/hm2且基肥与薹肥6:4分次施用时,能较好地协调水稻高产与稳定氮肥合理利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定向发酵饼肥对烤烟各器官氮含量及氮分配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研究定向发酵饼肥对烤烟各器官氮含量及分配的影响规律为目的,用以判断发酵饼肥供氮能力强弱。以‘龙江911’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3个处理,分别为纯施无机化肥、50%发酵饼肥与50%无机化肥混合施用、100%施用发酵饼肥,所有处理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52.50 kg/hm2、52.50 kg/hm2、105.00 kg/hm2,3次重复,研究根系、茎、叶片内氮含量和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根系含氮量随着生育期延后而降低,施用饼肥处理氮含量与对照相差0.02%~0.05%,无显著差异;茎内氮含量饼肥处理与对照相差0.01%~0.05%,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下部叶饼肥处理与对照相差0.08%~0.26%,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中部叶饼肥处理与对照相差0.03%~0.18%,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上部叶施用发酵饼肥处理含氮量显著低于对照;施用发酵饼肥处理不会改变烤烟各器官内氮分配的比例。综合分析认为,定向发酵饼肥供氮能力可以达到与无机肥相似的效果,施用比例可以达到50%~100%。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滴灌条件下基肥减施后移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郑单958’为供试材料,研究基肥传统施用(CK)、基肥减施后移至拔节期(T1)及基肥减施后移至大喇叭口期(T2)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植株氮营养指数、氮素积累、土壤硝态氮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拔节期(V6)虽然植株氮营养指数低于1 (0.88),但地上部氮磷钾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与CK差异不显著,且T2处理吐丝期(R1)到成熟期(R6)植株氮素积累量高于对照(+33.39%)。处理间收获期夏玉米行间0~2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差异显著,其中T2分别低于CK和T1处理41.85%和35.46%,深层8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T1和T2处理分别低于CK 78.68%和56.02%,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大喇叭口期(V12) 15~30 cm土层根系表面积密度为T2>T1>CK,其中T2和T1分别比CK高25.89%和36.17%,且T2处理30~45 cm土层根系表面积密度也较CK高68.59%。各处理间收获指数及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总体T2处理值最高,氮肥利用率比对照也增加12.13%。因此在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夏玉米生产上应根据地力优化基追比,中高肥力农田玉米基肥可以适当减施后移至拔节期(V6)甚至大喇叭口期(V12),控前促后,降低土壤硝态氮残留,同时促进前期根系下扎。  相似文献   

15.
免揭地膜不同氮用量对烤烟光合及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决烤烟生产因降雨而造成的肥料流失问题及如何提高烤烟氮肥利用率的问题,在高降雨量年型(2010年5-9月降雨量超850 mm以上),对湘西北新晃烟区大田烤烟采用全生育期免揭膜方式,固定氮磷钾配比(1∶1∶3),研究不同施氮量(105 kg/hm2,120 kg/hm2和135 kg/hm2)对烤烟光合生理及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生长发育更好,烟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随之增大;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反映出,免揭膜方式对烤烟生长造成了胁迫,施氮量越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Fv/Fo值越大,叶片吸收光能的光化学猝灭参数qP下降,可变荧光的非光化学猝灭参数qNP上升,同时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值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烟叶成熟度、油分和色度提高,但叶片组织结构僵硬、身份偏厚,各处理上部烟糖含量相对较低,而总碱含量大于3%,对品质均较为不利,总体上各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显著;干烟产量及均价均为氮用量135 kg/hm2最高,氮用量105 kg/hm2最低。建议今后生产上在免揭膜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氮用量,通过增施有机肥或绿肥并结合综合农艺措施来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不同沼肥施用比例对金叶女贞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沼肥在育苗中科学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常规施肥(CK,Z1)、25%沼肥(Z2)、50%沼肥(Z3)、75%沼肥(Z4)、100%沼肥(Z5)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新稍增长量Z4比对照提高了34.73%,Z2提高了6.89%;7—8月Z4叶绿素含量比Z1提高了35.00%、64.71%,Z5分别比Z1提高了20.00%、47.06%;8月根系活力Z4、Z5分别比Z1提高了55.26%、50.00%;6—8月水分利用效率Z4分别比Z1提高了53.45%、49.61%、60.06%,Z2与Z1之间无显著差异;POD活性5月所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6—8月Z4分别比Z1提高了25.34%、32.51%、42.21%;SOD活性4—5月所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6—8月Z4分别比Z1提高了42.29%、39.08%、34.29%。综合分析认为,Z4处理对促进金叶女贞生长和协调生理特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有机种植中施肥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提高有机种植中蔬菜的肥料施用管理水平,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4个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JF0、JF1、JF2、JF3)对北京郊区设施番茄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前期生长指标包括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JF1与JF2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和JF3处理,增幅为6.0%~6.9%;3个施肥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是4.39%、1.55%、0.33%,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是9.52 kg/kg、4.49 kg/kg、-0.19 kg/kg;JF1处理下氮素在果实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施肥处理果实品质(Vc、可溶性糖、硝酸盐和总酸度)与对照相比,没有大幅度增加或降低,不同采收期如盛果期与初果期相比果实品质有所改善,其中Vc增幅49.3%~70.8%,硝酸盐降幅64.3%~78.6%,可溶性糖增幅36.5%~46.0%,总酸度增幅35.1%~68.3%。因此,结合当地土壤条件,低量施肥即52.5 t/hm2时,番茄能获得较高产量并且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赵斌  董树亭  张吉旺  刘鹏 《作物学报》2010,3(10):1760-1768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树脂包膜控释肥(CRF)和硫包膜控释肥(SCF)对夏玉米花后光合产物和氮素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后控释肥处理的光合速率始终较高,在相同施肥量(N、P、K量相同)情况下,控释肥CRF(1428kghm-2)和SCF(1668kghm-2)及其减量25%处理的单株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都显著高于等量普通复合肥(CCF,1260kghm-2)处理;控释肥减量25%时,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显著高于CCF处理;成熟期籽粒的氮素积累,控释肥处理都显著高于CCF处理,并随着控释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全量与减量25%的处理无显著差异。控释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等量控释肥增产13.15%和14.15%;控释肥减量25%时,分别比CCF增产9.69%和10.04%;其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也均显著高于普通肥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农业废弃物还田对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秸秆、牛粪和鸡粪不同还田量对玉米氮素吸收积累、氮素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通过探讨不同农业废弃物还田对土壤-玉米系统的氮素表观平衡,为农业废弃物与化肥合理配施,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损失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在等养分量(N240kg/hm2,P2O5154kg/hm2,K2O197kg/hm2)的条件下,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秸秆、牛粪和鸡粪还田与单施化肥相比均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茎叶和植株的氮素吸收积累量,其中25%鸡粪有机氮还田配施75%化肥氮(S10处理)玉米籽粒、茎叶和植株的氮素吸收积累量最高,分别为129.4、98.4、227.8kg/hm2。农业废弃物与化肥配施能有效降低氮素表观损失,其中S10处理氮素表观损失最低为37.7kg/hm2。适宜的秸秆、牛粪和鸡粪还田量能明显的提高氮肥表观利用率,在秸秆还田处理中,75%秸秆粉碎还田配施化肥N191.2kg/hm2(S4)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为44.7%比单施化肥(S1)高4.3%;在牛粪还田处理中,25%牛粪有机氮还田配施75%化肥氮(S6)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为51.2%,比单施化肥处理高10.8%;在鸡粪还田处理中,25%鸡粪有机氮还田配施75%化肥氮(S10)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达56.84%。比单施化肥处理高16.5%。因此,综合玉米的氮素吸收量、氮素损失量以及氮素利用率等因素,最佳还田方式为25%鸡粪有机氮还田配施75%化肥氮(S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