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低频率运转下人工湿地对养虾水的去氮作用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联用虾塘设施、以低频率运转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循环处理养虾水, 研究湿地去氮作用及其动力学。由表面流与水平潜流组成的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582.2 m2)含斜坡区、挺水植物区与蓄水池,水力负荷1.65 m/d。养殖周期内(94 d)不换水,不用药,60 d 后3次循环处理规模化养虾塘水,总氨氮(total ammonia nitrogen, TAN)、总氮(total nitrogen, TN)与亚硝基氮(nitrite nitrogen,NO2-N)分别去除37.9%、26.7% (P≤0.01)与22.7%(P≤0.05)。湿地静止期间,挺水植物区NO2-N、硝基氮(nitrate nitrogen,NO3-N)与TN 分别在废水停留6 h、18 h、24 h时去除17.5%、25.8%与25.9%(P≤0.01),去除速率常数为0.0362, 0.0291 与 0.009 h-1。试验期间,试验塘主要水化指标均控制在对虾生长安全范围,蓝绿藻被有效抑制,收获虾规格与产量优于对照塘(P≤0.01)。结果表明,复合型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联用塘内设施,以低频率运转循环处理虾塘水可有效去除TAN等有毒物及抑制蓝绿藻暴发,调控规模化养虾塘水质在对虾生长安全范围内,确保养殖成功。 该文可为处理养殖废水人工湿地的构建和应用以及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绿狐尾藻湿地对不同污染负荷养殖废水氮去除效应和影响因素,该研究在野外建立了9条表面流绿狐尾藻湿地,以低负荷(60 L/d废水+120 L/d清水)、中负荷(120 L/d废水+60 L/d清水/d)和高负荷(180 L/d废水)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不同污染负荷下绿狐尾藻湿地水体氮素时间变化规律;结合线性混合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影响绿狐尾藻湿地氮去除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2014-07-2015-05),绿狐尾藻湿地对低、中、高负荷废水铵氮(NH4+-N)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去除率均较高,其中NH4+-N平均去除率为85.0%~98.6%,TN平均去除率为83.6%~97.1%。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绿狐尾藻湿地NH4+-N去除的关键环境因子是水体溶解氧和硝态氮以及底泥NH4+-N含量,其中水体溶解氧对绿狐尾藻湿地NH4+-N去除影响最大。由于绿狐尾藻湿地对不同污染负荷废水NH4+-N和TN去除率均达到80.0%以上,因此绿狐尾藻可作为耐铵植物处理高负荷养殖废水。该研究结果可为绿狐尾藻湿地在规模养殖场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薄层营养液膜技术(NFT)培育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以草带为植物滤器净化5种不同配置的富氮废水,废水10 d更换一次.试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内(2d),TAN、NO-2-N和NO-3-N的去除量均在本身高水平而其他成分低水平的试验组达到最高,4组非离子氨UIA的净化率均高于99%.所有废水的pH值在2 d后均被控制在6.5~8.0.以上述3种氮90%的净化率为目标,废水G3(初始浓度为TAN:40 mg·L-1,NO-2-N:40 mg·L,NO-3-N:10 mg·L-1)和CK(仅在26.77 L自来水中加入18.36 g四水硝酸钙)需2d,废水G4(TAN:40 mg·L-1,NO-2-N:4 mg·L-1,NO-3-N:10 mg·L-1)需4 d,废水G1(TAN:140 mg·L-1,NO-2-N:40 mg·L-1,NO-3-N:80 mg·L-1)、废水G2(TAN:140mg·L-1,NO-2-N:40 mg·L-1,NO-3-N:10 mg·L-1)仅TAN和NO-2-N在6 d内完成.试验结束时G3草净增长最高(169.3 mm),并获得最大干草产量0.205 kg·m-2,G4获得最大鲜草产量1.48 kg·m-2.  相似文献   

4.
适宜填料提高温室甲鱼养殖废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的无序排放已成为长三角农村地区重要污染源之一,特别在温室甲鱼养殖密集区尤为明显。为了探索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温室甲鱼养殖废水的可行性,并筛选适合于温室甲鱼养殖废水水质的生物滤池填料,为处理工艺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该文以斜发沸石、生物陶粒和砾石等3种填料及以此作为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填料对温室甲鱼养殖废水N、P的吸附性能及其净化废水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填料的N吸附容量为0.469~0.563 mg/g,3种填料对N的吸附量差异不大(P>0.05),P吸附容量0.003~0.114 mg/g,其中沸石对P的吸附量最高。在某典型温室甲鱼养殖场建立温室甲鱼养殖废水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中试工程,经过122 d的运行,结果表明沸石、砾石和陶粒滤池对COD、NH4+-N、TN(总氮)以及TP(总磷)等污染物均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整个运行过程中COD去除率59.4%~61.1%,NH4+-N去除率达93.2%~97.2%,TN去除率54.4%~71.1%,TP去除率为62.7%~84.3%,沸石滤池对TN去除作用最佳,砾石和陶粒滤池对TP的去除率较好。生物滤池对氮磷的去除是填料吸附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填料种类对废水的处理效能影响较小,考虑到填料的成本和来源,砾石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温室甲鱼养殖废水时较为理想的填料。若在温室甲鱼养殖场位于环境敏感区,对氮的去除要求较高,则可采用沸石为填料。综上所述,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适合中国温室甲鱼养殖场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鲍放养密度对循环水养殖水质的影响及生物滤器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循环水养殖的排放水体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水循环系统综合利用率为目标,比较了鲍(壳长为(38.34±1.63)mm,体质量(7.97±0.42)g)在高(500个/m~2)、中(300个/m~2)、低(100个/m~2)密度下养殖水环境的变化特点,并综合评价了移动床曝气生物滤器的水处理效果。研究表明:放养密度对水体中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总氮(TN)、总磷(TP)、磷酸盐(PO_4~(3–)-P)浓度和可培养异养细菌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依次表现为高密度组中等密度组低密度组。中、高密度组硝酸盐氮(NO_3~–-N)、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和弧菌总数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低密度组(P0.05)。现行工况下(水循环率、温度、水力负荷等),生物滤器对TAN、NO_2~–-N、NO_3~–-N、TN、PO_4~(3–)-P、TP、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40%、15.81%、2.93%、12.22%、2.91%、6.48%、9.47%。该生物滤器对养殖排放水中能够对鲍产生明显毒害作用的TAN、NO_2~–-N处理效果较好,使其均维持在安全的浓度范围内,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但对NO_3~–-N、TN的脱除以及低浓度PO_4~(3–)-P和COD的处理效率相对较低。因此,综合经济和生态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在该试验的多层、立体循环水养殖系统内,将皱纹盘鲍的密度设定为500个/m~2时是较为合适的。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L)MBR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N)、亚硝酸盐氮(nitrite nitrogen,NO_2-N)处理效果;以及含盐废水长期作用下微生物性能、膜通量、絮体粒径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0~5 g/L的盐度变化,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soluble microbile products,SMP)和污泥絮体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BR-PAC对COD的去除效率比MBR高7.3%,对NH_4~+-N、NO_2-N去除的稳定性优于MBR;两工艺条件下膜通量随盐度变化呈现类似的趋势,即敏感期衰减,稳定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养殖废水长期作用下,MBR-PAC膜通量是MBR的1.5倍,MBR-PAC的污泥粒径相对于MBR增加了52μm。盐度变化过程中,PAC由于其吸附性能及絮凝能力,能吸附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相对于MBR,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了34.0%。MBR-PAC适用于海产养殖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王志强  谢文霞  柴娜  李萍 《水土保持学报》2019,33(2):128-133,139
选择磷吸附性能最强的牡蛎壳作为填料,在实验室构建3个生物滞留模拟装置(A柱:养殖牡蛎壳;B柱:海滩牡蛎壳;C柱:养殖牡蛎壳存在淹没区),采用道路径流模拟配水作为进水,研究牡蛎壳作为填料对青岛市城市径流常见污染物氮磷及COD的处理效果,并对各污染物去除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3种牡蛎壳填料的生物滞留设施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在进水磷浓度为0.57~1.83 mg/L条件下,无淹没区装置平均去除率为96.12%,存在淹没区的装置平均去除率为91.02%。养殖牡蛎壳与海滩牡蛎壳对磷的去除效果并无明显差异,淹没区不利于磷的去除。在前期进水过程中(前5次进水)3个模拟装置氨氮(NH_4~+)的出水浓度高于进水浓度,延长落干期后,装置的NH_4~+去除率均上升,B柱NH_4~+平均去除率(58.83%)相对于A柱(48.77%)及C柱(53.06%)更高,有无淹没区对NH_4~+去除并无明显影响。由于填料中有机物的渗沥,首次进水出现严重COD淋出,在随后的进水过程中,COD去除效果迅速上升并稳定,3个模拟柱去除率分别为50.34%,23.47%和47.75%。由于反硝化作用受阻,对硝氮(NO_3~-)的去除效果不佳。整体看来,养殖牡蛎壳可以应用于青岛市生物滞留设施的填料,为加强滞留设施NO_3~-的去除效果,还需要采用强化脱氮措施。  相似文献   

8.
抽屉式生物滤器净化效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浸没式生物滤器为对照,研究了抽屉式生物滤器对循环养殖水的净化效果和不同氧含量对NH4-N、NO2-N、化学需氧量(COD)、异养菌、弧菌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抽屉式生物滤器单位体积对NH4-N、NO2-N、COD、异养菌、弧菌的去除率均显著高于浸没式生物滤器,前者分别是后者的2.68、7.37、3.33、24.87、46.67倍;高溶氧对生物滤器NH4-N、NO2-N、COD、异养菌的去除率显著高于低溶氧条件下的去除率,高溶氧可维持养殖系统较低的NH4-N、NO2-N、COD、弧菌数量。在抽屉式循环系统预计最大养殖密度下,养鱼池水质良好,NH4-N质量浓度<0.2 mg/L,NO2-N质量浓度<0.4 mg/L,鱼成活率高于98%。该试验表明:抽屉式生物滤器是一种易冲洗、占地面积小、净化效率高的生物滤器;高溶氧能提高鱼类生长率、生物滤器净化率和抑制弧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养殖固体废弃物作碳源的海水养殖废水反硝化净化效果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由于养殖废水C/N低且溶解氧(DO)含量高,需要补充碳源并有效脱氧,才能保证高效反硝化。该文开展了以养殖固体废弃物作碳源,海水养殖废水水解、反硝化净化工艺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废水(水解种污泥与养殖固体废弃物体积比为1︰1、水温20℃)经过10 h水解,水解液DO质量浓度降至0.2 mg/L,NH4+-N、NO3--N、总有机物(TCOD)和总固体(TS)的去除率分别为62.8%、43.5%、24.0%和13.6%。当水解种污泥与养殖固体废弃物体积比为1︰1.5~1︰2.5时,养殖废水在20℃条件下水解6 h,水解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和溶解性有机物/总有机物(SCOD/TCOD) 分别增加32.0%~49.3%和3.5%~9.1%。利用厌氧活性污泥对养殖废水的水解液(体积比为1︰4、水温20℃)进行反硝化净化,NO3--N和TCOD的3 h去除率分别达99.6%和88.3%,而养殖废水直接反硝化10 h, NO3--N和TCOD的去除速率分别为36.5%和75.9%。这表明,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利用养殖固体废弃物作碳源,养殖废水水解、反硝化工艺,能有效脱氧和补充有机碳源,养殖废水反硝化净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后处理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34,自引:9,他引:34  
猪场废水经过厌氧消化后,可生化性变差,BOD5/COD仅为0.19,并且碳、氮倒置,比例严重失调,给后续好氧处理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直接处理厌氧消化液,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很差,COD仅去除8.31%,NH3-N去除78.7%。通过改善厌氧消化液的可生化性和培养高效脱氮菌种等措施,COD、NH3-N去除率改善显著,COD、BOD5与SS的去除分别达到89.6%~93.4%、97.9%,95.6%,特别是对NH3-N,达到了99%以上去除效率。将实验室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也取得了好的效果,工程上SBR系统对猪场废水厌氧消化液的COD去除90%左右,出水COD基本上在300 mg/L以下。NH3-N去除率大于99%,出水NH3-N小于10 mg/L。BOD5去除率大于98%,出水BOD5小于20 mg/L。TN去除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11.
不同补水方式下砂壤土渗滤系统对硝态氮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资源短缺的北京地区利用再生水回补城市河湖,一方面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地下水环境的潜在污染风险.该文采用100 cm砂壤土柱模拟(河湖岸底)土地渗滤系统,设置定水头淹水、交替淹水落干、定流速补水和侧向补水4种不同再生水回补方式,研究再生水中硝态氮(NO3-N)在土地渗滤系统中的去除效果和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在0.25~2.65 cm/d范围内时,渗滤系统对NO3-N的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大而减小;侧向补水方式下渗滤系统对NO3-N的去除效果最优,平均去除率高达96.1%.在定水头淹水和侧向补水方式下,系统对NO3-N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土柱的上部,而交替淹水落干和定流速补水条件下,土柱中下部对NO3-N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渗滤系统对NO3-N的去除主要取决于系统内部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土层中的反硝化细菌数量越大,该土层对NO3-N的去除率就越高.当水温在15~32℃范围内变化时,定水头淹水和交替淹水落干补水方式下,系统对NO3-N的去除率与温度分别呈指数和幂函数关系.该研究表明土地渗滤系统可实现再生水的进一步净化处理,可为再生水安全回补河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Fe2O3-TiO2/UV/O3+PSAF协同处理猪场废水效果及其除碳脱氮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实现低碳高氨氮猪场废水深度除碳脱氮,该研究提出了 Fe_2O_3-TiO_2/UV/O_3+PSAF组合处理工艺技术。应用响应面法确立了组合工艺的最优工况条件,采用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了有机物的荧光和分子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碳、氮形态变化探明了其协同处理特性及除碳脱氮机制。结果表明,Fe_2O_3-TiO_2投加量为1.06 g/L、O_3流量为3.02 g/h、曝气时间为90.75 min、聚硅酸铝铁(PSAF)用量为833.29 mg/L,COD及NH_(3-)N去除效果最好,试验值与预测值偏差0.75%和0.56%,拟合性良好;组合工艺对猪场废水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和类腐殖质处理效果显著,溶解性有机碳和总溶解性氮去除率分别达77.7%和82.6%,协同因子分别为1.11和1.50。其中,Fe_2O_(3-)TiO_2/UV/O_3对类腐殖质削减效果显著,O_3和·OH协同氧化类腐殖质、NH_3-N为小分子物质、NO_3~--N和N_2 (N_2转化率达39.71%),提高了富氧官能团的数量,促进了氮素的转化和矿化,利于PSAF对小分子物质和NO_3~--N等污染物的去除,组合工艺协同互补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深度处理低碳高氨氮有机废水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生植物滤池(UB和PUB)和固定膜生物滤池(SB)的复合净化模式,对鲍鱼养殖水体和系统排放水体进行净化,实现了循环水养鲍系统的清洁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滤池UB对养殖水体中总氨氮(TAN)具有很高的吸收效率,从而降低了SB的硝化负荷,大大减少了TAN、NO2-N、NO3-N和COD的积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养殖水体中TAN、NO2-N、NO3-N和COD的浓度分别低于0.19、0.01、1.75和1.20 mg/L。由于UB滤池的吸收作用和SB的硝化作用,养殖水体中PO3-4的浓度一直保持在0.30 mg/L以下。另外,这种复合净化模式具有调节水体pH值的作用,在试验期间,养殖水体中的pH值一直保持在8.11~8.14的良好水质范围,对鲍鱼的养殖十分有利。系统排放水经另一植物滤池PUB吸收净化后,PO3-4浓度降至0.22 mg/L 以下,NO-3-N的浓度甚至降至0.10 mg/L以下。本文还建立了养殖循环水体中无机氮的循环模型,用于对养殖水体中TAN、NO2-N和NO3-N的预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细胞壁多糖对硼的吸附作用机制及官能团之间的交互作用,本试验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其细胞壁多糖组分在吸附试验中进行硼的测定和表征。结果表明,细胞壁去琼胶后,硼吸附量减少50.13%,半纤维素去除后,硼吸附量减少21.20%,故可得纤维素吸附量占细胞壁总硼吸附量的28.67%。同时,通过细胞壁不同组分脱硼及硼胁迫后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可知,龙须菜细胞壁及多糖在吸附硼的过程中,羟基、羧基、多糖碳链C-C为硼离子的主要结合位点,其中,琼胶、半纤维素中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为羟基、羧基,纤维素中起主要作用的官能团为多糖碳链C-C。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龙须菜多糖组分与硼的内在结合机制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避免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液利用时泥液难分离的问题,探讨了直接将发酵混合物用作外加碳源处理低碳氮比(C/N)污水的可行性。为此,首先对比了酸性(pH值=4.0±0.2)、中性(不控pH值)、碱性(pH值=10.0±0.2)条件下长期运行的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混合物的特性;其次,分别考察了碱性厌氧发酵混合物的不同投加量(0、10、20、30、50、100、200 mL),在反硝化及释磷过程中的利用。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oluble chemical oxygen demand,SCOD)和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产量要远高于酸性和中性条件的,其中C/N比和C/P比分别高达18.9和57.0,更适合作为外加碳源利用。反硝化过程中,当初始NO_3~--N=(15.0±0.5)mg/L时,最佳投加量为30 mL,此时NO_3~--N去除率为100%;释磷过程中,最佳投加量为20 mL,此时最大净释磷量为22.8 mg/L。剩余污泥碱性厌氧发酵混合物用作外加碳源是可行的,既解决了碳源不足及剩余污泥处理的双重问题,又简化了传统发酵液利用时泥液分离的操作步骤,适用于处理低C/N比乡镇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6.
生物絮凝反应器对中试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污水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计了一种生物絮凝反应器,用作中试规模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的唯一水处理装置,研究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HRT,12、6、4.5、3 h)条件下的运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反应器可耐受最小HRT为4.5 h,当HRT降低至3 h,反应器发生不可逆的洗出现象而使试验不能继续进行。反应器絮体沉降性能一般,随着HRT的减小(12、6和4.5 h HRT),絮体体积指数(SVI-30)逐渐降低,但是始终大于150 m L/g,为丝状菌膨胀,主要的丝状细菌由TM7 genera incertae sedis逐渐演变为Haliscomenobacter和Meganema菌属,相对丰度逐渐降低。12 h HRT反应器污染物去除率最高。反应器亚硝氮(NO_2~--N)、硝氮(NO_3~--N)在4.5 h HRT出水质量浓度最低,分别为(0.02±0.01)、(1.70±0.06)mg/L;氨氮(total ammonium nitrogen,TAN)、总氮(total nitrogen,TN)、悬浮颗粒物(suspended solids,SS)出水质量浓度在12 h HRT时最低,分别为(0.48±0.05)、(4.47±1.00)、(14.20±8.14)mg/L,同时未造成有机污染。4.5 h HRT对RAS养殖区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最佳,TAN、NO_2~--N、NO_3~--N、SS质量浓度分别被控制在0.76、0.10、2.95、60.00 mg/L以下。反应器在不同HRT条件下均以异养细菌为主,主要通过同化作用去除TAN,好氧反硝化细菌和厌氧反硝化细菌同时是反应器的优势菌属。反应器可获得较长的稳定运行状态和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具有用作RAS核心水处理装置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其在RA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农村小城镇生活和工业综合污水的达标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中国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所造成的农村水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该文作者采用动态模拟试验方法探索了农村小城镇生活和工业综合污水处理的工艺和方法。结果表明采用A/O生物处理单元和混凝沉淀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是比较适宜的,HRT 3 h和10 h分别是比较适宜的兼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后续的混凝沉淀处理单元(HRT 2 h)是该类废水处理并使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必须的保障措施。兼氧反应器(A段/anoxic)HRT 3 h、好氧反应器(O段/oxic)HRT 10 h和混凝沉淀(HRT 2 h)的组合工艺参数,可以使制药化工、印染和生活综合废水处理后出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 35.8~50.5 mg/L,COD去除率可达到89.6%~92.5%,平均在90.4%;NH3-N在1.13~10.8 mg/L,平均去除率78.2%,稳定运行后期的NH3-N转化率甚至能够达到90%以上;SS 10.1~15.6 mg/L,SS的去除率92.2%~97.0%;色度只有0~5倍,色度去除率达到95.0%~100%;各项指标均可稳定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选用肥壮蹄形藻(Kirchneriella obesa)为试验藻种,以秸秆过滤后牛场废水与BG11培养基的混合物为微藻培养液,在前期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研究废水添加比、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和通气量对微藻干重、氨氮去除率、总磷去除率和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去除率的交互影响,通过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CCD)中心组合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影响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牛场废水培养肥壮蹄形藻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废水添加比例26%、光照强度9 028 lx、光照时间21.5 h、通气量2.0 L/min。该研究采用优化工艺,在14d的培养周期末期,肥壮蹄形藻的干重达到了1.141g/L,废水中氨氮去除率、总磷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9.65% 、99.15%、85.83%,响应值指标的预测值和实际值误差均在2%以内。各因素对目标值的交互作用关系为:废水添加比例和光照时间对肥壮蹄形藻干重的交互作用较强,废水添加比例和通气量对肥壮蹄形藻培养液中氨氮去除率、总磷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均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而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仅对总磷去除率具有较强的交互作用。该研究为牛场废水培养微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