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土保持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和黄河治理的根本措施,也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经过长期治理与保护,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贫穷到小康、从"黄"到"绿"的嬗变,但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新要求相比,依然任重道远。新时代黄河上中游流域水土保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支流为骨架、以小流域为单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确保黄河下游河床不抬高;坚持不懈开展还林还草,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美丽黄河,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出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论述了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布局和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设出发,梳理了监测网络建设的现状,介绍了近几年开展的水土保持监测项目和取得的丰硕成果。针对目前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及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信息采集自动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应用系统及信息资源共享不能满足监测工作发展、重点监测区监测覆盖不全等,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以来,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获得全面新发展。践行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思路,做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在水土保持顶层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升级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全面提升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水平,为推动地方各级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以问题、需求和目标为导向,总结了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现状,梳理了信息系统功能不完善、应用不充分、数据资源建设不完善、智慧化发展程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新发展阶段智慧水土保持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新时代历史使命,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和以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任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受资源、环境和经济影响复杂。讨论了黄河流域发展目标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高质量发展6个方面定位,以及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等4个核心问题,并针对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目前急需开展的水土保持对黄河流域功能、区域优势、资源配置的影响与潜力,水土保持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与趋势预测,水土保持减灾技术与方法,生态用地选择和保护策略,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文明演进中的作用,数字水土保持研究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保护产业和加强城乡水土保持工作等8个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以期促进水土保持更好地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上升到了重大国家战略高度,并指出了其主要目标任务。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应从水沙关系机理研究入手,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建设美丽乡村实际,以及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分,编制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关规划,并对现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定额进行修编,制定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同时加强基层水保机构和技术力量建设,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2011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都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一是科学判断并对国情水情提出了新认识;二是全面提升了水利、水土保持的战略地位;三是将水土流失列为国家应统筹解决的四大水问题之一;四是强调了水土保持以预防保护为先的指导思想;五是明确提出了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要求;六是把水土保持作为水利"四大体系"、"六大重点任务"之一;七是把基础条件平台和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八是把机构队伍建设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然地理概况、生态系统特征、区位发展功能,结合新时代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两大任务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要求,针对甘肃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新时代甘肃水土保持防治目标、战略定位、发展对策,提出了水土保持监管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甘南高原草原区重点预防区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区、黄土丘陵(高塬)沟壑区重点治理区梯田、淤地坝、水土保持林等主要措施提质增效的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建设,初步形成了服务于社会和行业管理的水土保持信息化体系,"3S"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全省水土保持领域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是与"智慧水土保持"的目标相比,在信息釆集感知、网络通信能力、资源整合共享、业务应用水平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对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的现状进...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黄河流域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补给区,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的治理,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要紧抓机遇,继续推进规划编制完善,做好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深入落实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管控制度,全力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建设,持续深化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科学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保持工作。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技术建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特点,对水土保持信息进行分类,确定信息采集标准,以"3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采集、预处理,建立数据库;按照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求,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为4个核心功能模块、8个基础应用模块、6个专业应用子系统模块.系统建成后,将大大提高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监测和信息化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是推进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全面系统分析当前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管理制度体系现状的基础上,从管理层级、管理对象、管理流程、管理要素等角度,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思路,并从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技术规定3个层面,明确了近期的主要工作,旨在逐步形成水利部、省级、地(市)级、县级自上而下、覆盖全面、设计科学、管理规范、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最终达到统一要求、上下协同、稳定推进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是解决流域生态问题的基础性、根本性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了近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水土保持专项工作情况,提出了新时期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总体布局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谱写水土保持工作新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20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部党组决策部署,推动水土保持制度建设取得新成效、监督管理取得新突破、重点治理取得新进展、监测与信息化应用实现新拓展、发展基础得到新提升。“十三五”时期全国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6万km 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出了战略部署,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提高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各级水利(水保)部门要扎实做好2021年水土保持工作:一是抓紧编制“十四五”水土保持规划,二是依法有效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三是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四是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评价水平,五是全力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落实,六是统筹推进水土保持各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全面总结分析了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和湖北省水利信息化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湖北省自身特点,提出了湖北省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和目标,系统梳理了基础设施、数据库、应用支撑体系、应用系统、门户网站、保障体系等建设任务,并提出了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为湖北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在党和国家大力支持下,黄河流域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79万km2,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入黄泥沙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但是,随着近年来流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日益加快,生产建设项目成为不少地方高强度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的主要诱因。新常态下,做好黄河流域(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关系到"一带一路"战略顺利实施,而且关乎人民群众生存质量,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分析了新常态下黄河流域(片)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面对新常态,流域(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引领者,生产建设单位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承担者,技术服务单位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撑者,以推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决定着其毕业后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而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培养体系和校外实习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基于新农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讨了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需要立足地方发展的需求,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培养体系,根据高校自身条件适当增加"以赛促学"和"校企协同"等教学模式,着力提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是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有效保障,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是决定新时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能力和决策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撑。根据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要求和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形势,结合四川省成都市近年来开展生产建设项目遥感监管等工作经验及水土保持管理需要,基于调研分析探讨了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建设定位、原则和目标。以成都市为例,设计了以"一网、一图、一库"为总体框架的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介绍了市级系统建设的定位、原则和目标,展示了根据系统建设需求及区域内其他政务系统接口与架构要求深化设计的框架和功能,明确了保证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依托的关键技术等,希望能为全国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化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发展纲要(2008—2020年)》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设基本技术要求》的要求,初步提出了2013—2020年贵州省水土保持信息化的总体建设框架,主要包括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基础设施、水土保持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业务应用和系统安全等,介绍了贵州省水土保持信息化框架的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信息化的全面发展,信息化程度成了各行各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衡量标准。按照水利部党组以水土保持信息化推进水土保持现代化的明确指示,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在全面整理、分析我国主要流域(区域)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及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水土保持工作在监测运行机制、标准体系、交流体制、宣传平台、应用系统研发、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国内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在术语、分类和编码、规划设计、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管理、安全和地理信息等方面的建设内容。并给出了实施水土保持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