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禁牧政策对农牧交错带典型区畜牧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禁牧政策对农牧交错典型区畜牧业的影响,对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抽样调查的79份有效问卷,从畜牧业饲养方式转变、畜牧业成本及收益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得该区出畜牧业成本明显增加,收益增加不明显的结论。禁牧后部分农牧户放弃了畜牧业养殖,另一部分农牧户仍以畜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其畜牧业收益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不利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禁牧后2006年较禁牧前的1995年在投入方面增加了111.73%,绵羊和山羊收益分别增加了16.33%,33.15%。农牧户必须采取调整畜牧业结构,改变饲喂方式,改良畜产品品种和提高养殖效率等措施,才能使当地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原州区退耕和禁牧前后近10 a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和农民收益及牧业收入情况。对比发现,畜牧业收入的增幅高于农民纯收入的增幅,原州区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饲料、人工、资金、技术投入的增多,以及政策的扶持使该区畜牧经济影响因子的关联度出现了较大变动。  相似文献   

3.
东胜区从1999年4月实行"禁牧令"以来,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实施封禁,大力推广牲畜舍饲圈养,促进了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林草面积逐年增加,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减少了入黄泥沙,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初步改善,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禁牧舍饲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水保治理成果,促进了当地生态建设与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禁牧政策是继2000年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之后,为巩固其成果实施的重要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政策,政策的实施使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农户的收益产生较大影响,为此,以地处农牧交错带的宁夏盐池县为案例,在对69户农户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农户主体收益结构——耕地、畜牧业和打工收益进行了投入产出分析。发现禁牧政策实施后农户的整体收益是受损的,实践证明,政策的实施需要与农民生计有效结合起来,生态效益才可以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临汾市实行禁牧轮牧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推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体系建设中 ,临汾市水利水保部门探索出了一条以禁牧轮牧为主要内容的正确处理林牧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县 (市 )作出了禁牧轮牧、加快生态建设的决定、规定 ,由政府组织实施 ,并把该项工作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内容之一 ,实行奖惩兑现 ;对发展畜牧业做出科学规划 ,大力种植优良牧草 ,改革饲养方式 ,引进优良圈养品种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走畜牧产品深加工之路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工作人员责任制、违法违纪监督制 ,确保禁牧轮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畜牧业是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恶化和农牧民收入增幅减缓的根本原因 ,禁牧与舍饲相结合是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草资源永续利用的正确抉择。鄂尔多斯市封禁治理的成功经验是领导重视 ,政策配套 ,注重实效和典型引导。今后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狠抓以建促封、以改促封、以调促封、以移促封和以规促封 ;强化政府行为 ,加大服务力度 ;抓点促面 ,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西吉县依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实行禁牧封育,促进生态大面积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与生态环境改善双赢的目标。其主要做法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禁牧封育措施;加强宣传,营造禁牧舆论氛围;加强重点区域防范,加大禁牧监管力度;加强督查,严格责任追究;发挥淤地坝灌溉效益,巩固禁牧封育成果;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促进生态自然修复。  相似文献   

8.
宁夏封山禁牧生态修复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夏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恶劣的自然条件、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宁夏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制约了宁夏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8月,“盐池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区封山禁牧工作,通过3年多的实践,使草原植被覆盖度由35%提高到60%以上,畜牧业产值增长了46%,农民牧业收入增长了201%,取得了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的良好效益。针对禁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上认识这项工作,通过政府统一领导,有力推动,完善法规政策支撑和保障,统一规划、各部门协作,转变传统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加大科技和培训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盐池县自2002年实施禁牧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以来,草原植被覆盖度从生态修复前的30%提高到2005年的56%,年均产草量达到2 820 kg/hm2,是生态修复前的3倍,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以畜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使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实施生态修复前的1 580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 005元。介绍了该县的主要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0.
禁牧对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地土壤粒径多重分形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半干旱地区草地禁牧后土壤粒径分布非均匀性和异质性的变化特征,揭示禁牧对草地土壤粒径分布的影响,为退化草地的恢复治理及科学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以宁夏云雾山不同禁牧草地(0,10,15,27,35年)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重分形理论,探讨禁牧对草地不同土层(0—10,10—20,20—40,40—60 cm)土壤颗粒分布的影响,明确粒径分布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草地禁牧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地下生物量、土壤养分(包括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及土壤含水量,在禁牧27年达到峰值。多重分形谱函数Δf > 0,表明土壤结构特征由占比偏大的粒级主导,禁牧后期(35年)砂粒含量达到69.29%,显著高于禁牧前期(10年);容量维数D0变化幅度为0.866~0.891,并随禁牧年限递增;信息熵维数D1和关联维数D2随禁牧年限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禁牧10年和15年时随土层深度递增,但在35年时随土层深度递减;D1/D0范围为1.012~0.904,随土层深度递减。土壤粒径分布与土壤有机碳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有机碳是影响颗粒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禁牧可以改善土壤养分及结构,但长期禁牧不利于半干旱区退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及情景仿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实现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系统评估、预判其发展态势及考察不同减排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进行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系统模型的设计、仿真与情景调控。在社会经济、畜禽养殖和种植业各子系统及其要素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北方畜牧大市——石家庄市为例,建立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有效性检验。系统运行结果显示,模型具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模拟值与实际值误差普遍小于10%,因此模型有效。在确定模型有效之后,应用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不同方案下的石家庄市2007—2025年畜禽养殖土地承载力变化情况。本文设置了4种与系统惯性发展相比较的方案——调整养殖业经济结构、调整环境保护治理投资、调整粪肥占施和协同发展模式,并针对上述5种情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1)惯性趋势发展条件下,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产出规模都有增长,但种植业产量增长不及畜禽养殖业的增长,致使种植业难以消纳畜禽养殖产生的氮磷排放,土地承载压力加大;2)调整养殖业经济结构情景下,氮、磷平衡承载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磷平衡承载仍存在压力;3)调整环境保护治理投资情景下,氮平衡承载处于可载状态,磷平衡承载压力下降明显,但只有后8个年度可载;4)调整粪肥占施情景下,氮平衡承载处于可载状态,磷平衡承载情况虽好于初始情景,但仍超载;5)协同发展模式下,氮、磷平衡承载压力均呈下降趋势,且氮、磷承载均处于可载的水平,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协同发展模式的效果最好。本研究一方面为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监测评估工作、建立畜禽养殖污染评估机制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为畜牧大市(县)和其他资源环境超载区养殖业发展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RS和GIS的西宁市LUCC分析及模拟预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研究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西宁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空间转化规律,以期揭示在人类活动加剧的大背景下,实施生态建设对城市与农村及其农牧业土地利用格局、生态环境效应、社会经济状况等产生的驱动机制。运用RS与GIS综合技术,通过精确解译西宁市1999年与2005年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获取了较高精度的土地利用/覆被的定量统计及矢量图,结合动态指标分析了LUCC特征;并采用地图代数运算法求得各土地利用类型的Markov转移矩阵。结果表明:1999-2005年西宁市的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是LUCC的核心类型,共有占研究区域总面积73.58%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一种突变性质;6 a间,西宁市的河流、湖泊、湿地、草地和林地等面积显著增加,充分表明自2000年以来实施的生态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西宁市的生态环境。在目前外界驱动力不变的条件下,通过Markov过程模拟与预测,未来10 a以及至终级稳定状态下,西宁市的耕地面积将继续减少,建筑和交通等建设用地持续增加;林地和草地,以及河流和湖泊等湿地所占面积比例的增加,将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3.
生猪养殖格局变化中的环境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殖业是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最重要的农业污染源。在环保政策高压和产业政策引导下,中国南方传统养猪大省生猪出栏减量较大,北方逐步承接,形成“南猪北养”之势。“南猪北养”是中国农业整体北移的一个缩影,同时在饲料供给、资源环境禀赋等方面有其合理性。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南猪北养”格局形成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环境风险。本研究基于此,分析了现有生猪养殖布局调整可能会带来的潜在环境风险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不公正。一是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和耕作制度不利于养殖粪便的资源化;二是对北方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质量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三是养殖转移后有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养殖密度过大,超出土地承载,对局部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此,为了避免以牺牲东北的冰天雪地为代价保护南方的绿水青山,应当建立和完善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降低南北资源环境的不公平程度;合理利用养殖区域空间,科学布局,避免局部养殖过密;落实和创设种养结合的约束和激励政策;严格落实对承接区养殖场的环保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污染减排方式。  相似文献   

14.
赤峰市是一个典型的多山多沙地区,水蚀、风蚀均十分严重,农牧业生产低而不稳。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坚持政策引导,科学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坡改梯为重点,进行山杏、沙棘系列产品开发等多种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发展畜牧生产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我国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现阶段,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对于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水平、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目前养殖小区在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描述畜牧业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的系统动态学模型(SD),重点分析了在畜牧业未来发展目标中产值同畜禽存栏和畜产品产量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解决了在畜牧业发展规划中发展目标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脱节的问题。此项研究为制定各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特别是广大农村发展畜牧生产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我国正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现阶段,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对于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水平、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发展畜禽养殖小区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目前养殖小区在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畜禽养殖小区健康发展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市土壤水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利用基本代表呼伦贝尔市土壤类型的3个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88-2007年的气象和土壤水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呼伦贝尔市年降水量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下降趋势,年变化率为8.275~10.347 mm/a,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不明显;0-50 cm土壤水分含量以3.816 2~0.723 6 mm/a速度逐年剧减,农区、林区达极显著水平,土壤干旱化程度加重;土壤水分含量与4-10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气候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效应主要集中体现在夏秋季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侗族地区的稻田养鱼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稻田养鱼农耕方式为侗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该地区稻田养鱼面临着许多威胁,如:杂交稻的推广、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技术需求提高和比较效益相对低下等。本文在分析该地稻田养鱼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威胁和机遇的基础上,从政府重视、制定相关政策,创造条件尽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编制保护与发展规划,探索替代性产业发展途径,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稻田养鱼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