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广西浦北县生猪养殖业发展蓬勃,2016年生猪存栏量约52万头,但2017年以来,受环境整治工作和周边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严重下滑,2018年生猪存栏量降至16万头左右。为尽快恢复生产、振兴生猪产业,浦北县多措并举,致力恢复生猪产能。介绍浦北县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生猪养殖业萎缩、养殖用地难以落实、资金短缺、生产技术落后、种猪短缺、猪肉价格持续攀升),提出浦北县生猪养殖业发展建议:严格落实生猪养殖用地;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加大生猪产能;持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外来疾病,不属于人畜共患病,但会造成大量猪死亡,自中国首次发现疫情以来,多个地区相继暴发疫情,扑杀大量生猪,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目前还没有针对非洲猪瘟的特效药和有效疫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该文从非洲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防控难点以及在猪肉食品生产中的防控方法等方面进行概述,提出食品企业应做好应对措施,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全面防控,增强从业人员的防控意识,防止非洲猪瘟病毒通过猪肉产品在市场中传播,旨在为抑制非洲猪瘟的扩散和食品企业对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本轮猪肉价格走高过程中,在饲料、人工、环境治理以及运输等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重庆市的猪肉价格与涨幅却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章认为,保证供需平衡是价格稳定的关键;文章指出,重庆市发展生猪产业保供稳价主要采取了:狠抓良繁体系建设打牢发展根基,狠抓标准化规模养殖力避市场风险,狠抓防疫体系建设防范于未然,狠抓扶持政策激发生产积极性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能繁母猪存栏量和猪粮价比的猪肉价格预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生猪生产有内在规律性,猪肉价格存在约40个月的长期变化周期,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增减影响10个月后的生猪供给。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当期猪肉价格和猪粮价比是当期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单向原因,10个月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和10个月前的猪粮价比是当月猪肉价格的单向原因。建立了包含10个月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偏离率和10个月前猪粮价比偏离率且综合季节性因素、趋势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的猪肉价格预报模型。用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猪粮价比数据回归获得模型参数,基于10个月前的猪粮价比预报2012年猪肉价格,平均准确率为95.6%;用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回归获得模型参数,基于10个月前的存栏量偏离率预报2012年猪肉价格,平均准确率为97.2%。猪粮价比模型预报2013年4月猪肉价将出现周期性低点,价格为19.89元/kg;能繁母猪存栏量模型预报2013年5月将出现周期性低点值,价格为20.88元/kg。  相似文献   

5.
猪肉工厂化生产的全程监控与可溯源系统研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为了实现猪肉生产和消费的网络化管理,使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网络化、普及化,分析了国内工厂化猪肉生产过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综合应用RFID射频电子标识、二维条形码标签技术,将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构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肉用猪和猪肉安全质量监控的可追溯系统,该系统可对猪肉工厂化安全生产进行全程信息的跟踪,特别是提供了从生猪养殖到猪肉流通的可溯源软硬件平台;为了控制养殖环境和提高养殖效益,提出了基于现场总线的生猪生长环境的小气候监控系统和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方便,人机界面友好,性能价格比高.系统的实施提高了猪肉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背景下养猪户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户决策行为的影响,给生猪稳产保供提供决策参考。该文依据河北省786个养猪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和利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非洲猪瘟背景下不同规模养猪户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生物安全行为偏好。结果表明:1)养猪户决策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养殖规模、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纳数量、生物安全体系防控效果评价和外部支持等因素对决策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疫病损失程度、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使用成本压力对决策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2)不同规模养猪户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养殖规模越小受到的限制因素越多。3)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纳有一定差异,大规模和中规模养猪户偏好采纳"硬件型"防控措施,小规模和散养户更多采纳"软件型"防控措施。据此,该文从政府视角提出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规模猪场发展,构建社会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从养猪户视角提出加强防控措施,保障生物安全,提高管理水平,采取抱团式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散养模式下猪只个体标识及溯源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了猪肉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满足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保障猪肉食品的公共安全,论文采用标识技术、PDA移动智能识读技术、GPRS技术和Internet等技术,结合中国“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提出了猪只散养模式下养殖过程信息的采集技术方案,设计了散养模式下养殖过程信息的元数据结构及相应的mobile数据表,开发了猪只移动养殖环节数据采集记录与传输的嵌入式系统,与面向政府监管和消费者查询的公共网络平台实现了移动互联。所开发的移动系统能够实现猪只耳标的移动识别、包括饲料、兽药使用和违禁药品监测等各种事件的移动记录,及时向溯源数据库移动系统提交出栏猪只的养殖数据,同样可远程维护散养猪只的养殖档案数据,最终实现散养模式下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终端的跟踪和溯源。该移动数据采集系统,解决了中国养猪业主体模式——农户散养模式下猪只养殖电子档案建立的难题,并经在天津猪肉质量溯源体系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是可行的,个别技术瓶颈随通讯技术的发展将得到解决,其全面实施将为保证中国农户养殖模式下生猪及其产品溯源体系与制度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的养猪业有了长足发展,生猪饲养量居世界第一,但养猪业总体水平还较低,特别是在世界猪肉进出口贸易中几乎没有任何地位.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养猪和规模化养猪的现状,对制约我国养猪生产水平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发展农村养猪生产,应注重提高农村仔猪质量、改良生猪精料、建立养猪小区、实施生态养猪等,以规范农村肉猪生产方式,提高生猪生产水平;对规模化养猪场,应改进现有饲养工艺、环境调控及粪污处理技术等,逐步向舍饲散养、清洁生产等方向转变,并且通过加大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投入,规范生产过程,以提高生猪产品的质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形式,进一步完善我国生猪产业化体系,使我国养猪业步入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已处于世界前列,但存在生产水平、综合防疫水平、鸡蛋品质低下等问题;同时还有人禽混居现象,不利于蛋鸡的生产环境,也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为此研究推广蛋鸡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是很有必要的。该文从我国农村地区蛋鸡养殖模式、疫病防控体系、生产组织形式、产品的营销通路等方面,初步探讨了我国农村地区的蛋鸡健康养殖模式。旨在通过蛋鸡健康养殖模式的建立,提高我国农村蛋鸡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蛋鸡健康养殖技术的应用可提高蛋鸡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并逐步走上规模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为完善生猪养殖氮排泄参数体系,准确计算生猪养殖粪尿氮排泄量,本研究通过对生猪养殖全生产周期(繁殖—断奶—生长—育肥)持续开展285d的全收粪尿法代谢试验,每天记录采食量、粪尿产生量,采集样品测定水分和氮含量,系统性获取了能繁母猪空怀期、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和哺乳期,以及生长肉猪保育期、生长前期、生长后期和育肥期氮的摄入与排泄参数,并结合生猪生产性能参数计算生猪氮年排泄系数。并基于中国各省生猪养殖统计数据和耕地面积,核算2000—2018年生猪养殖粪尿氮产生量变化及区域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生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氮摄入量和排泄量差异显著,其中空怀期母猪为72.32 g·d~(–1)和49.42 g·d~(–1),妊娠前期为55.79 g·d~(–1)和45.36 g·d~(–1),妊娠中期为56.25 g·d~(–1)和22.27 g·d~(–1),妊娠后期为72.41 g·d~(–1)和26.36g·d~(–1),泌乳期为114.28g·d~(–1)和38.84g·d~(–1),商品猪保育期为22.86g·d~(–1)和10.96g·d~(–1),生长前期为34.87 g·d~(–1)和18.34g·d~(–1),生长后期为54.67 g·d~(–1)和34.50 g·d~(–1),肥育期为55.15g·d~(–1)和35.79 g·d~(–1)。而且各阶段尿氮排泄量都比粪氮高。商品肉猪和能繁母猪年排泄系数分别为9.00kg·头~(–1)·a~(–1)和11.75kg·头~(–1)·a~(–1)。2000—2018年,我国生猪养殖粪尿氮排泄总量呈先增后缓慢下降的趋势,而单位猪肉产品氮排泄量逐年下降,商品肉猪氮排泄量占生猪养殖粪尿氮排泄总量比重达84.03%。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是我国生猪养殖氮排泄总量最大的4个省,占全国生猪养殖氮排泄总量的33.67%;而单位耕地面积生猪养殖氮承载负荷最大的省份是福建、广东、湖南、北京、上海。因此,在生猪生产中应根据群体结构和相应的氮排泄系数科学核算其氮排放量,在产业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断奶日龄与断奶后仔猪生长发育和母猪生产性能发挥密切相关。该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不同断奶日龄对仔猪生长发育、行为习性、消化生理与免疫机能以及母猪繁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早期断奶技术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对改善母猪生产能力和设备利用率,降低饲料消耗,提高养猪生产效益所起的作用,断奶应激可能对仔猪生产的不良影响,以及目前有关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我国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应用早期断奶技术需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超高频RFID的生猪屠宰数据采集方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中国生猪屠宰加工具有流水作业、环境恶劣和信息自动采集难度大等问题,该研究采用超高频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即902 MHz RFID标签并配合超高频天线系统,结合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和 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 环境,设计了适合生猪胴体的RFID标签,开发了电子标签在线读写系统,实现了生猪屠宰流水线上猪只胴体的RFID标识和远距离自动识读。通过生猪溯源耳标信息采集、RFID胴体标签信息与屠宰厂Intranet溯源数据记录系统的自动关联,实现了生猪屠宰过程中溯源关键点的生猪屠宰标识信息的可靠采集、传输与处理等,同时拓展解决了进入超市的胴体RFID标签与终端零售产品分割标签的标识转换与打印的衔接。研究获得的系统与技术已经在天津市某屠宰加工厂和猪肉零售超市进行了示范应用,示范猪只累计达1万头以上,RFID标签读写正确率在99.9%以上,读写速度不影响流水线作业,从技术到应用环节探索了超高频RFID技术在猪肉质量溯源体系建设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少污水排放垫料猪舍生产和环境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猪舍污水产生量大、处理费用高问题,该文设计并建造了一种基于减少育肥猪生产过程中污水排放的猪舍,为了检验少污水排放猪舍的饲养和环境控制效果,以规模化猪场常规育肥猪舍为对照舍,对其春季和夏季的生产效果和环境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舍与对照舍夏季平均温度分别为26.6℃、27.0℃,相对湿度分别为77%、71%,春季平均温度分别为18.9℃、21.0℃,相对湿度分别为50%,49%,试验舍和对照舍内育肥猪的平均日增质量、料质量比基本相同;但少污水排放型猪舍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单头猪夏季减少用水量13.2 L/d,春季减少用水量1.4 L/d,夏季减少污水量16.5 L/d,春季减少污水量4.7 L/d,,少污水排放型猪舍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但能较大的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14.
以商品猪散养农户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猪产品溯源投入品(包括疫苗、兽药、饲料)及监督检测信息的特点,提出了投入品及监督监测信息的元数据、事件集成、数据传输接口规范,在Windows Mobile 6.5平台上开发完成了基于TD-SCDMA的猪产品质量溯源应用示范系统,实现了溯源耳标佩戴与注销,以及疫苗、兽药、饲料等溯源投入品信息及盐酸特伦特罗、磺胺类药物等监测信息的采集,并在溯源数据中心实现实时投入品事件及监测事件的整合集成。猪产品质量溯源应用示范系统已经在天津市示范应用,信息采集处理简单、方便、实用,在有TD-SCDMA信号的地区示范运行良好,能够满足猪产品溯源应用示范系统信息采集和及时查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猪肉通电加热解冻及快餐肠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以市售猪肉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电加热加工手段,研究解冻和快餐肠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冻肉通电加热过程中采用0.4%的食盐水作介质,可以加快解冻过程,并很好的保持了肉的品质;猪肉在通电加热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与电场方向及肉的结构有关;在电压对肉糜加热速率和电导率的影响中,在一定范围内,电压越高,肉糜加热速率越快;通电加热制作快餐肠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食盐含量为0.4%、电压为100V条件下通电加热5min。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湖北省集约化生猪养殖系统的资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程度和识别重点生产环节造成的环境问题,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理论和Sima Pro(Version7.1.8)软件,利用Eco-indicator99生态指数法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集约化生猪养殖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集约化养殖系统的环境单一评分为45.13分;2)主要的影响类型是土地占用(59.84%)、吸入无机物对呼吸系统损害(14.29%)、化石资源消耗(9.97%)、致癌物损害(7.80%)、酸化/富营养化(5.18%)、气候变化(1.90%);3)环境单一评分构成中仔猪生产阶段比例占17.91%,断奶后育肥阶段比例占82.09%,而且仔猪生产和育肥阶段的饲料消耗对土地占用、致癌物损害影响类型贡献较大,日常生产管理和粪污处理对吸入无机物对呼吸系统损害、酸化/富营养化、气候变化影响类型贡献较大;4)损害结果表明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环节是日常生产管理,对生态质量、资源消耗影响最大环节是饲料消耗。由此表明研究结果对生猪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采取降低环境影响的方法和措施,推动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内蒙古寒冷地区封闭式猪舍与传统猪舍、不同生产线下封闭式猪舍、封闭式猪舍全部高床饲养与部分高床饲养诸方案的投资与效益分析,证明采取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方式是养猪生产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