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低硒土壤中75Se的形态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书鼎  张少兰 《土壤学报》1990,27(3):280-285
75SeO2水溶液分别按0.131ppm和1.631ppm比例处理暗棕色森林土。用这种土壤盆栽的小麦含Se分别为0.023ppm和0.493ppm。小麦收获之后,对土壤残留的75Se用不同的提取剂连续进行化学分级,75Se的各种形态按其占土壤总Se的百分比大小排序为:同位素交换态Se>NH4OH可提态Se>HNO3可提态Se>HCl可提态硒>水溶态Se>K2SO4可提态硒。土壤残留75Se主要以NaHSeO3同位素交换态存在,其量占土壤总硒28%,NH4OH可提态Se次之,占20%;水溶态Se较少,仅6-7%。以SeO3-2形式加入土壤的75Se被土壤紧密吸附。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残留的无机态氮(NH4-N及NO3-N)被认为和施入的氮肥一样,对下季作物有效。在干早及半干旱地区,淋溶作用较小,可依据根层无机氮的含量,来确定作物最佳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潮土中水溶态硒和交换态硒含量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富硒潮土中施加磷酸二氢钙和硫磺,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土壤中水溶态硒和交换态硒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潮土中施加磷酸二氢钙和硫磺对土壤中的水溶态硒含量变化影响不显著,适量施加磷酸二氢钙可提高土壤中交换态硒含量,施加硫磺的提高作用稍弱;施加0.12%的磷酸二氢钙,或者施加0.12%磷酸二氢钙加0.011%硫磺的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潮土中交换态硒的含量.试验结果对合理利用含硒土壤资源,科学施肥,开发富硒农产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几种主要土壤胶体的NH4+吸附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鹏  蒋剑敏  熊毅 《土壤学报》1988,25(2):175-183
本文讨论我国几种主要土壤胶体的NH4+吸附特征。土壤胶体对NH4+的吸附符合两种表面Langmuir方程。土壤胶体对NH4+的结合能力强弱顺序是:黄棕壤>黑土、(土娄)土>红壤>砖红壤,而NH4+的解吸率大小顺序与此相反。Langmuir吸附方程参数K1与土壤胶体的粘粒矿物组成有关,并与土壤胶体对NH4+的相对偏好性(A值)呈正相关。Langmuir参数(M1+M2)与土壤胶体的CEC呈正相关,去有机质(OM.)前后△K1与△OM.呈反相关。去有机质可增加土壤胶体对NH4+的偏好性。土壤胶体的NH4+吸附和解吸特征决定于其组成和表面性质,并受有机无机复合作用的影响。永久电荷吸附位对NH4+的偏好性较强,而可变电荷吸附位则较弱。  相似文献   

5.
钦绳武  刘芷宇 《土壤学报》1989,26(2):117-123
本文研究了不同形态氮肥施用后,氮素在作物根际的分布规律,及其与作物种类、土壤水分条件的关系.在淹水条件下的水稻根际土壤中,(NH4)2SO4和(NH2)2CO荨NH4+-N肥,其亏缺率随离根面距离增加呈指数相关的减小.而旱作条件下的玉米、大麦、黑麦草等作物根际NH4+-N肥料在离根面1-3毫米内存在相对累积,然后再出现亏缺梯度.试验证明,NH4+-N在旱作根际的相对累积,部分来源于根系分泌物.然而,NO3--N肥即使在淋失量较大的情况下,无论在淹水水稻还是旱作根际土壤中均未测出亏缺,仅存在累积.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采用Hedley连续浸提法研究不同生物质炭施用量处理(CK:0 t/hm2;B12:12 t/hm2;B36:36 t/hm2)对杉木幼苗土壤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试验180 d后B12和B36处理土壤全磷与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8.7%~26.0%和24.0%~101.7%,有效磷在全磷中的比例显著提高;土壤磷组分中,残余态磷在全磷及无机磷组分中的比例均最高,分别为48.5%~51.1%和58.7%~68.3%。B36处理下,土壤各无机磷组分均显著增加,其中易分解态磷和中等易分解态磷在无机磷中的比例显著提高,而稳定态磷和残余态磷的比例显著降低。中等易分解态磷占总有机磷的比例最高,达69.3%~70.2%,生物质炭施用对各有机磷组分在总有机磷中的比例影响均不显著,仅在B36处理下,土壤有机磷中易分解态磷和中等易分解态磷含量显著降低。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全碳与各无机磷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磷组分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是影响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物炭调理措施对红壤区富硒土壤硒形态及硒生物有效性的影响,为富硒土壤硒活化及硒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盆栽试验,连续开展三批玉米苗期研究,设置3 个生物炭添加水平:土壤质量0.5%(T1)、1.0%(T2)和1.5%(T3),以不添加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分析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硒形态及玉米硒素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后,T1、T2 和T3 的可溶态硒分别平均提高0.46、0.42 和0.43 个百分点;可交换态硒分别平均提高0.61、1.66 和1.50 个百分点;降低了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的比例;有机结合态硒比例先降低后逐渐提高,残渣态硒比例则先提高后逐渐降低。玉米根系硒含量与土壤可溶态、可交换态及有效硒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玉米茎叶硒含量与土壤各硒形态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施用生物炭能提高玉米植株体内的硒累积量,T1、T2 和T3 处理玉米植株平均硒累积量分别比CK 提高9.46%、31.00% 和21.22%。可见,在红壤上施用生物炭能有效提高土壤硒的生物有效性并促进硒在植物体内的累积,其中以添加土壤质量 1.0% 的生物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蚯蚓粪的NH4+吸附等温线与DTA曲线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南宁三种饲料人工饲养的蚯蚓的蚯蚓粪(简称蚓粪)对NH4+的吸附等温线,并与武功的蚓粪作比较。蚓粪对NH4+的吸附一般大于土壤对NH4+的吸附,南宁蚓粪又大于武功蚓粪。蚓粪吸附NH4+量的多少与其中有机质含量有关,特别与其中中温放热反应的有机质(即易于分解的有机质)呈正相关。不同饲料组成对蚓粪吸NH4+等温线的参数影响不同。在Langmuir方程中与结合能常数有关的K值的次序为:纯牛粪>牛粪+烂橙果>牛粪+草菇培养基脚料而与最大吸附量有关的M值的次序为:牛粪+烂橙果>纯牛粪>牛粪+草菇培养基脚料而以K与真M的总的效应表示的b值的次序为:纯牛粪>牛粪+烂橙果>牛粪+草菇培养基脚料因此,牛粪不仅是一个良好的蚯蚓饲料,并且可使蚓粪具有良好的保NH4+力,成为一种有效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刘志光 《土壤》1986,18(3):168-168
G.Keerthisinghe等人在菲律宾主要植稻区的三种土壤上进行田间试验,考察NH4+-N肥的施用和作物氮素的吸收对土壤交换性NH4+和非交换性NH4+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土壤磷素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明华  承友松 《土壤学报》1979,16(4):372-379
根据几年来的调查研究,上海地区土壤中全磷含量一般在0.13-0.18%,主要几种土壤的全磷量如表1。不同土壤的有效磷量(0.5M NaHCO3溶性磷)。根据56个标本的测定结果,>22ppm(P2O5)占35.7%,12-22ppm为44.6%,<12ppm是19.7%。所以一般来说,约有三分之二的土壤有效磷含量在中等水平以下,作物对磷肥反应较明显,五分之一的土壤严重缺磷。因此近年来上海郊区,特别是一些高产单位对施用磷肥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1.
土壤施硒对萝卜吸收转化硒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杜振宇  史衍玺  王清华 《土壤》2004,36(1):56-60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硒(Se)可显著提高萝卜体内的含Se量;外源Se增加了萝卜的有机Se含量,但随着土壤施Se量的增加,有机Se转化率却逐渐下降,表明土壤施Se过高不利于有机Se的转化;土壤施Se对萝卜品质有较大影响,增加了必需氨基酸总量,却降低了氨基酸总量以及粗蛋白、粗脂肪和可溶糖含量,并明显抑制了对Cu、Zn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陕西地区土壤中的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硒是人和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早已证明,土壤和饲草中过量的硒会导致牲畜中毒而罹患“碱质病”和“盲跚症”,而土壤和饲草硒含量过低则会引起牲畜白肌病等多种缺硒病[9]。近年来国外又有资料报道食物和饮水中的低硒容易使人体产生癌症、心血管病、关节炎、婴幼儿碎死症等多种疾病[6]。鉴于在土壤一植物一动物和人的生态系统中,土壤是最基本的因素,因此对土壤硒的研究在许多国家早已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对土壤硒的研究,始于七十年代对人体地方性疾病的研究,现已证实,地方性克山病、大骨节病的发生与环境和机体缺乏硒有密切关系[1,3,11]。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土壤中硒的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张晓平  张玉霞 《土壤学报》2000,37(4):558-562
西藏与地球南北极相似,其生态环境基本保持着原生状态,是地球上至今受人类活动影响和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所以,西藏是进行环境本底调查和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最为理想的场所。西藏土壤中硒的含量数据,不但对进一步研究西藏高原表生环境中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这一地区探讨硒与克 山病的关系,防治与硒有关的地方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为这一地区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也可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土壤硒环境背景的永久性参比资料。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 of nitrogen (N) and sulfur (S) availability on the re-translocation of selenium (Se) in spr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in a greenhouse experiment using 75Se labeled selenate was performed. Spring wheat was grown hydroponically and pulsed with 75selenate at growth stage Z1.4, Z 4.0, and grown in nutrient solutions having N/S ratios of 4, 7, 15, 25 and 35. Plants were separated into leaves, stem, ear and grains prior to 75Se Becquerel activity (Bq) measurements. The wheat plant 75Se activity varied from 72 to 702 Bq. Selenium and N application at heading maximized the plant Se re-translocation from leaf and stem to grains. High levels of N enhanced the re-translocation of 75Se while S inhibited this process. The S supply to the wheat plant should not be deficient due to decreased yield and thereby reduced total Se re-translocation, but the Se concentration of the single grains may be high.  相似文献   

15.
大巴山区土壤中的硒和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大巴山区典型早古生代地层上发育的自然土壤为对象 ,研究了大巴山区土壤中Se、F等生命元素的含量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6 65± 14 2 5μgg- 1和 670±451μgg- 1,远高于对照和中国土壤背景值 ;富Zn贫Fe的土壤环境有利于Se、F的富集 ;土壤中硒、氟的含量受地层分布、母岩岩性等因素的控制 ,同时 ,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生物作用以及山地剥蚀地貌也影响它们在土壤中的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富集同化无机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亚硒酸钠做为螺旋藻富硒的来源,研究了亚硒酸钠梯度浓度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生长及其富硒量的影响,并采用75Se标记的Na2SeO3示踪方法,对富硒螺旋藻含硒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硒浓度超过360g/mL时,螺旋藻的生长即受抑制,硒浓度为46g/mL时,表现出促进螺旋藻生长的趋势,而硒浓度为184g/mL时,螺旋藻可达到最高富硒量,平均为659.9ng/mg。富硒螺旋藻中结合在大分子上的有机硒达到70%以上,其中主要是含硒蛋白质,含量可达50%以上,主要以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形式存在,分别占含硒蛋白的40%和20%。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东北地区土壤中的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硒是人和其它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土壤和植物中硒含量过低,可引起牲畜的白肌病,如果土壤和植物中硒含量过高,又会引起牲畜的硒中毒现象。在国外,硒与动物健康关系的研究工作比较多[7,5]。  相似文献   

18.
Selenium (Se) is an essential micronutrient for humans and animals, and also affects plant metabolism.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increasing doses of Se application on the uptake of selenium (Se), nitrogen (N), and sulfur (S) content of three barley cultiva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e contents were highest in root tissues, intermediate in grain, and lowest in stem tissues in all cultivars. Total Se accumulations (whole plant) were highest in ‘Bülbül 89’ (0.171 mg kg?1), intermediate in ‘Çetin 2000’ (0.153 mg kg?1), and lowest in ‘Tarm 92’ cultivars (0.124 mg kg?1). In all cultivars, the increase in grain Se content resulted in a decrease in the grain N content. While ‘Bülbül 89’ can be suggested for biofortification purposes, less Se accumulating ‘Tarm 92’ cultivar can be suggested as a fodder in Se contaminated or high Se containing areas.  相似文献   

19.
紫阳富硒区土壤中的硒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不同地区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上海不同地区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中硒的存在形态与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土壤中硒主要以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及元素态存在,占总硒含量在43~60%,其次是残渣态,占23~43%,而其余三种形态仅占12~21%,统计分析表明,可溶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对作物最有效,土壤有效硒的NaHCO3和KH2PO4浸提法都可以用作判断土壤对作物供硒能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