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演变态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业用水结构对农业用水效率及效益有较大影响。采用1949~2006年农业用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结构的演变历程,并根据农业用水结构的发展变化及灌溉农业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方向,将1949~2050年我国农业用水水平分为初级利用、低效利用、合理利用及高效利用4个阶段。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用水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用水比重持续减少,农、林、牧、渔用水及粮、经、饲作物用水比例协调程度不断提高。据此,提出了注重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的农业经济用水量概念。华北地区的实例分析表明,在同时提高农业用水综合效益的情形下,依靠优化农业用水结构可年节水199.94亿m3;而有无用水结构优化的综合节水措施节水效果相差29.97亿m3。  相似文献   

2.
山西水资源现状与农业节水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西是我国严重缺水省份之一,不仅水资源总量少,而且水体污染突出,农业用水效率低。农业是用水大户,在节水方面,应采取营造植被改善水环境、提高雨水利用蓄水保墒、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灌溉是水资源消耗的主要途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为探究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水平,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灌溉用水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用水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体现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特征的代表性指标,构建农牧交错的农业用水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对2020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各旗县间农业灌溉用水量相差较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趋势,灌溉水量为582.41~4 905.86 m3/hm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51%~84%;各旗县农业用水综合评价得分为2.26~3.67,农业用水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29个旗县中较高水平占比44.80%,中等水平占比55.20%;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对比,构建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出农牧交错带农业用水实际情况,对于农牧交错带中农业用水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的旗县地区,需加大力度发展农业节水措施,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水足迹的中国农业用水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兼顾灌溉用水效率和总量控制评估区域农业用水效率,结合水足迹与灌溉发展状况构建了农业用水效果评价指标(agricultural water use effect,AWE),AWE越小农业用水效果越好。在核算2000—2014年间31个省区农作物水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AWE的时空格局及其与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年均农作物水足迹为1.097 2×10~(12) m~3,蓝水、绿水足迹分别占13.1%和86.7%,且均随时间增加;单位耕地面积农作物水足迹及绿水比例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研究时段内灌溉效率稳步提升,而由于灌溉用水规模的扩大和蓝水足迹比例的增长,AWE由2003年的0.113增长到2014年的0.137,中国农业用水效果呈恶化趋势;AWE空间差异大,且在不同年份均表现为黄淮海平原和西部省区较大而东南沿海较小;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用水效果有明显改善趋势,而粮食增产任务加大的黑龙江省AWE的增速最大;AWE与传统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无空间一致性,灌溉效率和水分生产率高的北方农业主产区应注重农业生产用水效果的评估与提升。农业用水效果评价可为区域灌溉用水效率提升与总量控制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镇再生水农业利用一举多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资源量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年际年内变化大,南北差距悬殊。随着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量激增以及水污染的日益加剧,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辟非常规水源以改善缺水的现状,是与发展节水灌溉同等重要的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措施。缓解农业水资源紧缺状况水资源是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城镇生活污水通过适当处理,达到相应使用标准后灌溉农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农业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自上世纪70…  相似文献   

6.
1.农业用水日本平均年降水量约1800mm,总量约6750亿吨,其中大部分被蒸发或直接流入河流,仅有七分之一作为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1979年农业用水量约570亿吨,约占总用水量的65%。随着今后水田的减少,农业用水将会有某种程度的减少。但由于旱地灌溉用水及加工业用水需要量的增加,1985年农业用水量约655亿吨,预计到2000年农业用水约705亿吨,2010年约723亿吨。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农业用水安全预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用水安全预警可分为水量预警和水质预警2方面。在区域农业用水供水量以及需水量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供、需水发展趋势,对东北区农业用水进行了预测研究,并依据农业用水保证率对东北区农业用水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应的警戒等级。结果表明,在现状供水条件下,如采取耗水发展模式东北区缺水将最为严重,现状供水与节水和潜状供水与耗水发展模式相对于现状供水与耗水发展模式农业用水的缺水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均有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潜状供水与节水模式耦合分析表明东北区在2030年以前农业用水基本得到保障,仅在2030年缺水1.57×10~(10)m~3,但是水资源保证率为0.83属无警戒状态。针对东北区农业用水安全问题,提出了保障东北农业用水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晋城市年降水量为600~680mm,其中60%~70%集中在7、8、9三个月,冬春两季降水分别仅占3%和5%,致使季节性干旱十分严重。全市水资源约为22亿m^3,但多为深层水,因而全市每年仍缺水约1.5亿m^3。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量是当前及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世界性的农业用水的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农业用水 国的用水大户由于缺乏灌溉用水,至使我国50%以上的旱地不得不靠天吃饭,造成粮食长期低而不稳的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10.
节水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阜蒙县水资源可利用总量24773万m3,现有耕地2546 km2,单位面积占有水量仅975m3/hm2,为世界平均的2.16%。水资源不足和农业用水效率低,不仅制约了本地区农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对县域经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全县节水灌溉面积1.43万hm2,仅占全县耕地面积5.6%,因此,发展现代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已成为当务之急。在阜蒙县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应完善输水工程,采用节水灌溉新技术;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技术;农业、农机与水利措施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农业健康用水量的确定是西北干旱地区可利用水资源在农业与其他用水行业之间合理分配的基础。依据农业健康用水量的内涵和判别标准,建立了西北干旱区农业健康用水量多目标分层优化计算模型。该模型以各业用水及总用水的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依据一定的优化次序计算区域农业健康用水量。并以黑河流域为例,应用模型计算各县级行政单元过去年(1999年)、现状年(2006年)和未来年(2020年)在不同来水频率下的农业健康用水量。结果表明:1999年、2006年和2020年水资源配置按模型计算结果重新调整后,流域经济用水总量(包括农业与工业生产用水)所占比例分别降低2.7%、4.6%和2.1%,而综合用水效益分别增加7.1%、16.6%和13.1%,生态效益提高更为显著,分别为27.6%、37.4%和13.6%,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与农业健康用水的可行性。对照不同水平年农业用水健康结果,2006年较1999年、2020年较2006年农业实际用水状态均趋于健康,流域农业用水比重分别下降3.4%和2.0%,综合用水效益分别提高31.1%和91.6%。此外,如果按照以往农业用水分配次序,2020年在50%、75%和95%来水频率下,可预测流域缺水率分别达到10.6%、13.8%和25.9%,表明水资源将进一步趋紧,需采用农业健康用水标准重新配置水资源,达到有效降低缺水损失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水量 :黄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 580亿 m3 ,相当于全国河川径流量的 2 %。承担全国 1 5%的耕地、1 2 %人口、50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黄河流域缺水预测 :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 ,2 0 1 0年黄河流域缺水 40亿 m3 ;2 0 30年缺水 1 1 0亿 m3 ;2 0 50年缺水 1 60亿 m3 左右 ,枯水年份缺水更多。该估算考虑因素 :开展节水灌溉 ,农业用水可以不增加 ,甚至略有减少 ;西部开发会使黄河流域工业有较大发展 ,工业缺水将比较严重 ;下游河道汛期输沙 ,非污期生态基流、中游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用水不可增加。黄河水资源量及亏缺预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农业用水和缺水现状,节水农业的途径、技术和方法,并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21世纪农业用水危机与节水农业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21世纪我国农业用水将面临现有工程效益衰减,缺水程度继续增大;全球气候变暖加重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状况;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威胁供水量和用水安全性;大农业内部争水矛盾不断加剧等严重问题。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包括工程节水措施、农艺节水措施和管理节水措施的节水农业。在实施节水农业过程中则应根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和东北半干旱、半湿润、高寒地区的各自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并采用相应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以色列节水农业的考察,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节水农业之路。对比分析了中国半干旱地区与以色列的水资源条件,得出中国必须走节水农业之路。节水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节省用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科学的灌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土壤,减少水利工程负担和扩大可种植地面积。节水灌溉必需与耕作栽培等农艺措施相结合,才能有效实施。我国必需尽快改变重水利、轻灌溉,水利与农业分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用水及其生态社会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建立了农业用水水资源城市人口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探讨了农业用水的生态效应和有关稳定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城市人口 农业用水三者之间关系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盲目、超规模的农业用水将使城市城镇化抑或城镇农村化;稳定的城市人口与农作物生物总量成线性关系,低灌溉效率下农业用水的增加非但不能使农业增产,还将导致农作物生物总量的减少和城市规模的减小;为达到增加农业用水时既可使农业增产,又支持城市扩大的目的,惟一途径是提高农业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以色列节水农业的考察,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节水农业之路。对比分析了中国半干旱地区与以色列的水资源条件,得出中国必须走节水农业之路。节水农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节省用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科学的灌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土壤,减少水利工程负担和扩大可种植地面积。节水灌溉必需与耕作栽培等农艺措施相结合,才能有效实施。我国必需尽快改变重水利、轻灌溉,水利与农业分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一直积极建设农业水利灌溉体系,以保障农业用水需求,并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能够在满足农业用水需求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需要在农业生产中积极推广合理的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措施。介绍了当前主要的灌溉模式,分析了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4点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吕梁市是一个严重缺水地区,全市现有耕地面积585k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13khm^2.据2004年统计,总取水量3.98亿m^3,其中农业灌溉取水量占到69%;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70khm^2,占到水地面积的62%,其中管灌面积49khm^2,喷微灌面积13 khm^2,渠道防渗面积8khm^2.目前农业节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地面积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未能实现节水灌溉,在节水标准和技术水平上仍有相当差距,工程建设与水资源管理相脱节,节水意识淡薄.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节水的对策:将农业节水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因地制宜地建设农业节水工程,在强化农业节水工程运行管理、建设农业节水示范园区、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在近年内建成有效的农业节水体系.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灌溉制度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的用水总量控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该文以农业耗水总量及灌溉取水总量为约束条件,采用优化灌溉制度和种植结构调整措施下京郊农业发展面积阈值。结果表明:1)采用优化灌溉制度措施能显著降低研究区农业耗水量与灌溉量,使区域农业耗水总量低于耗水总量控制指标及其使农业灌溉量取水总量低于其多年实际平均水平,但是农业灌溉取水总量仍超过其控制指标;2)在北京市大兴区减少耗水量高的露地蔬菜与冬小麦的种植面积,增加灌溉量少且耗水较低的夏玉米种植面积,同时进一步发展农业用水效率较高的设施农业面积,能够满足农业灌溉取水总量与耗水量总量控制指标,且符合国家规划稳定粮食产量与提高蔬菜产量的要求;3)满足灌溉取水总量控制下农业发展面积阈值为4.60?104~7.42?104 hm2,而满足耗水总量控制下农业发展面积阈值为6.72?104~9.48?104 hm2,而同时满足2种约束条件下农业发展面积阈值为7.42?104 hm2;4)在维持用水总量不变情况下,随着设施农业发展面积扩大,传统农业发展面积相应减少,但因用水总量约束值差异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发展阈值并不完全一致。可见,为维持区域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确保区域农业健康发展,势必采用优化灌溉制度与种植结构调整等节水措施,控制农业发展阈值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使区域农业用水总量不能突破灌溉取水总量与耗水总量的控制指标。研究对类似京郊资源性缺水地区农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