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社会的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更加突出,国家对农业环境的监测、保护越来越被社会各层重视。因此,只有了解分析当前的农业环境状况,并对农业环境进行监测、保护、治理,才能保障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监测影响农业环境的各要素,并分析、总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和污染来源,才能为农业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有效的监控农业环境状况,为农业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此,从农业生产现状入手,分析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发展的必要性,进一步探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加强农业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宁安荣(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天津,300191)1农业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意义农业环境监测信息网络是收集和交流有关农业环境监测信息,不断提高农业环境监测水平,并向农业生产主管部门或其之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一种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3.
保山市农业污染源排放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全面掌握环境污染状况,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国务院开展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源普查是污染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保山市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污染源普查,基本掌握了全市农业污染物排放情况,为环境治理、科学规划、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业环境监测是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我国农业环境监测的职责可分为法定职责和非法定职责两大类。法定职责是农业环境监测机构的日常工作,是由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所赋予的职责;非法定职责是农业环境监测机构服务社会的职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管理机制不顺,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应提高监测人员业务素质,理顺条块关系,实行分级管理,在出色完成法定职责的同时,拓宽服务空间和领域,开创农业环境监测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环境信息统计工作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前言环境信息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开展农业环境信息统计,可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农业环境信息,供其决策时参考。开展农业环境信息统计,还可使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了解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有关信息,进而增强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意识。对于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通过及时发布环境信息,可以促进事故的妥善处理,为污染受害者挽回或减少经济损失。切实抓好农业环境信息统计工作,对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我国农业环境信息统计工作回顾…  相似文献   

6.
建设农业环境监测协作共用网,是借助于网络环境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共用,带动整个农业环境领域大联合,使得环境监测、环境预警与控制3个环节紧密联合,提高农业环境管理效率和效益。文中在分析了农业环境协作共用网内涵和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其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与农业》2008,(5):F0003-F0003
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Agricultural Policy,简称CCAP)成立于1995年底,是一个充满活力有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经济学家组成的集体。该中心是专门从事农业、农村发展中战略性和基础性研究的科研机构。中心的宗旨是根据其研究成果促进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并为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做贡献。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专职农情员.要清楚地意识到农情工作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到农情工作不是简单的调查情况、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通过掌握农情、政情、民情等动态,正确分析农业生产形势.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制定农业生产对策措施.为农业和农民提供翔实的政策、科技等服务.推动农业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环境质量与农业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54,自引:4,他引:54  
赵其国  周炳中  杨浩 《土壤》2002,34(1):1-8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环境监测及农产品质量检验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揭示近年来江苏省环境质量与农业安全问题,包括环境问题的重点、成因、发展趋势、环境-农业-人的作用关系及对农业安全的影响效应、环境对策与措施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山西省农业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特点,根据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今后农业环境监测体系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由政府出资,成立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银行,收购和交易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是市场经济下鼓励和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银行的建立要遵循"4R"原则,其收购和交易的循环农业产品构成可以分为减量化贡献、再循环贡献、再利用贡献和可控制贡献,通过对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的测算和定价可以实现其收购和交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数据库在农业环境监测系统中的作用,并就农业环境监测数据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构成及目前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最后结合农业环境监测数据库开发的过程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粗放的农田管理措施导致耕地质量连年下降,过量的投入品从农田流失至河流湖泊,特别是农田养分、重金属和农残等的淋溶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渗漏池作为农业环境监测的重要装置,可分析土壤渗滤液的各成分及其淋洗特征,建立运移模型,评估不同农业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而为完善农田管理措施提供技术支持。该文针对农业环境研究中的主要渗漏池类型,归纳总结了各类渗漏池的构建与布设方法,对渗漏池中的土壤装填、土壤表层隔离和渗漏液取样的方法等进行了系统描述,分析了不同渗漏池类型的优缺点,讨论了影响渗漏池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渗漏池在农田环境监测中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总体而言,各类渗漏池各有优缺点,渗漏池的构建应以具体研究需求为导向,结合地质地形条件、作物种植环境及自身建设水平等情况,在试验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和建设预算内,有针对性地构建适宜自身条件平台的渗漏池,从而实现低成本和高精确度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WebGIS在农业环境物联网监测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联网能够及时获取监测点上时间连续的数据,但在进行较大尺度的区域监测时,因空间变异性影响,基于节点的物联网监测技术面临着监测点分布设计、数据空间连续表达等诸多难题。针对农业环境监测对象的特点,提出了由点到面的区域模拟与评估方法,设计了一套将物联网基于"点"的监测数据与WebGIS基于"面"的空间数据融合分析的解决方案。在已建立的物联网监控中心系统平台基础上,优化集成WebGIS图形化空间分析技术,建立了物联网监测数据与WebGIS空间数据点面融合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系统实现了数据位置地图显示、由点到面的区域模拟与评估、区域监测专题图管理3个功能。以河南省小麦灾情监测为案例对系统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地实现农业环境由点到面的区域动态监测,提高了作物长势与灾害的综合诊断能力,并能够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更为便捷的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能值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将沼气工程与种植业相结合,构建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是当前处理猪场粪水的循环农业新模式。该文针对循环农业模式缺乏科学评价体系,以单纯的生猪养殖(模式Ⅰ)为参照,运用能值理论对福清星源畜牧场循环农业模式(模式Ⅱ)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式Ⅱ整体效益优于模式Ⅰ,环境负载率比模式Ⅰ降低了15.00%,可持续发展指数提高15.71%,经济效益比模式Ⅰ提高18.96%,生产效益略低于模式Ⅰ。模式Ⅱ实现"资源减量化、物质再循环和再利用",并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该文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评价和预测是水资源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苍溪县工业园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为基础,应用单项标准污染指数法对跌马桥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并采用完全混合模型和一维稳态水质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排污口下游的地表水进行预测;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以期为制定水环境宏观决策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态环境的物理形态和结构复杂多样,对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s)的无线信号传输造成不同衰减影响。为确保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业环境中经济、合理、高效部署,有必要明确典型农业环境中无线传感节点间的有效传输距离。该文基于Shadowing信号衰减模型,利用当前通用的CC2530和CC2591无线通信模块,分别选定4种不同农业环境(湖泊、草地、农田、树林)开展单跳组网试验,通过设定不同距离测试传感器节点的接收信号强度指标(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分析不同环境中RSSI与传输距离间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测试环境获得的RSSI值与有效距离遵从Shadowing模型,其拟合度在0.9232~0.9846之间。通过对实测数据建立拟合模型,以接收节点的灵敏度为临界值,计算出湖泊、草地、农田、树林4种环境的理论传输距离分别为663.3,419.3,208.0和79.5 m,而实测有效传输距离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在22%~34%之间。从误差分布看,复杂环境的实测值更接近理论值,而特殊结构的复杂环境似对实际信号传输有增强作用。该文的研究方法和模型估算获得的信号衰减系数可为实际环境监测组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生态农业发展的新契机*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发展在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与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与之对应的是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环境、提供多种产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这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的重要性。经过近30年的实践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而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多功能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最后本文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及文化功能角度对生态农业多功能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可持续农业、农业发展(SARD)的内涵、意义和当地农业环境的现状与问题以及试点研究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为探索人口、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经验与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自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组建以来,各方面的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该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农业环境监测工作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