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018/2019年度冬小麦、油菜生育期内,产区大部时段光热适宜、墒情良好,干旱、霜冻害、干热风发生范围小、影响程度偏轻。但冬季-初春,长江中下游地区、贵州等地阴雨寡照、土壤持续过湿,导致部分冬小麦、油菜遭受湿渍害,长势偏差。2019年5月中旬-6月上旬南方部分夏收粮油作物产区多雨寡照及大风、强对流天气不利于小麦灌浆乳熟及油菜成熟收晒。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晋中麦区夏休闲期复种饲料油菜的可行性,试验于2015-2016年采用大田试验法,研究了夏休闲期复种饲料油菜对后作冬小麦生长、麦田土壤养分及周年经济效益的影响。前茬小麦收获后复种油菜,供试油菜和小麦品种分别为华油杂62和CA0547,设置3个处理:以不种油菜的休闲田作为对照(CK0),油菜地上部被收获为CK1,油菜被全量还田为T。结果表明,与CK0和CK1相比,T有利于增加后作冬小麦抽穗前单株绿叶数,提高生育中后期植株干物质及N、P积累,保持灌浆期旗叶面积,进而增加穗粒数,提高籽粒产量,提高籽粒蛋白质及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同时T有利于提高后作冬小麦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40 cm土层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此外,从油菜-小麦周年经济效益来看,CK1较CK0和T分别高出128.9%和260.0%。综合分析可知,夏休闲期复种饲料油菜并且全量还田可以提高小麦产量,提升籽粒品质,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夏休期复种饲料油菜并收获可以获得更高的周年经济效益。本研究结果为合理利用夏休闲期以提升小麦产量与品质、改良土壤、提高年经济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6/2017年度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2017年度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以来最高值,暖冬明显;全国平均降水量北方偏多、南方偏少;全国平均日照正常,仅长江中游地区阶段性寡照明显.北方冬麦区逐旬平均气温均高于历史同期,大部麦田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和返青生长;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返青期比常年偏早3~10d.南方大部冬季光热充足,利于油菜、小麦等作物生长;2月中东部地区遭遇两次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过程,导致部分油菜、蔬菜等受冻;新疆、东北等地多降雪,不利于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2017/2018年度冬小麦、油菜生育期内,产区大部时段光热适宜、墒情良好,农业干旱和病虫害发生范围小、影响偏轻。但秋播期连阴雨导致西北地区东南部、黄淮西部、江淮、江汉及西南等地冬小麦和油菜播期明显推迟、冬前苗情普遍偏差;冬春强降温致使部分冬小麦和油菜遭受冻害;5月中下旬低温、多雨、寡照及强对流天气不利小麦灌浆乳熟及油菜成熟收晒。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定位方法连续4年研究钾肥、有机肥对产量和土壤耕层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夏玉米—冬小麦—夏玉米轮作连续4年施钾仍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玉米平均增产447kg/hm2,油菜240kg/hm2。有机肥对3种作物有显著增产作用,玉米平均增产538kg/hm2,油菜286kg/hm2,小麦353kg/hm2。夏玉米施有机肥比油菜、小麦增产显著,土娄土施有机肥土壤钾素收支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6.
以黄瓜、小麦、油菜和高粱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绣球小冠花地上部分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醇3种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绣球小冠花的乙酸乙酯、乙醇溶剂提取物对4种供试作物均显示出很强的抑制生长作用,质量浓度达100 mg/mL时对黄瓜、小麦、油菜和高粱幼苗、幼茎的抑制率均为100%。低质量浓度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小麦幼根及幼茎的生长有较强抑制作用;0.5 mg/mL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黄瓜、小麦、油菜、高粱幼茎和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11.57%、73.35%、3.06%、47.20%和65.06%、61.8 5%、29.96%、2.98%;1.0 mg/mL的乙醇提取物对黄瓜、小麦、油菜、高粱幼茎和幼根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2.07%、22.58%、12.23%、0.93%和84.57%、24.47%、56.25%、0。表明绣球小冠花乙酸乙酯和乙醇提取物具有优秀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7.
2018/2019年冬季(2018年12月-2019年2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未出现大范围极端低温天气;全国平均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北方冬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入冬前小麦抗寒锻炼较为充分,小麦越冬顺利,麦苗长势整体好于上年同期。华南中东部、西南地区大部水热条件匹配较好,利于冬季作物和蔬菜生长及经济林果生产。但季内,长江中下游及华南西北部多低温、降雪和阴雨寡照天气,油菜、露地蔬菜和经济作物长势偏差;青藏高原部分地区降雪极端性强,畜牧业受灾严重;河北、山西部分地区受降水持续偏少影响,旱情较为突出,小麦长势偏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吉林省西部地区长岭县和通榆县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半干旱地区小麦、燕麦与白菜、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的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以期为适合当地的高效农作物栽培模式提供理论指导。研究以当地常规"玉米一年一茬"种植模式为对照,以小麦/白菜、小麦/芥菜型油菜和燕麦/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为试验处理,第一茬种植前青小麦、小冰麦、澳麦和加燕2号,第二茬种植白菜、芥辣菜和黑芥末。结果表明,一年两茬种植模式较玉米一年一茬种植模式作物总生长期延长了25~49 d,总产值提高了42.4%~94.0%。其中,加燕2号/芥辣菜和加燕2号/黑芥末种植模式的产值较高,分别达51 092元·hm~(-2)和50 042元·hm~(-2),是一年一茬玉米种植模式的1.94倍和1.90倍。加燕2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245株·m~(-2),芥菜型油菜的最佳灌水量为4.52×104mm·hm~(-2)。因此,加燕2号/芥菜型油菜一年两茬种植模式适宜在吉林西部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2020/2021年度冬小麦、油菜生育期内,产区大部降水充沛、热量充足、光照适宜,干旱、湿渍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病虫害影响程度偏轻,冬小麦灌浆成熟期间以晴好天气为主,强降水、干热风影响偏轻,冬麦区气象条件好于上年度。但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贵州等产区秋播期和春季阴雨寡照及冬季冻害较为突出,影响油菜适时播栽和产量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5月中下旬的强降水天气影响油菜适时收获和晾晒。  相似文献   

10.
小麦与油菜种子萌发对酸雨胁迫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pH2.0、2.5、3.0、3.5、4.0、5.0模拟酸雨处理小麦和油菜种子试验结果表明,pH2.0时小麦和油菜种子不发芽,pH2.5时只有小麦异状发芽,pH≥3.0时小麦和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与pH值显著正相关,小麦异状发芽率则随pH值上升而降低。小麦和油菜的吸水值、呼吸速率、贮藏物质运转效率也与pH值显著正相关,小麦贮藏物质消耗率与pH值显著正相关,而油菜与pH值显著负相关;小麦和油菜的根、芽长抑制指数均与pH值显著负相关,且小麦抗酸雨胁迫能力强于油菜。  相似文献   

11.
油菜小麦兼用气送式直播机集排器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为提高油菜小麦兼用气送式集排器的排种性能,该文针对集排器具有较长导种管和气流扰动影响种子迁移轨迹的问题,通过构建导种过程力学模型确定了影响排种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导种管材料、直径、长度组合、角度布置、气流压强和供种转速对排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导种管材料、直径、材料与直径的交互作用、长度组合对平均行排种量和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影响,角度布置影响不显著,导种管材料和直径分别为PVC钢丝软管和20 mm的排种性能较优,且应尽量布置导种管长度一致。气流压强和供种转速对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影响显著(P0.05);供种转速为20~40 r/min时,排种油菜、小麦时气流压强分别为1 200和1 600 Pa时具有较好的排种均匀性,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0%和4.00%;油菜、小麦的排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分别低于19.0%和12.5%,种子破损率低于0.1%。田间试验表明油菜种植密度为40~68株/m2时,稳定性变异系数低于20%;小麦单位面积植株数量为129和252株/m2时,稳定性变异系数分别为8.34%和8.12%,达到油菜、小麦的农艺种植要求。该研究为气送式集排器结构优化和排种性能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夏收粮油作物主产区内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站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冬小麦、油菜生长季气候适宜度和灾害指数等,评价生育期内气象条件对夏收粮油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2022/2023年度冬小麦、油菜生育期内,产区大部分地区光热充足,大部时段农田墒情良好,湿渍害、晚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病虫害影响偏轻,成熟收获阶段多晴好天气,夏收总体进展较快。但陕西南部、黄淮南部及江汉东部等地,冬小麦成熟期出现持续连阴雨和强降水天气,导致麦收延缓,小麦品质有所下降,局地出现发芽霉变现象,河南影响最严重。长江中下游及贵州等地伏秋连旱导致油菜播种出苗推迟,后期长势偏差。西南地区南部冬春持续干旱,影响冬小麦和油菜产量形成。总体上,2022/2023年度冬小麦和油菜生长季内气候适宜度略低于上年,气象条件略偏差。  相似文献   

13.
2016年秋季(9-1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10.4℃,较常年同期偏高0.5℃,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64.4mm,比常年同期偏多37%,为1951年以来最多.东北地区初霜冻偏晚,南方晚稻区未出现大范围寒露风天气,气象条件总体利于秋收作物灌浆成熟与收晒.北方冬麦区和南方油菜产区大部墒情较好,秋种工作进展总体顺利,仅江淮、江汉等地10月下旬阴雨天气较多,导致部分地区播种延迟.秋播后大部地区水热适宜,冬小麦和油菜长势良好.但江南和华南沿海频遭台风袭击,造成部分地区农业损失较大.秋季后期中东部地区日照偏少,对设施农业有一定影响.新疆和东北局地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遭受雪灾.  相似文献   

14.
扬州市土壤有效钼含量0.061mg/kg,96%的土壤缺钼,90%的土壤极度缺钼.施用钼肥对棉花、水稻、小麦、油菜、大豆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效果依次是:大豆>棉花>油菜>小麦.水稻钼肥的适宜用法是钼肥浸种或拌种,棉花钼肥的适宜用法是苗期喷施或拌种.钼肥与锌、硼等微量元素配合施用可进一步提高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湘南红壤作物苗期铝中毒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利用盆栽试验对湘南地区旱地上种植的几种主要的作物(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油菜)进行了铝毒害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种作物苗期对铝的耐受能力不同。铝毒害临界指标为:小麦4.0cmol/kg,玉米4.8cmol/kg,油菜4.0cmol/kg,大豆5.2cmol/kg,花生4.4cmol/kg。铝毒害首先对作物根系生长产生危害,根系中积累大量的铝对根系细胞造成损害,严重阻碍作物吸收、运输养分和水分,继而影响到地上部生长,铝毒严重时使作物濒临死亡  相似文献   

16.
近期小麦和油菜病虫害在西南、江淮和黄淮等地由南向北相继发生和发展,小麦病虫害以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和麦蜘蛛为主,油菜病虫害以菌核病和蚜虫为主。西南地区虫害重于病害,小麦、油菜蚜虫发生较重,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缓慢扩展;江淮和黄淮等地病害重于虫害,小麦纹枯病普遍发生、病情上升快,麦蜘蛛和蚜虫大部零星发生、局部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秋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普遍偏低,初霜期早于常年,热量条件较差,导致大秋作物成熟期推迟;越冬小麦冬前积温明显不足;南方双季晚稻区出现了“寒露风”天气,部分迟熟晚稻遭受危害.季内降水量分配不均,前期雨水丰沛,北方麦区大部墒情较好,小麦播种基本适时,出苗顺利.但陕南、关中棉区由于秋雨连绵,影响了棉花的吐絮收花.中、后期降水稀少,特别是南方农区大部多秋高气爽天气,光照充足,虽利于秋收秋种,但长时期连晴少雨使农田墒情下降明显,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对越冬小麦、油菜生长和华南冬种不利.季内有一个热带风暴和一个台风在我国登陆,受其影响,华南夏旱得到缓解,而东部沿海出现大暴雨过程,部分农田受淹.  相似文献   

18.
潮土长期施用生物炭提高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该文于2011年起在黄淮海典型潮土区建立的秸秆炭化还田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系统观测了2011至2017年时间段秸秆生物炭连续施用下小麦生长及氮吸收情况,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地上干物质及氮累积,关键生育期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和群体数量等与小麦增产的关系,并监测了长期生物炭施用下土壤有机碳(SOC)与全氮(TN)含量的变化。该试验采用小麦/玉米周年轮作,设每季0、2.25、6.75和11.25 t/hm2四个秸秆生物炭处理(分别表示为BC0(对照)、BC2.25(低)、BC6.75(中)和BC11.25(高))。结果表明,与BC0相比,BC2.25仅在2015/2016季提高小麦产量,对其他5季无明显效果;BC6.75则在2014/2015、2015/2016和2016/2017的后3季显著提高小麦产量;而BC11.25提高了2014/2015和2015/2016季小麦产量。尽管生物炭处理对各季小麦产量影响各异,但6季各处理平均产量数据显示低、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均可提高小麦产量7.0%~8.5%、生物量5.2%~10.8%和氮肥偏生产力6.8%~8.6%,且3个处理间并无差异;中、高量生物炭处理还可提高小麦秸秆产量11.4%~12.6%、穗数10.1%~11.2%、籽粒氮积累量9.4%~11.2%、秸秆氮积累量17.4%~23.8%、地上部氮积累量13.3%~20.9%。生物炭施用在促进小麦生长和氮吸收利用的作用方面与其增加小麦生育期LAI和SPAD值一致,具体表现为低、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均可明显增加2015/2016和2016/2017两季小麦主要生育期群体数量以及增加两季拔节期、抽穗期SPAD值和LAI值。3个生物炭处理对提高2011/2012土壤SOC含量和2011—2014年土壤TN含量无明显效果,中、高量生物炭处理可增加2012—2017年土壤SOC含量32.6%~215.6%和2014—2017年土壤TN含量20.0%~36.8%。研究表明,合理施用生物炭能够促进黄淮区潮土农田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以及促进小麦生长和地上部氮素吸收,进而起到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土壤固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2/2013年度冬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度冬季(2012年12月-2013年2月),全国平均气温总体偏低,呈现前冬冷、后冬暖的特点;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略偏少,区域分布不均.北方大部地区降雪日数偏多,新疆、东北地区、内蒙古等地的部分地区积雪较厚,发生较为严重的雪灾和白灾;北方冬麦区大部土壤墒情适宜,小麦冬前抗寒锻炼充分,安全越冬.中东部大部地区多阶段性雾霾天气,日照偏少,设施蔬菜产量和品质受到影响.南方初冬多降水,库塘蓄水增加,后冬光热资源充足,利于作物生长和春播春种;但季内降温、降雪和阴雨寡照天气导致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部分油菜、蔬菜、果树及经济作物遭受寒(冻)害,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发生雪灾.云南中北部、四川南部连续4a出现冬旱,部分地区小春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2014/2015年冬小麦全生育期内,主产区大部光、温、水气象条件匹配较好,干旱、干热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范围小、影响程度轻。油菜全生育期内,主产区大部光热较充足,土壤墒情适宜,冬季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使部分地区油菜受冻,但总体影响偏轻。全生育期内气象条件整体利于冬小麦、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