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产品营销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构建现代农产品营销管理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产业化程度,让更多优质的农产品以通畅的渠道进入消费市场,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黑龙江省农业资源丰富,绿色食品产量居全国首位,更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发展深受现在先进科学技术的影响,于是"现代农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现代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方式,集先进性、搞技术性和高效性等多种优点于一身,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应用和发展,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农产品产量的提升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缓解世界粮食危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但是现代的农业的发展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它使农业生态环境的压力与日俱增,还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变得日益尖锐。基于此,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展开探究,希望对以后在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面对不断增长的粮食需要,保证食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十分重要。基于此,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动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大省,其经济总值排在全国首位,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8。近几年,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停滞不前、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等给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通过分析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有效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完善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莱西市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供需基本衡中有余,但如何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整个生产环节中重中之重,也是当前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再者,我市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大市,也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较好的市,农产品出口占据我市半壁江山。但是,农产品质量问题也是困扰企业出口的一个难题。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但是关系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也是克服出口技术贸易壁垒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正从山东省商务厅获悉,2016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连续18年出口总量保持全国第一。近年来,山东省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健全完善质量安全体系作为促进食品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举措,以"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在全省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源头管理,强化全过程监管,全力保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市  相似文献   

7.
增长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1):i003-i003
2004年我国粮食增产9%,2004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8.7%,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继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来湖北省黄陂区以贯彻农业供给侧改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优化粮食品质和结构,在提高经济作物生产效益的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和农业标准化应用,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引领下推进产供销和乡村休闲游的深度融合。黄陂区在蔬菜、茶叶、林果、草莓等经济作物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农业大国,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挑战。云南省作为西南地区的农业大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基于此,介绍云南省农产品当前出口贸易现状,对云南省农产品出口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云南省政府及企业对于云南省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统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只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才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巨大需求,确保农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粮食安全及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安徽省从一个灾害频发的穷省,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目前具有350亿kg的粮食生产能力,是解放初期63.9亿kg的5.5倍,已经成为我国五大粮食调出大省之一,粮食总产到2020年有望达到400亿kg,在我国农业区域发展和粮食安全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安徽省农田水利建设薄弱、多数地区靠雨养农业,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0%左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农业管理粗放,单产普遍较低;远远没有发挥其自然资源禀赋的生产潜力,是我国未来中低产田重点改造的地区。本文提出安徽省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是:在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总体方针指导下,在区域治理方面,重点改造淮北砂姜黑土中低产田面积,扩大建设淮河流域吨粮县市;在区域发展模式方面,主抓沿江淮(水稻-小麦)和淮北平原(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及深加工主体功能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拓展江淮丘陵发展经济林果业和特色养殖业,加快发展皖南及皖西大别山区绿色生态产业;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突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投资大中型农业机械化普及,创建绿色提质增效防灾减灾体系;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继续坚持水稻提升,小麦高产、玉米振兴,兼顾油料作物(油菜、大豆)调节;在作物品种优化布局方面,淮南地区减籼稻扩粳稻稳定油菜,沿淮和淮北地区是减弱冬小麦扩半冬性优质小麦,改中晚熟玉米为中早熟籽粒脱水快优质品种。创建出具有安徽省特色、水热资源高效利用(800~1 000 mm降水)、投入少、快速改造大面积中低产田、延伸绿色优质高效农产品产业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黄淮南片粮仓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北、苏北、鲁西南和豫东南的4省交界地区,有以淮北平原为主的砂姜黑土、黄泛区为主的风沙盐碱地等易旱易涝中低产田面积400万hm~2以上,虽然处于南北过渡带的黄淮南片,温热降水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好,但因地理偏远、交通不便,科技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高产潜力还未发挥。加快黄淮南片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黄淮南片第二粮仓,可以新增粮食50亿kg,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气候变暖和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态势,提出以下黄淮南片粮仓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在种植业方面,第1是培育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利用综合防治措施减轻小麦赤霉病的危害;第2是培育耐旱耐涝、脱水快适合机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种并快速示范推广;第3是扩大吨粮田建设,确保黄淮南片和国家粮食安全。在区域治理方面,重点改造淮北砂姜黑土、黄泛区的风沙盐碱地等易旱易涝区的中低产田,加强农田排灌系统基础投入,建设旱涝保收、林网路、渠井电配套的高标准农田。在现代科技装备方面,要加大农机补贴,增加大中型农机的数量,加强深翻深松农机的示范推广,普及农作全程机械化。在绿色提质增效方面,积极推行化肥农药减施,扩大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物肥料制剂等应用,加强秸秆还田和生物资源等循环高效利用。在科技教育方面,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培养知识农民,专业服务工人,打造社会化服务的专业队伍。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在皖北做强做大粮食品牌化生产,在苏北做大粮食规模化生产和培育现代新型产业,在鲁西南做好农林牧协同高效发展,在豫东南打造中国食品深加工的旗舰。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互联网+"农业的普及,带动订单农业、外销农业、观光农业等的快速发展。建议国家及早启动黄淮南片第二粮仓重点科技专项,将黄淮南片粮食主产区和经济塌陷区建设成为国家主体粮仓和农业经济新兴区及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区。  相似文献   

13.
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增长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绿色增长是缓解农业污染、提高农业效率的重要举措。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和产粮基地,为科学分析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经济增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能值方法定量研究了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总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其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总值总体稳定上升,且增幅小于农业传统生产总值,农业绿色生产总值占农业传统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总值的区域差异明显,其空间格局仍未改变传统经济增长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增长在全局上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这种集聚效应呈逐步减弱趋势。4)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投资、劳动力素质和农业政策五大因素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增长产生正向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基础设施投资对周边地区农业绿色增长产生积极作用。总体上看,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生产总值稳定上升,且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5大因素综合驱动该时期农业绿色增长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关键,随着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功能的不断增强,农业信息化发展会明显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业信息化会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从重视和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各种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选建和试建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或示范园区,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六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农业生态效率研究进展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业生态效率是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通过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可以准确评估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真实价值,以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率利用,并减轻农业废弃物所造成的内源性污染,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后发现,农业生态效率研究方面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概念界定不统一、评价方法趋同;2)宏观层面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不足、县域层面的收敛性分析亟待丰富;3)生态资产再生产、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生态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应用还亟待加强等问题。为此,剖析了未来为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效率研究将会更加关注的如下几个方面:1)提升农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方法;2)加强农业生态效率驱动因素的研究;3)推进农业生态效率在生态资产再生产、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制定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现代化阶段,也是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集约化农业发展的道路,即加强集约经营;力争粮食稳产;坚持持续发展。今后在面临人口与粮食,资源与环境严峻挑战的情况下,现代农业必须为人类享有充足与健康的食物和清洁的环境作出贡献。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为解决此问题,需要采取建立四大观点;解决四大矛盾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与一般农业相比具有更深刻的涵义、更多的功能和特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着都市农业的发展品质和潜力,文中简略介绍了3S技术、农业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温室环境控制技术、虚拟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溯源技术等10多项信息技术在都市农业中的应用,以求从宏观上全面把握农业信息技术体系及其应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信息技术,并更好地在都市农业和我国整个农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发展与权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已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多功能方向转变,全面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协同性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2005—2015年东北旱作区85县市的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壤属性数据,应用协同模型和统计参数均方根误差(RMSE)分析了不同时段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协同性及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之间权衡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005—2015年,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综合协同度下降0.12,整体处于低度协同水平;区域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协同度分别下降0.03、0.45,而农业生活功能协同度小幅上升。除辽宁省旱作区外,吉林、黑龙江省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协同度均明显下降,表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及生态功能之间的协同性向无序方向演变。2)研究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各功能之间存在时空权衡关系。2005—2010年,农业生产-生态、农业生活-生态功能之间的权衡关系整体表现为收益于农业生态功能,而2010—2015年则分别收益于农业生产功能和农业生活功能,各功能之间权衡关系变化及收益方向的转变是导致东北旱作区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协同度出现波动的直接原因。3)应用协同函数和统计均方根误差可以定量化描述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有序程度及系统内部各功能之间的关系,能够更直接有效地识别引起东北旱作区农业系统变化的因素,结果可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用水安全的分区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农业用水区域差异特点,选择水资源状况、农业用水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条件等4个方面的10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以2013年为基准年对我国农业用水进行分区,为我国农业用水安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按照省级行政单元农业用水可划分为8类地区,第1类地区包括江西、湖南、湖北等3省,农业用水量和粮食产量分别占全国农业用水量和粮食产量的13.3%和12.5%;第2类地区包括贵州、云南、安徽、四川、重庆、广西等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述2个指标分别为23.6%和20.3%;第3类地区是海南省,上述2个指标分别为0.9%和0.3%;第4类地区包括山东、河南、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等7省,以占6.8%的水资源量、19.2%的农业用水量,生产了33.7%的农业产值和32.4%的粮食;第5类地区包括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3省(自治区),以占6.9%的水资源量、12.0%的农业用水量,生产了20.5%的粮食;第6类地区包括宁夏、新疆、西藏、青海等4个省(自治区),农业用水量、粮食产量分别占16.2%和3.2%;第7类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4省,农业用水量和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19.5%和10.2%;第8类地区包括天津、上海、北京等3个直辖市,农业用水量与粮食产量最低,分别占全国比例为1.1%和0.6%。第4类和第5类地区合计农业用水量和粮食产量占全国比例分别为31.2%和52.9%,是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特别关注的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用水分区对策,第1类地区以节水为主;第2类地区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为主;第3类地区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第4类地区在挖掘本地区节水潜力的前提下,通过外流域调水或水权交易增加水资源总量;第5类地区以提高农业用水保障程度为主;第6类地区以保护水资源和水源涵养为主;第7类、第8类地区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益为主。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农业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农业工程应为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我国农业的现状和特点;指出农业工程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办好农业工程教育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