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伦市资源演化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黑龙江省海伦市为例, 运用1980 年、1995 年和2000 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对20年间海伦市土地利用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 利用生态服务价值理论与方法, 分析了海伦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 1980~2000 年间, 海伦市的耕地、城镇用地、交通用地呈增加趋势, 而林地、草地及湿地则呈减少趋势。区域生态效应(生态服务价值)随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而变化, 耕地对生态效应的贡献率最高, 为43.67%(2000 年); 其次是湿地和林地, 分别为26.32%和14.96%(2000 年);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对生态效应的贡献率为负值。1980~2000 年间海伦市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功能在食物生产功能方面明显增强, 而在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废物处理、土壤形成、侵蚀控制、原材料利用和娱乐文化等方面有所下降, 说明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区域整体生态效应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及层次分析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利用1978年MSS以及1987,1996,2007年的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对该区域近30a来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0a来该区耕地和建设用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新增耕地主要来自未利用土地和草地,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耕地和未利用土地向林地、草地转化是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的主要来源。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干扰,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产生了景观破碎化,景观异质性增加,生态环境退化等生态效应。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以还林还草、禁牧及水利等综合治理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调控下,土地利用结构得以调整,植被覆盖增加,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3.
基于RS和GIS的包头市土地利用动态及其生态效应定量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RS,GIS和多种模型支持下,对包头市1987~2002年土地利用动态及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包头市1987~2002年林地、草地和水域有不同程度减少。而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和耕地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地利用类型变动的总体方向是:林地、草地和水域主要转向耕地。发生利用类型转移的草地中,31.5%转为未利用土地;新增耕地主要来自草地和未利用土地。二者分别占非耕地转为耕地总量的36.34%和27.6l%。新增建设用地主要来自草地和耕地。二者分别占非建设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总量的49.86%和34.28%。(2)包头市1987~2002年区域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土地退化特别是草地退化和拓展耕地是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其生态贡献率分别是51.84%(41.04%),23.63%。(3)土地利用动态及其生态效应存在空间差异,16年间各区、县、旗的综合生态环境质量均下降,但以达茂为最,土右最慢。前者草地退化起决定作用。其生态贡献率达96.61%;而后者草地退化、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革的生态贡献率分别是44.23%,18.21%和10.36%,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怒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不仅改变了地表景观结构及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且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生态过程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怒江流域1985,1995,200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出近15年来,各土地覆被类型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借助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模型进一步研究了流域土地覆被变化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1985~2000年怒江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指数均发生了重要变化。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城乡居民工矿用地、耕地、草地明显增加,而林地和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反映出流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景观总体上表现异质性在减小,斑块类型趋于均匀分布的趋势,景观稳定性在降低。  相似文献   

5.
黑河流域LUCC(1988-2000)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88年和2000年Landsat 5的4、3、2(RGB)波段合成影象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全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基于GIS(arcview 3.2a),通过对黑河流域近12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特点揭示,研究了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出耕地、林地和城镇用地有明显增加,草地和水域都呈减少趋势,反映出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LUCC的区域差异明显:上游地区水域在减少.草地和未利用地大量增加,林地和城镇用地变化不大;中游地区耕地、城镇用地大量增加,草地急剧减少;下游地区水域面积大量减少,草场严重退化,未利用地大量增加;(2)上游地区主要表现为冰川退缩,土壤生态系统退化,地表径流中泥沙含量增加,林地水源涵养能力降低,天然植被退化;(3)中游地区农业绿洲虽有较大发展.但天然植被减少,土壤盐渍化、土地沙化、草场退化较为严重;(4)下游地区河道断流加剧,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地表植被严重退化,生态功能降低.土地沙化、盐碱化面积迅速扩大.灾害性天气频增。最后,基于流域各段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提出了生态重建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利用1980年、1990年和2000年3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将GIS和景观生态学的数量分析方法相结合,运用Arc Info和Arc View以及Fragstats(栅格版),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1980~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地和耕地大幅度减少,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域和未利用地相对变化幅度不大。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林地转化为草地和耕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和草地、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地。通过对该区斑块类型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离度和破碎度较大,而耕地、林地和草地在宏观政策和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下,分离度和破碎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通过对景观级别指标的分析,得出整个区域景观结构日趋破碎,景观异质性也逐渐提高,土地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发展。长江上游地区脆弱的生态体系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强烈,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程度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等景观生态效应。可通过调整景观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使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建设及水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矿区土地复垦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效应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矿区土地复垦对项目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及生态效应,应用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徐州市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分析了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变化。结合景观格局优化目标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因子赋以权重,对矿区复垦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部分评价因子呈现出正效应或负效应,如: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生态服务价值增加、生态廊道的密度和面积增大使生物多样性提高等为正效应,但由于生态廊道的建设,宽度的增加和密度的增加,对景观斑块进行切割,降低了最大斑块面积,使斑块破碎度提高而对矿区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土地复垦过程中应采取生物、工程、技术措施来进行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8.
海伦市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5年,2000年2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TM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马尔科夫模型对海伦市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土壤轻度、中度侵蚀以旱田为主,强度侵蚀主要是坡耕地。海伦市1995年土壤侵蚀强度大于2000年,从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是向着良性循环转化。  相似文献   

9.
淳安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淳安县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本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指数法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衡量土地利用景观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研究区土地的生态效应。尝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研究,为淳安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生态规划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淳安县土地利用方式以林地和水体为主;景观多样性较低,景观分布均匀而异质性较弱;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分离程度均较低,说明本区景观比较完整但复杂程度不高;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在现有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下,淳安县土地利用景观的生态效应较低,生态价值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林地、园地和水体用地区,不同地理区域间生态服务价值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沿海地区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颖  李冰  王水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1):241-245,251
以江苏省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利用1989年、1995年和2009年3个时期的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计算各风险小区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利用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景观风险指数进行采样和空间插值,得到基于景观格局的生态风险分布图。运用相对指标法对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进行分级,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低生态风险区、较低生态风险区、中等生态风险区、较高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5个等级。叠加不同时期的生态风险区划图层,利用土地覆被重心转移模型以分析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近20 a来研究区生态风险主要以较高程度为主,处于低、较低生态风险程度的区域面积变化不大,空间分布也一直位于盐城市,高风险区区域面积增加较为显著,主要位于盐城市的滩涂。低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偏移量较大,分别为116.6 km和4.9 km。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坡地新建梨-旱稻复合系统生态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峡库区坡地梨-旱稻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清耕梨园相比,间作旱稻并秸秆还田后,不仅能改善梨园小气候环境,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和改土培肥效果,而且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改善果实内在品质。同时能有效控制田间杂草,减少梨园病虫害的发生,且可消减非点源N污染负荷60.19kg/hm2,非点源P污染负荷8.0kg/hm2。与单一系统相比,复合系统能提高土地利用率44%,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S与GIS 技术的长江上游山地冲沟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长江上游山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冲沟系统广泛分布,但对该区冲沟的发生演变一直缺乏定量研究数据。以西昌长山岭地区为对象,应用RTK-GPS对该区冲沟系统进行测量,建立数字高程模型(DEM);同时基于GIS技术,探讨了从DEM上提取冲沟系统的方法,并以实测冲沟系统为依据,对所提取的冲沟系统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DEM提取冲沟系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山地冲沟系统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流域的沟壑密度为46.7m/hm^2,冲沟侵蚀速率高达191.9t/(hm^2.a),小流域内的土壤侵蚀为极强度土壤侵蚀,以控制冲沟侵蚀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是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值得重视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河口耕地遥感动态监测及其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多时相陆地卫星TM数据,以分类后比较法和历史土地利用专题图支持下的目视检测方法进行黄河口耕地变化动态监测。建立了基于TM数字图像的耕地变化及其相关自然和人为因素变化的指标,对与耕地变化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变化及人为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1987∽1998年,垦利县耕地增减变化较大,面积减少了5321.8hm^2,平均每年减少483.8hm^2。耕地的变化反映出该区土壤盐渍化的加重和水源的匮乏,以及人为不良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可视化技术在城市水土流失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阐述了城市水土保持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视化技术在北京市海淀区水土流失调查中的应用。方法是:在海淀区15.6km2范围内进行全方位的人工测量、调查,统计数据;再以1999年北京市海淀区局部约8km2的航片为资料,利用VirtuoZoNT(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Imagis(三维可视地理信息系统)、CyberCity(三维重建数字化系统)等可视化软件对北京市海淀区局部范围水土流失状况进行测量、分析、统计,生成三维实景模拟图等。其结果表明在典型区15.6km2范围内,据不完全统计,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多达47处,开发面积211.4067hm2,造成裸露面积163.0745hm2;道路交通建设6处,总长8675m,造成裸露面积4.2239hm2。全部开发建设造成裸露面积191.5662hm2,占调查区总面积的12.28%等。海淀区水土流失特点由于开发建设强度大,人为活动量大,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非常突出;生产行为造成的弃土弃渣比生活行为影响更加显著;另外海淀区房地产开发是海淀区水土流失的首要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道杰  崔鹏  朱波  韦方强 《土壤通报》2004,35(6):683-687
小江流域泥石流滩地水源充足、热量丰富,气候生产潜力(47641kghm-2)较高。本文应用加权指数和法确定了不同类型泥石流滩地(荒滩地、改良滩地和非改良滩地)土壤有效系数f(s)分别为0.405、0.684和0.594;根据生产力阶乘公式计算其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别为19295kghm-2、32586kghm-2和28299kghm-2。通过实地调查验证,本文对泥石流滩地生产潜力的估算与现实生产力水平基本吻合,证明本文提出的泥石流滩地土壤有效系数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东北黑土区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黑土区土壤肥力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通过选择在黑土区典型县份-德惠市的调查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与1980年相比较,分别增加了3.2g kg-11,0.11 g kg-1和5.70 mg kg-1,但有效钾下降了33.3 mg kg-1。土壤中有机质2003年盈余量48.7kg hm-2,氮15.07 kg hm-2,磷25.35 kg hm-2;钾亏损量170.62 kg hm-2。笔者认为,单纯从土壤营养管理角度看,目前黑土区耕地土壤肥力状况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坏。但已有的研究也表明,黑土区耕地肥力的变化与现行的耕作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中国西部耕地变化原因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我国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近年来耕地变化的特点和趋势,该文基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提供的1995/1996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库和本次调查的1999/200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数据,利用G IS技术,对两个年份空间数据进行迭加分析。结果显示:在此期间,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了1 910 727 hm2,同期减少了704 247 hm2,净增加1 206 48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41%;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开垦,本因子引起耕地增加了129.09万hm2,占总耕地面积增加量的69.45%;大量的草地开垦成耕地,这必将造成土地沙漠化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加之近年来国家政策开始向西部转移,这必将给西部各省的生态带来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泾河中上游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张希彪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6):137-140,152
利用RS和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泾河中上游流域1986~2000年的景观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破碎化指数、分离度等指标,进行了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并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压力及宏观政策等,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共同影响流域景观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典型的快速工业化城郊青岛市城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其现行土地利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开发区规划无序,用地低效,区域内工业园区已开发土地面积占规划面积比例普遍较低;(2)生态占用太大,据测算,城阳区人均生态赤字已达到1.542 6 hm2;(3)产业结构有待调整,纺织箱包、电器机械、化工橡胶、食品工业的产值比例与其工业“三废”的排放比例相当,对环境胁迫性大;(4)不当的土地利用引发社会问题等。据此,论文在运用SW OT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统筹城阳社会经济发展的包括土地集约利用、土地生态保护、推行循环经济机制以及完善社会受益分配机制的土地利用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关键性生态用地对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良性循环不可或缺,识别流域关键性生态用地,可为区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参考。该研究以滇池流域为研究区,结合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及土地利用现状,选取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及景观休闲等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生态用地重要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关键性生态用地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19年,滇池流域关键性生态用地面积为1 216.30 km2,占流域总面积41.65%,主要分布于流域北部、中西部及东部边界,以林地、水域为主,两者面积分别为774.53、306.39 km2,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发挥景观休闲等作用。识别结果能反映出维护流域生态功能的最重要生态用地,对滇池流域生态用地的规划与保护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