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立的技术方法,包括系统设计,数据库建立和pcARC/INFO汉字标注实现。在系统支持下,对黄河三角洲农业经济类型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和土适宜性评价进行了应用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以延安/安塞七乡镇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土地资源采集、输入、编辑,存储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它是土地资源动态监测,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有力工具。本文以延安/安塞七乡镇为例,启用ARC/INFO和Arcview软件,建立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系统,并对监测结果初步分析,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3.
Windows平台下土地资源评价信息的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土地评价的原理,在微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基于Windows平台,建立了土地资源评价信息系统(LAIS),该系统具有建库、增加、修改、删除数据等数据编辑和维护功能;在分析了多种土地评价因子类型基础上,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归纳出了4种因子隶属函数模型;并将层次分析(AHP)的原理与方法引入土地评价以确定参评因子的权重,将这些模型方法与系统集成快速完成土地评价;该系统与ARC/INFO连接或通讯,实现了空间数据的输入和土地评价专题图件的输出,以完成土地资源评价任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实现的中国土壤侵蚀背景数据库若干技术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准确可靠、精确可用的中国土壤侵蚀背景数据库是进行全国或区域范围内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及土壤侵蚀时空特征的基础工作,也是其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就小比例尺全国土壤侵蚀背景数据库的建立过程,探讨了该类数据库在ARC/INFO软件系统上实现的技术方法,以及数据精确程度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区域土地利用监测系统(RLUMS)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土地利用数量变化、质量变化、空间分布变化等监测要求,以PCARC/INFO为软件平台,设计建立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评价、模拟预测、优化等各类应用模型,输入各类土地利用信息建立相应统计数据库、图形库及相应属性库、图像库。集成为区域土地利用监测系统(RLUMS)。该系统具有各类土地利用信息分析管理、土地利用面积、分布及质量变化监测,以及模拟预测、优化配置,辅助土地利用决策等多种功能,满足全方位、长期的土地利用监测要求。经应用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土壤系统分类命名及其类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勇  蔡崇法  王庆云 《土壤》1997,29(3):130-136
选取和分析了湖北省不同地带、地貌和母质上发育的30个土壤诊断剖面。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的诊断层、诊断特性和分段连续命名法为依据,拟订湖北省土壤系统分类命名。并与中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FAO/UNESCO)、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WRB)进行类比。检索验证表明,与ST、FAO/UNESCO相关良好。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水土流失遥感普查有关技术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Windows95(98)为工作平台,以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GIS)及C语言为支撑软件,开发了包括植被、坡度、土地利用、降雨等因子的水土流失定量分析模型和水土流失信息系统,以卫星遥感TM数字光盘为主要信息源,对浙江省水土流失状况进行普查研究表明,浙江省水土流失面积较1987年普查结果有所减少,但中度以上流失面积明显增加,水土流失总面积中,疏林地流失面积占864%,坡耕地流失面积占11%。  相似文献   

8.
水土流失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 ,目前对水土流失的风险评价研究不多。本研究以江西为例 ,在合理地选择对水土流失有影响的生态环境因子基础上 ,利用土壤侵蚀公式计算值 ,按环境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危险程度、对各环境因子进行风险评分 ,在ARC/INFO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FOXBASE中常用的两个重新组织数据库文件的命令SORT和INDEX各自的特点,并针对INDEX命令无降序排列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肉鸡IFN-alpha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以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干扰素(IFN)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活性的细胞因子。本研究通过PCR从AA肉鸡基因组DNA中克隆了IFN-α(ChIFN-α)基因,测序分析,并将该基因与表达载体pQE30相连,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30/ChIFN-α,以IPTG诱导在M15中进行表达。测序结果表明ChIFN-α的开放阅读框(ORF)是由486个核苷酸编码的,成熟蛋白为162个氨基酸,有4个糖基化位点,推测  相似文献   

11.
应用ARC/INFO预测芋子沟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依据实地调查资料及相关图形资料 ,建立了芋子沟小流域地理数据库。在地理信息系统 ARC/ INFO支持下 ,根据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 ( USL E)对数据库实施运算操作 ,预测了芋子沟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 ,芋子沟小流域年平均输沙模数为 3 893 .3 8t/ km2 ,侵蚀强度属中度 ;占流域面积 2 9.4 8%的坡耕地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 81.98% ,占流域面积 69.5 2 %的其它地类对流域土壤侵蚀量的贡献率仅为 18.0 2 % ,坡耕地年均土壤侵蚀量为 10 82 6.5 4 t/ km2 ,属于极强度侵蚀。坡耕地是芋子沟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策源地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是实现流域内坡耕地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RS和GIS的甘肃省沙漠化现状及潜在沙漠化程度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1986,2000年两期TM图像的解译,获得甘肃省14年间土地利用与土地沙漠化变化情况.通过GIS,建立了甘肃省土地沙漠化与土地沙漠化潜在程度数据库.利用沙漠化发展指数与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甘肃省土地沙漠化发展与潜在沙漠化程度空间格局分析.研究表明,甘肃省沙漠化发展规模呈现河西走廊大于东部其他地区.但是,东部总体沙漠化发展程度要强于河西走廊地区.由于受沙漠化致灾因素的影响,潜在沙漠化程度的空间格局基本与沙漠化发展规模空间格局一致.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与GIS的陇东黄土高原土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利用 198 6年与 2 0 0 0年两期 TM影像以及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有关数据 ,通过 GIS软件 ARC/INFO与ARCVIEW,将影像进行解译、处理、存储、格式转换、查询等步骤 ,得到研究地区 3期土地利用数据 ,借助办公软件 EXCEL将所获得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格局演化分析 ;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对该地区景观格局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表明 ,景观格局研究方法是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结构演变研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沙化状况和适宜性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科尔沁沙地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从相同时期的TM影像上提取的土地沙漠化数据和土地适宜性数据,运用ARC/INFO、ARCVIEW软件和Access统计软件,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沙漠化和适宜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和适宜性进行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确定调整土地的面积及其空间分布。主要结论如下:草地、耕地和林地是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沙漠化原因存在差异,耕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宜耕作的林地、草地的开垦,而林地和草地的沙化则是由于土地质量差、利用强度大而造成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后,耕地面积减少,草地和林地面积增加。科尔沁沙地的治理应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农业、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土壤改良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了昭通地区土壤侵蚀成因和规律后,本研究选择了植被盖度和坡度作为确定土壤侵蚀等级的主导因子。利用1999年昭通地区TM卫星图像进行判读,提取植被盖度、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等信息;从地形图提取坡度信息;最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通用软件工具ARC/INFO7.11和AR-CVIEW3.2进行土壤侵蚀等级的空间分析,得到了土壤侵蚀等级空间分布图。根据土壤侵蚀等级图的统计分析结果对长防林(云南部分)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益尤其是土壤侵蚀的治理作出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和GIS的四川省李子溪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25  
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INFO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 ,对四川省李子溪流域 1986年和 1999年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监测 ,估测侵蚀量 ,并对李子溪流域土壤侵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 ,侵蚀强度动态变化与侵蚀量变化的关系 ,为李子溪流域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ZHOU HUI-ZHEN 《土壤圈》1993,3(2):153-160
A SOTER(soil and terrain digital database) project at the scale of 1:500000 has been tested using the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methodology in Hainan Province of tropical China.Soil and terrain map units were delineated by SOTER manual .An ARC/INFO GIS software has been used for grometric data storing and map editing,with attribute data stored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ASEIII PLUS.  相似文献   

18.
郭笃发 《土壤》2006,38(1):42-47
在ARC/INFO的支持下,由黄河三角洲3个时期的遥感图像和地形图获得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确定土地利用/覆被的初始状态矩阵和转移概率矩阵,据此用马尔柯夫链模型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χ2检验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因此用该模型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变化是可靠的。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正处在一种变化状态,耕地、柽柳芦苇地、翅碱蓬獐茅地、滩涂面积逐年减少:而水域、芦苇地、林地、柽柳地、建设用地则逐年增加。到2020年水域将达到6.54%,芦苇地8.02%,林地1.41%,耕地35.20%,柽柳地0.21%,柽柳芦苇地8.10%,翅碱蓬獐茅地5.46%,滩涂4.23%,建设用地30.82%,这预示着近代黄河三角洲人为干扰仍然是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的主要方面。根据模拟结果可调整各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A computerized parametric methodology was applied to monitor, map, and estimate vegetation change in combination with "3S" (RS--remote sensing,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technology and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s at a 1:50 000 mapping scale in the Letianxi Watershed of western Hubei Province, China. Satellite images (Landsat TM 1997 and Landsat ETM 2002) and thematic maps were used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views of surface conditions such as vegetation cover and land use change. With ER Mapper and ERDAS software,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was computed and then classified into six vegetation density classes. ARC/INFO and ArcView software were used along with field observation data by GPS for analysis. Results obtained using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showed that NDVI was a valuable first cut indicator for vegetation and land use systems. A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DVI explained 94.5% of the variations for vegetation cover in the largest vegetation area, indicating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getation and NDVI was not a simple linear process. Vegetation cover increased in four of areas. This meant 60.9% of land area had very slight to slight vegetation change, while 39.1% had moderate to severe vegetation change. Thus, the study area, in general, was exposed to a high risk of vegetation cover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