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湖南张家界典型植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张家界山地植烟区域土壤的成土环境及地球化学元素的丰缺状况和迁移富集规律,为烟区优质特色烟叶的生产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集23个长期耕种的典型植烟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分析了25种地球化学元素(氧化物)的含量,并对土壤的风化发育状况和元素(氧化物)的迁移富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烟区主要成土母质如石灰岩、板页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均受到了较强的风化作用,化学风化指数(CIA)介于73.19~88.03之间,总体上土壤具有Ca、Na贫乏而Fe、Al相对富集的化学组成特征。其中紫色砂页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紫色土的风化作用较强,土壤的淋溶作用较强;石灰岩风化物发育形成的土壤富铝化程度较低。黄壤、水稻土、紫色土中地球化学元素多数表现出一定的富集特征,大量有益营养元素的富集对于提高烟叶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土壤剖面淋溶层中元素(氧化物)P、B、Se、Mn、Zn、Cu、Ni、Y、Sc、La、Fe2O3、SiO2的含量均高于中国或世界土壤元素(氧化物)中值(均值),而N、S、Cl、Mo、Co、Sr、Br、I、CaO、MgO、K2O、Na2O、Al2O3的含量偏低,其中元素(氧化物)N、P、S、Mo、Se、Mn、Zn、Br、I、CaO、MgO在土壤剖面中的含量变化较大。通过对元素(氧化物)富集系数的聚类分析,将元素(氧化物)分为3类:呈较强富集特征的元素N、P、S、Se;呈较强迁移特征的元素(氧化物)Br、I、Mn、CaO;变化较稳定的其他元素。微量元素B、Zn、Cu和稀土元素Y、Sc、La含量较丰富且变化相对稳定,表明除了常量元素N、P、S以外,微量元素Se、B、Zn、Cu和稀土元素Y、Sc、La可能是影响张家界烟区烤烟品质的重要特征元素。  相似文献   

2.
探讨极端干旱区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改良盐碱地的效果及盐分与土壤有机质之间作用规律。连续田间监测对比中度盐渍土(5~10 g/kg)、重度盐渍土(10~22 g/kg)和盐土(>22 g/kg)3种土壤条件黑果枸杞植株的成活率,以及栽培3年对0~20、20~40、40~60 cm土层Na+、Cl-、SO42-、有机质、碱解氮含量以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总盐含量与黑果枸杞存活率之间符合二次函数,总盐含量大于7.97%致死黑果枸杞植株。此外,栽培黑果枸杞后,3种盐渍土20~40 cm土层Na+、Cl-和SO42-含量显著减小,并以盐土最为显著,其他各土层盐离子含量未显著降低。盐土碱解氮含量显著增加,其他类型盐渍土各土层有机质和碱解氮显著降低。土壤总盐降低速率与土壤有机质增量呈负相关。经修复的盐渍土有利于黑果枸杞产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增产过程中黑果枸杞降低了中重度盐渍土中Na+、Cl-和SO42-含量,消耗了20~40 cm土层较多养分。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香格里拉县雪鸡坪—春都斑岩性铜矿区主体矿区的25个样地的土壤和植物叶片检测结果,运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运用富集系数筛选优良修复植物,为今后雪鸡坪—春都矿区土壤改良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高到底依次为:Pb > As > Cu > Hg > Cr > Zn > Cd,单个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风险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Hg(98.7) > Pb(28.2) > As(21.1) > Cd(16.6) > Cu(14.6) > Cr(2.1) > Zn(1.0),综合来看,矿区土壤污染主要受Pb,Cu,Hg和As这4种元素影响为主。依据矿区6种典型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建议矿区选择铜锤玉带草为先锋植物,以铜锤玉带草、杜鹃、云南松、高山栎4种植物组成的群落作为修复矿区土壤的先锋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对富硒(Se)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土壤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基础物质,富 Se 土地开发利用将是提高 Se 资源合理利用的首要切入点。选取奉节县中部青龙镇和五马镇一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 247 个土壤样品,对研究区 Se 元素含量、来源、分布和影响因素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 Se 平均含量为 0.462 mg/kg,变异程度属于高度变异。根据《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DZ/T 0380—2021)中规定的富 Se 土地划分标准,研究区内一般富 Se 点位占比为 17.89%,空间位置上具有连续分布的特点。对 Se 等元素源解析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e 元素与 Cd 等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伴生关系并且来源相对一致。同时,土壤有机质、硫化物、铁氧化物及磷灰石对 Se 含量影响显著,并指示受到外源迁入的影响。据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定量源解析分析,研究区 土壤中 Se 来源影响顺序为外源迁入 > 地质背景 > 人为活动,贡献率分别为 70.1%、15.2% 和 14.7%,主要受河流上游地质背景影响,同时伴随着 Cd 的迁入。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土壤环境有利于 Se 元素富集并降低重金属安全风险,具有划定天然富 Se 土地的条件,建议在后续工作中开展专项农作物调查,进一步评估农产品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黑果枸杞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黑果枸杞种子的萌发进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的生长、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研究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不利于黑果枸杞种子的萌发,重度干旱胁迫推迟其萌发的高峰期;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呈下降趋势,-0.6 MPa处理下,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对照分别降低72.06%和74.07%;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适度干旱胁迫有利于黑果枸杞幼苗胚根和胚芽的生长,而中度、重度干旱胁迫不利于幼苗胚芽的生长;干旱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根、芽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而幼苗叶绿素含量(Chl a+b)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结论]干旱胁迫对黑果枸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重要影响,适度的干旱胁迫有利于黑果枸杞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黑果枸杞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黑果枸杞是一种集盐碱地绿化价值、防护林价值、药用价值等于一体的野生优良植物,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具,是盐碱、沙漠、干旱地区最具开发潜力和价值的植物品种之一。但其目前基本处于野生状态,且原生地自然条件恶劣,植被退化严重,已经对黑果枸杞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有些地区黑果枸杞成片死亡,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植物资源迫在眉睫。从国内外对黑果枸杞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过研究,从而影响了对黑果枸杞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贵州遵义地区硒在耕地土壤及农作物中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贵州省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系统采集大量样品的契机,开展硒(Se)在耕地土壤及农作物有用器官中的分布规律研究。统计分析研究表明,遵义地区表层土壤绝大部分处于足Se和富Se水平,仅有极少部分属缺Se和高Se土壤;单就Se元素而言,整体属优质土壤。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Se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海拔高度显著相关,受成土母岩岩性控制明显,土壤pH值 < 8.5时相关不明显,在 > 8.5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中Se含量由地表往下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受各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控制所致。农作物植株中Se含量主要因其器官部位及其生育阶段而不同。玉米、茶叶中的Se含量可能会受根系土Se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部分地区土壤不同程度缺Se,约占中国总面积的72%。前期调查在广西发现目前全国最大面积的连片富Se土壤,其中岩溶区土壤Se含量明显高于非岩溶区。假设广西岩溶区土壤连片富Se可能是受成土母岩、土壤组成和独特的富集机理等综合因素共同影响,选取广西武鸣县表层土壤Se元素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表层、深层土壤样品、岩石样品15 480件、452件和200件,并对样品中的CaO、K_2O、Na_2O、Mg O、Si O_2、Al_2O_3、TFe_2O_3、Se、Mn、SOC、Ti和pH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空间对比法、散点图、多元统计法分析土壤Se的物质来源,讨论成土母岩、风化作用、土壤组成、pH和有机碳(SOC)对土壤Se的影响,理清土壤Se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进而探讨广西重点岩溶区土壤Se元素高度富集的主要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Se元素平均含量为0.07~9.04mg·kg~(–1),背景值为0.87mg·kg~(–1),是全国土壤背景值的4.36倍;土壤Se与地层具有很好的空间耦合关系,深表层土壤Se具有强烈正相关性,表明土壤Se元素来源于下伏地层;散点图表明土壤Se受风化作用强度(CIA)、Al_2O_3、TFe_2O_3、SiO_2、SOC、pH、CaO、K2O、Na_2O和Mg O等因素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及方程误差检验表明,风化作用强度、黏土矿物(Al2O3)、含Fe矿物(TFe_2O_3)和石英矿物等矿物组成对土壤Se的次生富集起到主导作用。SOC、含K矿物、含Na矿物和含Mg矿物为次要影响因素,含Mn矿物、含Ca矿物和pH的影响作用较弱。在岩溶区,风化作用控制土壤Se富集作用,高富集黏土矿物和含Fe矿物主导了土壤Se元素吸附作用,这可能是导致广西岩溶区岩母Se含量低于中国岩石平均值而土壤Se高度富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清镇市土壤Se含量特征与空间分布,明确其背景值与基准值,探明成土母岩、表生环境(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土壤类型等)与人类活动(施肥、浇灌等)对土壤Se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采集了清镇市4637件表层土壤样品(0 ~ 20 cm)和216件深层土壤样品(150 ~ 200 cm),分析土壤pH、有机质、Se含量等指标,以期为区域资源勘探、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清镇市表层土壤Se含量高于深层土壤,表层与深层土壤Se含量空间分布趋势一致,Se含量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流长乡、犁倭镇与站街镇接壤的区域,清镇市富硒土壤(0.4 ~ 3.0 mg/kg)面积为103789.65 hm2,占调查总面积的89.98%,清镇市土壤Se背景值为0.56 mg/kg,土壤Se基准值为0.35 mg/kg,清镇市土壤Se背景值是全国土壤Se背景值的1.93倍,且高于贵州省土壤Se背景值。清镇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与黄壤、黄棕壤、石灰土和水稻土的土壤Se背景变化率(ΔRCSe)均增加。2009年至2019年清镇市土壤pH降低了0.15,清镇市表层土壤Se含量与pH呈负相关,与有机质和深层土壤Se含量呈正相关,Se元素更容易在酸性强、有机质丰富的土壤环境条件下积累富集。清镇市玄武岩发育的土壤Se含量最高,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Se含量最低;清镇市灌溉水与肥料均能向土壤带入Se,灌溉水Se代入量较大,年均带入量为2205 mg/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我国金银花主产区花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以及暴露风险,本试验对我国三大主产区(山东平邑、河南封丘、河北巨鹿)的金银花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测定了金银花和土壤中Pb、Cr、Ni、Cu、Zn、As、Hg、Cd、Mn 元素含量,分析了这9种元素在金银花及其生长土壤中的分布和相关性,并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地质累计指数、潜在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d和Cu元素的含量大多高于当地土壤背景值,而其他元素的含量大多低于当地土壤背景值;各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金银花对土壤中不同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不同产地金银花对相同元素的富集能力也存在差异。金银花对土壤中各元素富集系数的趋势为As相似文献   

11.
苏南典型区农田土壤硒-镉拮抗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苏南典型区2027套稻米-土壤样品的Se、Cd含量及其相关的元素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元素相关性统计分析及生物富集系数(BCF)等分布特征研究,本文探讨了农田土壤中Se与Cd的拮抗作用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中Se和Cd分布共消长特征明显,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最高可达0.87;2)有关岩石、陶瓷原料、河泥等均可成为农田富集Se、Cd的物质来源,且多为富Cd强于富Se,只有源于富硒岩石的富硒土壤可排除Cd污染干扰、其开发利用价值最高;3)稻米Se与Cd的生物富集系数多介于0.1~0.8之间,土壤偏碱性有利于稻籽吸收Se、偏酸性则有助于稻籽吸收Cd,受土壤Se、Cd同富集之影响,富硒米与镉超标大米可能同时出现;4)土壤富Se抑制稻米Cd吸收是有条件的,当土壤Se大于0.4mg/kg、总有机碳大于1.5%时,稻米Cd与土壤Se、Cd生物富集系数与土壤Se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0.56;5)pH与Cd生物富集系数、TOC与Se生物富集系数之间也有显著负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0.65。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农田土壤Cd的积累影响及风险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土壤重金属空间结构特征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重金属污染评价的基础。本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柴达木盆地原生地和耕种50年的农田土壤镉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土壤镉进行质量评价,同时分析了农业耕种对土壤镉积累的影响,调查统计了灌溉水、肥料、农药等农业源土壤镉的输入量,为农田镉积累的风险预测提供参考。【方法】以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农场的一块原生地(从未耕种过的土地,可以认为无化肥污染)和一块耕种地(已种植了50年的农田)为研究对象,从原生地采集22个土壤样本,耕种地采集50个土壤样本进行镉含量的测定,同时检测灌溉水、农药、化肥中的镉含量,并进行每年农田输入量的统计。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反比权重法(IDW,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插值,GIS9.3进行空间分析和图像处理;以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土壤镉质量,评价模式为Pi=Ci/Si(Pi为污染物镉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污染物镉的实测数据,Si为污染物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分别以农业部公布的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枸杞生产技术规程》(NY/T 5249-2004)和《绿色食品 枸杞》(NY/T1051-2006)产地环境标准要求下的《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391-2000)为依据。依据农业源土壤镉输入量,以土壤现状值为起点,以绿色食品标准限量值为终点,测算输入量积累突破两端差值的年限。【结果】原生地22个土壤样品的镉平均含量为0.30 mg/kg,是土壤背景值的两倍(0.14 mg/kg),达到无公害食品(0.60 mg/kg)和绿色食品(0.40 mg/kg)标准;种植50年农田的50个土壤样品的镉平均含量为0.43 mg/kg,是土壤背景值的3倍,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但超过绿色食品标准。用于灌溉的河水的镉含量为0.0036 ng/kg。检测生产中使用的15种农药和7种肥料,其中的镉导致每年土壤镉增加3444 mg/hm2。最严重的污染源是鸡粪,施入土壤后每年导致土壤镉增加2025 mg/hm2,其次依次为复合肥(使土壤镉增加576 mg/hm2),磷酸二铵(增加432 mg/hm2),有机肥(增加360 mg/hm2)。【结论】以小尺度空间分布和全量统计研究的诺木洪农场土壤镉含量这一单一指标衡量,可以看出诺木洪原生地土壤是清洁的,能够满足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但是研究选择的多年耕种田已经遭到重金属镉的污染,只能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而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现行生产中的施肥措施是导致诺木洪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鸡粪对镉污染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复合肥、磷酸二铵和有机肥。如果继续现在这种耕种方式,以现有的原生地镉含量均值为0.30 mg/kg进行计算,76.3年后该土地镉含量将超过0.40 mg/kg的绿色标准上限。  相似文献   

13.
In most cases, fluorine, boron, selenium, and arsenic pollution deteriorates the ecological-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ordinary chernozems: the number of saprotrophic bacteria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Azotobacter genus) that of fungi, and the enzymatic activity decreases, while the phytotoxicity becomes higher, etc. The consequences of this pollution are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the element, its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the chemical form of the compound, and the time period from the moment of pollution. The elements studied form the following sequences according to their effect on the properties of an ordinary chernozem: B > Se > As > F (when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MPS) of these elements was accepted as the unit of measure) and Se > As > B > F (when the units of measurement were mg/kg or mmol/kg of soil).  相似文献   

14.
Se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Se和Cd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及其与食品安全及人体健康之间的潜在关系进行了综合评述。Cd和Se在植物中积累并迁移到植物的可食或收获部分,取决于土壤条件、气候因子、农艺管理措施等。Cd是对食物链造成污染的重要元素,其在土壤中的富集通常是由工农业生产或城市人为污染造成的,减少Cd对土壤的污染及Cd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已成为土壤学、环境科学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Se是一种对动植物有益的元素,在土壤中含量过低会引发人体疾病,但Se含量过高也会导致污染并引发人体疾病;土壤中的高浓度Se通常来自于含Se量高的母岩以及燃煤的灰尘污染;基于食品安全的需要,中国在重视Se素营养补给的同时,要防止富Se地区及人为因素造成的Se污染。  相似文献   

15.
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渍类型及盐渍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青海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的高原盆地,海拔在2600-3200米,气候干旱,地形封闭,年迳流总量约44-50亿立方米,完全汇集于盆地,主要平衡消耗于蒸发。盆地盐类化学沉积至少自第三纪开始,除沉积大量石盐、光卤石外,硼、锂、锶等元素亦大量富集。盐渍土的类型和分布总的规律是:1.在大湖盆的周围;从湖心起向外推,依次出现化学沉积→盐泥→盐壳→沼泽盐土→草甸盐土→残余盐土→砾质戈壁石膏盐盘残余盐土。2.在小湖盆的周围,从湖心起向外推,依次为化学沉积→盐泥→地下水溢出的部位发育为沼泽盐土或盐化沼泽土→湖滨草甸盐土→砾质盐化土或砾质戈壁石膏盐盘残余盐土。各类型的盐渍土分布带有宽有窄,一般在近高山区一侧,由于水流所携带的物质丰富,分布带宽,规律性亦明显,而在靠低山区一侧窄。按照盆地地质历史特点和盐类地球化学累积特征,划分为三个积盐区:1.西部硫酸盐类累积区,主要以CaSO4、Na2SO4和SrSO4等盐类;2.北部小盆地以硼酸盐类和氯化物盐类等累积区;3.中、南部为氯化物盐类累积区,主要以NaCl、MgCl2和KCl等盐类。文章最后提出盆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滴灌水肥一体化对枸杞产量、水氮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本研究针对当前柴达木盆地枸杞(Lycium barbarum L.)生产中水肥过量施用的现象,通过分析水氮互作对枸杞水氮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当地枸杞种植节水减肥及增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试验于2018—2019年在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怀头他拉灌区进行,以2年生‘宁杞7号’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氮两因素三水平设计,水分处理水平为W1 (198 m3/hm2)、W2 (158 m3/hm2)和W3 (119 m3/hm2),氮肥水平为N1 (345 kg/hm2)、N2 (276 kg/hm2)和N3 (207 kg/hm2)。分析不同水氮条件对0—1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耗水量、水氮利用效率、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结果】  水氮互作对土壤蓄水量存在显著影响,其中W2N2处理两年内蓄水量最高。不同灌水处理间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W2>W3>W1,与W1相比,W2和W3分别提高79.4%和59.3%。W2N3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两年平均为17.26 kg/(hm2·mm)。两年平均氮肥偏生产力表现为W2>W3>W1。在相同灌溉水平下,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降低。所有处理中以W2N3的平均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15.71 kg/kg。灌水和施氮均可增加枸杞产量和经济效益,不同灌水处理间产量和经济效益整体均表现为W2>W3>W1。与W1相比,W2和W3产量分别提高49.4%和29.1%,净收益分别提高3.36和2.88倍;与W2N1处理相比,W2N2和W2N3产量分别提高10.6%和16.7%,净收益分别提高29.1%和41.6%。  【结论】  只有适量灌水才可以提高0—100 cm土层含水量,提高枸杞水分利用效率。在适量灌溉条件下,降低氮肥投入有利于提高枸杞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灌水量150~160 m3/hm2,施氮200~220 kg/hm2为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适宜的水肥模式。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studies of soils potentially polluted by trace elements are basic to find the source of pollution, to understand the behavior of the contaminant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to propose remediation and reclamation actions. This work reviews the role of the Mineralogy and Geochemistry to assess the hazard of soil contamination by trace elements in mining areas, focusing on three different case studies carried out in the Andalusian community (South Spain), with a Mediterranean temperate climate.

Materials and methods

Two significant mining districts were selected for this work: the Linares-La Carolina (Pb-Zn ores) and the Riotinto (Iberian Pyrite Belt, IPB) mining areas. Another case study was the Guadiamar basin, which soil was polluted by the spill produced in 1998 by the breakage of a mine tailing impoundment in Aznalcóllar mines (IPB). Soils, mine waste, and secondary precipitates were studied to approach the source of the pollution and the fate of the contaminants. Chemical composition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soil parameters, and mineralogy of all materials selected were studied. In addition, the bioavailability of trace elements was determined by different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Pyrite and secondary phases are the main sources of pollution in the Riotinto area. Their stability is a key factor in the release of trace elements. The availability of trace elements in soils was lower in unpolluted leptosols than in contaminated orchards. In Linares-La Carolina, a severe pollution by Pb and a high availability (10–70% extracted with EDTA) were found. In Guadiamar basin, the residual pyrite sludge continues releasing trace elements to soil. Cd and Zn were mobile at pH <?6 and As at pH >?8, and Pb was quite immobile. Cd, Zn, and Pb can be coprecipitated by carbonates while As is mainly adsorbed by clays and iron oxyhydroxides.

Conclusions

The geochemical studies of soils polluted by mining activities allow to evaluate the availability of trace elements and their retention in soils. Therefore, geo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studies are necessa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soil pollution and remediation actions.
  相似文献   

18.
X-荧光光谱仪、磁化率仪和激光粒度仪对尧禾村(YHC)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序列的微量元素、磁化率、粘粒(<5μm)含量进行了测量。将磁化率曲线、粘粒曲线、Rb/Sr变化曲线和Ba/Sr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YHC剖面的磁化率曲线、粘粒曲线、Rb/Sr曲线和Ba/Sr曲线具有高度的同步同向变化趋势,可很好的指示研究区域内全新世的气候变化。而元素的含量变化是该区域气候变化的结果,其中Pb元素在黄土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古土壤层,属于淋失性元素。Mn、Cr、Cu、Zn、Co、Ti元素在古土壤含量高于黄土层,属于富集性元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老官台全新世黄土剖面12种微量元素的测定分析,结合本剖面已测定的粒度、磁化率、光释光(OSL)年龄,研究和揭示了它们在表生环境下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古气候意义。微量元素在风化成壤过程中,其活动性由强至弱顺序为BaSrCdPbLiZnCuCrMnCoRbNi。其中Rb、Li、Cr、Co、Zn、Cu、Mn、Ni八种元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相对富集,含量较高;Sr、Ba、Cd三种元素在土壤中相对淋失,含量较低;但Zn、Cu、Mn、Ni、Pb五种元素对黄土层和土壤层的区别不是很明显。因此,Rb、Li、Cr、Co的高含量反映了较温湿的成壤环境,低含量反映了较冷干的粉尘加积环境;而Sr、Ba、Cd低含量反映了较温湿的成壤环境,高含量反映了较冷干的粉尘加积环境。Pb、Zn、Cu、Mn、Ni、Cd元素含量在表土层中的富集主要与现代耕作活动或工业污染有关,反映了人类活动强度的不断增强。LGT剖面主要微量元素的变化清楚地记录了关中盆地自末次冰消期以来气候环境经历的显著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