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生态茶园建设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我国茶区主要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具体分析了这些模式的应用效果和特点,表明生态茶园具有改良土壤、营造茶园良好微生态、净化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等效果,并指出生态茶园建设是今后茶树栽培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的茶园种植面积和优越的自然条件来衡量,茶叶的总产量及经济效益理应更多更高,但长期来,我国茶叶的单产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茶叶的品质也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着我国茶叶的出口创汇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运用生态经济原理,建设新型的生态茶区,是充分开发茶区资源,保护茶区生态环境,提高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键,也是保证茶叶“以质取胜,以销促产”的发展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3.
茶园灾难性气候的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省主产茶区茶园模式和管理对灾难性气候调控调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建立人工生态群落,利用高大乔木的遮挡作用,减少冰雹和水害对茶园危害以及干旱、高温的胁迫;提倡茶园铺草,减少干旱、高温对茶树的危害;重施有机肥加速茶园土壤团粒化的发展,促进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良性发展,提高茶园土壤抗性。  相似文献   

4.
李灿灿 《茶业通报》2014,(3):142-144
近年来,各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步伐加快,然而,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极端天气的不断出现,给新植良种茶园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2013年7、8月间,一场罕见的连续高温干旱,对当年的新植茶园造成近乎毁灭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新建良种茶园茶苗移栽成活率将成为各茶区面临的课题.笔者根据皖垦茶区近年来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摸索的经验,就如何确保新建良种茶园成活率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建园规划做好规划是茶园建设的第一步,正确的茶园规划,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6.
班昕 《茶业通报》2009,(1):34-35
山东茶区冬季寒冷干燥,茶树易受冻害。本文对茶树越冬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指导茶叶生产者进行恰当的茶园管理,尽可能促进茶树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7.
张续周 《茶业通报》2023,(3):119-122
本文介绍了‘北茶36’茶树新品种的植物学特征,总结提出了‘北茶36’茶树品种在山东及以北茶区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宜茶地块选址、栽培方式和规格、茶-林间作和生态复合立体茶园、定型修剪和抗寒茶蓬塑造、设施栽培、肥水管理和增强树势、土壤保水和抗冻保温、绿色防控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日照市茶试站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立项的“山东茶树害虫调查及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经过4a的调查、观察,已基本查明山东茶树害虫的种类,并总结出了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山东茶区主要害虫的种类山东茶区主要茶园害虫有15种,其中叶部害虫12种、枝干害虫2种、地下害虫1种。按为害面积大小和为害程度的重轻依次为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叶瘿螨、角蜡蚧、绿盲蝽、蚜虫、小地老虎、大蓑蛾、褐蓑蛾、扁刺蛾、卷叶蛾、黄刺蛾、棉铃虫、木蠹蛾。其中,在茶园普遍发生,对茶树为害较重的害虫是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螨类(茶叶瘿螨和茶橙瘿螨),俗称山…  相似文献   

9.
茶园生态是茶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分,是研究茶树群体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既包括茶树生态,也包括土壤生态。良好的茶园生态系统,应该具备和谐的结构和高效而经济的物质、能量的传输和转换,既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弹性波动,又可以发挥最佳的生产效率,为人类提供高产、稳产,优质的茶叶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梨生产、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梨是世界重要水果,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果品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和中国的梨生产、贸易和竞争力都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以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不同角度的分析,对我国梨生产、贸易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7年我国梨收获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在世界梨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是梨单位收获面积产量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梨出口量在世界梨贸易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梨出口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但竞争力的维持是以较低的出口价格为代价的。针对我国梨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讨论了改善我国梨生产和提高梨果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影响信阳毛尖茶品质的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茶树品种结构、茶园生态环境与建设、茶叶采摘、土壤、肥料及病虫害防治等制约因素对信阳茶叶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为信阳地区茶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茶农增收、茶业增效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广西茶树良种苗木繁育推广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茶树良种选育、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体系,提高茶园无性良种化率对广西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建立茶树母本园、品种园、苗圃、高产优质示范园、茶叶加工厂等设施入手,研究探索其推广技术体系;【结果】研究内容包括建设茶树母本园 11.3 hm2、品种园5.3 hm2、苗圃13.3 hm2、高产优质示范园 26.7hm2、茶叶标准化加工厂面积1900 m2,、茶叶低温冷库90 m2、茶叶质量检测室面积700 m2等基本设施,以及与良繁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试验、速繁等设施,良种繁育技术集成、研究与开发、推广示范;【结论】初步建立了茶树良种苗木繁育推广体系并解决其技术瓶颈,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广西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格局,以期为土地管理决策、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山东省1997—2008年各市土地利用详细变更数据,选取农耕用地、牧草用地、园林用地、水域用地、城乡居住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等7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定量模型支持下对山东省不同时段及其内部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格局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8年,山东省未利用地、耕地减少幅度较大,水域用地面积增长最显著;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动态度为0.96%;水域、交通用地、未利用地变化较为显著,其变化动态度分别为25.85%、2.26%和-2.14%。此外,各市耕地、园地、未利用土地和牧草地的相对变化率相距悬殊,证明山东省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该研究揭示了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建设与人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的揭示宜宾市屏山县某茶园土壤PTEs污染现状与来源,通过对研究区样品采集和检测分析,利用内梅罗指数、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茶园土壤中7种潜在毒性元素(PTEs)(Cd、As、Cr、Cu、Pb、Ni和Zn)进行了污染评价,并以多元统计与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其进行了溯源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7种PTEs浓度只有Cd超过农用地土壤筛选值;对比四川省土壤背景值,Cd超标倍率88.45倍,且内梅罗污染指数、地积累污染指数及综合潜在生态污染风险指数的平均值为7.65、3.38和1262.06,表明茶园土壤中PTEs污染严重且潜在生态风险高。多元统计与污染空间分析得出对于同一组分中Cd、Cr、Ni和Zn的富集可能为硫铁矿开采导致;Pb主要为硫铁矿的采选冶燃煤大量使用导致;As除了燃煤使用外,还与肥料的使用有关;研究区早期小龙溪沿岸土法造纸厂生产活动造成水体中Cu富集和周边土壤酸化。茶园土壤中PTEs污染程度空间分布特征表明Cd为主要风险来源,并且Cd对于整个研究区PTEs污染起到控制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安溪县茶园肥力状况与合理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火贵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8):132-135
为做好茶园耕地的质量保护与改良利用,指导广大茶农科学合理施肥。笔者通过采集具代表性茶园耕地土壤进行化验检测,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与分析,根据186个土样测定结果评价安溪县茶园耕地肥力状况。结果表明:全县茶园土壤酸化趋势严重;土壤养分失衡,钾、镁、硼缺乏较严重。因此,建议加强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力度,矫正土壤养分失衡状况;做好茶园耕地质量保护与改良利用,发展生态茶园,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源动力和前提条件。以山东省为例,对17个地市的3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和51个对照村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认知度、公民环保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期望四个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社会新农村试点村中农民生态文明认知度有所提高,但未转化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试论茶叶的清洁生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清洁生产与茶叶清洁生产的概念;分析了茶叶的污染来源及茶叶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出了实现茶叶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与途径:加强管理,建立茶叶清洁生产知识和技术培训体系;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施用肥料;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减少茶叶加工中的污染;与无公害茶叶生产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山东茶树虫害的种类及主要品种的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差别,山东茶区虫害发生情况有其自身的特点,作者在大面积调查和观察的基础上,查清了山东茶树虫害的种类有两纲四目十一科十五种害虫,并针对主要害虫种类,通过室内观察和田间调查,掌握了其在山东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山东茶叶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茶园杂草组成、物种类型、生活型组成等方面分析国内外茶园杂草构成特点;同时,从茶园生长状况、地形地貌、季节气候等方面归纳了茶园杂草发生特点。从农艺控草、化学除草、生态养草、生物防草等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当前茶园杂草治理的经验措施。以构建茶园和谐生态系统为目标,基于国际“杂草的综合管理”制定的茶园杂草控制策略,创新性地提出以“生态养草”为主体和“农艺控草”为常规的茶园杂草控制技术体系,以减少杂草发生及危害,保障茶叶品质和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20.
TOptimization of regional landscape pattern is significant for improving function and value of ecosystem,and restraining the expansion of urban layout.Taking Chengdu City for example,this paper applied RS and GIS techniques,landscape indexes and ecological service function evaluation to further analy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of regional ecological functions,and on this basis,identifi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source lands.Based on the long-term objective of building Chengdu into a modem garden city,this paper applied the accumulative cost distance model and introduced garden city theory to construct regional ecological corridors and ecological nodes,and explored the approaches of optimizing landscape pattern of modem garden c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great deal of arable land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urbanization;intensity of regional ecological functions showed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ces;ecological source land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Longmen Mountain,the Qionglai Mountain,the Changqiu Mountain and the Longquan Mountain;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study area,the road ecological corridors,river corridors and agricultural corridors in the layout of "four rings and six radial corridors" were constructed;ecological nodes dominated by intersection,wetland and forest park were formed.This research method and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references for building Chengdu into a modem garden 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