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猪场中出现弱猪的时期主要有4个,即初生弱仔、哺乳期弱仔、保育期弱仔和育肥期弱猪。如果在生产中对弱猪下功夫,减少弱猪的死亡,也就降低了整个猪群的死亡率。1初生弱仔 弱仔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母猪产仔过多,出生仔猪体重低,活力弱;②母猪胎次高或其他原因,部分仔猪在胚胎时期营养不足;③由于难产等原因,仔猪出生后体质弱。弱仔的具体表现有,无病但体重过轻、体重大但活力弱、有生理缺陷(如先天性震颤或八字腿)等。  相似文献   

2.
将应用于围产期猪的防疫程序(消毒、疫苗免疫、猪群保健等方面)进行修改后,施用于420头产仔母猪及4200头仔猪。结果显示,母猪平均产活仔数由9.61头增加到9.93头:哺乳期仔猪的死淘率由7.9%降低为6.8%;仔猪的断奶重由5.62kg增加到6.11kg;母猪淘汰率由17.8%降低为6.6%。经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表...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往往见到一种光吃料不长肉的猪,农民称之为“小老头猪”,在畜牧生产中称为“僵猪”或“落脚猪”。这种猪严重地影响了肉猪的出栏率。生产水平及经济效益。,一、但猪形成的原因1、先天性的原因有:(1)近亲繁殖,使仔猪生活力弱;(2)小母猪配种过早,使仔猪初生重与断奶体重过小,后期生长发育漫。2、后天性的原因有:(1)奶僵。母猪乳汁不足或奶头被抢,仔猪未能及时补料,只靠稀薄乳汁度日,腹不饱食,延长了哺乳期,造成奶僵;(2)食僵。仔猪断奶后突然改变饲料或生活习惯,胃肠机能不适应,从而降低了食欲,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4.
饲粮中添加柠檬酸对猪群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00头左右生产母猪生产线的母猪、仔猪、保育猪,母猪根据6~10月份的预产期分两组,仔猪根据母猪的分组自然分为两组;保育猪也随母猪的分组自然分为两组,每个处理各有3个重复:生长肉猪根据体重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饲粮中添加1.0‰柠檬酸,对照组不添加。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1.0‰的柠檬酸,可以使哺乳期母猪采食量提高29.40%,仔猪初生体重提高22.96%.21日龄仔猪体重提高29.50%;保育猪日增重提高12.06%,料重比降低7.74%,每出栏1头保育猪.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饲料1.71kg,育成率提高0.86%;生长育肥猪日增重提高7.73%,料重比降低5.15%,平均每出栏1头商品猪,试验组比对照组节约饲料12kg,育成率提高2.07%,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蜘蛛酶(AraZymeR)是由韩国巫婆蜘蛛消化道内共生微生物HY-3所分泌的高活性蛋白酶。试验研究了蜘蛛酶对35日龄以上保育弱仔猪、僵猪的改善提高情况。及对仔猪增重、采食量、料重比、腹泻率、死亡淘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蜘蛛酶能够明显提高弱仔猪、小僵猪的平均日增重,全期可比僵猪对照组仔猪高39.38g/d(P〈0.05);试验组全期料重比为1.178,相比僵猪对照组降低了13.38%(P〈0.05);蜘蛛酶组仔猪总体毛色、体况改善情况要明显好于僵猪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型梅山猪育种中心2007-2012年间繁育记录进行研究,结果可知:(1)母猪初情日龄平均为73.4±7.5d,初配为6月龄;公猪第一次射精日龄为78.6±4.2d,初配为8月龄。(2)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0.31±1.44头,产活仔数为9.85±0.2I头;经产母猪的总产仔数为15.3±1.82头,产活仔数为i4.87±0.60头,育成13.38±0.48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初生重、20日龄窝重及45日龄窝重较初产母猪均显著提高(P〈0.05)。(3)以经产梅山猪作为母本与大约克和长白杂交,平均产活仔数12头以上,仔猪平均育成数达ll头以上,45日龄窝重达1i6.71±6.97kg和100.77±5.86kg。  相似文献   

7.
选取50日龄以上,体重在8kg以内的仔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喂小猪料。试验组另外添加2%护仔康2号。饲喂17d后,对照组死亡7头,每头日增重仅0.047kg,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83%和58%;试验组仅有个别发病,无死亡,且每头日增重达0.193kg,料肉比为2.07:1。每头日增重试验组是对照组的322%。从而说明护仔康2号对僵猪的促进生长作用和降低死亡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邓绍基  骆永祥 《养猪》2003,(1):42-42
2001年4~9月采用湖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生产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苗,在广西贺州市某集约化猪场对32头妊娠母猪及其所产仔猪做了注苗(妊娠母猪产前一个月注苗,所生仔猪50日龄注苗)与母仔均不注苗的效果试验,在某专业户以318头断奶仔猪均分两组做了注苗(30日龄注苗、间隔8天再注苗)与不注苗的效果试验。结果如1、2。 表1母猪与其所产仔猪注苗与否的表现组别母猪头数成活仔猪头数仔猪至肥猪发病母猪发病(头)(头)(%)母、仔注苗161560000母、仔不注苗161528856.6212.5(%)表2仔猪接种疫苗与否的表现组别成仔猪数仔…  相似文献   

9.
赵玉莲 《青海畜牧业》2001,(1):38-38,40
选用胎次、分娩日期、产活仔数和初生重相近的哺乳仔猪8窝,共78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猪15日龄时隔离断奶,用正大551乳猪料饲喂,对照组猪不断奶,用优质的猪料补饲,饲喂30日后,试验组猪比对照组猪平均多增重4.05kg,增重提高51%,饲料报酬提高28.4%,增重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无1头发病,对照组仔猪发病率为39.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个体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个体重及成活率的相关性,特选择一大型规模猪场2~6胎母猪在1个月内所产的118窝计1350头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要求所有初生仔猪均由亲本母猪带仔哺乳,且按窝产活仔数不同(6~17头)分组测定仔猪初生个体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并观察断奶成活率,同时对其相关性状作方差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组间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窝产活仔数对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和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02、-0.851、-0.698,P〈0.01);初生仔猪窝个体均重对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窝个体均重及断奶成活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7、0.741,P〈0.01)。试验结果表明,窝产活仔数越多,初生仔猪个体就越小,早期断奶也越轻,成活率也低;初生仔猪个体越大,早期断奶就越重,成活率也越高。只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适当控制猪窝产活仔数并提高初生仔猪个体重,能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并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5,(9):55-57
为了研究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选用109窝1 307头榆林地方猪进行窝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断奶活仔数、断奶个体重以及育成率等主要繁殖性状的变异分析和性状间相关回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榆林猪窝产活仔数在13头以内,育成率均达91.8%以上。此地方猪种主要繁殖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8.95%~29.71%,变异范围较大,具有实施选育改良提高的潜力。研究发现,榆林猪主要繁殖性状之间相关表现为:当窝产活仔数或断奶活仔数1~10头时,各主要繁殖性状间不存在正相关或负相关,其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在11头以上时,各主要繁殖性状之间的相关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关系,即初生个体重与窝产活仔数、断奶个体重与断奶活仔数均呈负相关,初生个体重与断奶个体重呈正相关。由于猪繁殖性状较多,其间变异与相关性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期间,某猪场初生乳猪28窝共264头发病,死亡264头,病死率达100%。10—30日龄哺乳仔猪共发病24窝226头,死亡148头,病死率为65.5%。母猪共流产18窝,占分娩数的23.6%;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明显增多。针对这种状况,该猪场采取多种防制措施,如使用初生乳猪猪瘟疫苗的超前免疫,同时根据初生乳猪发病和死亡较多的情况,也采取过一些针对初生乳猪低血糖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初步分析六个江西地方猪种的血清淀粉酶类型与母猪繁殖性能(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20日龄仔数、20日龄窝重和个体重;断奶仔猪数、断奶窝重和个体重等10项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淀粉酶类型有着与母猪繁殖性能相关的迹象。AC基因型和AB基因型母猪繁殖性能较好,BC基因型和CC基因型母猪繁殖性能较差,这在六个猪种中多数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4.
我所供港中猪组合有杜洛克X(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3湘白.杂交仔猪从断奶饲养至体重43kg达到中猪标准出栏.按照出口活中精外貌美观,体况结实,肌肉丰满等质量要求,我们采取两阶段快速强度育成法,即从仔猪断奶(体重8kg,4~5周龄)至体重20kg(8~9周龄)为育成阶段,20~43kg为中猪阶段,均采用高热量、高蛋白质口粮.1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1.l饲养与饲料当哺乳仔猪能够充分采食饲料,且健壮无病,体重达8kg(4~5周龄)时,实施断奶.为了使仔猪安全度过断奶关,断奶后仍喂原哺乳期补充饲料,在断奶后的头l~3天适当限制喂量,第四…  相似文献   

15.
选用品种和胎次相同28头妊娠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为14头,试验组在预产前40天和20天各注射一次亚硒酸钠VE5ml/头,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活仔窝重和仔猪初生个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6%(P〈0.01)和19.0%(P〈0.01),且试验组没有出现僵胎,而对照组僵胎率为4.4%,但窝产仔猪数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和传染性胸膜肺炎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病情况。某场存栏生产母猪593头,2002年4月份产仔347头,其中弱仔4头,占1.2%;木乃伊18头,占6.95%;死胎51头,占14.7%。新生仔猪一周龄内死亡57头,占16.4%,断奶(30d)前死亡81头,占23.3%,共计损失211头,育成率为39.2%。母猪近情率20%。20%左右育肥猪发病,死亡8头。  相似文献   

17.
大白猪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9窝乳猪、9窝小猪和4窝中猪及31头母猪产仔成绩等统计分析可知,大白猪增重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断奶乳猪平均日增重为253g;小猪42d平均日增重为513g,料重比2.2:1;中猪23d为756g,料重比2.8:1。胴体瘦肉率高达60%。窝产活仔数平均10.03头,初生个体重平均1.24kg,断奶个体重平均8.97kg,母猪泌乳性能好。大白猪在内蒙古地区有较好的适应性,在杂交生产中既可用作父本,也可用作母本。  相似文献   

18.
一、猪的生产潜力及其表现成年母猪可排卵15~30枚,但一窝产仔仅10~16头;断奶育成8~12头,死亡率为25~30%。对于降低胚胎初期损失,目前无能为力。当前注意力集中到产前产后时刻。对临产损失的分析表明,损失的一半以上是死胎(包括木乃伊)或夭折于生后4小时之内。据Vestal报道,初生重680克以下仔猪的死胎率超过16%,活仔育成率为72%,初生重1150~1350克的死胎率仅4%,育成率为75%;初生重1700克以上死胎率不超过3%,育成率在85%以上。又据De Roth等统计,初生重与健活仔数的相关系数为+0.9,与窝仔数的相关系数为-0.7。初生弱小的仔猪不仅生命力差,而且生后的发育也慢。Powell等对同窝中体重与体轻同胞的生后发育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吉  刘燊  孙建帮  陈智韡  刘建 《养猪》2022,(2):36-38
试验以加系大白母猪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引进英系大白冷冻精液和加系大白常温精液配种,统计情期受胎率、分娩率、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后代猪仔猪初生个体重、25日龄断奶个体重、达100 kg体重日龄等性状,以测试不同类型精液的配种效果.结果表明:1)冷冻精液组的受胎率(66.67%)、分娩率(57.29%)均极显著低于常温精液组...  相似文献   

20.
以杜洛克×米猪杂交母猪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约克公猪配种,经2年研究分析了282窝3001头新生仔猪样本。结果表明:仔猪初生重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夏、秋、冬出生仔猪的平均初生体重分别为1.10lkg、1.049kg、1.152kg、1.163kg,其中春季和夏季分别显著低于秋季和冬季(P〈0.05)。仔猪初生重的均匀度以春、冬季最佳。但供试母猪的妊娠期、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没有类似变化,提示仔猪初生重的这种季节性变化不是由这些因素所致,而很可能与不同季节的环境温度、光照周期以及动物的内分泌特点有关。子宫内生长阻滞(IU GR)的新生仔猪的比例在夏季为10.12%。显著高于秋季的4.83%(P〈0.05),证明母猪妊娠后期的热应激会严重阻碍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