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秸秆集中深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小麦秸秆集中深埋深度和埋草量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还田量和还田深度能够使水稻增产,建议埋草量为5 kg/m2、埋深为35 cm,该条件下有利于水稻生长,并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为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秸秆高留茬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产量的影响,选择合适的秸秆覆盖量。【方法】在小麦收割前1~2 d采用人工播撒苏秀867稻种12.5 kg,用Kubota G688机器在小麦秸秆高留茬(16~20 cm)条件下,将小麦秸秆粉粹成长度8~10 cm,采用人工分别将秸秆按照1.00、0.75、0.50、0.25、0 kg/m~2覆盖稻田,3 d后上水。【结果】不同时间调查发现,秸秆覆盖量≤0.25 kg/m~2的处理水稻7~45 d成苗率均无变化;当秸秆覆盖量≥0.50 kg/m~2,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15 d内水稻成苗率下降,15~45 d水稻成苗率不再变化;对杂草控制情况看,随着秸秆覆盖量增加,田间杂草防控效果明显增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75 kg/m~2的2个处理30 d对杂草的防效均为100%,45 d对稗草的株防效≥89.25%,对阔叶杂草的防效均为100%;秸秆覆盖量为0.50 kg/m~2的处理45 d对稗草防效为84.95%,对阔叶草的防效为100%。对产量的影响来看,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0.25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增加,产量明显增加;秸秆覆盖量为0.25 kg/m~2,≤1.00 kg/m~2条件下,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显著下降。【结论】综合水稻出苗率、杂草防控效果以及水稻产量3个因素,高留茬条件下秸秆覆盖量在0.25~0.50 kg/m~2最佳,结合本地区秸秆可收集综合利用率,小麦理论产量在221~443 kg/667m~2最佳,适合在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秸秆半量还田和秸秆全量还田两种方式对后茬水稻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半量还田对水稻的增产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当前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高产水稻品种中籼糯、徐稻3号、盐稻8号、淮稻6号、连粳7号为材料,研究钾肥施量、种类、施肥方法、施肥期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茎蘖动态、灌浆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钾肥施肥量对水稻品种的增产效果差异较大,盐稻8号、淮稻6号施钾肥增产幅度最大.②钾肥适宜施量受土壤钾含量影响较大,低钾水平下,产量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施KCl 0~16 kg/666.7 m2,每增施1 kg/666.7 m2KCl,平均增收稻谷6.7 kg/666.7 m2.施钾量为13.5 kg/666.7 m2左右时,产量达极值,为563.3 kg/666.7 m2,之后产量开始下降.平均每kg KCl增收稻谷6.26 kg,最高可达8.45 kg.③喷施钾肥使籽粒灌浆期缩短,灌浆势提高.④不同种类钾肥比对照增产幅度为5.1%~18.7%,以秸秆和钾肥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麦—水稻轮作种植模式进行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在当前施肥水平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在0-9 000kg/hm2时,产量表现出随秸秆用量增加而递增的趋势,用量在9 000 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高。随着秸秆还田量的继续增加产量反而呈迅速递减的趋势。建议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通过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腐熟分解,不断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开县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重庆市开县白鹤街道办进行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在老冲击水稻土条件下中配施不同的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三要素对株高、有效穗、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影响较大,对穗长、每穗着粒数、千粒重影响不大。根据回归模型得出水稻最大产量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10kg/666.7m2、9kg/666.7m2、0kg/666.7m2,可使水稻产量达到626.26kg/666.7m2;最佳经济效益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7.5kg/666.7m2、9.0kg/666.7m2、0kg/666.7m2,可使产量达到619.55kg/666.7m2;适用配方方案为施氮、磷、钾分别为5.0kg/666.7m2、3.0kg/666.7m2、7.5kg/666.7m2,可使产量达到518.05kg/666.7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小麦—水稻轮作种植模式进行不同秸秆还田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在当前施肥水平条件下,秸秆还田量在0-9 000kg/hm2时,产量表现出随秸秆用量增加而递增的趋势,用量在9 000 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最高。随着秸秆还田量的继续增加产量反而呈迅速递减的趋势。建议小麦秸秆全量还田,通过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腐熟分解,不断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对氮肥的替代作用,推进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土壤质量,通过连续4年定位试验,在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设置5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60、120、180、240 kg/hm~2,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下,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施氮量为0和60 kg/hm~2时,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施氮量为120和240 kg/hm~2时,水稻产量无显著差异。秸秆全量还田下,施氮量为0 kg/hm~2时,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下降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增加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秸秆炭化还田对水稻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影响,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设置3个秸秆炭化还田处理,研究水稻田土壤养分含量、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其中添加炭基肥75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比对照高出31.74%.因此,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在不同处理条件下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以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秸秆还田后对水稻产量均产生增产作用,增产范围在2.7%~10.6%。其中秸秆全量还田(7500kg/hm2)配施碳铵210kg/hm2+碳酸钙300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达到8301kg/hm2,比对照增产10.6%;其次是秸秆半量还田,配施碳铵210kg/hm2的处理,产量8217kg/hm2,比对照增产9.5%;秸秆全量还田+碳铵90kg/hm2的处理产量最低,增产率为2.7%。同一调查日期内各处理株高相近。处理4对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褐变穗等病害的抗性明显增强,稻瘟病发病率降低20个百分点,抗倒伏和抗早衰能力明显增强。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穗粒数、空瘪率呈递增趋势,千粒重呈下降趋势。碳铵施用量与产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1。处理4比处理3每公顷增产水稻274.5kg,增产率为3.4%。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杂草稻在稻田呈蔓延趋势,稻田中杂草稻的大量存在对栽培稻产量及品质造成危害,进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指导农民区分杂草稻与栽培稻并及时防治,文章对杂草稻的形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草稻不完全叶长于松粳系列品种的栽培稻,与龙稻系列和东农系列的栽培稻无差异;有叶舌、叶耳及叶毛,与栽培稻无差异;杂草稻有芒,呈褐色、黄色、紫色,长26~79 mm,栽培稻无芒或芒很短;杂草稻的颖壳色有褐色、稻草色、黄带黑斑等多种颜色,栽培稻的颖壳呈黄色;千粒重较栽培稻轻  相似文献   

12.
野生稻对潜根线虫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水稻分蘖期和乳熟期,调查了9份野生稻及4份栽培稻对潜根线虫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根内线虫量栽培稻大于野生稻,普通野生稻大于其他类型野生稻;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受多种潜根线虫侵染,药用野生稻、南方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上仅发现水稻潜根线虫(Hirschnanniella oryzae),表明野生稻对潜根线虫种间存在选择抗性.  相似文献   

13.
米质指标在不同杂交水稻品种间的变异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20个杂交籼稻组合各米质指标的变异度和几个重要米质指标的相关分析,研究了一些重要米质指标间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杂交稻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指标。结果表明,各米质指标在组合间的变幅存在很大差异,其中糙米率、精米率、粒长、碱消值、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幅较小,比较容易达到优质标准;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的变幅较大,较难达到优质标准,尤其是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3个指标,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性指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胶稠度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改善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可提高加工品质整精米率,但蒸煮品质胶稠度却与加工品质整精米率显著负相关,在优质杂交品种的选育过程中要注意协调二者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稻草还田量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娄底市娄星区水田稻草覆盖还田用量对土壤肥力状况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稻草还田量在2250-9000kg(风干重)的范围内,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随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容重随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下降,水稻有效穗和稻谷产量随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还得出,每公顷施稻草6750-9000kg,基本上能满足水稻生产对钾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缺Zn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明显降低,蛋白质合成受阻.施Zn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的品质.水稻叶片RNase活性与稻株Zn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其变化早于缺Zn症状的出现及叶片含Zn量的明显变化,可用作水稻潜在性缺Zn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主要水稻品种的米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美国稻进行米质分析和粒型分类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27个美国长粒型水稻品种进行品质评价,并对品质指标间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阐述了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筛选出影响品质得分最大的空白因子和透明度因子,求出了米质总分与品质指标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8.
水稻专用配方肥的肥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采用区域总量控制、分期调控技术,根据磷钾肥衡量监控技术原理,通过不同农户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大配方、小调整和农户习惯处理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大配方和小调整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4.67%和11.85%,平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增加33.45%和42.62%.大配方和小调整处理可以使水稻达到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而小调整处理效果优于大配方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业牛态环境,加速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云南农业与全国相比,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水平落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粳稻育种和生产上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着品质较好的东北  相似文献   

20.
一季中晚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8年5~10月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再生稻的不同施氮水平(再生稻每667m2促芽肥设纯N 0、5、7、和9 kg)与留桩高度(离地面20、30、40 c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再生稻促芽肥对头季稻(一季中晚稻)和再生稻的穗粒结构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留桩高度40 cm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是其较高节位(第3、4节)的穗数和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