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研究十字路口电动自行车—车碰撞事故的碰撞特征,选取中国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数据库中200例包含视频及交警资料的十字路口电动自行车—车碰撞事故案例,分析了碰撞机动车车型、电动自行车—车碰撞危险场景、碰撞前电动自行车—车相对位置、骑车人在碰撞中易受伤部位等。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对真实事故案例进行重建,从而获得骑车人的6类运动学轨迹及人体运动学响应。基于真实案例碰撞信息可提高电动自行车—车碰撞事故特征分析的准确性,为道路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汽车-行人交通事故中行人损伤的重建分析在事故处理与成因鉴定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讨碰撞中的不同成伤条件对行人下肢损伤程度的影响机制,利用THUMS人体有限元模型及LS-Dyna仿真软件构建人车碰撞仿真平台.研究表明:利用有限元仿真可以模拟人车碰撞事故中不同成伤参数下行人下肢的动力学响应并进行损伤评定.该方法有利于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和小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的现状,为减少和减轻小车追尾大型货车所造成的恶性事故,对大型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安装使用现状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其结果表明应用现状普遍较差,现有防护装置无论在防止钻入或吸收碰撞能量方面都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改进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主要思路和四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大型载货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有限元模型,依据GB11567.2-2001的相关要求和试验程序,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的计算机仿真.通过对多个方案的仿真结果对比分析,获得具有防钻入碰撞和缓冲吸能作用的防护装置设计方案,对提高货车的被动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标GB 11567.2中对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要求,利用LS-DYNA仿真软件对改进后的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进行了50%偏置碰撞的仿真分析。通过对碰撞过程中的结构变形、位移变化、碰撞速度、碰撞减速度以及吸能情况的分析,表明后防护装置与移动壁障进行50%偏置碰撞时,移动壁障不发生钻入碰撞的后防护支臂和斜支撑构件最小壁厚为2 mm。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自动紧急制动(AEB)系统关键参数的最优值,进行了交通事故重现和虚拟仿真对比分析。基于真实的交通碰撞事故数据,对65起轿车-电动两轮车碰撞事故进行再现仿真,并在原有车辆模型上添加了AEB控制系统,以事故避免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关键参数值下AEB系统对原碰撞事故的效用,最终得到各关键参数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汽车在正面碰撞事故中耐撞性能,以某SUV车型为例,应用HyperMesh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辆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有限元模型。设置整车仿真试验条件,得到该SUV车型的碰撞数据。对整车碰撞能量曲线、车身B柱加速度、前门框变形量、关键位置入侵量等指标进行了解读,对该车的耐撞性做出了合理评价和结构改进,为后续实车碰撞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PC-Crash的汽车与行人碰撞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汽车与行人碰撞的特点,建立常见人车碰撞事故的模型,利用PC-C rash软件进行多次模拟仿真,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及碰撞后行人的运动状态,总结出事故发生后人体头部与车体前部碰撞点的分布规律。最后在发动机罩结构性能的改善以及安全气囊的有效安装位置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保护行人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由于雾霾天气对车辆视线的干扰,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基于Fast R-CNN网络的雾霾天人车防碰撞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防碰撞方法。首先,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人车进行实时目标检测,以便及时发现前方车辆和障碍物。其次,对检测到的障碍物进行分类和跟踪,以便对其进行有效避让。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在雾霾天气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人车在雾霾天气下的行驶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跟车时需保持一定距离   汽车与两轮车追尾事故有三种:一是汽车追两轮摩托车;二是两轮摩托车追尾汽车;三是汽车追尾自行车。前两种都是在前后两车之间较短的距离中行驶时,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未留意前车时,或前车已因某种原因减速,甚至停车了,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造成了追尾碰撞。也有驾驶员误将停留的前车当成了行驶的车辆,临近时才发现车停着,踩制动踏板已来不及了,造成了追尾。这种事故一般发生在夜间。追尾事故一般都是一维碰撞。   2相对行驶时须防止猛拐与横穿   相对行驶的车辆,彼此都是会车关系。汽车在…  相似文献   

11.
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双边界二分式CVM模型引入农民对水价改革承受能力的研究,以开封市黑岗口灌区为例,进行验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窄的置信区间,拟合效果好,其估值具有很高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适宜于对农民的水价改革承受能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地下水矿化度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州市武城县为研究区,采用3S技术,布设采样点,于2011年进行两次野外采样,基于室内试验得到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并结合1972年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利用ArcGIS软件进行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处理,分析了该地区地下水矿化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变异趋势明显,数值为自东南区域的>1~2g/L逐渐增加到西北区域的>4~5g/L。地下水矿化度年内季相变化显著,春季矿化度均值为2.628g/L,冬季为1.748g/L。地下水矿化度较之1972年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平均降幅为1.52g/L。该结果对研究区盐渍化土壤的水盐调控及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MEMS的压电泵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基于MEMS的压电泵是集驱动部件、工作部件和控制部件于一体的便于集成的微型泵,它采用压电晶体作为其驱动部件材料。根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差异,压电泵主要分为压电薄膜泵和压电超声泵。介绍了压电泵的单腔体结构和多腔体结构,而多腔体结构的压电泵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由于压电泵具有尺寸小、结构简单、响应快等优点,在许多需要微流量控制的场合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重点总结了压电泵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展望了压电泵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压电泵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压电泵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水轮机磨蚀一直是困扰多泥沙河流上水电站安全运行的难题,通过分析泥沙磨蚀的特性,水轮机磨蚀的破坏特征,提出了关于水轮机过流表面防护、减少过机泥沙、机组检修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水轮机泥沙磨蚀的防护措施,为我国其他多泥沙河流水轮机的磨蚀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提高我国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最小最大概率机的客户需求分类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复杂产品客户需求中类别数多且数据量大的分类问题,利用最小最大概率机的概率信息和样本间隔信息,提出采用启发式方法解决编码设计问题.在算法中将一个减少了迭代次数的分类器视为弱化了的分类器,同时保留分类器的间隔属性和几何特性,并利用高维映射将分类器输出映射到特征空间,在弱化阶段大量减少了整体的迭代次数而在合成阶段利用非线性映射来提升性能.通过对叉车产品客户需求的数值试验证明算法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降低了对二类分类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渠道衬砌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U形渠与梯形渠、矩形渠衬砌工程量的分析比较在相同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U形渠比梯形渠和矩形渠节省多少衬砌工程量 ,教科书和有关资料没作回答。本文试图作较系统的量的分析比较 ,这也是推广U形渠的主要依据和关键问题所在。设U形渠和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厚度相同 ,在一定的流量、比降、糙率条件下 ,比较U形渠、梯形渠、矩形渠的衬砌工程量 ,等于它们的湿周比较。1.1 U形渠的水力计算公式水深h =12 +β D过水断面W =π8+β D2湿周 χ =π2 +2 β D水力半径R =wχ =π8+β D/π2 +2 β谢才系数C =R1/ 6/n断面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红外热成像树上板栗机器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视觉系统无法分类识别的特点,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引入到树上板栗的机器识别检测当中,建立了果园树上板栗红外热成像系统。记录了白天树上板栗果实与冠层温度变化情况,发现下午2:00~4:00之间,二者温度差异最为显著,最大温差可达3℃。研究了正常板栗果、坏死果以及空心果的红外辐射差异,发现坏死果表面温度最高,正常果次之,空心果温度最低。最后对获取的热图像进行温度校正、阈值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标识。结果表明,树上板栗的有效识别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对多孔混凝土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对多孔混凝土的应用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详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多孔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今后的研究方面,为更好地实现多孔混凝土的环保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软土地基上筑坝方式 ,分析了软土地基上堤坝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提出了适合这类地基的合理的筑坝方式及固结与稳定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