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传阳  唐永  王巧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47-8349
研究了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结果表明,1978~2004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符合新古典经济学关于趋同的推论,绝对β趋同速度为0.536%。加入东、中、西三大地带虚拟变量后的条件β趋同速度为2.071%,这表明地理位置对省域经济增长趋同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对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加以控制之后,1978~2004年间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β趋同,其趋同速度为1.664%,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即在地理空间上呈现为某种类型的"俱乐部"现象。  相似文献   

2.
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昕坤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3):303-306,321
随着产业升级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融合的现象不断出现。由于农业自身的多功能性,需要从产业的角度赋予农业产业化新的内涵。本文根据现有产业融合理论,对农业产业融合涵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农业产业融合类型做了分类,分析了农业产业融合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和相关效应,最后简要介绍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利用构造全平面上无限级Dirichle级数和H方法,研究了随机Dirichlet级数的增长性,得到了全平面上的随机Dirichlet级数在通过虚轴上每一点与实轴平行的直线上的增长性与级数的增长性相同。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类p-Ginzburg-Landau(p〉0)模型的渐近性态.通过局部分析的技巧,推出了泛函的正则性估计.在此基础上,利用Euler方程解的正则性估计及渐近行为,得到了极小元的C1,α收敛.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海南季风槽暴雨预报水平,深入了解南海季风槽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强降水形成的影响,提高海南季风槽暴雨预报水平,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1°×1°)及海南岛降水资料,统计分析了2001—2020年的5—9月205次南海季风槽活动及海南岛强降水(3站以上暴雨)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季风槽位置按分为两类(Ⅰ、Ⅱ类),分别对其强降水过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场和物理量场进行多样本合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海南的季风槽过程年均出现10.3次,年均58.4 d,一次过程平均5.7 d,其中强降水占7.1%,主要发生在8月和9月,Ⅰ类季风槽在8月最活跃,9月最易产生强降水,Ⅱ类季风槽最活跃和强降水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9月,两类强降水的暴雨高频区分布差异较大,Ⅱ类更容易出现极端降水。(2)高层南亚高压的辐散作用、中低层强盛的季风和季风槽是发生强降水的前提,但季风槽位置不同导致影响降水的系统配置有区别。Ⅰ类强降水的发生与季风槽切变线位置、结构密切相关,季风将水汽和能量向槽区输送,季风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特征使低层的对流和上升运动得以建立和加强从而产生降水,暴雨高频区与切变线南侧、气旋式环流右侧辐合条件最强的区域对应;Ⅱ类则与季风槽北侧低空急流有关,低层水汽和能量通过低空急流向位于急流左前方的海南岛输送,并在海南岛产生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导致强降水发生。(3)降水强弱分布与海南岛钟状特殊地形结构也有紧密联系,两类季风槽暴雨高频区均与地形强作用区有很好的对应,但由于低层背景风不同,二者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山东省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建议:加强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探索建立省级林业投融资平台;进一步深化林业改革;扶持领军型的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7.
一次龙卷天气过程中小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29日16:30-16:40在海南省海口市三江镇附近出现的龙卷天气,海口多普勒天气雷达建成后首次探测到龙卷,由超级单体引发,强度达到F2级。分析表明,南支槽东移和中低层华南切变线的维持为龙卷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龙卷运动路径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位置基本吻合;钩状回波与东北移动的飑线合并演变成为s型对流风暴,龙卷发生在s型对流风暴强烈的前、后侧入流的切变最大处;这次龙卷过程在海口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图上呈现为明显的中气旋和中层深厚辐合区特征,可以提前3个体扫(18min)对龙卷预警;龙卷涡旋附近谱宽值较大,谱宽大值区伸展高度与中气旋伸展高度相当(3km以上);中气旋M和TVS图形产品对龙卷天气的指示性十分明显,发现TVS报警应立即发布龙卷或灾害性大风预警。  相似文献   

8.
北京农科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融合是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范式,本文作者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构建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驱动模型,并以北京农科城驱动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为例,剖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成效。研究发现北京农科城建设有效驱动了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体实践具有代表性,对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旅游与文化具有共同的融合基因,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是指导两者融合的重要理论基础。从产业融合的推力、拉力、支持力和阻力四个层面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模型,并依照旅游和文化双方经营主体在跨界资源重组中的角色与融合深度,提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四种路径:整合融合、吸纳融合、渗透融合和重组融合。  相似文献   

10.
采用2002~2006年春季至秋季逐日的T21348 h预报产品及新疆天山北坡带中部测站的逐日地面降水量资料,分析T213预报产品对新疆天山北坡带中部大降水天气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T21348 h的高度、温度、气压、涡度、散度、垂直速度场、风场、流场,比湿、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场,@Se指数预报量与石河子垦区大降水天气物理意义明确,相关程度在79%以上,对48 h内大降水天气有较强的预报能力;风场、流场、水汽通量散度场、"Ω"型@Se高能舌预报值在时效上超前大降水,是大降水来临的预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