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饮水 雏山鸡出壳后应先饮水后开食,在20~30小时内先给雏鸡喂万分之二的高锰酸钾水,饮水后2~4小时再开食。此时,雏鸡初学进食吃不饱,可在开食前每只鸡滴饮2 .~3滴鱼肝油、土霉素、酵母片的混合溶剂,或加喂5%~10%的白糖水,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雏鸡出壳后腹部卵黄囊里还有部分卵黄尚未消化,这部分营养物质一般3~5天才基本消化吸收完,尽早消化  相似文献   

2.
<正>雏鸡的饲养,不仅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和发育,而且对以后的产蛋和种用价值,都有很大的影响。1适时开食雏鸡饲养的第一步是开食,是指雏鸡出壳后第一次吃料。雏鸡出蛋壳后,体内的蛋黄还没完全吸收,不必着急开食,开食的时间在孵出后24~36小时为宜,适时开食有助于腹内蛋黄和胎粪排出,如果是经过长途运输的鸡雏,也不要超过48小时,开食晚容易虚脱影响成活和发育,开食早鸡雏没有吃食的能力,浪费饲料。2合理的温度温度对鸡雏的体温调节,运动,采食,饮水及饲  相似文献   

3.
1时间不当对于雏鸡开食的时间,许多养殖户习惯于在雏鸡到达养殖场后5~6个小时供给饮水、饲料,认为开食不能太早,否则不利于卵黄的吸收。但实践证明,尽早饮水、开食可促进雏鸡消化与免疫系统的健康发育。孵化后期以及刚出雏时,雏鸡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从孵化场到养殖场,环境转变非常大,尽早  相似文献   

4.
1、在种蛋孵化时播放幼鸡出壳时鸣叫的声音,能使小鸡出壳整齐一致,提高孵化率。 2、雏鸡孵出后15小时内,在饮水中加入8%的庶糖溶液,能使其死亡率降低一半。 3、出壳后24小时内尚未开食时剪冠,不但能节省饲料,还能避免成年后的各种冠伤,母鸡开产后产蛋率也能有所提高。 4、雏鸡开食后3天,在饲料中添加0.04%  相似文献   

5.
1 雏鸡的开食 培育雏鸡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第一次给肉鸡喂料叫开食,雏鸡开食应选择适当时机,不可过早过晚。一般在孵出后的24~36h开食,开食应放在白天,最好在早上进行。在雏鸡开食前最好饮0.1%的高锰酸钾水或5%的葡萄糖水。仔细观察雏鸡的动态,当雏鸡东奔西走,并有啄食行为时就可以开食。开食饲料以小米或粉碎的黄玉米浸泡软化后饲喂为宜,  相似文献   

6.
1 雏鸡的开食 培育雏鸡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第一次给肉鸡喂料叫开食,雏鸡开食应选择适当时机,不可过早过晚。一般在孵出后的24~36h开食,开食应放在白天,最好在早上进行。在雏鸡开食前最好饮0.1%的高锰酸钾水或5%的葡萄糖水。仔细观察雏鸡的动态,当雏鸡东奔西走,并有啄食行为时就可以开食。开食饲料以小米或粉碎的黄玉米浸泡软化后饲喂为宜,  相似文献   

7.
《中国养鸡》2004,(1):19-19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 1.适时开食 小鸡出壳后12-24小时即可开食,前3天内,喂给浸过的碎米或小鸡饲料。将碎米或小鸡饲料撒在塑料布上,让雏鸡采食,从第5天起可拌入适量的青绿饲料,让鸡自由采食。3周龄内每天喂6-8次,3周龄后每天喂4-6次;并给清洁饮水,也可在饮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任鸡自饮。  相似文献   

8.
刚孵出的雏鸡对环境因素非常敏感,如饲料的可用性和周围环境的温度。最近的研究表明,出壳后较早地进行饲喂和饲料的组成都会积极影响雏鸡早期的发育,并可提高刚孵出雏鸡的御寒能力。  相似文献   

9.
刚孵出的雏鸭,毛干后应立即从出雏机中捉出,进行去劣选优,将残次鸭苗淘汰。雏鸭0~3周龄不作雌雄鉴别,因为肉用商品快大型鸭在50日龄左右的生长增重和肉品质不会有明显的雌雄差别,而分开饲养对种用雄鸭很不利,会引起同性求偶的倾向,到成熟时"不可挽救"。雏鸭出雏后24小时之内应运到目的地,时间过长,因雏鸭开饮开食过迟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卵黄吸收不  相似文献   

10.
<正>(二)雏鸡的开食第一次给初生雏鸡投喂料即雏鸡的第一次吃食称为"开食"。1开食的时间在雏鸡初饮之后3小时左右即可第一次投料饲喂。"开食"不宜过早,因为此时雏鸡体内还有部分卵黄尚未被吸收,饲喂太早不利卵黄的完全吸收。有人试验,雏鸡毛干后24小时开食的死亡率最低;超过48小时开食,则明显消耗雏鸡体力,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11.
1合理饲养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26h开食。开食后可将小米、碎玉米等饲料,撒在红色或绿色的塑料布上面,让雏鸡练习啄食,3d后再逐渐换为配合饲料。饲喂次数,一般1~45日龄每天饲喂5~6次;46日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江西饲料》2014,(1):37-38
正雏鸭第一次饮水和开食时,先饮水,后开食,对雏鸭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先饮水有利于排泄胎粪,引起食欲,提高雏鸭的消化和吸收能力。1开水1.1适时开水刚孵出的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一般在  相似文献   

13.
1雏鸡初饮最好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左右,水温应该是18℃以上,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电解多维,连饮3天。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可以缓解运输应激,防止雏鸡脱水,促进卵黄的吸收。第二天,在饮水中加入雏鸡开口药,连用3~5天,用于净化鸡白痢。在初饮后的2~3小时,就要给雏鸡开食。开食过晚会消耗  相似文献   

14.
<正> 选用在同1小时内孵出的芦花、澳洲黑雏鸡,本地雏鹅,健康无病,发育正常,体重近似,按体重搭配均匀编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0只。试验组雏鸡与雏鹅于孵出后24小时(未开食),切除双翼(沿上肱骨中间切开),放于安静处。术后6小时开始给食。试验组与对照组均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雏鸡1周内育雏温度控制在25℃以上,以后逐渐下降,雏鹅常温培育。全期试验观察鸡135天,鹅68天。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刚出壳雏鸡的卵黄囊营养特点、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发育规律,综述了肉雏鸡开食料组成、粒度及开食时间对内雏鸡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畜牧科技工作者在肉雏鸡营养与饲料配制方面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雏鸡如何开食欧阳文焕(湖北省襄樊市畜牧局441021)雏鸡代谢旺盛,生长发育快,而腹腔内残余蛋黄约5克的营养很快消耗,只有及时地科学开食,满足其营养需要,才能保证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养鸡效益。一、先饮后食。雏鸡入舍后应先饮水后开食,最好在雏鸡出壳后24...  相似文献   

17.
雏鸡出壳后的48h或72h内可以靠吸收卵黄获取营养,但出壳后不久就有采食行为。为了保证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应在充分饮水2~3h后开食。只有选择良好的开食料并掌握好开食的正确方法,才能保证开食成功。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刚孵化出来的雏鸡,广大生产者往往采用传统的开食习惯,即从孵化场转入饲养场后才开始喂饲,一般都在24~48小时以后。雏鸡在这段时间里只能依赖体内剩余的蛋黄作为营养来源,虽然蛋黄中含有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免疫因子和一些含有母源抗体等有价值的生物分子,但是随着家禽生长对遗传潜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早期雏鸡胃肠道及免疫系统的发育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非常需要免疫生物因子能更好地在鸡体免疫和遗传潜能上发挥作用,因而需要从出壳到进入饲养场期间尽可能多的保存这些营养物质。因此,这段时间需要补充全价饲料,维持雏…  相似文献   

19.
(一)合理饲养雏鸡一般在孵出后24~26小时开食.开食后可将小米、碎玉米等饲料,撒在红色或绿色的塑料布上面,让雏鸡练习啄食,3天后再逐渐换为配合饲料.饲喂次数,一般1~45日龄每天饲喂5~6次;46日龄以后饲喂4~5次.每次不宜饲喂得太饱,要少喂勤添,以饲喂八成饱为宜.随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1~4日龄,最好饮5%的温红糖水,以利于雏鸡腹中剩余蛋黄的吸收利用.饲喂时要随时注意饲料的消耗变化,饲料消耗过多或过少,都是雏鸡患病的先兆.  相似文献   

20.
雏鸡从拣出到出场,正常情况下要经过24~36小时。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经过48小时或96小时仍不能把雏鸡送至饲养场开水开食,被暂时放在雏鸡存放室里。这个阶段的管理看似不太重要,其实不然。因为雏鸡刚刚经过出壳阶段,耗费了大量体力,纤弱的雏体尚未恢复元气,需要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才能恢复。此时雏鸡对外界各种刺激抵抗力很差,加上存放室与出雏器环境的差异,给雏鸡带来诸多不利。如稍有刺激,初生雏就会遭受伤害,新陈代谢受阻,生长停滞,诱发病症。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由此阶段管理不慎而引发的疾病颇多。因此,这个阶段的管理直接影响鸡以后的生长发育、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