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筛选适宜不同状态油?种胚的胚培育条件,提高种胚萌发率。【方法】以福建特色果树油?为试验材料,分析油?种胚状态、培养基种类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种胚萌发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进行胚培育,提高种胚的萌发率。【结果】在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条件下,接种于WPM培养基的半败育种胚最高的萌发率为40.00%;在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条件下,接种于WPM培养基添加2.0 mg·L~(-1)6-BA+0.1 mg·L~(-1) IBA(6号)的半败育种胚都有着最高的萌发率,为46.67%。完整种胚的最高萌发率为100.00%,分别为不添加任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WPM培养基、MS培养基或添加1.0 mg·L~(-1) 6-BA+0.1 mg·L~(-1) NAA(2号)、2.0 mg·L~(-1)6-BA+0.2 mg·L~(-1) NAA(3号)、2.0 mg·L~(-1) 6-BA+0.1 mg·L~(-1) IBA(6号)的WPM培养基。【结论】最适宜油?种胚萌发的是WPM培养基+2.0 mg·L~(-1) 6-BA+0.1 mg·L~(-1) IBA,且完整胚的萌发率都要高于半败育的萌发率。不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WPM培养基和MS培养基也都具有较好的萌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鼠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赤霉素(GA3)、6-苄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鼠尾草种子,研究各生长调节剂对鼠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GA3和6-BA处理可促进种子发芽,但NAA处理则减缓种子发芽。以500 mg/L 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最高,200 mg/L NAA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α-萘乙酸钠(NAA)、赤霉素(GA_3)和6-苄氨基嘌呤(6-BA)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质量浓度对不同程度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在盐渍地区种植黑小麦提供可能性和科学依据。【方法】以紫麦一号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床法分别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程度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在无盐胁迫条件下,NAA、GA_3、6-BA质量浓度分别为150 mg·L~(-1)、GA_3 200 mg·L~(-1)和6-BA 5 mg·L~(-1)时,黑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萌发指标均为最佳;复合盐(NaCl∶Na_2SO_4=1∶1)溶液浸种显著抑制了黑小麦种子的萌发;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预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复合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在中低浓度(40~80 mmol·L~(-1))复合盐胁迫条件下,GA_3 200 mg·L~(-1)和6-BA 5 mg·L~(-1)预处理均能有效缓解复合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随着复合盐浓度的增加,各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明显下降,当复合盐浓度为120 mmol·L~(-1)时,只有6-BA 5 mg·L~(-1)预处理对缓解胁迫有一定作用。【结论】在中低复合盐浓度胁迫条件下,采用GA_3(200 mg·L~(-1))或6-BA(5 mg·L~(-1))预处理能够缓解盐胁迫对黑小麦种子的伤害,从而显著促进在盐胁迫条件下黑小麦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及根生长的影响,使用6-BA、NAA、GA3对凤仙花种子进行处理,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并测量根的生长长度。结果表明:150mg·L-1 GA3溶液处理过的凤仙花种子发芽率最高,200mg·L-1 GA3溶液处理过的根的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5.
不同处理方式对黄冠梨种子打破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冠梨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方式对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其打破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30d可使自然贮藏1 a的黄冠种子发芽率达90.5%,当年采收新种子发芽率15.6%;当年采收种子去皮后发芽率达72%;单独使用GA3和6-BA均能提高黄冠种子的发芽率,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4℃低温20d以上GA3和6-BA可使种子发芽率分别达51.66%和90.47%,6-BA浸泡后4℃低温20d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6.
外源激素破除桔梗种子休眠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为解除桔梗种子休眠提供方法。[方法]以桔梗种子为材料,设GA3、NAA、6-BA各6个浓度梯度处理,不做预处理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处理的种子萌发情况。[结果]50~250 mg/L GA3溶液浸泡种子24 h,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与对照相比,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显著提高,以250 mg/L GA3浸种24 h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的NAA溶液浸泡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有升有降;与蒸馏水处理相比,NAA浸种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降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6-BA处理可以明显促进种子发芽,而高浓度6-BA抑制桔梗种子萌发。与蒸馏水相比,不同浓度6-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有所下降。[结论]250 mg/L GA3浸种24 h破除种子休眠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假酸浆因种子外被胶质严重影响种子的萌发,探究不同处理对假酸浆种子萌发的影响,增加其种子的萌发率。【方法】以假酸浆种子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法,设置种子放置在纱布上 4 ℃低温处理,以及赤霉素(GA3)、6- 苄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的 MS 培养基处理,定期观察并作记录。【结果】与常温对照相比,种子放置在纱布上 4 ℃低温处理显著促进假酸浆种子萌发,以处理 48 h 发芽率最高为 25 个百分点。MS 培养基添加激素处理中,10 mg/L GA3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 92.00% 和9.58,比 CK 分别提高 4.27 个百分点和 1.33;1 mg/L 6-BA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最高、为 96.63%,2 mg/L 6-BA处理发芽势最高、为 73.33%,比 CK 分别增加 8.9 个百分点和 10.07 个百分点;1、2 mg/L NAA 处理假酸浆种子发芽率均为 88.86%,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比 CK 低;与 CK 相比,10、50 mg/L GA3 处理假酸浆种子下胚轴长度显著增加,而 6-BA 和 NAA 处理的下胚轴长度显著降低。【结论】低温处理能够显著促进假酸浆种子萌发,MS 培养基添加低浓度激素处理均能提高假酸浆种子的发芽率,通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下胚轴长度综合比较,假酸浆种子的最佳激素处理为 MS+10 mg/L GA3。  相似文献   

8.
砂梨种子休眠原因与解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砂梨(P.pyrifaliaNakai)种子休眠主要原因与解除休眠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砂梨种子休眠的主要有种皮障碍、种胚休眠和种胚后熟;而解除休眠的主要方法为低温层积处理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裸层积和沙层积在解除种子休眠上的发芽效果是一致的,使用GA3溶液浸种,不能完全打破种子休眠,用GA3500~1 000 mg/L低温层积30 d即可解除种子休眠,比直接沙层积缩短30d,其发芽率比直接沙层积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速火炬姜无菌培养,以火炬姜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比较MS无机盐浓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火炬姜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种子在培养基MS+6-BA2.0mg·L~(-1)中萌发;培养基MS+6-BA 3.0mg·L~(-1)+NAA 0.5mg·L~(-1)有利于丛生芽的生长发育,30d增殖系数为5.75;3/4MS+NAA 1.0mg·L~(-1)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椰糠中成活率98%,运用该组培快繁技术,可以高效繁殖火炬姜种苗。  相似文献   

10.
为了缩短牡丹无性繁殖周期,以凤丹白(Paeonia ostii‘Fengdanbai’)种子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GA3、6-BA及根长对牡丹凤丹白成熟胚解除上胚轴休眠的影响,探讨能够快速解除上胚轴休眠的适宜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和根长。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结果表明,在未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对照中,上胚轴未萌动;添加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后,上胚轴均能在2~5 d内萌动,其中最快打破上胚轴休眠的处理是6-BA 0.1 mg/L+GA31.0 mg/L,而较快打破休眠且诱导出的胚苗生长状况最佳的处理为6-BA 0.5 mg/L+GA31.0 mg/L。根长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根长度对解除上胚轴休眠有一定的影响,根长0~1、4~5 cm时打破上胚轴休眠所需时间最短,但以根长为3~4 cm能较快打破上胚轴休眠且成苗率和真叶抽生率最高,成苗的各项形态指标较优,同时对胚苗可溶性糖、淀粉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均验证了适宜的根长度为3~4 cm。综上,当凤丹白离体成熟胚胚苗根长长至3~4 cm时,使用1.0 mg/L GA3和0.5 mg/L 6-BA同时处理,既可快速打破上胚轴休眠缩短成苗时间,又可收获品质较好的种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姜荷花杂交种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浸种处理试验,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缩短姜荷花育种周期。【方法】利用激素、热水组合处理的方式,设置不同的浓度和浸种时间,以清水为对照,在 28 ℃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滤纸法催芽 60 d,统计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激素和热水处理均能有效打破姜荷花种子休眠,使其提前 1 个月开始发芽。外源激素浸种试验中,400 mg/L GA3 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29.3%、50.7%;80 ℃热水浸种 5 min 效果最好,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 10.3%、17%,但部分种子出现烫死现象;在组合浸种处理试验中,60 ℃热水浸种 10 min + 400 mg/L GA3 浸种 24 h 为最佳的处理组合,发芽势为 40.7%,播种 60 d 发芽率达到 64.3%。【结论】激素和热水组合处理对姜荷花种子解除休眠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浸种后种子发芽提前,出苗更加整齐,适合育种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探讨滇重楼种子休眠机理,为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滇重楼实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重量法、胚率测定、ELISA等方法对种子吸水特性、萌发抑制物及种胚休眠与发育的内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种子不存在吸水障碍,与休眠无关;滇重楼种子中存在着萌发抑制物;滇重楼种子休眠属于形态学-生理学休眠类型;内源激素ABA和GA3在滇重楼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BA是引起休眠的关键因素,ABA含量的降低是滇重楼种胚发育的始动因子,GA3有助于种子的生理后熟。【结论】滇重楼种胚发育不完全、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萌发抑制物的存在可能抑制了种胚发育,而与生理学后熟过程无关。在自然条件下,滇重楼生境中较长的低温时期可能是滇重楼种子具有较长时间休眠的外界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植物的种子灭菌和生根培养是组织培养的重要步骤。目前已报道的用于甘蓝型油菜种子灭菌的次氯酸钠(NaClO)浓度、灭菌时间和生根培养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研究旨在筛选出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最佳NaClO灭菌处理方法和生根培养基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方法】比较了甘蓝型油菜的种子经不同浓度(浓度范围为0.1%~30.0%)NaClO灭菌后的发芽率、健康芽率和菌落率,筛选出最适的种子灭菌NaClO浓度,再在该最适NaClO浓度基础上找出了最适的种子灭菌时间;通过比较不同质量浓度(0.1~2.0 mg·L~(-1))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对甘蓝型油菜再生根的促进作用,找出油菜生根培养最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结果】甘蓝型油菜种子的最佳灭菌NaClO浓度为2.0%或3.0%,在3.0%NaClO下的最适灭菌时间为15 min,种子经该灭菌方法处理后的发芽率和健康芽率分别可达97.4%和85.9%,且菌落发生率最少。该油菜种子灭菌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9个植物品种,尤其适合于甘蓝型油菜、大白菜和拟南芥的种子灭菌。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1 mg·L~(-1) NAA对甘蓝型油菜再生根的促进作用最强,油菜培养7 d后即有92.5%的累积生根率,再生根从切点处生长,且再生的须根数最多。【结论】本研究优化了甘蓝型油菜种子的NaClO灭菌方法和生根培养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为高效的油菜组织培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生长调节剂处理飞燕草种子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飞燕草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A3,NAA,6-BA等生长调节剂浸种处理对飞燕草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GA3,NAA,6-BA对飞燕草种子的发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而且缩短发芽进程,还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同时与GA3,NAA,6-BA的质量浓度密切相关,质量浓度过高不利于种子的萌发。其中,以10 mg/L GA3,0.5 mg/LNAA以及0.1 mg/L 6-BA分别处理种子效果最好,其发芽势分别比对照高出14.33,14.33和8.66个百分点;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高出13.66,9.66和12.0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测毛萼紫薇(Lagerstroemia balansae)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种子生活力,研究储存方法、时间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萼紫薇种子透水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生理后熟现象;(2)种子不宜即采即播,新鲜种子短期储存宜在4℃下低温保存,储存期达6~8个月;种子干燥后,在常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3)毛萼紫薇种子具有一定休眠现象。GA3、IAA能有效地打破休眠,200 mg·L-1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是200 mg·L-1IAA处理的,6-BA处理的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短果茴芹种子为试材,通过测定种皮的透水性和种子中的抑制物质,探讨种子休眠的原因;采用赤霉素和层积处理结合室内发芽试验,寻找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测定层积过程中种子的主要贮藏物质含量变化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了解解除种子休眠与物质代谢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短果茴芹种子的休眠是由胚未发育完全和存在萌发抑制物质引起的综合性休眠.低温层积和赤霉素浸种后再低温层积,均能打破休眠,其中200mg·L-1 GA3浸种24h后低温层积105d效果最好,发芽率达54.84%.在低温层积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升高,但当休眠逐渐打破,其含量均呈下降趋势;ABA、POD、CAT含量呈下降趋势,IAA总体保持较稳定状态.GA含量、GA/ABA总体呈上升趋势,IAA/ABA变化不明显,说明短果茴芹种子内源ABA、GA含量的变化与种子休眠和萌发具有相关性,ABA可能是种子休眠的抑制物质.  相似文献   

1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降香黄檀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降香黄檀种子萌发率及加快苗木生长速度,进行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对降香黄檀种子浸种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植物生长调节剂GA3、6-BA、IBA各种浓度分别处理后,提高了降香黄檀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但开始发芽的天数没有缩短,其中50 mg/L GA3对提高发芽率效果最好,80 mg/L 6-BA对提高发芽势效果最好;GA3、6-BA各种浓度对发芽指数有促进作用,但50、80 mg/L IBA对发芽指数起到降低作用。PP333、6-BA、GA3、NAA、IAA各种浓度对降香黄檀苗木苗高、地茎生长均有一定促进作用。PP333能阻碍苗木正常高生长,但对地茎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单一处理和不同组合处理时对甜荞产量的影响,为甜荞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荞品种"通辽本地小粒"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于成熟期测定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为150 mg/L时,于甜荞的分枝期喷施PPP333、开花期喷施GA3或分枝期喷施PPP333、灌浆期喷施NAA可显著提高甜荞的产量;在甜荞开花期喷施75 mg/L的GA3、150 mg/L的PPP333、75 mg/L的NAA也可显著提高甜荞的产量。【结论】适宜的GA3、PPP333和NAA处理能提高甜荞的产量,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间同时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牡丹、芍药远缘杂交种胚的挽救未能建立起高效稳定的体系,杂交种胚珠和幼胚培养的研究也鲜少报道。本文通过对牡丹、芍药杂交败育前的杂交胚进行培养,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杂种胚萌发的影响。以牡丹品种‘凤丹白’(Paeonia suffruticosa ‘Feng dan bai’)、芍药品种‘粉玉奴’(Paeonia lactiflora ‘Fen yu nu’)为亲本,进行远缘杂交。本研究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杂交种胚正常生长的初代培养基进行了筛选,认为处理为MS+6-BA 1.0 mg·L~(-1)+NAA 0.1 mg·L~(-1)+3%蔗糖的膨大率,发芽率及发芽势相对较高,是较好的初代培养基。将初代培养基上的幼苗转移至继代培养基上,30 d后发现,各项指标最优的处理为MS+IBA 0.2 mg·L~(-1)+GA3 0.2 mg·L~(-1)+6-BA 0.2 mg·L~(-1)+3%蔗糖,其次为MS+IBA 0.1 mg·L~(-1)+GA3 0.3 mg·L~(-1)+6-BA 0.2 mg·L~(-1)+3%蔗糖。本试验在生根培养30 d后发现,MS+IBA 0.3 mg·L~(-1)+NAA 0.2 mg·L~(-1)+3%蔗糖的培养效果较好,根状突起较多,根数及根长都相对较高。胚培养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不同,对胚的诱导分化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玉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竹叶片和根状茎为外植体,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和pH对玉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增殖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初步建立并优化玉竹愈伤细胞的悬浮培养体系。结果表明,叶片和根状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均为MS+1.0mg·L~(-1)?6-BA+0.5mg·L~(-1)?NAA+30%蔗糖,培养基最佳pH5.6,叶片和根状茎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均为2.0mg·L~(-1)?6-BA+0.8mg·L~(-1)NAA,且根状茎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增殖倍数均明显高于叶片。根状茎愈伤细胞悬浮培养的最佳接种量80g·L-1,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1.5mg·L~(-1)6-BA+0.6mg·L~(-1)?NAA,细胞生长曲线与多糖含量变化曲线均呈"S"形,细胞最佳继代周期16d,多糖含量在培养14d时最高,培养基pH呈先下降后上升然后趋于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