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德国的有机农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缓解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德国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倡导发展有机农业,实施农地休耕、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经过30多年德国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之一.  相似文献   

2.
农药化肥施用对我国农产品安全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和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我国粮食的高产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利用率偏低,往往出现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的情况,不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还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基于此,简要分析当前我国农药、化肥施用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分析其产生影响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信息与动态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中要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加大食用农产品监管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严格管控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研究出台指导意见。开展重点食用农产品联合治理行  相似文献   

4.
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是防治病虫害、促进蔬菜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误区,严重影响了农药化肥作用的发挥,甚至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蔬菜种植实际情况,明确农药化肥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导种植户走出使用误区。基于此,简要概述了蔬菜农药化肥使用误区和不宜给蔬菜施用的农药化肥,并探讨了蔬菜农药化肥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蔬菜种植的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产地环境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化肥的施用、农药的使用、农膜的使用、污水灌溉、农作物秸秆处理、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置等多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人为活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制度建设、建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架、建立农产品安全数据库,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确保农产品产地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图1,参28。  相似文献   

6.
化肥农药减施是实现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分析重庆主产茶区化肥农药使用现状,提出实现重庆茶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4条对策,即:开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相关技术及装备研究,优化集成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建立相应标准化技术体系,开展培训与示范推广等。  相似文献   

7.
根据粮食作物的种植情况分析了云南省石林县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使用农药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农药经营者农药知识的培训、加强对农药使用者技术指导培训、建立农药销售使用追溯管理体系等8个方面提出农药科学使用对策,从而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农药残留,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叙永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户教育水平也较低,因而,安全用药意识淡薄,科学用药水平更差,对于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往往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滥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二是错过关键防治期而多用农药;三是药不对路造成用药过量却无效果;四是对使用后农药包装物的随意丢弃造成环境与作物的再次污染。目前,国家已制订了160种农药、19种作物、350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由此,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结合对农产品无公害基地农药使用情况调查的活动,加强农药应用技术的宣传和指导工作,向广大农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让农业生产者了解掌握这些技术,提高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意识,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时经常会使用农药,因此农产品普遍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农药残留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为此要及时对农产品上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以达到保证农产品质量、降低农产品风险的目的。基于此,就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技术进行探讨,并提出控制农产品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城镇居民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农产品的需求及补偿意愿,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及提高农产品的供给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武汉市居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一手资料,运用SAS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城镇居民对环境友好型农田生态环境的需求强烈,高达73.08%的受访居民对农田生态环境有正的补偿意愿;且居民对环境友好农田生态环境的补偿意愿与化肥农药施用的限制标准呈正相关关系,补偿额度在3 000~8 000元.hm-2之间。(2)城镇居民对化肥农药施用在不同限制标准的环境友好型农产品有显著的需求偏好,且愿意支付一定的溢价去购买;当化肥农药施用量在不同限制标准下,受访居民支付的溢价率均为70%以上,溢价均值在0.76~1.82元.kg-1之间,价格溢出波动幅度为19.20%~46.20%。(3)城镇居民对环境友好农田生态环境的补偿意愿及农产品消费需求意愿主要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农产品发展与农药使用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确理解农药及其在无公害农产品中的作用,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不断加强对农药的管理,才能消除农药的负面影响,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过量或不合理地使用化肥不仅会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造成土壤养分失衡,而且带来环境污染。为了响应农业部提出的"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探讨化肥减量增效优质技术措施,针对眉县猕猴桃产业生产,通过生物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确保猕猴桃高产稳产优质,为眉县猕猴桃科学施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化学农药施用技术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化学农药在保证粮食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粮食安全的传统意义。但是农药大量投入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粮食安全的另一个方面。化学农药对农产品的负面影响与农药的施用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发达国家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农药使用和管理法规,并通过农药施用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从而基本解决了农药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我国在农药施用过程中,由于长期忽视施用质量的提高,加之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农药对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一直是以农药的大量投入来保证的,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要解决农药的使用问题,首先须通过行政管理和立法限制单位土地面积上农药的施用量,其次建立农户农药购买登记制度,保证农户实际所用农药不会超过允许使用量,最后加强农药施用者的培训,培训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持证施用农药。确保这3个环节的落实,可激发农户农药施用技术的改进,使有限投入的农药发挥最大的效用,减少农药用量,缓解农药与环境及农产品质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但是当前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质量安全常见问题展开探讨,提出构建完善的监管体系、实施区域化管理、建立标准化责任制、增强质检人员素质、规范农药使用方法及范围、扩打农药合理使用宣传力度等举措,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农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是大众较为关心的话题之一。当前,农药、化肥、催熟剂等化学药剂在农产品生长期的滥用,导致土地、水源等自然界资源受到严重污染,造成当前食品安全、农产品的质量问题越发严峻。基于此,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致力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有效保障大众饮食健康。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降解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农药化肥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大量有害有机化合物残留于土壤中,既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又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因此,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残留污染有机物对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调查北京市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及农产品安全生产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北京市农药使用及污染现状,针对农药对环境及农产品安全的污染影响,提出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及农药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晚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水稻需肥规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对比测土配方施肥效果,验证和优化肥料配方,为配方设计和施肥指导提供依据,为配方设计和施肥指导提供依据,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既节约生产成本又提高产量,还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通过科学施肥,确保作物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用量,降低农药造成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总体部署,四川省华蓥市在农药安全使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促进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降低了防治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全市无农药使用和生产性中毒事故,2018年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但在农药使用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就加强农药监管进行探讨,以控制农产品少受农药污染,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目标。  相似文献   

20.
化学肥料施用的农业生产和环境风险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及相关标准的梳理,归纳总结了化肥源及不合理、不科学施用化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子,包括农学风险(肥害),如缩二脲、游离酸、三氯乙醛(酸)、过量的氯离子与钠离子等对作物生产带来的直接损害;产地生态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风险,如化肥中养分流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产地土壤及空气等环境污染,化肥源的重金属、无机阴离子、放射性物质对生态环境与农产品的可能性污染等;对比分析了我国及部分国外化肥产品标准中相关风险因子限量指标;介绍了目前我国对肥料产品标准中部分风险因子的修订进展,并对我国化肥源性因子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管理工作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