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乌蒙黄鸡是云贵高原独特的原始地方品种,其抗寒能力强,饲料报酬率高,肉质鲜美可口,是一种适合生态放养的优质鸡品种。毕节市位于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发展生态养鸡条件优越,随着人们物质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蛋、禽品质的要求和消费数量越来越高,生态养殖乌蒙黄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从鸡苗选择、养殖环境选择、饲养管理和疫病防疫4个方面介绍了乌蒙黄鸡生态放养技术,将现代科学饲养和传统放养模式相结合,根据毕节市纳雍县果园、林地等区域特点进行乌蒙黄鸡规模化舍饲和生态放养,从而获得高品质的蛋品和特色地方优质活鸡,希望为毕节市生态循环立体养殖模式建立提供技术帮助。  相似文献   

2.
刘文理 《中国畜禽种业》2022,18(10):105-106
为了探究石潭鸡规模化生态养殖技术,该文阐述了石潭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征,分析了生态养殖技术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发现该养殖技术可以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提升石潭鸡觅食能力。因此,在今后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该做好品种选育,将多舍饲养、林下饲养技术相结合,做好鸡粪处理,充分发挥石潭鸡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土鸡一般是指放养在山野林间、果园等的地方品种鸡。土鸡具有耐粗饲、耐粗放管理、抗病力强等特性。土鸡肉、蛋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对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土鸡的饲养成本较低,适合家庭养殖,所以土鸡产业逐渐成为山区生态畜牧业的一大亮点。发展土鸡野外放养或林下生态养殖,形成鸡除虫吃草、鸡粪肥田的良性生态循环,不仅能够生产出优质鸡肉和鸡蛋,而且还解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规模化林下生态养殖业发展的逐步壮大,其养殖品种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其中林下养殖野鸡已成为林下生态养殖的新亮点。基于此,结合陕西省旬阳县的实际情况,从饲养和管理两方面介绍野鸡饲养管理技术。随着陕西省旬阳县畜牧产业的日益壮大,规模化林下生态养殖业发展突起,养殖品种和形式呈现多样化,林下养殖野鸡已成为当地林下养殖的新亮点。1饲养1.1科学饲养方法 1)可采用纯粮食粉碎后喂养,若是大型养殖场(户)还可增加配合饲料喂养,配方为:包  相似文献   

5.
<正>瑶山鸡是目前农村发展相当广泛的养殖项目,该项目因投资比较少、见效比较快而深受养殖者的青睐。瑶山鸡生态养殖,使得鸡肉更加鲜美,加之其绿色生态品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生态养殖瑶山鸡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此,本人根据长期的饲养实践,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荔波瑶山鸡生态养殖技术的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支持。瑶山鸡是荔波县优良地方品种,近几年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产业得  相似文献   

6.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如皋北部,养鸡业是开发区农民的主要产业,但散养土鸡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饲养方式不科学等问题,从而导致养殖效益较差。集约化饲养模式能扩大养殖规模,但规模化养殖生产出的鸡及鸡产品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肉制品的需求,为提高开发区农民养鸡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展林下轮牧二黄土鸡养殖的战略方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以“林下轮牧二黄土鸡生态高效规模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为例,论述土鸡林下轮牧养殖技术措施及实施成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地方品种“皖南土鸡”经四个世代选育后达到的主要性能,制发了“皖南土鸡”地方品种标准及配套的孵化、育雏、成鸡的系列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标准)、推广林网生态饲养模式,初步实现了皖南土鸡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畜禽养殖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家禽养殖逐渐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转变,改变了传统的饲养方式。规模化养殖后,鸡的产蛋量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户的科学养殖观念不强,在饲养和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当的地方,导致了传染性疾病集中爆发,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同时给当地居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对鸡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有必要。本文主要就鸡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提高鸡传染性疾病预防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皖南土鸡”选育效果与产业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地方品种“皖南土鸡”经四个世代选育后达到的主要性能,建立了自别雌雄配套系,制发了“皖南土鸡”地方品种标准及配套的孵化、育雏、成鸡的系列化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标准)、推广林网生态饲养模式,初步实现了皖南土鸡标准化养殖、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生态鸡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对肉蛋的品质、口味、营养成分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规模化养鸡场生产的快大型肉鸡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要。生态养殖地方草鸡以围林野养为主,以五谷杂食和田间地头草虫为食,生产的鸡肉野味十足、营养丰富、安全无公害,并且注重生态保护,控制环境污染,备受消费者青睐。现针对草鸡生态养殖生产提出相应的综合配套技术。1生态鸡养殖品种选择鸡的品种选择应根据鸡在林园的适应性和市场需求来确定。一般选择适应性、抗病力、觅食能力强,耐粗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禾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是支撑当地苗族、侗族人民生存的文化,它体现了生态环境与生存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有机统一.禾能适应冷、阴、烂、锈等恶劣环境的稻田.摘禾、禾晾和禾仓的收储方式独具特色.禾改粘、粘还禾反映了当地群众对禾的依赖.黔东南苗侗民族是禾(糯)文化的传承者.当今世界糯稻栽培圈已逐步减少,而黔东南却以禾的形式把这些糯稻完整保存下来,它在中国稻作文化中独具特色,是黔东南原生态农耕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动物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为保障动物食品供给,保证食物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动物农业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提出大力发展农区秸秆草业、草原草业、种植高产饲料作物3大草业支柱,为动物农业发展奠定可靠的饲料基础;以养奶牛、养羊和养鸡为重点,发展节粮型养殖业,是动物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周纲贤 《北京农业》2011,(9):176-177
生猪养殖是我国农村的一项传统产业,规模化养殖程度逐年提高,养殖方式不断改进。文章从规模生猪养殖场的生产管理、粪污处理、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提出了发展生猪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08年统计数据对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的农作制各要素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黑龙江省中西部地区农作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链条短;农业机械化作业规模小。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建立现代农作制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速土地流转,提高机械化作业规模。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肉鸡鸡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不易防治,这无形中便增加了养殖成本,降低了养殖收入。因此,如何科学饲养肉鸡,提高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广大饲养户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分析研究了人口、生态和技术的变迁对农地规模经营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人口压力下形成了与追求产量最大化相一致的小规模经营,且随着集约化技术的发展,小规模经营愈加强化。技术变迁的历史表明:完善的市场化措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全可以在目前小农经营基础上改造传统农业并促进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区农耕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兵 《农学学报》2017,7(9):95-100
采用实地考察与实景拍摄的方式,搜集了大量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点的农耕景观代表作,分析了当地乡村旅游景观中农耕文化资源应用的典型案例;归纳了武陵山区的乡村旅游类型为生态农庄型、休闲农场型、古村古镇型、“花海竹海”型等4种类型;评析了武陵山区乡村旅游中农耕景观的应用现状,认为乡村旅游景观应紧扣农耕主题,充分利用当地的农耕文化资源,突出地域特色;指出了武陵山区农耕景观在当地乡村旅游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县级农业信息化应如何搞,信息落后不是资源不够,而是没有充分的利用。三河市将现有资源重新进行组合,将农技推广与管理相结合,试验、示范与榜样带动相结合,形成一整套成功的农技推广与信息服务协调发展的模式,使硬件设施得到充分利用,农技人员有用武之地,农民种田和经营知道怎么干,从而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清民国顺德的基塘农业与经济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新 《古今农业》2011,(1):96-104
在顺德县基塘农业中,池塘以淡水养殖业为基础而兼有蓄水的生态功能,而基面上的作物应对市场而转换,由此形成不同的基塘类型.基面作物的转换与经济类型的变化有关.明代的果基鱼塘,促进了面对国内市场的果品加工业的形成.清代桑基鱼塘大发展,产生了面对国际市场的缫丝业;晚清民国初年机器缫丝业兴起,桑基鱼塘与外向型的缫丝业更紧密连接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别与工农差别不断缩小,城乡一体化正在逐步成为现实。但是,上海农业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战略问题。因此,21世纪上海农业的持续发展,一定要拓宽农业的含义和功能,逐步形成与未来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上海大城市农业的特色.这种特色,具体地讲,就是要重点发展绿化农业、宾馆农业、创汇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6种城市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