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对蟒河保护区社区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社区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的要求进行了解析,分析了蟒河生态旅游的建设主体单位与当地社区、群众之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试论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该文针对我国保护区的发展与管理现状研究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保护区为社区服务、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的收集,结合国内外有关保护区的定义、功能、分类、动态管理及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认识,论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实现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辨证关系,提出了我国保护区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保护区有效管理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等.并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包括处理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CIFM方式、加强保护区的分类与分级动态管理.同时在对保护区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在目前条件下解决贫困和发展经济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黄龙寺自然保护区丹云峡景区周边两个乡(黄龙乡、施家堡乡)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交通运输不便,市场信息缺乏,缺乏发展副业的基本条件,几乎没有生产技术支持,收入来源受到限制。而且保护区与当地有关部门和社区的关系仍欠密切。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市场 农户”的社区发展模式思路及大力发展天麻种植、绿色食品等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龙寺自然保护区丹云峡景区周边两个乡(黄龙乡、施家堡乡)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发现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交通运输不便,市场信息缺乏,缺乏发展副业的基本条件,几乎没有生产技术支持,收入来源受到限制。而且保护区与当地有关部门和社区的关系仍欠密切。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市场+农户"的社区发展模式思路及大力发展天麻种植、绿色食品等项目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睿  李星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3):6151-6152
在对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居民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社区居民与保护区主要存在3大矛盾,即资源保护与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被动管理与民主参与之间的矛盾、群众责任具体与权利抽象之间的矛盾。分析认为保护区内及周边少数民族村寨众多、社区大量集体林被划入保护区范围和社区居民贫穷落后是造成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不和谐的主要因素,并从保护区内居民搬迁、发放林权证、解决补偿问题和社区帮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广西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云南文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共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云南文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重要的地位,庞大的社区人口的生产生活给保护区管护带来极大压力.通过实施社区共管并帮助社区发展,试图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并针对共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保护区周边社区推广种植大球盖菇、竹荪、羊肚菌和猴头菇,4种食用菌鲜菇产量分别达18784.80、2363.70、2625.00 kg/hm2和0.95 kg/袋;采用"管护局+当地高校+种植户"的推广种植模式,通过管护局的组织管理、当地高校的技术支撑和种植户的积极参与,保障了项目的有序、高效推进;食用菌栽培资源化利用了1000余t农林业废弃物.该项目促进了周边社区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调统一,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社区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之一,与当地社区的融合度较高。通过对保护区周边社区共管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社区对保护区威胁的因素,并在社区共管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杜兴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3-15485
茂兰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景观独特,通过生态旅游既可以实现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功能,同时也可以解决社区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发展问题。在现有的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中,通过培训后让社区群众参与旅游接待,实现当地社区成为最大受益者的生态旅游原则,社区收益占旅游总收入的48%以上,对茂兰保护区社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应用前景。但保护区基础条件较差,且发展不平衡,在同一旅游区内,社区的经济收入差异很大,应该加强调节,寻求公平受益。  相似文献   

10.
姚忠臣  陈涛  陈德成  朱学灵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44-16047
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调查,了解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甘肃省西北部,其荒漠生态系统在整个古地中海区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保护区庞大社区人口的生产生活给保护区管护带来极大压力,通过实施社区共管并帮助社区发展,试图从根本上消除社区发展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总结出了社区共管中存在着资源保护与利用、利益分配、社区自身压力加剧带来不良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加强社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进合作项目、提高社区农民收入教育、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项目建设机制、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型产业等有关社区共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192-196
2014~2015年,通过采用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和二手资料收集及农村快速评估(PRA)等方法对金沙县冷水河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保护区社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建议,为保护区的社区经济与自然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保护区和社区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矛盾,保护区管理责任关系交叉、社区居民对湿地资源存在较大依赖性、环境变化造成各种经济产出不稳定、湿地资源利益分配不均衡、居民的保护意识薄弱等是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功能区、实施社区共管、开展专业培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公众意识等提升保护区管理成效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对三门峡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的相关管理部门做了大量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保护区和社区发展之间仍然存在矛盾.保护区管理责任关系交叉、社区居民对湿地资源存在较大依赖性、环境变化造成各种经济产出不稳定、湿地资源利益分配不均衡、居民的保护意识薄弱等是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诸多问题提出科学规划功能区、实施社区共管、开展专业培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公众意识等提升保护区管理成效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参与性乡村评估(PRA)等方法对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与周边社区发展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自然保护和周边社区发展存在冲突,一方面,自然保护给周边社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如限制资源利用、制约发展空间、造成经济损失、剥夺旅游创收机会,补偿措施不到位等;另一方面,周边社区发展对自然保护造成威胁,如盗伐森林、违规采矿、过度采集、过度放牧、旅游开发非生态化等。最后得出科学合理规划功能区,加大经济损失补偿力度,发展生态旅游,实施社区共管是解决冲突的有效对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以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社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状况、社区社会经济状况、社区生计与发展内容、与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相关的信息等调查为基础,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为保护区的管理、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和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提供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同时,如何使其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是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也是保护区管理工作探索的核心问题之一.以云南绿春黄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分析自然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协调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林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农村快速评估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内及周边土地利用、社区林业现状、资源传统利用与管理方式、保护区现行管理体系及与周边社区的关系作了全面系统地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周边群众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高、利用方式多样,但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的能力低,随保护力度加大和经济技术的发展,各民族人民在建房用材上对森林资源的依赖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引入社区林业理论,提出改进保护区管理的方法,提高周边社区参与保护区管理的意识,将保护区管理与乡村群众的经济条件改善结合起来是实现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多次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该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应把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及社区共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和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天日山自然保护区为对象,通过对天日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日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及科技人员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衣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日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主要冲突:①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9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③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④限制采薪烧炭,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⑤旅游开发后.环境质量和社会治安状况变差。并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成因进行了分析:①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是客观基础;②保护理念和模式落后是认知原因;③产权交易机制不健全是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