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蔚文 《农业考古》2004,(1):188-204,216
百越民族的农业生产工具以质地论,主要有石器、铜器、铁器三大类,除此之外,尚有部分木器、骨器、蚌器或牡蛎器。从时代划分上看,史前及商代,各地越人及其先民的农具主要以石器为主,兼有木器、骨器、蚌器或牡蛎器。周代各地越人的农具开始以青铜器为主,但史前期先民使用的部分石、木、骨、蚌器等并未摒弃,有的在农具中仍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新石器时代产生的标志 ,柴尔德称为“新石器时代的革命”(1) 。在新石器时代 ,石器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由于南方土壤呈酸性 ,有机物难于保存 ,石器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得以保存下来的主要的古代人类文化遗物 ,因此 ,石器成为探讨南方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材料。史老墩遗址位于广东英德市沙口镇的北江东岸 ,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址 ,距今 60 0 0 - 5 0 0 0年左右(2 ) 。同时期的遗址在北江流域还发现极少。史老墩是一处石器制造场遗址 ,出土的石器数量众多 ,石器功能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宾福德提出 ,人们为了某种专门目的而制造…  相似文献   

3.
凸形石器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凸形石器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吉怀凸形石器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经常见到的一种原始的生产工具。所谓凸形石器,这里主要指的是有肩石铲和有肩石斧两种,有人称的石镐、石铖、石锄、石犁,也属于凸形石器范畴,通常又把这种石器叫做梯形石器或双肩石器。实际上,...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铜器时代,一般是指二里头文化一殷一西周时期,大致就是史籍所说的“三代”。在我国这个文明史的早期阶段,尽管社会生产力较之史前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尤其是青铜冶铸业逐渐发达到鼎盛时期,青铜工具制作愈来愈多,可是石器的使用数量却还相当可观,伴随石器而存在的蚌器也并不见明显减少,蚌器在生产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位于长江中游南岸的江西,河湖密布,沃野千里,加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这就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自古以来,江西就一直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赣东北万年仙人洞新石器时代遗址下层中出土有一种名为穿孔石器的农业生产工具。这就表明江西地区农业生产的萌芽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具有九千年以上的历史。商、西周时期的江西,史书是把它描绘成愚昧,落后的“荒服”之地,有关这一时期江西的农业发展情况则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石斧初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引言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主要依据。石器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手段的遗物。石斧是石器生产工具的大宗,它在史前时期的社会经济、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要认识已经灭亡的动物的身体组织,必须研究遗骨的构造;要判别已经灭亡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劳动手段的遗物,有相同的重要性。”考古界对石刀、石锛和石器制作工艺等已有很好的研究,对石斧虽有所论述,但没有进行系统研究,对它的定名、  相似文献   

7.
漆的改良     
<正>漆是用漆树里的黏汁制成的、用以装饰和保护物器的涂料,源于我国原始社会。当时我国人民就已发现漆树并懂得使用由漆树的汁液制成的天然漆来做涂料,以增加物品的强度和寿命。从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已经认识漆的重要性并用来制器,漆可能源于生产工具、木器制造业。浙江瑶山的镶嵌玉朱漆与白玉相互辉映,产生了一种前所未  相似文献   

8.
石斧是新石器时代最常见的一种生产工具。它的制作工序颇具典型意义。本文力图通过研究其制作工序来追寻其源流,探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与更早文化遗存的关系。 一、零台面石片 打制石器一般有三个步骤:选料、打片和加工。选料就是选取适合制作石器的原料。选料标准是石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太硬则难于加工成器。太软则不能经久耐用。远古时代的人们在实践中摸索出经验,通常选取硬度在7度左右的石英岩、脉石英、燧石、变质岩等为制作石器的原料。在许多情况下是选取河滩里的砾石为原料。打片就是从石核上剥取石片。最常见的一种打片方法就…  相似文献   

9.
井田与井田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田与井田制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井田是疆理土地为井字形方块田的耕作方法。井田制是将土地划分为小块授予农夫独立耕作的分配土地占有权的制度。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概念,以井田的存在论证井田制的起源。殷商西周时期确曾以沟渠、道路交错分割土地为井田。然而其时农业生产工具基本上仍是木、石、蚌器。与之相适应的劳动组织形式是家族公社集体耕作,同时也共同占有大块田  相似文献   

10.
(*系指简讯、动态类短文) 综合、农经新年献词1..”·····”·“·”·“·”·..·”·”……84一l一3八十年代日本农业的问题与展望“·”·“·”·“·84一l一4Z、十年代的苏联农业··”·”·“·”一”·””..时一1一10甸牙利农业体制改节的几个问题“一“·“·84一1一13为世界寻找免除饥饿的道路”···“·”…“·84一1一16南斯拉夫农业发展战略中的若千经济政策 ”.~.................·........……‘“..·..……”84一2一3用宏观农业经济观点剖析美国农业的发展 ”.............……。二“.....……“.“…”.“。84…  相似文献   

11.
在长春近郊沿伊通河两岸,及新立城水库附近的廿多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经常出土一种所谓“亚腰形”石器。该石器的特点是采用扁平石片,用打制、磨制或打磨兼制的方法,将石片的两侧打磨出对称而内收的凹槽,形似束腰。除束腰的一种形式外,还有的石器的正面磨出凸起的二到三条棱线。此种形式的石器,仅吉林省博物馆就在上述的遗址中采集到廿多件。这是长春近郊经常碰到的一种石器(图一)。这种石器的名称,在过去发表的文章中极不统一。如《长春附近发现的石制农业工具》  相似文献   

12.
尹美禄 《农业考古》1990,(1):195-197
《禾谱》是北宋时期庐陵太和(今江西泰和)人曾安止(公元1048——1098,字移忠,号屠龙翁)所著的一部农业著作。《宋史·艺文志·农家类》和《文献通考·经济考·农家类》中皆有著录。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贬官惠州(今广东惠阳),南迁时道经太和,得见此书,极为赞赏,称其“文既温雅,事亦详实”,并作“秧马歌”(其碑刻现存泰和县博物馆)一诗赠安止附《禾谱》之末。《禾谱》在宋元明时期还一直流传于世,到明代末期仅空存其目。关于此书的内容,苏轼在其“秧马歌”及其文集中只字未提,学者们也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13.
。综述.沼气池的几种搅拌方法··”””··一·一沼供(5一8)迎接农村技术改革的新形势一··~··一一·”一陶鼎来(1一3)加强生产工具改革振兴畜牧业···~,.·”””王荫坡(2一2)加强科技支援发展乡镇经济一··一··~一本刊辑(2一3)李鹏谈农村能源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及 发展方针··~·”·一一一~···,····”··~··~··一一本刊讯(3一2)坚持改革搞好农村能源建设 促进农村能源发展~··一~~····~······一边疆(3一幻“星火计划”与农业工程一~一··一··一···一杨维(3一4)乡镇企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系简讯,动态类短文) 综合中国农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成就 “。。。。。..。。。。。。。..。。。。..。“。”。“,“。二。。。“.‘““‘1一3东欧农业演变简况·········一i..“···……1一5东欧、独联体的粮食状况及其影响····””·1一8关于俄罗斯改组农庄农场的问题·”···……1一11旧本的国际农业合作”··”“··““··”····”…1一14、韩国农业的现状·”·“·······……,,’’·气···……1一18印度农业的“绿色革命”和“白色革命” ·……“.···”·.········”···一…  相似文献   

15.
(.系指简讯及动态类短文) 综合、农经苏联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动向·”“二”“.1一4日本的“营农团地”··········”·”···“.·”…1一6以色列的农业现状与农业政策(上)“·…1一10中国农业的变化、成就与展望“·“··““一1一531984年世界谷物增产.···········“··“··一1一621985年美国小麦计划*·““··““··“····”…1一62菲律宾改组农业部.·“”··”·”··········一1一62蔡子伟同志谈研究外国农业经济·······”…2一3匈牙利的农业计划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农业的起源江西农业起源于何时,目前在农史界和考古界尚无定论。李恒贤先生在《江西古农具定名初探》一文中也提出了此问题。他认为:在大约距今八干年的万年仙人洞已经有了农业。他还认为:蚌器是可以作为农业工具的,“角凿”和“骨凿”也可能是农业工具。认为万年仙人洞出现的陶器与农业有关。并进一步提出:万年仙人洞是“高级采集经济向农业的过渡阶段”。我完全同意李恒贤先生的论据。现再补充几点。 (1)穿孔蚌器,可以作为蚌刀,收割稻谷,也可以作为蚌耜,浅翻土地,作为耕种工具,这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研究中得到印证。万年仙人洞出土的为厚壳蚌,制作的蚌刀或蚌耜可以成为很适用的劳动工具。  相似文献   

17.
(’系简讯、动态类短文) 综合农经迎新年“···“··”····…··”·”·”·“·”·“··”…1一3世界农业发展趋向探讨”····”·”··“···”·…1一4联邦德国的合作事业(上)..·”·····……1一8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麦展动向“·····“·“……1一42第三世界粮食需求预狈l*,”·”·”一i..···一门嘴一60_美国农业新法规的影响气···”·“一1...……1一60印度尼西亚稻谷自给有余*·”·“·~”····”·…1一61国外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及其启示········一2一3市场经济工业国促使农业劳动力转移的 …  相似文献   

18.
(浓系简讯、动态类短文) 综合农经贺新年·”·”·”....”·“·“·······“·“·“····~·…1一3德国工业化时期的农业···“”··”····“···~”·1二4日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二。……。。.。。,。。.……。。.。”。”.。”“。。.01一8苏联东欧的农业改革”··~··”···”···一1一n1987年世界粮食形势·“·“··········”···……1一15印度执行一项荒地核实和开发计划*.··……1一59亚太地区的农业发展动向*.“··········”·”…1一62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19.
亩字在先秦时期有两个意思:一是作为土地面积单位,所谓“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一亩为“广一步、长百步”,亦即一百方步的面积;二是田间种庄稼的长垄,如《书·归禾·序》“异亩同颖”传云:“亩,垄也。”比较起来,先秦文献中出现的亩字多释为后一义,如《尚书·大诰》之“子曷敢不终朕亩”、《诗·甫田》之“禾易长亩”、《诗·信南山》之“南东其亩”,《左传》成公四年之“尽东其亩”等等都是垄亩之义。亩与畎是相对的。《国语·周语》“或在畎亩”韦昭注云:“一耦之发,广尺深尺为畎,百步为亩。昭谓下曰畎,高曰亩,亩,垄也。”亩既为种庄稼的长垄,畎则为亩(垄)间利水溉田的小沟。  相似文献   

20.
祈雨扫晴摭谈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陶思炎一、雨旱信仰在古代农业型社会中,雨水是农耕的命脉,也是造神诱因。先民所谓“神”者,多因其能“为风雨”而称之。《礼记·祭法》曰:“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荀子·天论》曰:“列星随旋,日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