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用胡蜂是指胡蜂科的斑胡蜂和黑尾胡蜂,其全体、幼虫、蜂巢、蜂毒均入药。药材名大黄蜂(全体)、大黄蜂子(幼虫)、露蜂房(蜂巢)。主治风湿痹痛,是常用中药。胡蜂又是农林害虫的天敌。人工养殖药用胡蜂简便易行, 只要捕捉几只雌蜂驯养繁殖即可。  相似文献   

2.
中国袭人胡蜂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的胡蜂包括蜾蠃科、马蜂科和胡蜂科的昆虫,袭人胡蜂则主要是胡蜂和马蜂类的种类。论述了我国对7种袭人胡蜂的生物学及胡蜂蜇人后的救治及有害胡蜂的预防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已知的主要种类,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二纹长脚蜂属膜翅目胡蜂科,学名为Poliste chi-nensis antennalis Perez,俗称草蜂.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的柞蚕生产地区均有分布,是柞蚕幼虫期的主要害虫之一,尤其是柞蚕二化一放生产期,正是此蜂活动的盛食期,对柞蚕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几天之内可全部吃掉蚕场内的柞蚕幼虫.  相似文献   

4.
金环胡蜂及其洞穴内其他节肢动物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闽南山区金环胡蜂巢的营巢小生境,营巢洞以及蜂巢的结构,蜂群由102只成虫组成,其中雌蜂57只,雄蜂45只,测量了成蜂体长,其中7只雌蜂的体长量长(平均4.6cm),在洞穴底部发现5种节肢动物,其中4种为昆虫,最多的是一种食蚜蝇科幼虫,其次是一种步甲科幼虫,此外还有暝蛾科幼虫,垫跗螋科的成虫和蜈蚣,洞人还有白蚁,这些虫子很可能均是金环胡蜂洞穴内的共栖物。  相似文献   

5.
脊茧蜂属Aleiodes Wesmael,(1838)隶属于茧科蜂Braconidae内茧蜂亚科Rogadinae,长期以来被误为内茧蜂属Rogas Nees。本属成虫的主要特征是:唇基与上颚之间形成圆形口窝;后头脊明显;腹部第1~3节背板具中纵脊和纵刻条,第1、2节背板之间有一条横行深沟。该属种类众多,全世界已知301种(至1985年底),它们在农林害虫的自然控制中起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闽南山区金环胡蜂巢的营巢小生境、营巢洞穴以及蜂巢的结构 .蜂群由 10 2只成虫组成 ,其中雌蜂 57只 ,雄蜂 4 5只 .测量了成蜂体长 ,其中 7只雌蜂的体长最长 (平均 4 .6 cm) .在洞穴底部发现 5种节肢动物 ,其中 4种为昆虫 ,最多的是一种食蚜蝇科幼虫 ,其次是一种步甲科幼虫 ,此外还有螟蛾科幼虫、垫跗螋科的成虫和蜈蚣 ,洞穴内还有白蚁 .这些虫子很可能均是金环胡蜂洞穴内的共栖物  相似文献   

7.
蝗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1万余种,我国约有1000余种;分布广泛.是极为常见的昆虫之一:人类与蝗虫的关系非常密切,蝗虫既是农林生产的大害虫.又是传统食用昆虫,另外也是重要的饲料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8.
斜纹夜蛾在园林绿化上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伟琪 《上海农业科技》2006,(5):142-142,105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 Fabr.)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莲叶夜蛾、莲纹夜盗蛾,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害虫。该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省危害严重,而且食性很杂,寄主植物多达99科200多种,具有间歇暴发成灾的特性。在上海地区该虫原是蔬菜上的重要虫害,但近10年来,由于绿化发展迅速,城市绿地向城郊扩展,一些原以农作物为主食的害虫衍变为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斜纹夜蛾的危害尤为明显。1998年浦东国际机场围场河绿地28亩马蹄金、白花三叶草斜纹夜蛾大发生,每m^2虫口高达100~200条。目前该虫不仅蔓延到整个市郊林地,危害时间可持续5个月(7~11月),而且在城区绿地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成为上海地区园林绿化上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捕食螨种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9年对云南省捕食螨种类及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有捕食螨8科12属56种,其中植绥螨科有6属51种,从海拔320-3250m地区都有分布。捕食螨种类及分布的系统调查为制定捕食螨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及农林害螨类的综合治理和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蜂益害关系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蜂总科除少数类群分布中心在东洋区的热带区域外,其余全世界都有分布。到目前为止,世界已知种达5000余种,其中蜾赢就有2000种。这些胡蜂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开发利用胡蜂资源具有较广阔的前景。例如,在生物防治、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昆虫病原真菌作为一类重要的生防资源,在农林害虫种群自然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综述了昆虫病原真菌资源的利用情况、对害虫的侵染致病机理及主要属种在农林害虫生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昆虫病原真菌防治中的限制因素,并指出了今后昆虫病原真菌研究利用中应加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DM-15电子灭蛾灯对水稻害虫的诱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子灭蛾灯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物理控制害虫的方法。本试验利用DM-15电子灭蛾灯诱杀水稻害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共诱集到水稻害虫的种类有7目9科14种,明确了6种主要害虫的雌雄比,可以减少2次用药,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正>胡蜂又称黄蜂、马蜂或杀人蜂,为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的胡蜂总科的统称,是野生环境条件下较常见的一种蜂类。全世界已知的蜂类在5000种以上,我国已记载的有200余种。目前,人们能开发利用的如金环胡蜂、黄脚胡蜂、黑盾胡蜂等  相似文献   

14.
<正>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er)是我国黄淮地区及南方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我们通过室内饲养与田间调查,发现该虫有8种寄生蜂,对其田间消长起者重要的控制作用。正确识别这些寄生蜂并加以保护利用,是开展豆田害虫综防的重要环节。该蜂类群隶属小蜂总科金小蜂科的有  相似文献   

15.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属鳞翅目,夜蛾科,又称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五花虫等,是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外普遍分布于朝鲜、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斜纹夜蛾属多食性害虫,已知可以危害的植物达99科290多种,对农作物尤其是蔬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茶国。无害化栽培是当前我国茶叶生产的重要方向,而利用生物自然控害是实现无害化栽培的主要措施。茶园中最常见的捕食I生天敌主要有蜘蛛、螳螂、蜻蜓、猎蝽、步甲、瓢虫、草蛉、胡蜂、食蚜蝇等,对茶园害虫有明显的自然控制效应。其中蜘蛛是茶园害虫的最主要捕食性天敌,在控制害虫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茶园生态控制害虫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更好利用生物控害,我国广大生物工作者对各地茶园的蜘蛛种类、控害作用及其保护利用等作了大量研究,笔者现将国内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摸清广泛分布德国黄胡蜂的资源状况并对其进行利用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新疆北疆各地共124个采集点进行野外调查;在新疆大学校园和昌吉农业示范区建立固定的观察点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德国黄胡蜂广泛分布于北疆海拔450~1 600 rn阔叶林带、农田、和人类的生活区,最适海拔为500 ~900 m的区域;对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每年4~10月多在地下筑多层纸质巢;肉食性兼嗜食甜食,攻击性较强;日常行为包括捕食、取水、筑巢,最佳活动温度20~30℃;蜂后繁殖力强,1只蜂巢中成虫最多可达数千只,性别从春季至秋季按“完全雌性—雌雄混合—雄性居多”的规律演变;以交配后的蜂后越冬至来年4月,重新建巢并繁殖产生新的种群;[结论]德国黄胡蜂种群多、数量大,在北疆的分布区域与人类的生活区域重叠,因而在北疆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胡蜂之一,可通过定期在城市防除、在农、林区予以警示保护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治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盗蛛蜂亚科种类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昆虫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研究、整理和核实了中国盗蛛蜂亚科(膜翅目蛛蜂科)的种类,记述了该亚科中国已知的2属12种和1亚种,对大多数种类进行了描述,同时编制了中国盗蛛蜂亚科分属及已知种类检索表。研究结果为中国盗蛛蜂亚科的分类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蜂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种大型蜂类,有称马蜂、胡蜂,以捕食害虫为生。由于蜂尾声蝥针有剧毒,是用于捕食害虫的武器,也是自卫的武器,为自卫常有袭击人体中毒,重者还危害生命,因而对黄蜂有称之“杀人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佳木斯地区危害农林作物的蝶类害虫种类进行普查,分析农林蝶类害虫的发生现状。[方法]对蝶类幼虫的寄主植物进行分类鉴定,害虫采用野外调查及室内饲养法,寄主植物采用样方法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共采集到925只蝶类样本,隶属7科66种。蝶类种类以蛱蝶科最多,灰蝶科次之,绢蝶科最少。蝶类害虫以3龄幼虫危害最为严重,害虫对农林作物的破坏性较大,直接影响到了经济作物的增产增收。[结论]该研究可为今后蝶类害虫的防治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