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猪》2011,(3):2-3
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1-5批汇总)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了五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为方便查询,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一、表二)。  相似文献   

2.
《猪业科学》2011,28(6):20-20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农业部日前将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的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汇总后再次发布。  相似文献   

3.
《猪业科学》2011,28(6)
为进一步打击在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卫生部、农业部日前将自2008年以来陆续发布的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汇总后再次发布。  相似文献   

4.
《辽宁畜牧兽医》2011,(5):78-79
卫生部于2011年4月19日汇总发布第1—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5.
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全国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整顿工作,并由卫生部牵头,先后公布了四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简称“黑名单”。这四批黑名单中,共有5种物质涉及生鲜乳,并有可能在生鲜乳中违法添加,他们分别是三聚氰胺、硫氰酸钠、皮革水解蛋白、β-内酰胺酶和工业用火碱。下面就皮革水解蛋白添加物的检测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2008年奶粉中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卫生部相继发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及<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  相似文献   

7.
卫生部于2011年4月19日汇总发布第1~5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现将五批名单汇总发布(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8.
《北方牧业》2012,(4):8
正中国卫生部近日对外发布消息称,2012年将依法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继续完善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黑名单"制度。目前,官方已发布了6批"黑名单",通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共计80多种。  相似文献   

9.
行业动态     
要闻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良好2010年例行监测未检出皮革水解蛋白近日,部分媒体和网站对皮革水解蛋白问题进行了报道。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国家公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其中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是禁用物质,也是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中必须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第三批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黑名单"近日公布,其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包括:废弃食用油脂、工业用矿物油、工业明胶、工业酒精、敌敌畏、毛发水、工业用乙酸;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包括:滑石粉、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11.
正1生鲜乳中危害因子与质量安全防范措施1.1生鲜乳中的风险危害因子生鲜乳质量安全隐患问题的制约因素较多,从当前来看,生鲜乳中的风险危害因子主要包括非法违禁添加物、兽药残留、细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和有害重金属残留。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后,我国食品卫生部门相继发布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均涉及到乳及乳制品中的非法违禁添加物、兽药残留、细菌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乳中添加不同种类的防腐剂对生乳质量安全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指标内容包括《生乳》国家强制执行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真菌毒素和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中明令禁止在生乳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和碱类物质。试验结果表明,检测生乳中黄曲霉毒素、铅、汞、砷、三聚氰胺等指标时,可以添加硫氰酸钠、叠氮钠、重铬酸钾、溴硝丙二醇和甲醛中的任何一种作为防腐剂使用;检测铬时,不推荐添加重铬酸钾作为防腐剂使用;检测碱类物质时,不推荐添加溴硝丙二醇作为防腐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牧业通讯》2010,(16):14-14
【本刊讯】7月26日,卫生部公布《食品用香料、香精使用原则(征求意见稿)》,明确列出了20余种不得添加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并指出凡添加了食用香料、香精的食品,都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标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奶牛》2011,(6):41-41
国家工商总局消保局、中消协在近日召开的"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研讨会上表示,对消费者关注的乳制品和非法食品添加剂将开展专项整治。奶品的食用安全、食品是否被加入了非法物质,这是老百姓最关注的话题。对此国家工商总局消保局局长孙文序表示,“今年将继续对乳制品市场、流通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刺展开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15.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按照卫生部、农业部等9部委《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第二次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和要求,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梳理和规范乳制品行业食用物质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行业自律,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2009年3月12日,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召开部分乳品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按照卫生部、农业部等9部委《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第二次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和要求,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梳理和规范乳制品行业食用物质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行业自律,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2009年3月12日,中国奶业协会在北京召开部分乳品企业、地方奶业协会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7.
从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了解到,为进一步落实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有关部署,农业部畜牧业司于2月23日在全国畜牧法执法培训班期间,召集北京、天津、河北等13个奶牛主产省畜牧(奶业)主管部门有关同志,进一步部署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研究打击生鲜乳中添加β-内酰胺酶等非食用物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按照卫生部、农业部等9部委《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  相似文献   

19.
《中国禽业导刊》2009,(24):55-55
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期称:目前还有很多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尚待解决,形势依然严峻,整顿任务仍然紧迫艰巨。食品安全整顿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链条。2010年将贯彻国务院“行动加快、整顿到位、措施扎实、成效牢固”的要求,逐项进行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生产和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消费、禽畜屠宰和保健食品等七项整顿任务。  相似文献   

20.
牛奶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天然食品。高品质、无污染的牛奶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仍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抗生素的残留。为了掩蔽抗生素的使用,一些不法分子在原料乳中添加β-内酰胺酶这一物质,以降解已使用的抗生素,使之无法检出。2009年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小组明确指出β-内酰胺酶为乳与乳制品掩蔽抗生素的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之一。新国标《生鲜牛乳收购标准》中,把“抗生素残留”作为了必检项目,并明确规定限量。本文综述了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的常规检测方法,并介绍了几种新型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