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调查三峡库区蝶类的同时,对重庆市的其他区(县)也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再加上《三峡库区蝶类调查报告》中重庆部分的蝶类和文献记载及2001年5月至9月对永川、南川、江津、巴南、北碚、秀山、酉阳、武隆、城口的重复调查,已知重庆市分布的蝶类有12科、185属、447种。在12科蝶类中,最多的是蛱蝶科128种,其他各科依次为眼蝶科87种,弄蝶科74种,灰蝶科66种,凤蝶科36种、粉蝶科32种、蚬蝶科11种、斑蝶科6种、环蝶科4种、绢蝶、珍蝶、喙蝶各1种。在重庆分布的447种蝶类中,中华虎凤蝶是国家二级保护蝶类;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蝶类9种,它们是:金裳凤蝶、宽尾凤蝶、喙凤蝶、冰清绢蝶、双星箭环蝶、简环蝶、黑紫蛱蝶、枯叶蛱蝶、大伞弄蝶。重庆市蝶类的区系成分是:东洋种290个,占重庆市已知蝶类64.9%(290/447),古北种38个,占8.5%(38/447),东洋古北共有种110个,占24.6%(110/447),广布种9个,占2.0%(9/447)。重庆蝶类区系以东洋种成分占优势,古北种成分所占比例小,具东洋界的基本属性。东洋古北共有种和广布种119个,共占26.6%,表明重庆蝶类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  相似文献   

2.
四川攀枝花地区蝶类记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攀枝花地区蝶类239种,隶属于130属,12科。东洋种154个(64.43%),古北种8个(3.35%),东洋古北共有种71个(29.71%),广布种6个(2.51%),限于中国分布47个,川滇区特有种19个。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划中归属于27个分布型;仅限于川滇、江南、华南3区内分布的种类124个,占总数1/2弱;与横断山蝶类区系有较大差异。调查发现四川蝶类新记录33种。至此,四川蝶类已记录251属698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分析研究广东肇庆北岭山蝶类区系及其与广东省其它地区蝶类的相似性比较。【方法】于2000-2015年对北岭山蝶类多次进行系统的调查采集。【结果】广东肇庆北岭山蝴蝶共有10科75属140种。其中,凤蝶科7属20种;粉蝶科10属16种;斑蝶科5属13种;环蝶科1属1种;眼蝶科7属20种;蛱蝶科21属41种;珍蝶科1属1种;蚬蝶科3属7种;灰蝶科13属14种;弄蝶科7属7种。广东省新记录种4种,中国特有种9种,国家级保护种4种。组成以东洋区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64.29%;无新热带区种类的渗入。北岭山与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组成较为相似,相似性指数达0.63,与深圳地区蝶类和石门台自然保护区蝶类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51和0.45。【结论】北岭山蝶类资源丰富,应加强对珍惜种类的保护、有害种类的防控以及观赏种类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
记载了两院蝶类10科、90属、180种(含亚种),其中蛱蝶科46种(占25.56%),弄蝶科27种(占15.00%),最少珍蝶科1种(占0.56%)。主要成分:蛱蝶科(环蛱蝶属),凤蝶科(凤蝶属、青凤蝶属),粉蝶科(迁粉蝶属)等科属种类。属、种以蛱蝶科最丰富,个体以凤蝶科最多,珍蝶科的属、种和个体数量最少。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002年5∽8月和2003年7月期间,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蝶类398只,隶属于6科55属78种,蛱蝶科种类最多,凤蝶科最少。对其区系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古北种31种,东洋种20种,广布种(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27种;分别占总数的39.8%,25.6%和34.6%。表明该地区蝶类以古北种为主体,更多反映出古北区的成分。在不同生境中,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高,针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低。而相似性分析表明。各生境之间的蝶类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蝶类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1990~1997年对重庆市蝶类调查表明,现有蝶类250种,隶属于11科129属。其中,东洋种165种,古北种23种,广布种6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66.0%,9.2%和24.8%,以东洋界种类为主要成分。与相邻的湖北、湖南两省蝶类区系共同处多,关系密切,在区系形成演化上可能有相似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7.
湖南德夯风景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湖南德夯风景区的蝶类进行标本采集,初步鉴定出蝶类108种,隶属于10科67属。其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64种,占总种数的59.26%)为主,广布种(36种,占总种数的33.33%)次之,古北界种类最少(8种,7.41%)。  相似文献   

8.
】百里峡风景区分布蝶类112种,隶属于9科69属。其中,东洋界50种,占总数的44.6%,东洋古北界46种,占41.1%,表明其东洋界属性及由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性。蝶类分布型有27个,单独归属某区的只占3.57%,呈极明显分散现象,与邻近地区的共有种数均未超过50%。百里峡的优势种是斑缘豆粉蝶,青豹蛱蝶,翠蓝眼蛱蝶,银纹尾蚬蝶,豆粒银线灰蝶。  相似文献   

9.
对采自陕西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标本进行鉴定,发现该保护区蝶类共8科44属68种,其中凤蝶科5属10种,粉蝶科5属15种,眼蝶科8属13种,灰蝶科2属2种,蛱蝶科19属23种,环蝶科2属2种,蚬蝶科1属1种,弄蝶科2属2种。分类统计表明,在属级阶元上,采集的44属中,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粉蝶科>环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蚬蝶科,蛱蝶科居于优势地位,占总属数的43.18%;在种级阶元上,采集的68种蝴蝶中,蛱蝶科>粉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环蝶科=灰蝶科=弄蝶科>蚬蝶科,仍以蛱蝶科占优势,占总种数的33.82%;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单属种较多,有31属仅分布1种,占总属数的70.45%;从单属种分布来看,蛱蝶科>眼蝶科>凤蝶科>灰蝶科=弄蝶科=环蝶科>蚬蝶科>粉蝶科;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具有蝴蝶属级多样性较高的特点。区系分析表明,平河梁自然保护区的古北界蝶类有6属8种,分别占总数的13.64%、11.76%;东洋界蝶类有20属20种,分别占总数的45.45%、29.41%;广布种有27属40种,分别占总数的61.36%、58.82%;以广布种为优势成分。从世界动物地理区系看,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分布极不平衡,是以古北和东洋区共有种为主体构成的;从中国动物地理区划来看,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属华中区,共有种较多,具有较为丰富的蝶类资源。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安县蝶类资源较为丰富,共有204种,隶属于10科95属.从属级水平看,属数最多的是蛱蝶科(Nymphalidae),有34属,位居10科之首;而属数最少的是喙蝶科(Libytheidae),仅1属;处于中间水平的,按照属数由多到少依次是:眼蝶科(Satyridae,14属)、弄蝶科(Hesperiidae,13属)、灰蝶科(Lycaenidae,10属)、粉蝶科(Pieridae,9属)、凤蝶科(Papilionidae,8属)、斑蝶科(Danaidae,2属)、环蝶科(Amathusiidae,2属)、蚬蝶科(Riodinidae,2属).从物种水平看,种数最多的依然是蛱蝶科(Nymphalidae),有85种;最少还是喙蝶科(Libytheidae),仅1种;其他科物种数处于中间水平,按照种数由多到少依次是:眼蝶科(Satyridae,36种)、凤蝶科(Papilionidae,21种)、粉蝶科(Pieridae,21种)、弄蝶科(Hesperiidae,16种)、灰蝶科(Lycaenidae,14种)、环蝶科(Amathusiidae,4种)、斑蝶科(Danaidae,3种)、蚬蝶科(Riodinidae,3种).区系成分研究表明,四川省安县蝶类以东洋成分为主,东洋界种占总种数的56.37%.其次是广布种,占34.31%.古北界种最少,仅占9.31%.此结果与该地区的地理区划相吻合.该地区蝶类资源有些种类是珍稀种类或稀少种类,应该加强对该地区蝶类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宁夏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09年对宁夏罗山进行了系统的蝶类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出45种,隶属6科32属,其中以蛱蝶科种类最多,计8属14种,占总种数的28.13%,灰蝶科和眼蝶科次之,分别计9属10种和8属9种,各占总种数的25%.从世界动物区系的构成来看,组成以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及典型古北种为主体,占总种数的46.67%,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北+东北+蒙新+青藏+西南+华中+华南型居多,占22.22%.罗山和贺兰山的蝶类相似性系数较高,为0.46,罗山和六盘山的蝶类相似性系数较低,为0.19,3个地区蝶类组成的相似性分析,符合宁夏昆虫地理区划特点.  相似文献   

12.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999年7月10日至1999年8月3日和2000年5月27日至6月3日,对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初步统计出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的蝶类有9科,93,184种。其中,中华虎凤蝶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金裳凤蝶、冰清绢蝶、双星箭环蝶;简明环蝶是国家保护种类。目前知道有25种蝶类仅分布于大巴山自然保护区,占重庆市已知蝶类的6.0%(25/416)。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桑植县及天平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湖南桑植县及天平山自然保护区的蝶类,包括10科共187种,共系分析结果表明,桑植县及天山蝶类资源属于东洋区系范畴,蝶类玩具发布亦为东洋区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14.
眼蝶为鳞翅目(Lepidoptera)眼蝶科(Satyridoe)昆虫,据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介绍,全世界已记载的眼蝶有3000种左右;已知中国有264种,全球各地均有分布,是研究蝶类分布比较重要的一个科。在佳木斯地区蝶类资源调查中,笔者共采集到眼蝶23种。现就眼蝶及其在蝶类工艺品应用方面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北京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2007年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鳞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保护区有鳞翅目昆虫33科261属355种,其中蛾类25科199属271种,蝶类8科62属84种,古北种和古北东洋共有种是该区鳞翅目昆虫的主要组成类群。该区的鳞翅目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北方特征和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贵州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贵州茂兰、雷公山、梵净山和宽阔水等四个自然保护区蝶类生态环境、组成状况和分布等问题的分析,表明:不同生态环境的蝶种数量,以茂兰较多(62种),宽阔水的最少(19种),而雷公山和 梦净山则介于二者之间(38和52种(;蝶类由9个科组成,含5个蝶川 的优势科是蛱蝶科、凤蝶科、眼蝶科和粉蝶科;分布统计资料看出,共有蝶种119个其中优势种27个、特有种1个,以及少数农业、农林混合型种类;这些蝶类的地  相似文献   

17.
贵州沫蝉总科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5种贵州沫蝉区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沫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有3个区表型,以东洋区系型为主体,计37种,占56.92%;东洋区-古北区跨区分布型计27种,占41.54%;东洋区-澳洲区区系型,计1种,占1.54%。贵州沫蝉总科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13个区系型,以华中区特有种所占比例最高,计15种,占23.08%;华中-西南区系型和华中-西南-华南区系型,均为11种,各占16.92%;华中-西南-华南-华北区系型,计8种,占12.31%;华中-西南-华南-青藏区系型,计5种,占7.69%。贵州沫蝉区系以华中区、西南区和华南区区系为主体。在三级动物地理区划中,以黔北特有种为主,为13种,占20.00%;黔南特有种10种,占15.38%;黔北-黔中-黔南区系型5种,占7.70%。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湖南永州蝴蝶资源,于1998—2005年3至10月对湖南永州东安县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内蝶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共有蝶类11科153属324种,从中抽取较为详细分布资料的158种进行区系分析和垂直分布分析,舜皇山的蝶类区系为东洋区系为主要优势,为63.92%;从垂直分布来看,在本区域共有3个自然区,对在各自然区内的分布成因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借助于参考资料,通过比较成虫外部形态与外生殖器结构,对镜泊湖地区大蛾类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镜泊湖有大蛾类13科、54属、63种,其中以夜蛾科(14属17科)最多,尺蛾科(7属10科)与苔蛾科(6属10科)次之,物种多样性比较丰富。分布于古北区种类占47.6%,东洋区与古北区兼有种占44.4%。  相似文献   

20.
2002年5~8月和2003年7月期间,对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蝶类398只,隶属于6科55属78种,蛱蝶科种类最多,凤蝶科最少.对其区系和多样性进行分析,古北种31种,东洋种20种,广布种(古北区和东洋区共有种)27种;分别占总数的39.8%,25.6%和34.6%.表明该地区蝶类以古北种为主体,更多反映出古北区的成分.在不同生境中,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高,针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低.而相似性分析表明,各生境之间的蝶类相似性系数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