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桑天牛(Aprionagerrnari)、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白杨透翅蛾(ParathrenetabaniformisRottenberg)是北京地区为害杨树林网的重要蛀干害虫。参照国内外对有害生物风险评价的分析方法,结合北京地区森林资源状况和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对其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应用综合分析法风险评估表明,光肩星天牛属高度危险,桑天牛、白杨透翅蛾属中度危险。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漆黑污灯蛾Spilarctia infernalis主要危害小叶朴、桑树、榆树等植物;1 a发生1代,多以3~4龄幼虫在枯枝落叶及杂草中越冬。翌年5月上旬幼虫开始取食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6月下旬进入羽化高峰期,7月下旬开始出现幼虫。  相似文献   
3.
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室内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对杨扇舟蛾幼虫饲喂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的龄期和饲毒浓度对幼虫体重、虫尸重和含毒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毒龄期和饲毒浓度对幼虫体重增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彼此间差异显著,饲毒龄期越小、饲毒浓度越高,体重增长越缓慢.而且饲毒时龄期越小、饲毒浓度越高,虫尸重也越小,其含毒量也越低.由于5龄幼虫饲毒后有50%个体发育至蛹期,没有全部死亡,室内增殖该病毒时,应选取4龄幼虫喂饲1.25×106 PIB/mL病毒为宜.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通过形态学及系统发育学方法对采自中国山西省不同地区的58份壳囊孢属真菌标本进行分类学研究。从形态学上观察子实体、孢子及纯培养物形态,可将其分为5个形态学类群;系统发育学分析分别基于单基因(ITS)和3个基因片段数据集(ITS、LSU和TEF),通过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分析(BI)分别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来自山西的壳囊孢属真菌为5个独立分支,进一步支持了形态学分析结果所得出的结论。本文结合传统形态学及现代分子系统学方法对山西省不同寄主壳囊孢属真菌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类研究,经分析该5个类群分别是榆树壳囊孢、金黄壳囊孢、核果壳囊孢、苹果壳囊孢、槐壳囊孢,分布于山西省5个市的11种寄主植物上,其中广玉兰、山楂、白蜡、丝绵木、红瑞木为该类真菌新记录寄主,为该省病害防治及后续病原病理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北京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鳞翅目昆虫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2007年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鳞翅目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保护区有鳞翅目昆虫33科261属355种,其中蛾类25科199属271种,蝶类8科62属84种,古北种和古北东洋共有种是该区鳞翅目昆虫的主要组成类群。该区的鳞翅目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北方特征和过渡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也是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有大量的古树点缀其中,有些古树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如文天祥祠中的一级古枣树,据说是文天祥亲手栽植,并特意斜植使树冠向南,以表示心向南宋,被称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具体象征。但是近年枣疯病在北京郊区枣园发生较重,城区也有枣疯病发生。枣疯病侵染枣树后,可使枣树在数年内死亡。为保护北京市的古枣树,2012-2013年对全市的古枣树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2006--2007年在山东农业大学中药材试验站栽培的药用植物草决明上发现一种新病害,定名为草决明荚枯病.该病主要危害荚果,荚果受害后均从尖端开始发病,使受害部分变褐枯死,不能正常结籽.从多个发病荚果中共分离到11株相同真菌分离物,针刺法接种荚果后均可引起荚果发病.根据该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培养性状并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将引起草决明荚枯病的病原鉴定为葡萄座腔菌,这也是首次在草决明荚果上发现由该种病菌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10.
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此,从企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奖金及创新战略等角度出发,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