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根据土壤肥力监测结果和土壤肥力分级标准,对鞍山市采集的旱田、水田、菜田、果园等土壤样品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宁县农田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宁县11个乡镇农田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采集91个土样,测定土壤全盐、p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容质量8项肥力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合理施肥、管理策略以及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表明:中宁县农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普遍偏低,磷素丰富,钾素中等...  相似文献   

3.
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肥力及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将采集到的土样分别与木屑、棉花、小麦秸秆按9∶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以土样中不添加有机物料为对照(CK),各处理中均加入EM菌剂,在25~30℃下堆放180d,且每7d翻堆1次。试验结束后,测定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中微量元素及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各处理的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名,采用干筛法与湿筛法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并计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指数。【结果】与CK相比,3种有机物料均能提高土壤速效养分、中微量元素、有机质含量和CEC。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后可知,木屑处理的土壤肥力综合得分最高,达65.57,小麦秸秆、棉花处理土壤次之,但均高于CK。与CK相比,各有机物料处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均有明显提高,其中以木屑处理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指数最高,为4.111。【结论】采用木屑、小麦秸秆及棉花3种有机物料对土壤培肥后,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其中木屑的培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中部菜田土壤养分状况与合理施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87~1990年,对太原市郊区、阳泉市郊区、榆次市、清徐县、祁县等地3万多亩菜地进行调查,并在其耕层土壤取样400个,附近粮田土壤取样60个,分别测定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硼等项养分含量。菜田土比粮田土土壤肥力明显提高,有机质含量高34%~106%,碱解氮高74%~90%,速效磷高2.4~12.7倍,速效钾高6%~34%。另外,菜田土壤肥力随种菜年限的延长呈提高趋势。与粮田土壤比较,菜田土有效硼含量减少了16%~53%。  相似文献   

5.
一、驻马店市耕层土壤养分状况根据近几年全市土壤肥力监测结果和2005、2006两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采集土样化验结果统计,目前耕层土壤养分平均含量为:有机质1.3%~1.4%、碱解氮约115毫克/千克,五氧化二磷25毫克/千克以上,氧化钾100毫克/千克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宁国市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施肥方案,从山核桃林地分布较为集中的8个乡镇采集土壤样品435个,对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pH5.5~6.5适合山核桃生长的土壤占55.3%,极强酸性和强酸性占36.4%。大部分林地有机质含量适中,但部分乡镇土壤有机质缺乏面积较大。大部分林地土壤磷、钾缺乏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商洛中药材种植区的土壤肥力状况,为药源基地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商洛主要中药材种植区,采集32个土样(土层深度0~20 cm),其中潮土9个、黄棕壤11个、褐土7个、紫色土3个、新积土2个,分别测定土壤pH、阳离子代换量、质地、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按照不同土壤类型,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诊断,并应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商洛中药材种植区土壤pH值适宜,土壤质地良好,阳离子代换量较高,有助于中药材的生长。②商洛中药材种植区内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丰富,其含量处于Ⅰ级的土样均占总土样数的62.5%,主要为黄棕壤、潮土、褐土土类;但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较低,有机质含量处于Ⅲ级的土样占总土样数的46.9%,其中褐土所占比重最大;全氮含量处于Ⅲ级的土样占总土样的46.9%,主要为潮土和褐土;无碱解氮含量处于Ⅰ级的土样,其含量处于Ⅲ级的土样占总土样数的59.4%,其中紫色土、褐土的碱解氮含量均为Ⅲ级。③商洛市中药材种植区土壤肥力一般,未达到肥沃或很肥沃水平。【结论】商洛中药材种植区各类型土壤肥力差异不大,肥力均不高,故需加大培肥力度,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8.
<正> 1 土壤肥力的基本情况 东光县的土壤以潮土为主,它具有有机质矿化度强烈的特点,土壤耕层的有机质很难得到积累,其它养分也比较缺乏。由于近年来的耕作采取“重用轻养”与“重比轻有”的方法,加之气候、水利等条件的限制,东光县的土壤肥力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状况。 1.1 东光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达不到高产稳产田的要求。1982年土壤普查时该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8%~4.82%,平均为0.95%;1986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58%~1.17%,平均0.92%;1997年9月,土壤有机质含量0.80%~1.2%,平均为0.95%。这就明显反映出  相似文献   

9.
1979~1999年辽宁省耕地土壤养分肥力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9年土壤普查结束后 ,沈阳、锦州、朝阳等地又在耕地土壤上采集5551个监测土样 ,进行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项目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在1979~1999年 ,全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呈下降趋势 ,速效磷呈上升趋势。有机质年递减率约为0.06%,全氮年递减率为0.47%;有效钾年递减率约为1.27%,平均下降20.6mg·kg-1 ;有效磷年递增率约为5.31%,平均提高7.3mg·kg-1。  相似文献   

10.
潮土区菜田土壤肥力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菜田土壤养分状况,以粮田为对照,采集设施、露地菜田土壤样品,采用隶属度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土壤养分综合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设施菜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显著高于露地菜田。与粮田土壤相比,设施菜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及有效Fe、Cu、Zn含量显著提高,pH、有效Mn含量显著降低;露地菜田土壤速效钾和有效Fe含量显著提高,pH和有效Mn含量显著降低。设施菜田和露地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虽然高于粮田,但总体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达到肥沃菜田土壤标准(>30.00 g·kg-1)的样本量分别仅占总样本量的17.12%和0.65%;菜田土壤有效磷显著富集,63.41%的设施菜田和40.00%的露地菜田土壤有效磷含量均超过80 mg·kg-1;设施菜田土壤速效钾含量普遍较高,高于300.00 mg·kg-1的样本量占比达到了56.45%,露地菜田则高低并存。设施菜田和露地菜田土壤微量元素总体均处于中高水平。研究表明,菜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高,而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低。因此,潮土区蔬菜今后生产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地力,同时适当控制化学肥料,特别是磷钾养分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与调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了彰武县部分地区的土壤有机质,进而总结了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各因素的关系,并提出了土壤有机质的适宜范围及土壤有机质的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主要农田土壤有机质状况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质是决定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各类农田土壤中,在无障碍因素的条件下,其肥力高低、作物产量的多少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关系十分密切。保持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市顺义区长期定位监测点的长期监测,结合每年测定采集土样的化验结果,分析顺义区耕地土壤肥力的现状和随年份的变化趋势,以便对以后耕作制度的调整和肥料投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顺义区监测地块中肥力和低肥力地块占76.6%,反映出顺义区耕地水平还处于中低水平;2)顺义区的碱解氮要明显高于京郊的平均水平,而速效钾则明显低于京郊平均水平,其余的几项指标基本持平;3)随着年份的变化,在全氮上,粮田、果树地的全氮基本趋于平稳,牧草地的全氮有所下降;在有机质上,有机质变化趋势基本上和全氮相同;在有效磷上,有效磷菜田果树粮田牧草,菜田的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的3种种植类型,蔬菜和果树的有效磷有了一定的增加,粮田和牧草地基本上在一定范围内呈现上下波动;在速效钾上,菜田果树地粮田,2008年牧草地的速效钾养分出现了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银川市主要绿地类型土壤肥力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银川市公共绿地、附属绿地和居住区绿地共22个样地,20~30cm和40~60cm层次土壤,分别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对绿地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银川市城市绿地土壤pH值略高,主要以碱性土为主;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偏低;土壤速效氮质量分数<60mg/kg,为严重缺乏,土壤有效磷质量分数处于中等水平.并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22个样地分成5大类,它们的肥力状况明显不同;专用绿地、附属绿地的土壤肥力状况略好于公共绿地.  相似文献   

15.
为保持和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本文从我县土壤肥力及肥料结构的演变,对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耕地土壤的培肥进行分析.(一)土壤肥力的演变我县土壤类型有里下河地区的水稻上,长江三角洲潮土,少量滨海潮盐土.耕地土壤的肥力变化和人为影响密切相关.五六十年代全县开荒面积达15万亩,开荒后有机质矿化速度加快,含量急剧下降.水稻土地区逐步实行沤改旱、水旱轮作,打破了原来的有机质平衡;潮土地区质地较轻,早耕熟化使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少,原先有机质含量多的荒地含量急剧下降,光板地则有机质逐渐积累.1974年全县38个点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1959年的2.65%下降至1.74%,但与此同时速效养分有所增加,速效磷从2mg/kg  相似文献   

16.
盐渍土持续利用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演化的阶段特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曲周试验区为例研究了盐渍土改良和持续利用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演化的阶段性特征。盐生植被的归还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小于0.5%,甚至近乎贫瘠;开垦后,作物生物总产量增加,以根茬归还土壤,土壤有机质可维持在0.8%~0.9%;加大秸秆还田量,土壤有机质可提高并维持在1.0%~1.2%;农牧结合,以优质的有机物质归还土壤,使土壤有机质持续提高至1.5%左右。同时,研究了土壤肥力持续提高的系统培肥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土壤中的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是决定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土壤的肥沃度和土壤的物化性质。土壤中有机质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良土壤结构等作用。研究证明,在无障碍因素的条件下,各类农田土壤肥力的高低、作物产量的多少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保持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是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济源市耕地土壤有机质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道路绿地土壤理化性质、明确城市道路植物的生长条件,是城市道路绿地植物选择配置和科学养护管理的基础。以长治市城区23条主干道绿地表层(0~15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颗粒组成、p H值、电导率、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等理化指标,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分级标准,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治市城区道路绿地表层土壤质地主要为黏土,容重偏高,孔隙度偏低;土壤呈碱性,土壤电导率总体偏高,有盐渍化现象;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9.94 g/kg,比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但空间变异性强;土壤整体处于缺氮、缺磷的状态;土壤肥力指数在0.54~1.93,长治市道路土壤肥力较为贫瘠。根据以上结果,可采用增施有机肥和化学肥料、及时清理建筑和种植垃圾、改良土壤碱性等措施来对长治市道路绿地土壤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9.
北宁市葡萄主产区土壤肥力分析及施肥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北宁市葡萄产业基地(常兴镇、廖屯乡、鲍家乡)有代表性土壤样品21点42个土样,分层取样0~20cm、20~40cm,所取土样葡萄地种植年限不同。通过对土壤有效养分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北宁市改变了传统的重氮忽视磷、钾肥的施肥方式,注重NPK的配合,使用了大量的有机肥和化肥,土壤肥力有所提高。但是,大量施肥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养分的积累。微量元素铁、锰、锌出现富积,硼呈现匮乏,铜变幅较大。钙、镁有下降趋势。相对氮磷钾含量,有机质含量不高,还应增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20.
周玉环 《北京农业》2012,(10):47-48
土壤有机质泛指土壤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含碳有机化合物.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状况的好坏.近几年,由于农业的过度开发,尤其是长期偏施单质化肥,没有适当给土壤有机质补充,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和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及功能减弱,导致土壤质地严重退化,影响农业生产.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虽然有机质仅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在土壤肥力上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却是显著的.通常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具有以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