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蛋白酶最适pH值为7.0;前、中、后肠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淀粉酶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2.
花(鱼骨)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蛋白酶最适pH值为7.0;前、中、后肠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淀粉酶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3.
花[鱼骨](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及肝胰脏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前、中、后肠蛋白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蛋白酶最适pH值为7.0;前、中、后肠淀粉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7.0、7.0,肝胰脏淀粉酶最适pH值为7.0。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黄鳝肠道和肝胰脏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鳝前、中、后肠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最适温度分别为45℃、45℃、40℃,而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活力最适温度均为40℃。蛋白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肝胰脏>中肠>后肠;淀粉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中肠>后肠>肝胰脏;脂肪酶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后肠>肝胰脏>中肠>前肠。由此可见:黄鳝对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主要在前肠,而对脂肪的消化则主要集中在后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温度对北极红点鲑体成分和消化酶指标的影响,设置10,13,16,19℃4个温度梯度,选取1龄北极红点鲑(161.7±12.94)g,经过4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北极红点鲑体成分影响显著(P0.05),以16℃为转折点,水分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温度对肝胰脏和肠道主要消化酶指标影响显著(P0.05),其中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在肝胰脏和肠道中变化趋势一致,胃蛋白酶活力和脂肪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胰蛋白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肝胰脏中淀粉酶活力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肠道中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肠道中消化酶活力高于肝胰脏中消化酶活力。结果显示,温度对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均有显著影响,16℃时肌肉品质最好,温度对不同消化酶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实验研究了p H值对大泷六线鱼胃、盲囊、前肠、后肠、肝胰脏5个部分主要消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胃、盲囊、前肠、后肠、肝胰脏蛋白酶最适p H值依次为:2.6、8.8、8.4、8.8、7.6;淀粉酶最适p H值依次为:5.8、7.6、8.4、8.4、8.0;脂肪酶最适p H值依次为7.4、8.0、8.4、8.4、7.6。在各自最适p H值时,蛋白酶比活力从高到低依次为胃盲囊肝胰脏前肠后肠;淀粉酶比活力依次为盲囊胃前肠后肠肝胰脏;脂肪酶比活力依次为盲囊肝胰脏前肠后肠胃。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用不同比例血球蛋白替代鱼粉对鲤幼鱼肝胰脏和肠道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血球蛋白可以显著降低鲤幼鱼肝胰脏蛋白酶活力(P0.05);对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酶活力呈上升趋势。可以显著降低鲤幼鱼肝胰脏淀粉酶活力(P0.05);对肠道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但酶活力呈上升趋势。对鲤幼鱼肝胰脏和肠道的脂肪酶活力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鲤幼鱼溶菌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可以得出,用血球蛋白替代2%~8%的鱼粉饲养鲤幼鱼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血球蛋白是一种很好的鱼粉替代品。  相似文献   

8.
不同添加剂对斑点叉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饲料研究》2002,(1):4-7
本试验测得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喹乙醇、大蒜素都能显著增强斑点叉尾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的活力,并能明显促进鱼体的生长,尤其以添加大蒜素组鱼的生长最快,其次为添加喹乙醇组和甜菜碱组,其肠道蛋白酶最适温度为40 ℃,最适pH值为7.2;淀粉酶最适温度为45 ℃,最适pH值为6.8.  相似文献   

9.
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主要消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同种鱼不同组织,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各组织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5℃、35℃、25℃和45℃、50℃、5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6.4,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为6.8、6.8,6.4。淡水白鲳和黄颡鱼蛋白酶最适PH值胃、肠、肝胰脏分别为2.6、8.0、10.0和4.2、8.0、10.0。团头鲂蛋白酶最适PH值肠,肝胰脏分别为8.0、9.4。同种鱼不同组织淀粉酶均以肝脏胰活性最高,且三种鱼顺序:团头鲂>淡水白鲳>黄颡鱼;同种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顺序为:胃>肠>肝胰脏,三种鱼蛋白酶活性顺序为:淡水白鲳>黄颡鱼>团头鲂。  相似文献   

10.
蛋白酶和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牛瘤胃液中筛选出一株性状优良、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株,经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时间分别在培养的48h和96h,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高酶活力分别为221.57U/mL和54.06U/mL,最适温度分别为40~50℃和20~50℃,最适范围pH在6.0~7.0和pH6.0~8.0。  相似文献   

11.
患肠炎病草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健康鱼和患肠炎病草鱼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其淀粉酶最适pH值均为7.2蛋白酶最适pH值分别为7.0和6.0;其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0℃和35℃,蛋白酶最适温度均为40℃,且患肠炎病草鱼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较健康鱼低,但pH值在5.7以下时,患病鱼的蛋白酶活性较健康鱼高,温度在28℃以下时,患病鱼的淀粉酶活性比健康鱼高。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选择健康的草鱼为试验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等能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试验结束后,取草鱼的前、中、后段肠道和肝胰脏,分别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了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水平的增加,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6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肝胰脏、前肠、后肠淀粉酶活力无负面影响,但草鱼中肠淀粉酶活力45%和6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不同添加剂对斑点叉尾鮰肠道蛋白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测得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喹乙醇、大蒜素都能显著增强斑点叉尾鮰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的活力,并能明显促进鱼体的生长,尤其以添加大蒜素组鱼的生长最快,其次为添加喹乙醇组和甜菜碱组,其肠道蛋白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7.2;淀粉酶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6.8。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性蛋白酶的分布及种类,文章采用偶氮酪蛋白(Azocasein)水解法检测p H值和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胃和肠道中总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及在30℃和最适p H值条件下消化蛋白酶的分布,并利用酶抑制剂实验(Inhibition assays)和含底物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ubstrate-SDS-PAGE)法对消化性蛋白酶的种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到:肝胰腺、胃和肠道中消化性蛋白酶均在p H值8.5和温度50℃时蛋白酶比活力最大;对比三种消化腺蛋白酶的比活力得到肝胰腺胃肠道(P0.05);酶抑制剂实验表明,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对肝胰腺、胃和肠道中消化性蛋白酶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79.43±0.58)%、(71.18±0.18)%和(71.72±1.37)%,抑制效果最差的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碘乙酰胺(IAM);substrate-SDS-PAGE实验中发现三种消化腺中均至少发现含有8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酶,且以丝氨酸蛋白酶为主,分子量分别为~48.4、~32.5、~26.9、~25.2、~21.6、~19.8、~15.4、~13.6 kDa。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稀土壳聚糖螯合盐(rare earth-chitosan chelate,RECC),研究其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8%RECC可以极显著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P<0.01),显著提高肠道蛋白酶活力(P<0.05);添加0.16%RECC可以极显著增强肠道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P<0.01);添加0.24%RECC对肠道脂肪酶活力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对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添加3个水平的RECC对肝胰脏消化酶活力均无显著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6.
对月鳢(Channa asiatica)消化系统不同部位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5.8~7.8范围内,月鳢成鱼胃粘膜组织、前肠粘膜组织和肝胰脏淀粉酶的适宜pH值分别为7.4~7.8、7.8和7.8,对于脂肪酶则分别为7.4、6.6和7.0。不同消化部位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最适pH值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0.67±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XOS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淀粉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4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脂肪酶活力、400 mg/kg组胃中蛋白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对虾肝胰腺总蛋白含量、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显著升高(P0.05),肠道弧菌(Vibrio)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XOS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改善肠道形态,提高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弧菌数量。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探究中华绒螯蟹肝胰脏和肠道中消化酶最适温度和pH值,研究饵料中小麦淀粉水平对中华绒螯蟹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0.0±0.1)g的中华绒螯蟹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各组中华绒螯蟹分别投喂小麦淀粉水平为12.0%、17.0%、22.0%、27.0%、32.0%的配合饵料.试验期60 d...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棘腹蛙消化道各段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及pH值和温度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棘腹蛙消化道各部位淀粉酶活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回肠>直肠>十二指肠>胃>食道;pH值和温度均显著影响淀粉酶活力,二者与淀粉酶活力的关系曲线均呈单峰型,棘腹蛙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的最适pH值分别为5.6,6.6,7.6,7.6,它们的最适温度均为3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pH对鲤、乌鳢消化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733.3±95.8)g/尾]的鲤和乌醴[(1140.0±110.6)g/尾]为研究对象,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了不同pH对鲤和乌醴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鲤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的活力强弱顺序为:肝胰脏前肠中肠后肠,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最适pH分别是8.0、8.4、8.6、8.2,均在弱碱性范围内;乌鳢消化道不同部位蛋白酶的活力强弱顺序为:胃前肠幽门盲囊肝胰脏中肠后肠,胃和前肠蛋白酶活力要显著高于自身其它消化道蛋白酶活力(p0.05),最适pH分别是2.8、8.2、8.2~10.0、8.4、8.4、8.4。在最适pH条件下,乌鳢胃蛋白酶活力高于鲤消化道蛋白酶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