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棣棠叶片为试材,研究了5种不同干燥方法的压制效果以及5种不同化学保色剂的保色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对棣棠叶片的干燥效果不同,其中熨斗干燥法压制的叶片颜色鲜艳、平整,质感好,用时短,操作简单,最适合棣棠叶片的压制;其次是干燥板干燥法;其他3种方法不适合棣棠叶片压制。化学保色剂中,硫酸铜保色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硫酸铜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保色效果,其中5%硫酸铜处理12 h,经30 d强光照射后,叶片几乎无褪色,与对照颜色最接近,保色效果最好;其次是葡萄糖,5%葡萄糖处理16 h也获得较好的保色效果,其他浓度葡萄糖处理没有明显的保色作用;蔗糖、麦芽糖和氯化钙对棣棠叶片保色无效。  相似文献   

2.
以翠云草叶片为试材,通过物理干燥和化学保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保色工艺。物理干燥法采用自然干燥法、压花板干燥法、烘箱干燥法、熨斗干燥法和微波干燥法等5种不同方法;化学保色法采用浓度为1%、5%、10%、15%、20%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硫酸铜溶液和浓度为2%、4%、6%、8%、10%氯化钙溶液,浸泡翠云草叶片(4 h、8 h、12 h、16 h、20 h),结合连续强光照射,研究不同种类保色剂对翠云草叶片的保色效果。结果表明,翠云草叶片最适合的干燥方法为熨斗干燥法;15%葡萄糖溶液浸泡翠云草叶片12 h保色效果最佳,其次为10%硫酸铜溶液处理12 h。  相似文献   

3.
以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 Cav.)、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和绣球花(Hydrangea macrophylla)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浓度的酒石酸、苹果酸、蔗糖、葡萄糖溶液及不同浓度的糖酸混合溶液对压花颜色和质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的苹果酸溶液对粉色波斯菊保色和保形效果最好;6%的蔗糖溶液对黄色大丽花保色和保形效果最好;8%的蔗糖溶液对蓝色绣球花保色和保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唐文芳  垄雯虹  梁熙 《蔬菜》2019,(4):61-66
运用涂抹草木灰、石蜡及自然干燥、吹风机干燥等方法对山药茎段切口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切口处理方式对山药外观及品质的影响;比较不同浓度壳聚糖与15%柠檬酸组合对切片的保鲜影响,进行山药茎段切口处理方法及切片表面处理方法的筛选。结果表明:室温下涂抹草木灰对鲜切山药茎段的贮藏效果最好;4℃条件下,15%柠檬酸+0.5%壳聚糖处理对山药切片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珍珠梅压花花材染色与保色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开放度一致的珍珠梅和普通食用色素诱惑红为试材,分别设定了5个染色浓度、5个染色时间,并通过3种干燥方法、不同的保存时间研究观察珍珠梅的染色和保色效果。结果表明:染色效果最明显的是10%和5%染色液,效果最差的是20%的染液。染色24 h时珍珠梅染色效果最好;干燥效果最佳的是微波炉干燥,最差是自然干燥。曝于阳光下干燥后的珍珠梅在3个月时略有褪色,5~6个月后颜色仍然较好且趋于稳定。微波炉干燥法+10%染色液+24 h为最佳染色保色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铜盐药剂处理对压花叶材保绿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文敏 《北方园艺》2016,(21):128-132
以南天竹、芍药、三叶草、铁线蕨、茶梅和桂花6种植物的绿色叶片为试材,采用1%、2.5%、5%、饱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和1∶4、2∶3配方浓度的醋酸铜溶液对所有叶材进行热处理试验,对其中效果不佳的薄型叶材再尝试使用配方药剂冷处理的方法,对单纯热处理失败的超厚叶材再结合采用人为造伤的方法,研究不同铜盐药剂处理方法对压花叶材保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天竹和芍药叶采用5%硫酸铜浸煮保色法热处理后结合微波压制可达到理想的保绿效果;三叶草和铁线蕨在加热保色过程中易煮软煮烂、卷缩出现皱褶,药剂冷浸渍处理法结合恒温烘箱压制法保色效果更佳;茶梅叶和桂花叶由于表面带有蜡质,很难使药剂渗透,用背面磨伤处理的方法结合5%硫酸铜热处理保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马蹄莲鲜切花染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明 《北方园艺》2006,(5):120-121
以白色切花马蹄莲为试验材料,用红、绿两种颜色的食用色素为染料进行人工染色试验.结果表明:红、绿两种颜色的食用色素均可使马蹄莲染色,但佛焰苞开始着色和达到最佳观赏效果所需时间有明显差别,不同色素的染色效果和不同浓度染液的染色效果也有明显差异.红色色素的染色效果比绿色色素明显,浓度为0.5%的红色色素染色约12 h效果最好,染色后切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8-羟基喹啉和柠檬酸对切花菊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浓度8-羟基喹啉(8-HQ)和柠檬酸(CA)进行组合作为保鲜液,通过外部形态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研究保鲜剂对切花菊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8-HQ和CA对延缓切花菊的衰老有明显作用,可延长其瓶插寿命,增加花枝鲜重,减缓花瓣组织中蛋白质和糖含量的分解速度。处理A 3%蔗糖+100 mg/L 8-HQ+200 mg/L CA保鲜效果最好,可使切花菊的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10 d。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花瓣花色苷的提取方法及不同浓度的双氧水、亚硫酸钠、蔗糖、葡萄糖、柠檬酸、Na+、Zn2+、Ca2+、Cu2+溶液及不同pH等对紫叶碧桃花色苷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5%HCl和75%乙醇为浸提剂在65℃恒温提取3h,提取效果最好。在影响其稳定性的各因子中,pH对花色苷影响显著,在酸性条件下,花色苷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金属离子Na+、Zn2+、Ca2+在不同浓度下对花色苷影响不显著,Cu2+较显著。花色苷的还原能力不显著,抗氧化性显著。在自然光和黑暗条件下花色苷吸光度均不显著。蔗糖、葡萄糖、柠檬酸对其颜色与性质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使用60 mg/L柠檬酸+2%蔗糖为基础溶液,配合不同浓度CoCl2对月季切花进行处理,观察月季切花瓶插过程的生理变化,结合衰老时的形态变化,研究CoCl2对月季切花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柠檬酸稳定不变时,一定浓度的CoCl2能抑制MDA的合成,延缓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减缓脯氨酸的增加和切花的失水,从而延缓切花衰老。60 mg/L柠檬酸+2%蔗糖+7 mg/L CoCl2在该试验中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用不同碳氮源组合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日引1号杏鲍菇菌丝球和不同菌龄的一级菌种在相同条件下对其进行液体培养试验,以菌丝体的生物量和菌丝球直径大小为指标,初步确定杏鲍菇(日引1号)的液体制种条件。培养温度为27℃,转速为140r/min,培养时间为5d的条件下,试验对比在用马铃薯,麦芽糖,蛋白胨和黄豆粉,葡萄糖,豆饼粉以及小米粉,蔗糖,豆饼粉这三种碳氮源组合的培养基培养出的菌丝体的生物量和菌丝球直径大小,得出较为适合的碳氮组合的培养基为小米粉2%,豆饼粉2%,蔗糖2%,酵母膏2%,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VB15mg。而用于接种的接种菌块的菌龄宜小不宜大。  相似文献   

12.
红色月季花瓣平面干燥保色技术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洪波  刘香环  张敩方 《园艺学报》2002,29(6):561-565
  以红色切花月季品种‘萨蔓莎’花瓣为试材, 通过分析花瓣在干燥过程中花色变化的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 制定了7 种花色保色剂, 并按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分别对花瓣进行处理, 得到9 种与鲜花颜色相近的干燥花瓣。经过6 个月的自然日光照射试验, 筛选出最佳保色剂及其处理方法。保色前后的花瓣色素分析结果表明, 花瓣内主要色素为花青素( 3、5、7- 三羟基- 二苯基苯吡喃) 和八氢番茄红素, 其中的花青素与保色剂中的镁盐作用生成花色甙及其甙元等较稳定的红色物质, 使红色月季花瓣在干燥后保持鲜花颜色并长久不褪色。  相似文献   

13.
不同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由蔗糖、KNO3、Vc和柠檬酸组成的不同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的保鲜效果及瓶插寿命的影响.通过对切花在瓶插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5%蔗糖 0.2%KNO3 0.02%Vc 0.01%柠檬酸能改善花枝的生理状况,延长切花瓶插寿命(17 d(天)),是适合香石竹切花保鲜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4.
方华舟  李先良 《北方园艺》2016,(21):150-154
以大米为主要栽培基质,以常见的碳源氮源进行单因素试验,探索了不同碳源氮源对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及规律。结果表明:葡萄糖等寡糖类碳源及蛋白胨、蚕蛹粉等蛋白类氮源促进合成蛋白质、虫草素作用显著,葡萄糖、蛋白胨能力最强;柠檬酸铵、蛋白胨及果糖、蔗糖、葡萄糖促进虫草多糖合成,且柠檬酸铵作用显著;可溶性淀粉、果糖、蔗糖及柠檬酸铵、硝酸铵、蚕蛹粉等促进虫草酸合成,且柠檬酸铵、可溶性淀粉作用显著。以葡萄糖等寡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或蚕蛹粉、柠檬酸铵等配方组合,可有效提高蛹虫草主要物质合成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新鲜采集的二球悬铃木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蔗糖及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干燥与未干燥的二球悬铃木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蔗糖+0.10%硼酸的液体培养基上花粉萌发最好;不同贮藏温度对花粉的生活力影响显著,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花粉生活力上升,且贮藏时间延长,常温条件下贮藏10d后花粉生活力为0%,而在-72℃条件下贮藏38d,干燥花粉仍有24.65%生活力;花粉经硅胶干燥4h后耐贮性明显高于新鲜花粉。综合分析,经硅胶干燥后于-72℃条件下贮藏利于二球悬铃木花粉的保存。  相似文献   

16.
《山西果树》2011,(1):36-36
据《农产品加工》2010年6期报道,北京农学院綦菁华博士成功研发出板栗壳制取机制木炭和提取色素技术。板栗壳色素属黄酮类色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用碱醇提取的板栗壳色素是一种棕色的带金属光泽的晶体.易溶于水和稀乙醇溶液,具有较强的耐光性、耐稳定性和耐酸碱性,在正常食品加工范围内,其性质较为稳定。在不同浓度的蔗糖、葡萄糖、柠檬酸和山梨酸钾中能够稳定存在。板栗壳提取色素技术重在提取板栗壳中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用棕色色素。  相似文献   

17.
熊荣园  魏玲  尚英 《食用菌》2021,(1):67-69
探究杏鲍菇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其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采取切分不同部位、不同厚度以及不同护色剂护色预处理方式,观察测定预处理后杏鲍菇切片干制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干制后复水性能及机械质地,杏鲍菇的护色效果等。结果表明:杏鲍菇顶部含水量降低最快,底部复水性能强;杏鲍菇切片厚度越薄,含水量降低越快,切片厚复水性能强;不同部位、不同切片厚度的菇片机械质地差异不明显;杏鲍菇采用柠檬酸护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彩色马铃薯新品系试管薯诱导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彩色马铃薯新品系‘HS-15’脱毒试管苗为材料,在MS培养基下,添加2种不同浓度蔗糖、5种不同浓度6-BA诱导,通过2种不同光照处理,进行彩色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在16h/d光照培养15d后转入8%蔗糖+6-BA2mg/L的培养基全黑暗培养,对‘HS-15’试管薯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几种试剂组合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 《北方园艺》2013,(4):135-138
以菊花鲜切花为试材,以蔗糖、CaCl2、水杨酸、柠檬酸、明矾不同组合液为保鲜剂,研究了不同试剂组合对菊花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不同组合试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推迟菊花最大花径开放时间,改善切花体内水分平衡,保持切花鲜重,显著延长切花瓶插寿命.其中试剂组合100mg/L明矾+50 mg/L柠檬酸+75mg/L水杨酸+2 g/L CaCl2+4%蔗糖和100 mg/L明矾+50 mg/L柠檬酸+2 g/L CaCl2+4%蔗糖不仅对增加切花鲜重效果显著,又明显延缓了水分平衡负值的出现,能较好地维持切花鲜重,明显延长菊花切花寿命.无蔗糖的处理100 mg/L明矾+50mg/L柠檬酸+75 mg/L水杨酸+2 g/L CaCl2虽然含有无机盐和有机酸,但缺少能源物质,保鲜效果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个蓝莓品种果实中糖酸组分及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日光温室内栽培的4个蓝莓品种果实中糖、酸的组分及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可获得分离良好的色谱图,糖的回收率为98.85%~101.90%,有机酸的回收率为100.08%~101.20%;果实中的糖包括木糖、果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果糖含量17.38~31.29 mg/g,葡萄糖含量16.94~31.87 mg/g;果实中有机酸包括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酒石酸,以柠檬酸为主,其次是苹果酸,柠檬酸含量4.669~7.446 mg/g,苹果酸含量0.218~1.170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