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放牧和舍饲对肉羊生长、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挑选24只健康无病、体重(20.0±2.2) kg杜寒杂交肉羊,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公、母各半。放牧组肉羊以柏籽和柏树叶作为主要饲料,适当补饲基础日粮,舍饲组肉羊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柏籽。预试期为15 d,正式试验期为90 d。结果显示,舍饲组肉羊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总增重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舍饲组肉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率、屠宰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或P<0.01)。舍饲组羊肉的失水率和蒸煮损失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放牧组羊肉的pH24 h值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羊肉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苏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舍饲组羊肉中的丙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甘氨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放牧组羊肉的色泽、香气、滋味、总分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  相似文献   

2.
羊的育肥是为了在短期内利用低的成本获得质优量多的羊肉。经过育肥,可提高羊肉产量,改进胴体品质。淘汰的大羊屠宰率只有40%,胴体重20-22kg,育肥后屠宰率可以超过50%,胴体重达22-25kg,羊肉产量增加25%以上。肉羊的育肥可根据当地饲草状况、肉羊品种、生产技术水平、羊舍设施条件等综合考虑,确定适宜本地的育肥方式。肉羊的育肥按饲喂方式可分为4种:放牧育肥、舍饲育肥、混合育肥及移地育肥。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自然放牧条件下不同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屠宰性能及羊肉食用品质的差异性,试验以自然放牧条件下的13和14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为研究对象,对其屠宰性能、肉品质、游离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3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营养成分与14肋骨数肉羊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屠宰45 min后羊肉pH值均降低至7.0以下, 13肋骨数肉羊背最长肌L~*值、滴水损失、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低于14肋骨数肉羊,熟肉率、水分含量高于14肋骨数肉羊; 13肋数肉羊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4肋骨数肉羊(P0.05)。说明13肋骨数乌珠穆沁肉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均优于14肋骨数肉羊。  相似文献   

4.
主要分析由耐盐植物滨藜灌木加工而成的饲料对羊肉品质的影响.滨藜可以提高胴体中瘦肉的比例,同时可增加肌肉中VE的含量,保持肉色稳定.概述了滨藜在羊肉生产中的最佳利用方式,通过综合考虑放牧条件和动物消化能力两方面因素,改变肉质组成和提高VE含量.滨藜的利用难点是能量值较低、增重效果差,单独饲喂满足不了肉羊生产需要,所以必须在饲料中补充高能牧草或精料.强调了耐盐滨藜灌木在羊肉生产中的作用,由于山羊具有采食滨藜灌木枝芽的特性,所以其增重较明显,同时又可提高瘦肉率和VE含量.  相似文献   

5.
青贮饲用油菜对山羊肉用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青贮饲用油菜对山羊肉用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取24只羊在试验点A分为两组,选取36只羊在试验点B分为3组,饲喂青贮饲用油菜、青贮玉米,记录增重、耗料量,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饲喂青贮饲用油菜的肉羊平均日增重54 g、屠宰率49.5%、胴体净肉率80.0%,与饲喂全株青贮玉米的相当,比饲喂去棒青贮玉米分别提高了28.6%、3.3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P0.05);对羊肉营养成分及肉质无明显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品质良好的青贮饲用油菜可以用于肉羊育肥。  相似文献   

6.
羊肉肉质鲜美,细嫩可口,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胆固醇及热量含量低,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人们对羊肉需求量越来越多,开始关心羊肉的品质。市场上的羊肉产品良莠不齐,存在着优质不优价的现象。影响羊肉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养殖场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羊肉的品质,对于肉羊的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产肥羔肉的几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是提高羊肉生产的有效措施。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出栏羔羊体重较轻,屠宰率低,胴体品质差,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如何适应消费者的要求,生产出胴体大、品质好的羔羊,是目前肉羊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主要分析由耐盐植物滨藜灌木加工而成的饲料对羊肉品质的影响。滨藜可以提高胴体中瘦肉的比例.同时可增加肌肉中VE的含量.保持肉色稳定。概述了滨藜在羊肉生产中的最佳利用方式,通过综合考虑放牧条件和动物消化能力两方面因素,改变肉质组成和提高VE含量。滨藜的利用难点是能量值较低、增重效果差,单独饲喂满足不了肉羊生产需要,所以必须在饲料中补充高能牧草或精料。强调了耐盐滨藜灌木在羊肉生产中的作用,由于山羊具有采食滨藜灌木枝芽的特性,所以其增重较明显.同时又可提高瘦肉率和VE含量。  相似文献   

9.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年龄6月龄左右的努比亚黑山羊公羊30只,随机分为放牧补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2组,育肥期65d后进行屠宰测定和肉品质分析。结果显示,屠宰率、净肉率以及羊肉中蛋白质、粗脂肪、18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舍饲组(43.6%)高于放牧补饲组(38.35%)5.25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而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放牧补饲组均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羊肉中微量元素铁含量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高47.02%,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铜含量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高64.71%,两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努比亚黑山羊采取放牧补饲育肥和全舍饲育肥方式羊肉主要营养指标相当,其中放牧补饲育肥羊肉中所含的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物质更丰富。山羊适度放牧补饲育肥是目前一种可行的育肥模式。  相似文献   

10.
饲料添加剂对羊肉肉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饲料添加剂对羊肉品质的影响,作者就氨基酸、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微量元素等肉羊饲料添加剂对羊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饲料中添加氨基酸能提高羊肉的品质;中草药添加剂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提高羊肉品质、改善羊肉营养价值和风味的作用;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羔羊育肥效果和屠宰性能,增加养殖效益;微量元素能提高羊的日增重、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值以及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也能改善肉质的多汁性、风味、嫩度;抗氧化应激添加剂——爱克多、海南霉素、番茄红素、磷酸脲等添加剂能提高羊的生产性能、改善羊肉肉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放牧补饲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北川白山羊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60只(6月龄)北川白山羊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4组,即14%蛋白组、16%蛋白组、18%蛋白组和对照组(不补饲),每组15只,测定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屠宰性能。结果显示:补饲组北川白山羊平均日增重、血清总胆固醇、尿素氮含量、葡萄糖含量、谷草转氨酶活性、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以及羊肉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补饲蛋白水平的增加,血清尿素氮含量呈线性增加(P<0.05),而羊肉水分含量呈线性减少(P<0.05);平均日增重、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血清葡萄糖含量和羊肉粗蛋白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结果表明:补饲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可以提高血清中血糖、尿素氮、总胆固醇浓度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北川白山羊的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等,北川白山羊的补饲料适宜蛋白水平为16%。  相似文献   

12.
栽培草地生产系统肉羊舍饲生产利弊共存。本研究通过对比舍饲与放牧补饲条件下的肉羊屠宰及肉质性能,旨在探究肉羊优质高效生产的模式。选取80只体况相当的6月龄育肥小尾寒羊,随机分为两组(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每组40只。其中舍饲组(HF)于圈舍内以全混合颗粒饲料饲喂,剩料10%的方式进行饲养。放牧补饲组(GS)白天于红豆草草地进行放牧,夜晚归牧后于圈舍进行补饲,补饲饲料与舍饲组相同。在90 d育肥试验结束后,从每个试验组选取6只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试验羊用于屠宰试验。研究发现不同饲养方式下,小尾寒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GS组背最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面积均极显著高于HF组(P<0.01);GS组与HF组相比总不饱和脂肪酸(TUFA)、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并无显著差异(P>0.05)。GS组γ-亚麻酸(C18:3n-6)含量高于HF组(P<0.05)。HF组小尾寒羊背最长肌中缬氨酸含量低于GS组(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则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全舍饲,放牧补饲可提升小尾寒羊肉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养羊方式和饲喂草料发生变化,导致肉羊容易发生疾病,降低肉羊生产性能和羊肉品质,影响肉类安全。中草药能够促进肉羊生长发育,改善羊肉品质和风味,生产绿色安全食品。本文综述了中草药添加剂对羊肉常规营养成分、理化性状、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风味化合物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生产优质安全羊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肉羊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羊肉已成为我国增长幅度较大的肉类,但我国羊肉产量仍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此外,肉羊胴体品质较低,平均胴体重仅为12~15千克,与养羊发达国家平均胴体重20千克以上相比差距较大.由于多年的超载过牧,我国的大部分草原已退化,须要休养生息.因此,发展舍饲肉羊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全舍饲、放牧+补饲条件下12月龄龙陵黄山羊背最长肌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龙陵黄山羊全舍饲组羊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分别为69.35%、18.84%、7.88%和1.20%;放牧+补饲组羊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分别为69.93%、19.20%、8.87%和1.26%。(2)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羊肉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胆固醇含量低。(3)氨基酸种类含量丰富,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17种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24.12 g/100 g和25.76 g/100 g;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丰富,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羊肉鲜味氨基酸分别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2.86%和39.83%。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肉羊适应能力强,投入的成本少,收益高饲养周期较短,而且肉羊既可以提供羊肉又可以提供羊毛,因此,肉羊在当前国际国内市场上需求量很大,肉羊养殖产业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肉羊的食物是草,以前肉羊主要采用放牧的方式进行饲养,但是新时期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逐渐重视起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肉羊的饲养也由以前的放牧转变为现在的饲草饲料养殖。为了提高肉羊的经济效益,我们需要从肉羊饲草饲料的调饲方法和调饲技术方面进  相似文献   

17.
羊的肥育是为了在短期内用低廉的成本获得质优量多的羊肉。因此,肉羊的肥育方式应依据当地的畜牧资源状况、肉羊品种、生产技术、羊舍基础设施等条件来综合考虑,确定适宜本地区本单位的育肥方式。经过短期的育肥,可明显提高羊肉的产量,改进胴体的品质。淘汰成年羊屠宰率仅有40%,胴体重16~18kg,育肥后的屠  相似文献   

18.
肉羊舍饲肥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肉羊肥育方式主要采用放牧加补饲,这对羊肉生产造成了极大的限制。为提高羊肉数量,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自1997年秋季开始,我们做了肉羊舍饲肥育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羊舍及其他设施的准备1.1羊舍及运动场羊舍可采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肉羊生产状况及提高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羊是适应外界环境最强的家畜之一,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羊肉脂肪含量少,胆固醇含量低,味美多汁,易于消化,是人类理想的营养佳品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养肉羊投资少,见效快,所以在各种农畜产品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肉羊养殖业在我国正不断扩大。1 我国肉羊生产状况及前景近年来,由于羊毛市场的低落,全球养羊数量受到影响,特别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主要羊毛出口国羊存栏量逐年减少。但羊肉却一直是市场上价格最高的肉,且随着人口数量和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羊肉的消费量在逐年增加。所以,当前国内外养羊业正由毛用转向肉毛兼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日常膳食结构和营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羊肉以其低胆固醇、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和保健价值高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成为世界公认的高档食品。而羔羊肉又以其精肉多、脂肪含量低于成年羊、鲜嫩多汁、易消化、膻味轻等特点备受青睐。同时,育肥羔羊又以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饲料成本低、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前景广阔成为国际羊肉生产的主要趋势。在这里向广大肉羊生产者介绍羔羊及淘汰羊育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