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了解泌乳期和干乳期荷斯坦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指导奶牛实际生产工作,本试验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奶牛颈静脉血液置于2 mL离心管中,标记并记录每头奶牛耳号以及采样日期,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加抗凝剂的全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白细胞数目在泌乳前期会有一定程度升高(P>0.05)血红蛋白含量在整个泌乳时期变化均不显著(P>0.05);总蛋白量(TP)在泌乳盛期达到高峰,碱性磷酸酶(ALKP)在泌乳前期量最多,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泌乳盛期降低,对于血糖(GLU),在泌乳盛期血液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泌乳时期(P<0.05)  相似文献   

2.
酉州乌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酉州乌羊于2009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审定,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因其表现为“乌皮乌肉”的特点,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研究测定了酉州乌羊12项血液生化指标,旨在从生化特性方面研究该品种的种质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之间,3~4岁酉州乌羊的血清中TP和GLOB酶活性显著高于3岁以下各年龄阶段(P<0.05),而0~1、1~2、2~3岁各年龄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项生化指标在成年羊性别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ALT与AST、ALT与ALB、ALT与TC、ALT与HDL-C、ALT与CK、ALT与LDH、AST与CK、AST与LDH、ALP与TC、TP与GLOB、ALB与A/G、ALB与TC、ALB与HDL-C、TG与HDL-C、TC与HDL-C、TC与LDL-C、HDL-C与LDL-C、CK与LDH之间存在着极显著正相关(P<0.01);ALP与TC、TP与ALB、A/G与LDL-C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0.05);TP与A/G、GLOB与A/G之间存在着极显著负相关(P<0.01);GLOB与LDL-C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P<0.05)。ALT与酉州乌羊成年母羊体重、体斜长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TG与体斜长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LDL-C与体斜长和胸围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因此,可以用血液生化指标来评价酉州乌羊的健康和营养状况以及为酉州乌羊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奶牛泌乳中期的饲料配方,试验选用16头泌乳中期奶牛,参考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膘情、体型等因素,采用随机区组对比设计,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组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饲喂奶牛场使用的精料补充料,试验1组、试验2组合试验3组分别饲喂专门设计的奶牛饲料精料补充料A、B和C.结果表明:试验前(产后71天)组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产后第110天、第140天对照组奶牛产奶量低于试验前,这是由于奶牛泌乳中期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奶牛处于平稳期,产奶量自然会略有下降;产后第110天试验2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产后第140天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试验2组,即B饲料配方效果最为显著,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各组奶牛乳成分含量在试验前(产后第71天)差异均不显著(P>0.05);产后第110天和产后第140天试验组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乳干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产后第110天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产后第140天试验2组奶牛乳蛋白、乳脂率和乳干物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1组合试验3组(P<0.05).乳糖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2组和试验1组日粮OM、EE、CP、NFE、NDF和ADF表观消化率较高,显著高于试验3组和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试验2组.即B饲料配方可以显著提高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乳干物质含量及日粮养分消化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均相似的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酵母组、乳酸组和纳豆芽孢杆菌组,分别添加不同的益生菌。预试期2周,正式期7周。结果表明:乳酸菌和纳豆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P<0.05),其中乳酸菌提高的幅度最大,明显改善乳品质;酵母菌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显著降低了牛奶电导率(P<0.05),有降低体细胞数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通过日粮中添加麦可食,探讨其对妊娠后期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分光光度计进行比色,对新疆石河子市某团牛场10头妊娠后期奶牛血清中钾、钠、钙、镁、磷、氯离子浓度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饲喂麦可食组和未饲喂麦可食组奶牛血清钙、磷、钾、钠离子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镁和氯离子浓度升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日粮中不同水平大豆异黄酮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血液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将24头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平均分为4组,进行为期42天的饲养试验。4个组中A组为对照组,B、C、D组在全混合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10、20和30 mg/kg的大豆异黄酮。于试验第1、14、21、28、35、42天分别按照早晚奶样的6:4比例混合后进行奶样采集,记录产奶量,并进行DHI报告分析,同时对血样进行血常规及血清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能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饲喂30 mg/kg大豆异黄酮的奶牛第42天的产奶量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提升了21.8%(P<0.05),乳蛋白含量和乳脂率无显著变化。大豆异黄酮可以减少乳中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布,对多形核白细胞(PMN)的数量分布无显著影响。饲喂大豆异黄酮28天后,奶牛血液中红细胞数(RBC)的数量开始显著提升(P<0.05),但白细胞数(WBC)变化不明显。试验28天后血清中白介素4(IL-4)表达水平有显著提高(P<0.05),35天后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酶活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大豆异黄酮能增加奶牛的IL-4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并改善奶牛的产奶性能。  相似文献   

7.
日粮添加DDGS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血液氨基酸及生化指标的层面分析日粮添加DDGS对奶牛机体代谢的影响,从而为DDGS在奶牛上的应用提供科学指导。试验选取48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DIM(99±58.6)d),按照产奶量、胎次、泌乳日龄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玉米豆粕日粮(Ctrl)、13.3%的DDGS(DDGS1)、25.1%的DDGS(DDGS2)和34.1%的DDGS(DDGS3),每组12头。在试验第1,4,7周采集尾动脉血样,测定氨基酸组成和生化指标,如血糖、血尿氮、非酯化脂肪酸、胰岛素、谷氨酸脱氢酶等。随着日粮中DDGS比例的增加,血浆亮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赖氨酸有下降的趋势,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血尿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非酯化脂肪酸、谷氨酸脱氢酶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然而未达到显著水平;DDGS的添加引起谷丙转氨酶的显著降低,DDGS1、DDGS2和DDGS3均低于Ctrl组(P0.05),其他血液指标在血清中的含量均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DDGS未对奶牛的代谢产生不良影响,然而考虑到DDGS氨基酸组成相对单一,适宜的添加量约25%。  相似文献   

8.
美洲鲥应激反应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1龄幼鱼捕捞后放入较小容器中,研究了美洲鲥出现应激反应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血清中皮质醇激素的变化,探讨了应激机理.结果表明:与深度麻醉的对照相比,美洲鲥应激后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细胞比容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渗透脆性极显著增加(P<0.01);血清皮质醇含量迅速增加到对照组的48倍左右;应激后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极显著增加(P<0.01),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血糖、甘油三酯显著增加(P<0.05),血清中肌酸和尿素氮无显著变化(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明显变化表明,美洲鲥应激后皮质醇含量迅速增加,引起机体血液中血糖和乳酸脱氢酶的增加,导致了机体缺氧,出现了应激性急性出血.  相似文献   

9.
金樱子多糖对小鼠急性药物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金樱子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2Px)的活性。结果表明:高剂量的金樱子多糖可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肝脏指数(P<0.05)和脾脏指数(P<0.01);中、高剂量的金樱子多糖可显著降低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活性(P<0.01)和肝组织MDA含量(P<0.01),提高肝组织ALT、AST、ALP活性(P<0.01)和GSH-Px、SOD活性(P<0.01或P<0.05),并增加GSH的含量(P<0.01)。金樱子多糖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温环境对奶牛生理活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2002—2003年对重庆市部分地方奶牛的生理活动、生产性能进行了监测,并对部分奶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6—9月奶牛的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高于3—5月和10—2月(P<0.05);(2)3—5月和10—2月的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23.5±4.2)kg/d(n=31)、(22.1±5.3)kg/d(n=43),均高于6—9月高温时节的(7.6±5.1)g/d(n=52)(P<0.05),即在热应激期奶牛泌乳性能下降25.6%~33.5%;(3)热应激期的奶牛血清K 、Cl-、iCa 浓度显著升高(p<0.05),奶牛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出现下降,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38.96%,α-淀粉酶降低8.52%,而谷丙转氨酶活升高3.47%;(4)在热应激期受胎率下降,繁殖疾病增加。  相似文献   

11.
山麻鸭血液生化指标与产蛋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索山麻鸭有关血液生化指标与产蛋性能之间的关系,对该鸭品种的早期择提供科学依据,测定分析了山麻鸭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和产蛋数。结果表明,山麻鸭的总蛋白(TP)含量为(67.571±5.522)g/L,白蛋白(ALB)含量为(23.371±3.296)g/L,球蛋白(GLB)含量为(44.289±3.252)g/L,谷丙转氨酶(GPT)活性为(48.022±11.036)U/L,谷草转氨酶(GOT)活性为(37.622±21.895)U/L,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为(3.333±1.945)U/L,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为(187.511±106.655)U/L,总胆固醇(CHOL)含量为(4.231±1.049)mmol/L,甘油三脂(TG)含量为(15.704±4.925)mmol/L,产蛋数(EP)为(100.040±8.166)枚。且山麻鸭的EP与TP、ALB、GLB、CHOL和TG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p<0.01或p<0.05)。同时,对山麻鸭产蛋数的选择,采用通径系数比相关系数要更加准确。根据产蛋数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采取向后淘汰法得到最优回归方程为:Y=-16.580x1+16.501x2+16.595x3+97.187,经F检验,其回归关系达显著水平(p<0.05),各偏回归系数也达显著水平(p<0.05),相关指数达到0.897。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乳脂肪的影响,选取16头泌乳中期的奶牛饲喂不同日粮,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共轭亚油酸钙低剂量组(基础日粮+50 g/(头.d))、中剂量组(基础日粮+100 g/(头.d))、高剂量组(基础日粮+200 g/(头.d)),试验共进行14 d,分析乳产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钙对奶牛的乳产量、乳蛋白和乳糖没有影响,但极显著降低了乳脂肪含量(P<0.01)。检测脂肪酸组成发现奶牛的中、短链脂肪酸(C6、C10、C12、C16)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长链脂肪酸(C18、C18:1)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发现添加共轭亚油酸钙显著降低了各种脂肪酸的产量。研究结果显示,奶牛饲料中添加共轭亚油酸钙能够降低乳脂率,改变脂肪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大豆黄酮对奶牛相关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4头泌乳约7个月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前后自身对照方法,对照期饲喂常规日粮,试验期日粮中添加10 mg/kg的大豆黄酮,研究大豆黄酮对泌乳后期奶牛泌乳量、乳成分及乳中激素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大豆黄酮能缓解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下降的趋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奶量;乳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1),乳脂率变化不大。激素分析结果表明,乳中T4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GH,PRL,E2和TS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而T3则有下降的趋势。提示大豆黄酮可能通过调节内源性激素水平而间接地影响奶牛泌乳量和乳成分。  相似文献   

14.
珍禽贵妃鸡体尺性状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珍禽贵妃鸡的人工饲养繁殖、健康状况检测及经济开发等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本试验对12周龄贵妃鸡进行体尺性状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公鸡活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龙骨长、胫围和胫长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体斜长高于母鸡,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2)血液生理生化:公鸡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数值上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他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的a-羟丁酸脱氢酶(a-HBDH)指标在数值上显著高于母鸡(P<0.05),甘油三酯(TG)和尿酸(UA)指标在数值上显著低于母鸡(P<0.05),碱性磷酸酶(ALP)指标在数值上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贵妃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贵妃鸡选育、健康状况、疾病防治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结果也表明贵妃鸡具有较好的抗病及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血统含量奶牛泌乳性能与体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荷斯坦牛血统含量对头胎泌乳性能和早期体重的影响,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选取荷斯坦牛血统含量不同的荷黄级进杂交奶牛和纯种荷斯坦牛共85头,分为三组,分别测定其头胎泌乳性能及初生、2、4、6、9月龄体重,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月龄体重与头胎泌乳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体重和泌乳性能随着荷斯坦牛血统含量的提高均有上升趋势,且三组奶牛的6月龄体重与头胎泌乳性能呈极显著相关(P<0.01);初生重、9月龄体重与部分泌乳性能指标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表明随着荷斯坦牛血统含量的提高,杂种牛与纯种荷斯坦牛泌乳性能和早期体重的差距逐渐缩小;不同血统含量奶牛的初生重、6月龄体重与泌乳性能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胎次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指导实际生产工作,本试验选用体况相近的不同胎次荷斯坦奶牛,对奶牛的血液样品进行血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血常规测定发现5胎奶牛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显著高于2~4胎奶牛(P0.05);2~4胎奶牛红细胞数显著高于5胎和1胎奶牛的红细胞数(P0.05);1胎奶牛的血红蛋白却显著高于2~5胎奶牛;5胎奶牛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P0.05)。血液生化测定发现1胎奶牛内ALKP的含量与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2~4胎(P0.05),趋势都是随着胎次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结论得出母牛胎次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不同胎次母牛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不孕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奶牛不孕症的发病特点,有效防治不孕症的发生。本试验对患有久配不孕、子宫增生、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的奶牛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Vet Test生化分析仪对患病奶牛与健康奶牛的全血进行血液常规指标和生化指标检测。发现子宫内膜炎引起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而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淋巴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百分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在四种病例中均无显著变化;卵巢囊肿可导致血液总蛋白量(TP)显著增加(P<0.05);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KP)和血糖(GLU)在各种病例中均无显著变化(P>0.05);久配不孕、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囊肿均能显著降低血液中钙离子(Ca)浓度(P<0.05);并且,久配不孕、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囊肿均能显著增高血液中磷离子(PHOS)浓度(P<0.05),打破钙磷平衡;同时,在所有分组中发现,血糖浓度均低于正常标准值。由此可见,血液中钙磷平衡可以作为辅助指标预测奶牛不孕症的发生。在早期疾病诊断过程中,保持血液中钙磷比例平衡是防治奶牛不孕症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过瘤胃胆碱对泌乳奶牛血液脂质代谢和抗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过瘤胃胆碱(RPC)对泌乳奶牛血液脂质代谢和抗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用10头泌乳盛期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持续对照期、试验1期、试验2期共36天,每期12天。RPC的添加水平为每头40g/d。每期采集血液制备血浆,测定其脂质代谢和抗氧化应激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期相比,日粮添加RPC对血浆葡萄糖、肌酐、甘油三脂影响不大,差异不显著(P>0.05);可降低血浆尿素氮水平(P<0.05),增加血浆总胆固醇水平(P<0.05)。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不受RPC的影响(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RPC有利于改善泌乳盛期奶牛脂质代谢和蛋白质利用效率,而对抗氧化应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闽西南黑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特性。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对闽西南黑兔24只(雌雄各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液生理指标中雌雄差异显著的只有红细胞分布宽度(SD)(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生化指标在不同性别上GLO、A/G、HDL、CHOL、LDL、TBA和GLU差异显著,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所测指标数值大部分与福建黄兔、新西兰白兔相近。建立了闽西南黑兔血液生理生化参考值,为其饲养管理、疾病防治、肉质研究和保种选育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膨化混合料对泌乳后期奶牛泌乳性能、干物质采食量(DMI)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荷斯坦泌乳后期奶牛80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精料为常规饲料,试验组精料中的能量、蛋白饲料为膨化饲料。试验期56天。【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膨化混合料可显著增加泌乳牛的日产奶量(P<0.05),试验组全期产奶总量及标准乳产量分别为1117.40 kg/头和1128.30 kg/头,比对照组增加56.43 kg/头和50.29 kg/头;膨化混合料对乳脂率和固形物总产量影响显著(P<0.05),试验组产脂量、固形物产量分别比对照组高1.85 kg和1.17 kg;膨化混合料可提高奶牛DMI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试验组DMI比对照组增加1.57kg/d,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膨化混合料可提高产奶后期奶牛DMI,对泌乳性能和营养物表观消化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