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华山新麦草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人工接菌方式,测定了华山新麦草以及20份小麦-华山新麦草异染色体系对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小麦全蚀病菌)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华山新麦草高度抗全蚀病菌的侵染,是一个新的野生抗全蚀病种质。7份附加系、3份代换系和2份易位系中度抗病,其中附加系H1抗病性接近高抗,其余8份异染色体系为中度感病至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2.
利用人工接菌方法 ,测定了华山新麦草以及 2 0份小麦—华山新麦草异染色体系对禾顶囊壳小麦变种 (小麦全蚀病菌 )的抗病性。结果表明 ,华山新麦草高度抗全蚀病菌的侵染 ,是一个新的野生抗全蚀病种质。7份附加系、3份代换系和 2份易位系中度抗病 ,其中附加系 H1抗病性接近高抗 ,其余 8份异染色体系为中度感病至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3.
比较研究了小麦、黑麦和燕麦对小麦叶锈菌、黑麦叶锈菌和燕麦冠锈菌的非寄主抗病性与品种抗病性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接种幼苗的荧光显微检查表明,非寄主抗病性除不同程度地中断侵入外,主要抑制侵染菌丝生长和吸器母细胞的形成,引起菌落早期败育和叶肉细胞坏死。这些特点与品种抗病性的过敏性坏死反应相同。这种类型的抗病性具有小种专化性,因而即使用遗传操作技术将这种非寄主抗病性转移到寄主品种中,也可能因病菌小种的变异而不会持久。  相似文献   

4.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是侵染小麦根部引起全蚀病害的致病菌,采用室内盆栽接种方法,研究了全蚀病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对小麦初生根与次生根侵染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小麦初生根易感全蚀病菌,是禾项囊壳小麦变种的主要侵染部位,而次生根相对抗病,其发病轻重与次生根的生理年龄和小麦品种的抗病性有关,小麦8793-8较76120抗禾顶囊壳小麦变种的侵染.研究结果对认识禾顶囊壳小麦变种的致病机理以及利用抗病品种控制该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989 ̄1997年在田间以高感白粉病品种为诱发品种,创造白粉病流行条件,从国内外引进品种中筛选出抗白粉病小黑麦7份,普通小麦5份;利用小黑麦、中间偃麦草、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太谷核不育轮选等技术,选育出了9个对白粉病免疫或高抗的优良品系和一批抗源材料,并对其抗性遗传分离进行了观察统计。  相似文献   

6.
醇溶蛋白酸性电泳及其在种质资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 1个新的醇溶蛋白酸性电泳方法 ,并用此方法对不同倍性小麦品种及黑麦、小黑麦品种的醇溶蛋白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此方法不仅适用于小麦醇溶蛋白分析 ,而且也适用于黑麦和小黑麦种质资源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近10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我国有所蔓延,造成一定损失。为提高防治效果,迫切需要解决品种抗病性的问题。现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一、小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鉴定及其方法的研究多年来,国内各地在生产中调查、观察了许多小麦品种的抗赤霉表现,并结合进行了许多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涉及的品种材料2万多个,获得了很多资料。至目前,尚未发现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感病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进行小麦、玉米、油用向日葵、胡麻、大蒜、蚕豆、油菜7种不同作物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蒜、蚕豆、玉米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大蒜根系分泌物的抑菌作用最为显著,其抑菌率高达32.8%;胡麻、小麦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油菜和油用向日葵的根系分泌物对小麦全蚀病菌可能会有抑制作用.但并未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小麦抗病品种SK-4、SN7859和感病品种8201-69、81-5对梭条斑花叶病毒的抗病性与其抗病毒(WSSMV)和抗传毒介体禾谷多粘菌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与它们抗病毒的能力一致;与它们抗传播介体的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尽一致。具体表现为抗病品种SK-4抗病毒和抗介体能力均强,SN7859抗病毒能力强,但抗介体能力较弱;感病品种81-5抗病毒能力弱,但抗介体能力较  相似文献   

10.
小麦品种抗赤霉病与抗(耐)赤霉菌毒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赤霉菌毒素对不同小麦品种的胚根、胚芽的生长抑制率和胚根细胞膜的损伤度为指标,研究了小麦品种抗赤霉颊与抗赤霉菌毒素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病品种抗(耐)毒素能力强,感病品种抗(耐)毒素能力强,中抗、中感品种的抗(耐)毒素能力居中,表现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和抗(耐)毒素能力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这一结果在小麦品种的抗赤霉病性鉴定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Dynamics of tritical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during overwinter of the plants when compared with rye and common wheat was studied. There is an overlap among triticale lines and common wheat cv. Kalach 60 for values of parameters studied. The winter rye Saratovskaya 7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sugar content and membrane stability and lower values of electrolyte leakage and total water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complex of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the triticale breeding line no 6 approaches winter rye Saratovskaya 7, while the triticale breeding lines no. 1 and cv. Valentin 90 were compliant to common wheat Kalach 60. The statistically reliabl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studied were discovered.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种细胞学方法对不同抗病性小麦白粉菌初生芽管的侵染行为及寄主细胞的诱导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初生芽管可诱导单个寄主细胞,产生比大麦和燕麦更为强烈的抗性,足以抵制后来附着胞的入侵,且这种诱导抗性还可向相邻细胞传递;在超微结构上,诱导抗性表现为寄主乳突反应能力增强,寄主细胞能够在附着胞入侵位点下,产生比高乳突抗性品种结构更为精致和坚硬的半圆形乳突,令附着胞入侵栓无法穿入。此外,本文还对诱导抗性的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小麦慢锈性和高温抗锈性组分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苗期控温条件下 ,对具有慢锈性和高温抗锈性的 15个小麦品种接种条锈菌后的潜伏期、产孢强度、孢子堆密度和孢子堆长度等 4个抗病性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慢锈品种和高温抗锈性品种在抗病性组分方面与感病品种不同。通过聚类分析 ,将其划分为 6类 :近免疫抗病、高温抗锈性、高度慢锈性、中度慢锈性、耐病性和感病性。根据聚类结果 ,分别建立了 6个判别函数 ,其经验品种回判符合率为 10 0 %。表明利用抗病性组分在苗期进行慢锈性和高温抗锈性鉴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changes of climate and cultivation systems, the Fusarium head blight (FHB) epidemic area in China has extended since 2000 from th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the north and west winter wheat region. Breeding for FHB resistance in whea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ontrol the disease. Chinese wheat breeders commenced research on FHB in the 1950s. Sumai 3, Ning 7840, Yangmai 158, Ningmai 9 and other cultivars with improved FHB resistance were developed through standard breeding methods and widely applied in production or breeding programs. In addition to intervarietal crosses, alien germplasm was used to improve FHB resistance of wheat. Addition, substitution and translocation lines with alien chromosomes or chromosome fragments were created to enhance FHB resistance. Somaclonal variation was also used to develop a FHB resistant cv. Shengxuan 3 and other cultivars with moderate resistance to FHB were released by such methods. QTL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FHB resistance were characterized in cultivars originating from China. The major QTL, Fhb1, was identified on chromosome 3BS in Sumai 3, Ning 894037, Wangshuibai and other Chinese resistant sources. Diagnostic molecular markers for Fhb1 have been applied in wheat breeding and breeding lines with improved FHB resistance and desirable agronomic traits have been obtained. However, breeding for FHB resistance is a long-term task, new technologies are likely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his process and better FHB resistance of new cultivars is expected to be achieved within the next decade.  相似文献   

15.
黑麦具有优良的遗传多样性,是改良小麦品质、产量和抗性的重要亲本之一,是丰富小麦种质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远缘杂交的基础上对16份普通小麦与小黑麦的杂交品系进行条锈病抗性鉴定、农艺性状分析、细胞分子遗传学鉴定及相关品质分析,并对可能导入小麦中的外源染色体(片段)进行了多方面定位。鉴定出9个小麦×小黑麦1BL/1RS易位系、1个代换系和2个1BL/1RS易位系/代换系;抗病鉴定结果表明9个杂交品系在苗期和成株期对条锈病均表现为高抗,可为小麦抗条锈病育种提供抗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显示16个品系中,HMW-GS组成类型以最常见的Null、7+8、2+12出现的频率最高,其中P174在16份材料中的综合得分最高,符合小麦种一级麦的标准;田间农艺性状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12个小麦品系的容重达到一级麦标准,赖氨酸含量的变化范围为2.8~4.4 g/kg。通过该结果以期鉴定出一批田间抗性优良和有价值的中间材料,为抗条锈病育种工作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生孢子悬浮液浸染法,对169份小麦和193份大麦种质材料进行苗期冠腐病接种鉴定。共鉴定出43份小麦抗病材料,占小麦供试材料的25.44%,其中普通小麦6份、小黑麦17份、硬粒小麦7份、野生小麦13份;鉴定出88份大麦抗病材料,占供试大麦材料的45.60%,其中栽培大麦11份、大麦农家种33份、野生大麦44份。结果表明,栽培品种和地方品种中抗病材料所占比例均比野生材料中的大,大麦中的抗病材料所占比例比小麦中的大。同时在野生材料中鉴定出一些抗性优异的种质材料,而栽培品种中鉴定出的抗病材料抗性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10个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5个六倍体小黑麦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杂交结实率平均为1.25%。亲本组合对3种间杂交结实率有很大的影响;F_1代植株染色体数目变化于41~49之间,大部分为2n=44~47。由于大量非整倍体的存在,F_1代各组合植株很不一致,育性降低。F_2代表现出广泛分离,并普遍存在超亲现象。在各组合中,大部分为小黑麦型,还出现中间型、普通小麦型、硬粒小麦型、分枝小黑麦型等类型。在 F_2代中,具有2n=42的植株占47.22%,育性恢复达58.88%。选择到综合性状优良的六倍体小黑麦材料。试验表明普通小麦和黑麦的双单倍体与六倍体小黑麦3种间杂交是改良六倍体小黑麦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小麦抗条锈病染色体异源易位系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小麦品种Jubilar作为受体 ,黑麦自交系L15 5为供体 ,培育了 1个抗条锈病 ,叶锈病和白粉病的小麦异源易位系A1882。使用C -带技术证明 ,这个易位系含有 1RS/ 1BL易位染色体。研究表明 ,与其它的 1RS/ 1BL易位系相比 ,本研究创制的这个 1RS/ 1BL易位染色体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用这个异源易位系与高产品种杂交 ,并利用易位染色体作标记辅助选择 ,培育了抗小麦条锈病兼抗白粉病材料R14- 12、R14- 2 2和R16 5 - 2。经接种鉴定 ,这些品系对小麦条锈菌条中 30号和 31号生理小种免疫 ,抗叶锈病并中抗白粉病。这 3份材料的农艺性状较好 ,抗病性稳定 ,容易在小麦育种中应用。本研究证明 ,通过初级易位系与优良品系的杂交和选择 ,把异源易位染色体放在协调的小麦遗传背景上 ,是在小麦育种中克服易位染色体不良作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耐)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安徽省主栽品种以及当前推广和将要推广的小麦品种对小麦纹枯病的抗(耐)病性,结果表明:安徽省生产栽培的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耐)病性差异显著,但无高抗品种,且抗性差异主要表现为抗扩展的耐病性。根据品种抗性鉴定结果,将安徽省生产栽培的品种分为3类,即:感病类型,以皖麦38、皖麦19、扬麦5号、扬麦158等为代表,相对抗性系数为1.00;中感类型,以皖麦30等为代表,相对抗性系数为0.62;抗病类型,以豫麦18、豫麦21、宁麦9312等为代表,相对抗性系数为0.46。  相似文献   

20.
3 个6x 小黑麦品种和2 个普通小麦品种杂交回交,选育出NR9892 等11 个系群216 个株系,其中大部份抗条锈病或( 和) 白粉病。应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 分析了NR9892 系群的64 个株系及其亲本Currency、小偃6 号和川育12 号的醇溶蛋白。结果表明:17-19 % 的株系含有黑麦1RS所特有的Gld1B3 位点,57-81 % 的株系在G1i- 2 位点发生了普通小麦与6x 小黑麦遗传物质重组;64 个株系中出现了1 种亲本类型,3 种重组类型和3 种突变重组类型,突变率17-19% 。文中还讨论了6x 小黑麦向普通小麦导入有用遗传物质的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