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探究中老年CD-1小鼠海马突触蛋白Arc含量的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相关性。选取3月龄和15月龄CD-1小鼠各10只(雌雄各半),用Morris水迷宫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Arc蛋白相对含量。与3月龄相比,15月龄鼠在Morris水迷宫学习期游泳路程延长(F(1,16)= 5.338, P<0.05),记忆期靶象限内游泳路程百分比下降(F(1,16)=78.013, P<0.01),海马CA1和CA3区Arc水平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15月龄鼠海马CA1、CA3和DG区Arc相对含量与学习期游泳路程正相关(P<0.05),CA3、DG区Arc含量还与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负相关(P<0.05)。中老年CD-1小鼠海马Arc含量呈亚区特异性增高,可能涉及其空间学习记忆损害。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老年CD-1小鼠海马Staufen(Stau)蛋白含量的改变及其与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减退之间的相关性。选取3月龄(青年)和15月龄(中老年)CD-1小鼠各10只(雌雄各半)。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海马Stau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与3月龄小鼠相比,15月龄鼠在Morris水迷宫中学习期游泳路程显著延长(P<0.01),记忆期靶象限游泳路程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且海马CA1区和CA3区Stau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15月龄小鼠CA1区、CA3区Stau蛋白含量与学习期游泳路程呈正相关(P<0.05),CA3区Stau蛋白含量与记忆期靶象限路程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提示中老年CD-1小鼠海马Stau蛋白含量呈亚区特异性增加,且可能与海马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胚胎期暴露氰戊菊酯对中年CD-1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利用六臂辐射状水迷宫任务检测胚胎期暴露氰戊菊酯组与暴露乳剂的对照组13月龄CD-1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表明,在辐射状水迷宫任务的学习期和记忆期中,氰戊菊酯组的错误数和潜伏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s<0.05)。因此,胚胎期暴露氰戊菊酯可加速中年CD-1小鼠年龄相关性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月龄(中年)和5月龄CD-1小鼠背海马突触前蛋白syntax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3月龄小鼠齿状回、CA1及CA3区各层syntaxin 1的相对含量较5月龄均显著下降.表明中年CD-1小鼠背海马syntaxin 1含量全面下调.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3月龄(中年)和5月龄CD-1小鼠背海马突触前蛋白syntaxin 1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13月龄小鼠齿状回、CA1及CA3区各层syntaxin 1的相对含量较5月龄均显著下降。表明中年CD-1小鼠背海马syntaxin 1含量全面下调。  相似文献   

6.
探索青年期心理社会环境改变对中老年CD-1小鼠焦虑和自发探索活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青年组(3月龄)比较,老年对照组(18月龄)在旷场潜伏期和周边时间显著延长,跨格子数显著减少(Ps0.05);在黑白巷黑端时间和潜伏期显著延长,黑端到白端次数显著减少(Ps0.05)。12月龄应激组在旷场周边时间和在黑白巷黑端时间显著长于丰富环境组和对照组,跨越格子数显著减少(Ps0.05)。18月龄应激组在旷场周边时间和在黑白巷黑端时间、潜伏期显著长于丰富环境组(Ps0.05)。这些提示CD-1小鼠焦虑行为改变具有年龄依赖性,青年期心理社会环境改变可调节小鼠年龄相关性焦虑和自发探索活性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胚胎晚期暴露细菌脂多糖(LPS)的中年CD-1小鼠背侧海马的类泛素化蛋白(SUMO-3)含量有无年龄相关性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LPS暴露组和对照组CD-1小鼠背侧海马DG区、CA1区和CA3区各亚层的SUMO-3表达。结果表明,两组间各区各亚层的SUMO-3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探讨胚胎晚期母体暴露细菌脂多糖(LPS)对中年CD-1子鼠背海马突触前囊泡蛋白 synaptotagmin Ⅰ(Syt Ⅰ)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yt Ⅰ蛋白在CD-1子鼠背海马DG、CA1和CA3区均有表达,胚胎晚期母体暴露LPS后的中年CD-1子鼠较同年龄对照组海马各区Syt Ⅰ含量显著增高.这些结果提示胚胎晚期母体暴露LPS可增加CD-1子鼠中年时背海马Syt Ⅰ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过表达组蛋白H3K9me3去甲基化酶KDM4B/KDM4D对猪克隆胚胎体外发育效率的影响,研究构建了鼠源KDM4B/KDM4D表达载体,通过体外转录获得KDM4B/KDM4D mRNA并将其分别显微注射至猪克隆胚胎。结果显示两组注射的克隆胚胎的H3K9me3水平、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对照克隆胚胎无显著差异,但两组注射的克隆胚胎的H3K9me3去甲基化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注射的对照克隆胚胎,且注射KDM4B mRNA的克隆胚胎的囊胚细胞数显著高于注射KDM4D mRNA的克隆胚胎及对照克隆胚胎,表明过表达组蛋白H3K9me3去甲基化酶KDM4B可以显著提高猪克隆胚胎的体外发育效率。  相似文献   

10.
观察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大鼠海马突触蛋白synaptotagmin 1(syt 1)改变及替代治疗和冲击治疗的影响.结果显示,甲减大鼠血清T3及海马CA1、CA3区和齿状回 (dentate gyrus, DG) syt 1水平显著性降低,替代治疗后血清T3恢复正常,但syt 1水平仅DG分子层显著性增加,而经冲击治疗后血清T3、T4高于正常,海马CA1区和DG区各层及CA3区锥体细胞层syt 1的水平几乎均恢复正常.这些结果提示,成年期甲减可致海马内syt 1蛋白表达减少,甲状腺素治疗能使其恢复,短期冲击治疗较替代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中年CD-1小鼠情景样记忆能力下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3次物体探索任务检测13月龄和5月龄CD-1小鼠的情景样记忆能力。结果表明,13月龄CD-1小鼠探索移动过的旧物体优先指数显著低于5月龄小鼠(P0.05),但两组间对2个旧物体的优先指数及总探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性别及年龄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Ps0.05)。结果提示中年CD-1小鼠已存在情景样记忆能力减退,且主要源自于"地点"要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年ICR小鼠在新物体再认任务和六臂辐射状水迷宫(RAWM)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及其与血清甲状腺素(TH)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物体再认试验中12月龄与6月龄ICR小鼠间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RAWM中,12月龄小鼠较6月龄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12月龄小鼠血清TH水平(FT3,FT4)低于6月龄小鼠,且FT3水平既与小鼠的空间性学习能力相关,又与记忆能力相关,而FT4仅与空间性学习能力相关。这些结果提示血清TH水平下降可能参与了中年ICR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六臂辐射状水迷宫(RAWM)和Morris水迷宫(MWM)任务检测中年和青年昆明小鼠的空间性认知功能差异.结果表明,在RAWM和MWM任务中,12.5月和5月龄鼠均表现出一定的学习效应,即随测试天数的增加而成绩变好.在RAWM中,12.5月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较5月龄小鼠减退,而在MWM中,2个年龄段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昆明小鼠可能早在12.5月龄时就开始出现轻度空间认知功能损害.RAWM可能比MWM更适合小鼠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FSH处理对猪卵巢颗粒细胞类固醇合成酶、垂体激素受体、凋亡相关等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此过程中组蛋白H3修饰的变化情况。【方法】首先,采集猪卵巢组织并用注射器抽取方法收集卵泡颗粒细胞,用含血清体系体外培养颗粒细胞至贴壁,血清饥饿16h后用终浓度5IU·mL~(-1)的FSH处理24h,并收集细胞。其次,提取细胞m RNA,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类固醇合成酶(STAR、CYP11A1、HSD3B和CYP19A1)、垂体激素受体(FSHR和LHR)、凋亡相关基因(XIAP和Fas L)m RNA的表达变化,最后,相同处理后固定细胞,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结合q PCR(Ch IP-q PCR)方法检测类固醇合成酶基因STAR、CYP19A1和HSD3B上游转录调控区组蛋白H3修饰(H3K4me2、H3K4me3、H3K9ac和H3K14ac)状况。【结果】5IU·mL~(-1)的FSH处理引起类固醇合成酶基因STAR、CYP19A1和HSD3B分别为2倍(P0.01)、2.8倍(P0.01)和3.6倍(P0.05)的显著上调,而CYP11A1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变化;FSH处理对垂体激素受体FSHR、LHR和凋亡相关基因XIAP、Fas L影响不显著。在上调的三个类固醇合成酶基因中,HSD3B调控区组蛋白H3修饰变化最为显著,H3K4me2、H3K4me3、H3K9ac和H3K14ac结合分别有14.7倍(P0.01)、13.6倍(P0.01)、19.7(P0.01)倍和2.5倍(P0.05)的显著上调;STAR基因调控区的H3K9ac在处理后有11.1倍的显著下降(P0.05);CYP19A基因调控区的H3K4me3和H3K9ac分别有0.5倍的上调(P0.01)和10.4倍(P0.01)的下降,其余组蛋白修饰在处理前后没有显著变化。【结论】FSH处理24h对颗粒细胞类固醇合成酶基因转录有显著上调作用,对其转录过程有H3组蛋白修饰参与,组蛋白修饰模式具有基因特异性。垂体激素受体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应答可能需要FSH和其他因素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