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统计了安徽省66个气象台站40年的霜冻气候资料,对初霜冻期、终霜冻期、年霜冻日数、无霜冻期等霜冻指标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省霜冻发生的一般气候规律.在此基础上,将我省划分为4个霜冻区,即淮北东北部及大别山重霜冻区、淮北西南部和江淮次重霜冻区、沿江霜冻次轻区和皖南霜冻轻区.论述了各区的范围、特点、霜冻气候指标和主要农作物.为农业生产规划和和防冻技术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霜与霜冻的形成条件及类型,分析了霜冻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并根据霜冻特点提出防御霜冻危害的措施,以便为准确地发布霜冻预报、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会宁县霜冻发生规律,针对会宁县农作物生育期间发生霜冻及危害情况,提出了在农作物生育期间对霜冻害防御的有效措施,主要为避霜冻、抗霜冻和防霜冻,以期避免或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促进作物稳产、高产、优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太原市1951-2008年逐日最低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霜冻的发生趋势;利用异常霜冻指标,分析了霜冻的异常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太原市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14日、终霜冻日为4月15日,平均无霜冻期为182天;初霜冻日在年代际间的变化较为复杂,终霜冻日则表现为50~70年代偏晚、80年代之后偏早,无霜冻期为50~70年代缩短、80年代之后延长为主的变化特点;太原市初、终霜冻日和无霜冻期的线性倾向率分别为2.2天/10年、-1.8天/10年和4.0天/10年;无霜冻期的延长趋势通过了a=0.001的显著性检验;太原市特早初霜冻发生频率为1.7%,偏早初霜冻发生频率为15.5%,特晚终霜冻发生频率为5.2%,偏晚终霜冻发生频率为6.9%;大多数异常霜冻发生在50——70年代.  相似文献   

5.
对霜冻形成特点、影响因子及甘肃省主要粮食作物的防霜冻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介绍,总结了甘肃省霜冻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提出防御霜冻灾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自然气象灾害,在秋、冬、春三季都会出现。气象专家观点:所谓“霜冻”,必须是对农作物产生了不利影响。对农业生产而言,既怕早霜冻早,也怕晚霜冻晚。本文在详细揭示霜冻的成因和特征的同时.阐述了霜冻在农业生产等方面造成的危害,同时简述其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减轻霜冻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春小麦霜冻一般是指从拔节至抽穗这一时期内土壤表面的温度降到了0℃左右而产生的灾害。我国华北平原的春小麦常常遭受霜冻灾害,尤以农业大省河南省遭受的春小麦霜冻灾害最为严重。本文阐述了春小麦霜冻发生的主要症状及一般规律,提出了春小麦霜冻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河南省春小麦的霜冻灾害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为相关部门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9~2008年甘肃河东地区分布较为均匀的15个站点的逐日最低温度资料,根据通用的霜冻气候统计指标,分析了近40年甘肃河东地区大范围霜冻及大范围连续性霜冻的变化特征。[结果]自20世纪90年代起,甘肃河东地区平均终霜冻日期明显提早,初霜冻日期开始明显推迟,终霜冻日期提早时间明显比初霜冻日期推迟时间长;平均无霜冻期也明显延长。极早初霜冻日与极晚终霜冻日多发生于70、80年代,而极晚初霜冻日与极早终霜冻日则多发生于90年代中期以后;极长无霜冻期则逐渐变为频繁出现。40年来,连续性霜冻在逐渐减少,且强度也在降低。[结论]该研究有助于了解甘肃河东地区霜冻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对提高该地区异常霜冻灾害的预测能力、有效防御霜冻灾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霜冻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危害严重。结合瓜州县农业生产实际,分析了霜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霜冻天气防御对策,以期降低霜冻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霜冻的分类与预防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成因、发生季节、危害程度等方面介绍了霜冻的分类,阐述了霜冻对作物的危害,并提出霜冻的预防方法,包括灌水、遮盖、熏烟、施肥等,以期为预防霜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姜秀萍  周光会  王丽娟  黄金福  廖世  张钰  刘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1946-1947,2008
[目的]探讨霜冻灾害对开鲁县红干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方法]利用开鲁县基准气候站1961~2010年地面最低温度资料及2005~2011年红干椒田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年霜冻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对红干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开鲁县无霜冻期的延长基本来自于终霜冻日提前的因素,春季终霜冻对红干椒种植造成的灾害概率较小,而秋季初霜冻给红干椒产业造成的损失巨大;秋季初霜冻的致灾频率要大于春季终霜冻。针对早晚霜冻对红干椒生长的危害提出了相应的补救措施。[结论]为开鲁县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红干椒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褚晓菊  陈英  张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45-7247
通过分析2013年4月5~6日陇南市发生的一次重危害霜冻天气过程,总结了此次霜冻过程形成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此次霜冻天气订正了原有的霜冻天气预报指标,尝试寻找新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前期温度异常偏高状态为此次强降温霜冻天气的发生积累了能量;咸海里海暖高压中心的形成为新地岛附近冷空气的南下以及原有低槽冷空气的增强提供了有利条件;此次过程前期的降水天气不利于霜冻的形成,但由于冷空气强,加上降水过后天气转晴,辐射降温加强,强霜冻是平流降温与辐射降温综合影响的结果。欧洲中心数值预报形势场的预报对此次霜冻天气的预报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霜冻是乌兰察布市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市霜冻的时间分布和地理分布,提出了相应的霜冻预防措施,这对粮食产量的提高和降低霜冻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临夏地区春季霜冻灾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霜冻的形成、气候特征、形成霜灾的天气学模型以及霜冻预报模式条件,提出了预防霜冻灾害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详细揭示霜冻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霜冻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同时给出了相关的防御对策,以期减轻霜冻天气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西吉县霜冻害发生规律及防御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西吉县霜冻害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了霜冻害发生的规律,提出了霜冻害防御的主要对策为“避、抗、防”。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临夏州1971—2015年6个气象站霜冻(地面最低温度≤0℃)资料,系统分析了该区域霜冻的时空分布、强度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临夏州霜冻天气主要发生在东乡、和政等高海拔地区,全州年、年代霜冻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出现的时间主要在4月、5月及9月的中下旬;各种强度的霜冻日数差别很大,随着霜冻强度的增强,霜冻日数逐渐减少,同时霜冻的强度逐年减弱的趋势明显;4月上旬及中旬的前半旬每日临夏全州至少有1个站点出现霜冻的概率达99%以上,而6月至9月中旬每日临夏全州至少有1个站点出现霜冻的概率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8.
收集整理了宁夏16个气象站1961—2015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根据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指标,采用所建立的晚霜冻气候风险评价指标因子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宁夏酿酒葡萄种植区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了各地的晚霜冻气候风险,并制作了区划图。结果表明,宁夏可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次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5个酿酒葡萄晚霜冻气候风险区域。晚霜冻综合气候风险较高(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坡头西南、海原南部、同心南部、盐池东部和陶乐等地,这一地区霜冻发生频率高,年均霜冻日数多,种植酿酒葡萄经常会遭遇严重的霜冻灾害;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引黄灌区中南部大部地区及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应用常规的气象资料,分析了1980—2012年临夏春季28例霜冻灾害,从形成强霜冻灾害的气候特征、霜冻灾害类型、灾害成因等方面,揭示当地春季霜冻灾害的特征,并提出了经济花果树类、农作物霜冻灾害防御对策,其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栽培技术法、喷药法、烟幕法、灌水法、覆盖法等,近年来在当地春季农业霜冻防御实践中,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酒泉市霜冻特征和霜冻的危害,根据多年的历史资料,归纳总结酒泉市霜冻天气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酒泉市霜冻天气的环流分型为低槽型、西北气流型和高压脊型。分型特征可为今后霜冻的预报提供依据,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