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明前茬稻秸秆采用不同还田方式、小麦采用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本文作者在前茬稻秸秆全量切碎匀抛还田条件下,对犁翻旋耕灭茬人工穴播、犁翻旋耕灭茬机械条播、板茬田机械条播3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犁翻旋耕灭茬后稻秸秆覆盖率最高,达83.35%。犁翻旋耕灭茬结合人工穴点播不仅成苗率高,对小麦苗体素质和最终产量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在同等基础条件及播种措施下,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基本苗12.8万/亩、成苗率92.7%;板茬田机条播基本苗12.5万/亩、成苗率61.9%,相比板茬田机条播提升30.8%。在产量构成三要素中,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相比板茬田机条播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高,理论产量提高99.1 kg/亩,实际产量提高85.0 kg/亩,差异显著。综合比较,犁翻旋耕灭茬机条播更有利于稻麦轮作区小麦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
经过几年的大面积试验证明,旋耕犁适于盐碱地稻区耕作的要求。旋耕一次等于翻耕的“一翻三耙”;旋耕为翻耙成本的44.3%,可以提高斑效150.41%。旋耕能抑制返盐,又利于脱盐,可使土壤中有机残体混合均匀,加强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促进转化,改变土壤养分供结强度;并有利于消灭杂草,对顽强茂密的芦苇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整地技术方面,我国许多地区实施常年浅翻、旋耕作业方式,普遍应用小型拖拉机带铧式犁或旋耕机进行作业,造成犁底层坚硬,耕深只达到15厘米以内,导致地力逐年下降。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黑龙江等省份开始试验推广以打破犁底层为目标的深松整地技术,在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大中型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进行土壤松动,实践证明,机械化整地技术能够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农业  相似文献   

4.
1.技术特点 水田旋耕机是水田耕整地的主要作业机具,以拖拉机为行走和作业动力,靠一组安装于水平轴上的弯刀回转来实现土壤耕耘作业。水田旋耕可以一次性完成水田机翻、机耙、降低机械作业成本,减少作业环节,省工、省时、省油,而且泡田整地需水量少。可达到节水30%~50%(不同土壤)。旋耕作业其碎土能力强,地表平整。稻茬覆盖严密、工效较高、油耗低,  相似文献   

5.
对泰兴市水稻秸秆犁翻还田与旋耕还田2种方式对小麦生产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犁翻还田较旋耕还田小麦生产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建议在壤土、高沙土等稻麦两熟地区小麦生产推广应用水稻秸秆犁翻还田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泰兴市水稻秸秆犁翻还田与旋耕还田两种方式及其相应小麦生产进行调查,得出水稻秸秆犁翻还田较旋耕还田小麦生产具有安全性高、经济效益好等优势,建议在壤土、高沙土等稻麦两熟地区小麦生产推广应用水稻秸秆犁翻还田。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茬田土壤黏重板结、地表秸秆量大且禁止焚烧导致油菜直播时机具易堵塞缠绕的难题,设计了一种犁翻埋茬、旋耕碎土、侧边作畦开沟的油菜直播种床整理机。该机主要由犁翻部件、旋耕部件及开畦沟部件组成,可实现秸秆全量还田、碎土平整及开畦沟功能;基于土垡运动规律确定了扣垡犁导曲线、直元线角及犁体尾翼长度等关键犁体曲面参数和犁体数量及距离等布局结构参数。田间试验显示:当机组前进速度由3.3 km/h增加至4.2 km/h时,整机牵引阻力增加了23.7%,功耗增加了57.2%。在旋耕深度相同作业条件下,当机组前进速度分别为3.3、4.2 km/h时,由于增加了犁翻部件,整机总功耗相比于单个旋耕机独立作业分别增加12.3%、20.7%,但有效提高了机组的通过性和整地的作业质量。与单个旋耕机相比,在2种工况下,整机的平均碎土率为92.8%,提高了2.6%,耕后地表平整度平均为11 mm,提高了39.0%,秸秆平均埋覆率为92.9%,提高了22.2%。试验表明,设计的整理机各项性能参数均满足油菜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8.
鉴于低洼粘朽稻田采用翻(14-16 cm深)-耙-耢耕作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影响水稻的产量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因此设计了稻田少耕轮耕体系.经过第一、二阶段试验——平翻深松少耕体系,肯定了稻田加深耕层的增产作物及两年的后效.为了降低平翻深松作业次数和成本,设计了旋耕深松-耙茬(或旋耕)一耙茬的三年少耕轮耕体系.经过三年试验,证明这种耕作体系有增产10%以上和降低作业成本52.8%的效果.同时设计和制造了相应的农具—水旱兼用旋耕机.  相似文献   

9.
翻耕与旋耕作业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些年,由于水稻价格的偏低,为降低生产成本,多数人多年连续使用旋耕法整地,由于耕层较浅(12cm),犁底层上移,除草防病费用增大,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现将翻耕与旋耕作业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简要分析如下,以便于选择正确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稻-油轮作区秸秆茬高量大、土壤黏重板结且含水量波动大的作业工况,考虑单一功能耕作机械多次进地压实土壤且作业功耗大的生产实际问题,提出"犁组左翻埋茬、刀辊反转碎土、犁铧两侧开沟"的油菜种植种床整理工艺方案,并研制了一种驱动犁翻与反转旋耕组合式油菜直播种床整理机。该机主要由驱动圆盘犁组、反转旋耕刀辊、开畦沟前犁、开畦沟后犁、平土托板等部件组成,可实现厢面平整、种床细碎、秸秆还田、开沟作畦等功能,分析了各耕作部件的空间布局设计原则,确定了驱动圆盘犁组与反转旋耕刀辊的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作业后的种床耕深、畦沟沟深、畦沟沟宽、厢面平整度、种床碎土率以及秸秆埋覆率的均值分别为173.2 mm、190.2 mm、401.4 mm、11.6 mm、95.9%和90.2%,种床耕深稳定性系数、畦沟的沟深稳定性系数和沟宽稳定性系数的均值分别为85.6%、86.7%和84.6%,满足油菜机械化直播种床整理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作为保护性耕作中的主要机型,小麦免耕播种机性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保护性耕作的质量,因此,要对具体的使用提高重视。小麦免耕播种机播种前不进行旋耕和深松翻,减少作业次数,减少了动力消耗,省工、省时、省力、减少成本;节水抗旱秸秆均匀铺撒于地表面,冬春季节无土壤干裂现象,土壤踏实,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与流失;御寒增温秸秆覆盖麦苗,有利于麦苗安全越冬,春节地温回升快;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可以在有秸秆覆盖的未耕地块,一次性完成多项作业。  相似文献   

12.
山区水田的特点是地块小而分散.大中型农机作业比较困难。研制一种具有遥控功.色。即可以旋耕.又可以耙地的机械是山区水田提高农业装备化的需要。机械旋耕水田比畜力翻垡水泡田节水2/5以上.作业效率提高4倍以上。机械旋耕土地平整,土块小而松散,少许水量即可以浸润平耙。起到以旋代翻,以建代耙的作用,从而连到节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深松是区别于犁翻、旋耕的一种机械整地技术,它的最大好处是既疏松土壤,又不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且对土壤的自我修复起到保护作用.根据松土的幅度,深松分为全方位深松和间隔深松;根据作业时间的不同,又分为播前深松和苗期深松.  相似文献   

14.
良机推荐     
产品说明:1GQN-140/150/160/180/200/250型旋耕机是由轮式拖拉机驱动的耕作机具.其特点是:碎土能力强.一次旋耕能达到一般犁、耙作业几次碎土效果。他适用于农田的旱耕和水耕.也适用于盐碱地浅层耕作覆盖.以抑制盐分上升.能完成灭茬除草,翻压覆盖绿肥和蔬菜整地作业.  相似文献   

15.
土地耕作是农业耕整中最基本的作业环节,翻转犁在耕作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铧式犁不同,翻转犁改变了以前单一方向作业的方式,在犁架上安装左右翻垡相反的2组犁体,进行双向交替作业,效率明显提高.针对当前国内外翻转犁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我国翻转犁的类型以及工作原理,探讨了国内翻转犁研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翻转犁发展的有关建议,以期为翻转犁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一、旋耕地块的主要问题1.耕层浅,易形成犁底层。一些地方连续多年旋耕整地,地块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而且每年犁地的深度都是一样的,深度一般不足20厘米,致使耕层越来越浅,土地的犁底层越旋越坚实,不利于小麦根系的下扎,造成根系过浅,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2.土壤翘空不实。部分地块旋耕后耙耱作业没跟上,整地质量差,明暗坷垃多,土壤孔隙度大,保肥保水保温性能差,严重影响了小麦根系及整个植株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一防锈蚀.农业机械在田间作业完毕,必须清除外部泥垢,清理工作机构内的种子、化肥、农药和作物残株,必要时用水或油清洗;清洗各润滑部位,并重新进行润滑,对所有摩擦工作面,如犁铧、犁壁、开沟器、旋耕刀具等必须擦净后涂机油,最好在涂机油后贴纸,以减少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复杂精密的机具最好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保管;对犁、耙、旋耕刀具等简单机具可以露天保管,但要放在地势较高、干燥、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最好能搭棚遮盖;凡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零件,应用木板或砖支起;脱落的防护漆要重新涂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和耕作习惯的改变,以及玉米晚熟品种的大量种植,榆树市开始大面积的应用小四轮拖拉机进行春季灭茬,采用中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综合整地机械进行灭茬、旋耕、起垄、震压、施肥等作业. 1.综合整地机械的优点 1.1减少机械作业进地次数可 一次完成旋耕、灭茬、起垄、镇压,也可直接施肥;用铧式犁作业则要进行耕翻、耙地、起垄、镇压、施肥等多次进地,压实土壤,不利于作物生长.  相似文献   

19.
SGTN-180型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秸秆还田机械存在的正转秸秆还田机械覆盖性较差、功能单一,需多次作业才能满足农艺要求;而反转秸秆还田机械刀辊前方壅土严重,功耗较大等问题,设计了SGTN-180型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该联合作业机采用双辊配置:前辊正转,进行秸秆粉碎;后辊反转旋耕,完成秸秆翻埋和碎土作业的独特作业模式,有效提高覆盖性能和降低功耗;并设计有施肥装置,完成播种前土壤整备的联合作业。鉴定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旋耕埋草施肥联合作业机可一次性实现秸秆粉碎还田、旋耕碎土、施肥等多项作业,具有较好的耕作质量:作业后,植被覆盖率94.8%、碎土率93.1%、耕后平整度0.4 cm、耕深稳定性97.2%,肥料在2~11 cm耕层内与土壤混合,呈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稻茬麦在延期播种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半冬性品种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以期找出节本、高产、稳产、增效的耕作方式。[方法]小麦品种为洛麦23。采用5种种植方式。试验期间,调查小麦群体动态、产量及其结构、子粒干物质含量。[结果]稻茬小麦不同耕作方式的基本苗、高峰苗、有效穗数都表现出差异性,早播浅旋耕(方式5)这3项指标均最高;5种不同耕作方式中,打捆和鼠道犁的耕作方式(方式2)比其他耕作方式成本高,打捆方式的经济效益最低,早播浅旋耕(方式5)的经济效益最高。[结论]早播稻茬小麦可以争取足够基本苗,提高分蘖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获得高产。在秸秆还田、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机耕作业成本是增加单位面积效益的途径之一,因此减少灭茬碎垡的作业次数可以作为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