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粮间作在“三北”地区已广为推行.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林地内目的树种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适当种植农作物,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以短养长,同时也可以利用林粮间种的互利因子,节省林木抚育经费,调节林地小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熟化土壤,促进  相似文献   

2.
伯乐树1年生幼苗的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自然全光照的16.72%(s17)、24.51%(s25)、36.49%(s36)和100%(s100)及林地下14.02%(s14)等5种光照强度,比较分析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环境因子日变化、1年生幼苗成活率、生长量等指标,以期揭示幼苗对于夏季不同光照条件的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环境因子日变化显著不同,幼苗的成活率、形态和生理指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极度弱光下(s17)幼苗生长迟缓;而全光照环境(s100)和较强光照下(s36)易造成幼苗的死亡;仅适度遮荫(s25)适于幼苗的生长;林下栽培(s14)的相对光照强度虽然较弱,但其各种小气候因子均明显优于无林地的其它光照条件,幼苗成活率、水分利用和平均净光合速率等指标均达到最优。建议抚育幼苗时应采用适宜的遮荫处理,可选择在中等郁闭度的林下(自然遮荫)或在大田中采用夏季单层遮荫。  相似文献   

3.
介绍四川省安县立体林业发展现状,分析安县发展立体林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安县发展立体林业的对策和建议。(1)建议国家在政策、财政、信贷和税收优惠方面对林下种养应加大扶持力度;(2)建议政府尽快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促进林地流转、林地租赁;(3)建议政府加强对因缺技术的林农提供无偿培训,培育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4)建议林农业注重林下养殖、种植技术,保护植被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生产与经营系统。本文结合竹溪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对竹溪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林下种植不仅可以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木材或者经济林产量,还可以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经济收入。介绍了核桃林下种植中药材板蓝根的做法和收入情况,探索出了林下经济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云南松林结构调整对林木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为云南松林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森林抚育规程对林分进行结构调整,采用典型取样法对比分析林分结构调整前后土壤性质和林木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云南松林结构调整后,(1)结构调整样地单株蓄积量比对照样地提高了近60%,树高和胸径提高幅度均在15%以上,林下天然更新植株数量是对照样地的3.1倍;(2)结构调整后林内植物种类增加,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盖度分别提高了63.3%和22.7%,灌木层和草本层平均高度分别提高了24.7%和17.9%;(3)结构调整样地现存凋落物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下降了20.4%,土壤表层温度、有机质含量、基础呼吸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显著提高,土壤其他性质参数变幅相对较小。[结论]林分结构调整可显著提高云南松生长量,有利于云南松较大径级林木的培育;促进了云南松林下更新和林下植被发育,有利于林分群落结构的形成;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加速了土壤有机质转化,研究揭示林分结构调整促进了云南松林土壤—植物系统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7.
林地土壤养分缺失及病虫害严重影响木材产量及其品质,是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阐明林木内生菌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该文总结了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林地养分失衡、化感作用和林木病虫害等制约因素以及内生菌在促进凋落叶分解、养分循环、提高土壤酶活性、抗逆境、抗病虫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内生菌改善林下土壤环境和提高林木抗逆的作用机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功能菌株的筛选,研制林木内生菌菌肥和生物农药;探究多菌株混合接种对林木生长和抗逆性的影响;以及采用分子标记法研究植物-内生菌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贫瘠的沙地上,针叶人工纯林,随树龄的增长,土壤肥力下降,林木生长量逐渐减少,其原因除林木自身消耗外,还由于:(1)沙荒地区土壤粘性低,透水性强,持水性差,降雨量集中,雨水淋溶后造成土壤养分贫瘠;(2)针叶人工纯林中相对湿度较小,土壤微生物活动受到限制,枯枝落叶分解缓慢,土壤养分不足,不能满足林木正常生长的需求。为此,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是促进林木生长的关键,而施肥则是补充林地土壤养分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借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林分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冀南地区林下养鸡生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寻找发展林下经济的途径,笔者对河北临漳县的林下散养鸡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林下散养鸡林地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水分增加,氮磷钾有机质等营养成分增加;散养鸡试验林地林木的树高、胸径明显大于对照林地;林下养鸡的经济效益较好,优于传统家庭笼养;林下散养鸡生产系统的环境负载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均优于笼养鸡。林下散养鸡模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我国退耕还林后,林地充分利用的良好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林下养鸡对林地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下养鸡为创新农作模式之一,可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探讨林下养鸡的可持续性,在荔枝、芒果及速生桉林下设置养鸡区和未养鸡区,研究了林下养鸡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3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养鸡模式使林地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变大,非毛细管孔隙度与毛细管孔隙度的比例变大;土壤养分含量提高,而pH值降低;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在土壤总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细菌及真菌数量上,3种树种的养鸡区与未养鸡区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林下养鸡对林地产生了良性影响,不仅改善了林地土壤性质,而且还提高了土壤肥力,对林木的生长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1.
光因子是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因为有上层树冠遮挡,林下光环境较为复杂多变,文章介绍了目前对林下光环境的研究方法与进展,及其对经济植物生长的影响,分析存在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杨树人工林下种草养鸡生态循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林地内种植优质牧草,饲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土鸡,开展"林下种草—牧草养鸡—鸡粪肥土—促进林地土质的改善—促进林木生长"的立体开发模式,可改良林地,提升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节约耕地,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茂密的森林不仅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还能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景观利用等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的生态经济。不砍树也能致富,发展林下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双丰收的好路子。林下经济放下斧头,挖掘林下资源,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据统计,目前我国林下经济收入数倍于林木收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全国集体林地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稳定增长,全国发展林下种植面积约1800万公顷,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5万亿元。林下经济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选择适合林地资源利用的种植、养殖形式,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是一种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以科技为支撑,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5.
《湖北林业科技》2015,(1):83-85
<正>林苗一体化造林是指根据树种搭配多样化和土地产效最大化原理,在造林主要树种的林间套种、间作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见效周期短的园林绿化苗木或1~2a生种植用苗木,实行林苗间作、加密栽植、立体经营、综合利用,在培育大规格苗木的同时,利用林下空地培育园林绿化幼苗的林下经济新模式。这种林下经济新模式既增加了森林景观,又加快了森林资源整体培育周期,在降低林地抚育难度、促进林木生长、减少生产成本等方  相似文献   

16.
正林下经济是近年来在生产实际中逐渐形成的,在不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不降低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以林地、园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环境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动植物等物种,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构建稳定、持续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种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近年来,廊坊市为转变林业发展模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挖掘林下生产潜力,经过  相似文献   

17.
对森林生活起作用的阳光、温度、水分、大气和土壤等生态因子,在一定量的范围内,可以互相调节和补偿,使森林得以正常生长发育。例如,幼林生长期间,遇上干旱,增加土壤水分,不仅可以满足幼林对土壤水分的迫切需要,而且可以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加速幼林生长。当林地土壤水分过多影响林木生长时,挖沟排出过多的土壤水分,便能增加土壤里的空气,适当提高土温,有利林木的根呼吸和好气性细菌分解土壤有机质,从而促进林木生长。又如,在高温地带育苗或选择造林地,通过进行  相似文献   

18.
甘草和黄芩是非常适合在辽西地区推广种植的中草药,笔者将其引种到黑果腺肋花楸、大扁杏新植林地和文冠果林下实施林-药间作,并就林下间作对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产量和新梢生长的影响、林木高度对林下甘草高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中草药植苗栽植适宜的覆土厚度、防治甘草虫害(蚂蚁穴,蚜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测定分析了杨树人工幼林间种不同作物的技术经济效果,结果表明:林下间种作物能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改善林木树体营养状况,3年生林分林木单株材积较对照(不间种)提高7.1%~23.2%,间种作物有明显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通径分析最早是由S.wright(1921)提出的,应用于遗传育种的研究上,用以阐明相关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由于利用通径系数进行的通径分析,具有直观、精确等优点,因此近十几年来应用日趋广泛。在土壤科学领域里,在研究土壤性状与林木生长的关系中,除了林地所处的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坡度等影响着林木生长外,可以看到土壤各性状因子如腐殖质层厚度、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质地、结构、有效土层厚度、障碍层次出现的部位和厚度等等,都和林木的生长密切相关,而且土壤各性状因子之间也有一定程度相关。在平原地区,土壤性状因子与林木生长的这种相关,更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