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目的:观察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对肺部疾病定性诊断的意义及安全性。方法:对41例经胸部X线、CT发现肺部病灶,但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和常规痰细胞学检查均未能定性诊断的病例,应用精细肺活检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结果;本组41例穿刺成功率97.6%(40/41),穿刺诊断率95.1%(39/41),穿刺诊断与临床符合率为90.2%(37/41)。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29.3%(12/41),其中肺内出血为14.6%,气胸7.3%,咯血4.9%。结论:CT引导经皮肺活检实用、安全、准确性高、创伤小,是肺部疾病定性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B超对诊断阻塞性黄疸的意义。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0例阻塞性黄疸与B超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超确诊7S例(93.7%),误诊5例(6.3%)。B超所显示阻塞的部位、性质与手术、病理所见基本相符。结论:B超诊断阻塞性黄疸可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定性及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3.
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6例经病理和(或)手术证实的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超声图像。结果:(1)超声诊断正确者380例,符合率91.3%;误诊36例,误诊率8.7%。(2)多种疾病的超声图像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特异性差。结论:超声显像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符合率高,但也应注意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提高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56例的CT表现,着重观察肿瘤的形态与密度、对周围结构的浸犯及远处转移.采用病理与CT对照分析。结果:间叶性肿瘤42例(占75.0%).以实性为主(占55.4%),部分肿瘤对周围组织有侵犯及远处的转移;神经源性肿瘤8例(占14.3%),均为单侧.以实性肿块为主(占75.0%);生殖胚胎来源肿瘤6例(占10.7%).均为单侧.以囊实混合为主(占66.7%)。结论:腹膜后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类型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40例CT诊断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0例子宫肌瘤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B超、CT检查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子宫形态改变、增大及肿块影,肿块密度可以分为等密度(60.3%)、高密度(16.2%)、低密度(14.7%)或混杂密度(8.8%),增强扫描能更好地显示肿瘤内的变性及其边缘。结论:CT是诊断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是B超检查子宫肌瘤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线乳腺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近红外线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经近红外乳腺检查诊断为乳腺癌者119例行开放手术活检,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例中病理证实为乳腺癌108例,其它良性疾病11例,近红外线乳腺检查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0.8%,假阳性率为9.2%。结论:近红外线乳腺检查符合率高,是诊断乳腺癌较可靠方法之一;由于具有无害、无创、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点,可在各级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现代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对65例肾损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闭合性损伤51例,开放性损伤14例,合并伤15例。B超、CT、MRI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7%、96.5%、100%。保守治疗44例,治愈率100%;手术治疗15例,其中肾切除3例,死亡1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6例均治愈。结论:强调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指征的重要性,对严重肾损伤和合并伤者应全面、准确、及时地进行伤情评估和恰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6年间经手术治疗并术后病检为桥本甲状腺炎34例临床资料。结果:34倒桥本甲状腺炎中5例与术前诊断符合,合并其它甲状腺疾病10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次金切术18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或次金切术7例,单侧甲状腺全切术4例。单侧甲状腺金切+对侧次全切术5例;术中行快速病理检查10例,8冽与术后病理结果相符;术后并发声嘶1例,5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复发1侧。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术前诊断困难且常与其它甲状腺疾病并存,手术可明确诊断,解除症状。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有助于决定手术方式,术中须尽量保留正常甲状腺组织,术后应随访监测血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以调整治疗。  相似文献   

9.
鞍区肿瘤75例诊断、治疗及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鞍区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研究1987~2000年我院收治75例鞍区肿瘤的发病率、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内分泌学变化、定位与定性诊断、手术与放射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75例鞍区肿瘤(手术后病理证实)中,属垂体腺瘤41例(54.6%),颅咽管瘤20例(26.7%)。脑膜瘤7例(9.3%)。畸胎瘤2例(2.7%)。脊索瘤2例(2.7oA)。生殖细胞瘤1例(1.3%),其它恶性肿瘤2例(2.7%)。临床特点是:(1)视力、视野改变者25例(37.0%);(2)内分泌改变者27例(36.0%);(3)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者42例(56.0%)。术后结合放射治疗24例(35.0%).结合伽玛刀治疗2例。手术病死率为0%。平均随访3a,复发率为20.0%。大部分疗效满意。结论:首发症状 影像学检查 内分泌检查对该区域部分肿瘤可达早期定位定性诊断,并对手术设计有帮助。积极手术加放射治疗可提高疗效,微创显微外科技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频彩超、CT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甲状腺癌患者的高频彩超和CT的影像学诊断资料,并对照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微小癌84例,诊断符合率为77.4%(65/84),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33.3%(2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频彩超诊断出病灶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165例,诊断符合率为79.71%(165/207),而CT的诊断符合率为84.5%(175/2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是诊断甲状腺微小癌较有效的检查方法,而对病灶〉1.0 cm的甲状腺癌的检查高频彩超和CT均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45例肾结核的外科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肾结核的诊治水平。方法:研究诊治45例肾结核的经验。结果:45例中尿路刺激症状合并血尿者占7l.1%,无症状者占26.7%:尿抗酸杆菌阳性率为26.7%;IVP、逆行尿路造影和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1.7%、41.2%、64.5%。45例中有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经核磁共振(MRI)检查均诊断为肾结核。45例中40例行肾和部分输尿管切除,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先行肾造瘘术后待肾功能改善分次行息肾切除术和结肠膀胱扩大术,l例抗结核治疗半年后随访因息肾功能严重损害而行患肾切除。全部患者术后行病理检查证实为肾结核。结论:凡有膀胱刺激征合并血尿和尿常规异常者可认为是诊断肾结核的主要线索;尿抗酸杆菌、IVP、逆行尿路造影和CT是诊断肾结核的主要方法;MRI对肾功能不全的肾结核患者的诊断有帮助。抗结核治疗需严密随访,对肾脏破坏严重或无功能肾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CT引导经皮肺穿刺肺活检和在X线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外周肺病灶的诊断效果。方法:43例外周肺病灶患者均先后行TBLB和CT引导经皮肺穿刺肺活检,分析两种活检术对外周肺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43例中CT引导经皮肺穿刺肺活检诊断出5种疾病检出患者38例,诊断率为88.4%(38/43),而TBLB仅能诊断出1种疾病检出患者2例,诊断率为4.7%(2/43)。两种方法的诊断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两者的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T引导经皮肺穿刺肺活检对外周肺病灶诊断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老年人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收集近15a经手术治疗的老年人甲状腺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分类及各类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5a间老年人甲状腺手术共174例.无1例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有暂时性低钙血症25例(14.4%),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0例(5.7%),皮下血肿8例(4.6%),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3例(1.7%).永久性低钙血症2例(1.1%)。结论;老年甲状腺疾病患者可以安全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超声与CT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10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超声、CT及病理检查资料,比较超声和(或)CT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101例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53例,良性结节48例.超声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12%、84.91%、91.67%,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肾上腺疾病的定性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各类肾上腺疾病的螺旋CT征象,结合术后病理,分析螺旋CT征象与病理存在的联系。结果所有患者肿物均位于肾上腺区,其中圆形18例、卵圆形35例、不规则分叶形11例;直径大小<3cm28例,3~6cm为17例,>6cm为19例;低密度17例,中等如同软组织密度24例,混杂密度23例;轻度强化45例;明显强化19例;边缘光滑规则53例,边缘不整呈不规则分叶状11例;对侧肾上腺萎缩者10例,对侧增生者有7例,对侧肾上腺正常者47例。螺旋CT在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强化程度、边缘及对侧肾上腺情况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这些特征性表现与术后病理存在一定联系。结论螺旋CT的特征性表现可为肾上腺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临床诊断思路,若能结合临床及内分泌检查,将大大提高术前对肾上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方法: 对35例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囊肿中6例平扫为囊样低密度影,2例表现为稍低密度影.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均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其内见囊样坏死区.甲状腺腺瘤中4例为单发低密度灶,1例表现为囊样低密度灶伴壁结节,增强扫描壁结节强化明显.甲状腺炎均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密度减低.甲状腺癌均为甲状腺不规则肿块,2例病灶内见团片状钙化.结论: CT有助于发现甲状腺疾病,但定性困难,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方法及其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各类CIN患者122例进行的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电刀环切术(Leep)的病理诊断。结果CIN—Ⅰ术后病理诊断没有升级病例,与术前宫颈活检符合率为83.3%;CIN—Ⅱ术后病理诊断有8例升级为CIN—Ⅲ,10例降级为CIN—Ⅰ,2例降为慢性宫颈炎;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5.5%。CIN—Ⅲ术后病理诊断有1例升级为原位癌,3例降级为CIN-Ⅱ,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9.2%;原位癌术后病理诊断有2例升级为浸润癌,2例降级为CIN-Ⅲ,与术前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0%。结论CIN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分级,恰当而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术前经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常多发,包膜不清,但也有单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常为单发,结节包膜清晰,完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节与腺瘤比较,其大小及内部回声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结节边缘晕环则差异具有显著性(11.1%vs 93.3%,P<0.01);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内部及周边血供不丰富,其0级血流的发生率明显高子腺瘤组(P<0.01)。结论:高频超声应用于甲状腺疾患的诊断,其病灶图像清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患者150例的影像资料.分析其影像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由数字化钼靶摄影诊断为乳腺良性病变的64例中,病理证实60例为良性病变,4例为乳腺癌,诊断准确率93.8%;在诊断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螺旋CT征象特征,以提高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100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对其CT征象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俐周围型肺癌共有102个病灶,其中右肺叶病灶69个,右上肺叶病灶36个。病灶的主要特征性CT征象:(1)分叶征:89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87.3%;(2)毛刺征:71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69.6%;(3)胸膜凹陷或(和)胸膜牵拉征.63个病灶出现,出现率为61.8%。次要特征性CT征象:血管支气管集束征、空洞征、棘突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支征)以及空泡征等。增强扫描瘤体均有强化。结论:CT影像检查发现肺内结节或肿块,并有包括2个以上主要征象在内多个CT征象应考虑诊断周围型肺癌、若合并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肿大(且无钙化).要考虑肺癌向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