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论福建生态茶园模式的构建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农药残留已成为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建立生态茶园,发展生态茶业,保持生态平衡,使生产出来的茶叶安全、优质,是实现茶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1 发展有机茶符合当今绿色消费发展有机茶生产 ,一是能够满足人们对茶叶的优质、保健、安全、无污染的需求 ;二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长期以来 ,由于茶园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 ,造成茶园土壤退化板结和微量元素损失 ,严重损坏了茶园生态环境。发展有机茶生产 ,普及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 ,能够实现从化学耕作进入自然耕作 ,从化学茶业过渡到自然、生态、绿色有机茶业 ,使土壤呈良性循环 ,实施茶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可以提高茶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目前 ,茶叶市场竞争激烈 ,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高档优质走销 ,反之滞销。发展有…  相似文献   

3.
当前 ,我省把茶树病虫害防治、降低农残、提高防效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笔者认为 ,防治病虫害机具的改革是降低农残、改善环境、提高防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临安市几年来实践证明 ,茶园病虫害防治 ,由原工农— 16型大容量喷雾器改为机动喷雾机低容量喷雾 ,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工效 ,减少农药用量 ,增加效益 ,还可缩短防治时间 ,提高防治效果。1995年前临安市防治茶树病虫害 ,大多数采用工农— 16型喷雾器 (喷孔直径为 1.6mm) ,每 667m2需 3.5~ 4背桶药液 ,每桶喷雾时间达 30min ,劳动强度大 ,工效低 ,兑水次数多 ,给施药带来诸多不便。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村用工工资的递增 ,尤其是承包大户。为了减少用工 ,降低农药用量 ,节省支出 ,提高防治效果 ,从 1995年起 ,在市农业局科技人员指导下 ,各茶叶承包大户陆续购买并使用机动喷雾机防治病虫害。率先在杨岭乡茶叶承包大户童金松 176亩茶园试点 ,原防治一次需 32个工 ,每个工 30元 ,用工量为960元 ,改用机动喷雾机后 ,防治一次只需 8个工 ,工本费仅 2 4 0元 ,一次可节省 72 0元。 1995...  相似文献   

4.
福安市是福建省首个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市,基地规模8133hm^2,范围涉及社口、晓阳等10个乡镇,产业化经营单位有市农垦茶业有限公司等17个茶叶企业。该项目的实施使福安市茶叶标准化生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促进了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在检查蚕桑生产时,发现有的地方为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稻螟危害,使用机动喷雾器,喷射敌杀死、杀虫脒。富士一号等农药,造成的农药中毒和环境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禽畜死亡,蔬菜不能食用。特别是在夏季养蚕期间,农药严重污染桑叶,引起蚕儿中毒死亡,减少蚕茧产量,影响蚕农收入。据三台县调查统计,农药中毒的养蚕户超过30%,绝  相似文献   

6.
茶叶品牌是茶叶质量、价格的信誉保证,更是茶产业发展壮大的象征.茶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与壮大,关键在于是否拥有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名牌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培育黄山毛峰茶叶名牌,增强茶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黄山广大茶农增收、推动现代茶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加快茶树良种进程推进赣茶品牌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产业化是解决目前茶叶面临的分散经营与集约化等一系列现实矛盾的有效途径,整合江西茶叶品牌,实施品牌战略,目的是增强江西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茶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婺源茶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突破茶业经济发展的质量瓶颈,2005年初,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县依托大鄣山茶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启动了农业部<婺源县大鄣山茶质量安全控制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与示范>项目(简称农业部GAP项目).一年多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带动和辐射,全县茶叶生产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茶业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地区是茶业的原产地,也是将茶叶用于医药和饮用最早的地方。分布甚广,名茶品种特多.西部茶业在汉唐曾盛极一时,但中唐以后逐渐衰落,直至抗日战争时,东部茶业衰落,西部重兴.解放前夕,由于实行官买官卖,茶农无益,只得忍痛砍茶。解放后,西部茶业虽得到迅猛发展,但还不能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主要问题是:缺乏长远规划,茶园基础建设差,良种不足,生产设备和技术落后,人员素质差。据此,提出了振兴西部茶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江西是农业大省 ,也是茶业大省之一。茶树种植遍及全省各地 ,尤其在上饶、九江两地区 ,茶叶是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省茶树栽培、茶叶制作、贸易都有悠久的历史 ,有高山、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气候特征的茶叶生产基地 ,茶树品种丰富 ,茶类较丰富。但整体上 ,我省茶叶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 ,经营管理模式较落后 ,使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受阻。1 现状多年来 ,笔者在对全省茶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定期抽查时发现 ,我省茶业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栽培  我省丘陵山区茶园占绝大部分 ,几乎没有什么灌溉系统 ,品种以群体种为主 …  相似文献   

11.
茶叶标准园创建是发展现代茶业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茶叶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的竹山县通过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的方式,创建茶叶标准园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创建茶叶标准园的“四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景德镇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江西省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素有"一瓷二茶"之说,浮梁茶区是全国重点茶叶基地,自古就是驰名中外的老茶区和古茶市.茶叶是全市农业支柱产业,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茶产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本文就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景德镇市茶业产业化发展,结合自己多年在浮梁茶区从事茶叶科研、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的经验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开拓婺源茶叶生产的几点浅见王华康(江西省婺源县茶业局333200)茶叶是婺源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我县又是出口眉茶的金三角地带,早已被省列为绿茶出口基地县。茶叶生产无论在农业还是在商品量、财政收入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活跃山区经...  相似文献   

14.
蚕室用机动消毒泵是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1969年开始研制的,1970~1972年用一匹马力汽油发动机作动力进行试用,感到不很方便,1973年改用电动机作动力,并将贮药桶连装在一起,改后在所内生产队进行鉴定,现已在全所各生产队使用,代替了沿用的气压式喷雾器,经几年的生产实践使用,证明它具有以下优点:1.药液雾化程度好,喷雾均匀;2.雾点压力大,渗透力强,消毒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茶叶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病虫防治是茶叶的主要污染源.病虫综合防治既可维护生态平衡,又可达到防治效果,减少因农药对茶叶质量安全构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发展良性生态茶园是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剖析现代茶叶集约生产所引发诸多生态问题而影响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日照良性生态茶园的必要性、指导思想、指标要求、模式选择及主要技术等,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技术程微儿,杨维时(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一、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必要性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生产上必需推广无性系茶树品种,它有以下优点:(一).有利于实行机械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茶叶生产的劳力矛盾越来越突出,茶叶采摘、茶...  相似文献   

18.
松果牌电动喷雾器是由本公司开发生产的新一代高效、环保、节能型喷雾器,是广东省科技成果,2003年获惠州市科学技术成果三等奖。属专利产品,在2004年前唯有的一家经过国家3C认证的电动喷雾器。2005年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被列入广东省农业机械购机补贴产品,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第七套抽奖奖品。本成果克服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手提喷雾器和电动、机动喷雾器所有缺点,真正发挥了机械替代人力的先进生产力作用。在结构上独创设计了一种高效活塞式水泵和一套阻力极小的机械转换装置,再配接一套由本公司发明的稳压节能阀系统。整机设计相当合…  相似文献   

19.
以常规电动喷雾器为对照,分析静电喷雾器喷施茚虫威防控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控效果、农药利用率和农残情况.结果表明,静电喷雾器在减少20%药剂量、67%水量的前提下,防控效果与常规电动喷雾器无显著性差异,7d防效达96.75%以上,鲜叶上的农药残留量均低于茚虫威的最大残留限量(中国3.00mg/kg),静电喷雾的药剂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作为天然的无酒精饮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荼叶销售市场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由普通的低档茶逐渐被高档的有机茶代替,有机茶销量逐年递增.黄山黟有1600多年的产茶史,茶叶是当地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徽商主要经营品种,茶叶收入占全县农民收入的30%以上,茶业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国家实施惠农政策的大好机遇,通过购买茶叶机械补助,农机化生产新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推动茶叶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